环保署垃圾收费简介会 强调非为增额外收入亦非惩罚市民

环保署垃圾收费简介会 强调非为增额外收入亦非惩罚市民 环保署在礼顿山社区会堂为地区服务及关爱队,举办首场都市固体废物收费简介会,亦听取了关爱队成员对垃圾收费各项准备工作和相关减废回收措施的意见。环保署署长徐浩光表示,政府推行垃圾收费的原意是希望鼓励各界珍惜资源,积极落实源头减废及干净回收,从而减少整体都市固体废物弃置量。推行垃圾收费绝不是因为政府希望借此带来额外收入,亦并非为惩罚市民。 2024-02-20 14:25:46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环保署为关爱队举办垃圾收费简介会 冀协助市民为收费做好准备

环保署为关爱队举办垃圾收费简介会 冀协助市民为收费做好准备 环保署在梁显利油麻地社区中心为地区服务及关爱队举办第三场垃圾收费简介会。署长徐浩光讲解垃圾收费的最新推行安排,以及实施第一阶段管制即弃胶餐具和其他塑胶产品的细节。   徐浩光说要顺利推行涉及各界的政策,地区力量的支持十分重要。期望透过简介会,关爱队成员能充分了解垃圾收费的推行细节,让他们在地区工作中,联同区议员及其他地区人士大力支持和协助宣传及政策解说工作,协助市民为垃圾收费做好准备。另外,环保署亦于同一场地举办英语简介会,出席人士包括关爱队成员、透过劳工处邀请的外佣团体代表,以及其他外籍人士,让他们详细了解垃圾收费的执行细节。 2024-03-06 20:51:32

封面图片

本年度宣传推广垃圾收费预算开支约3320万元

本年度宣传推广垃圾收费预算开支约3320万元 环境及生态局表示,在2024至25年度,宣传推广垃圾收费的预算开支约为3320万元。而相关法例在2021年8月底通过以来的财政年度至今,已完成的推广、宣传和教育活动等工作所涉及的开支约为3030万元。环境及生态局回复立法会特别财委会的文件指出,为落实和推行垃圾收费,环保署在2024至25财政年度的相关预算总开支约为5.813亿元,而推行垃圾收费工作涉及72个公务员职位。局方说,《香港资源循环蓝图2035》订立的中期目标是把回收率提升至约55%。当局首要目标是先让市民养成减废回收的习惯,以尽量减少需缴付的费用。环保署估计在实施垃圾收费后,回收率会由2022年的32%逐步提升。当局说,随著香港推行都市固体废物收费,当局加强厨余回收的宣传推广并得到更多市民配合,预计垃圾弃置量会下降,而包括厨余的各类回收物,回收量会逐步上升。局方又说,为配合垃圾收费,环保署正持续扩展社区回收网络「绿在区区」及以街站形式运作的「回收流动点」。 2024-04-17 10:41:11 (1)

封面图片

环保署料所推安排可助住户养成用指定袋新习惯以提高循规率

环保署料所推安排可助住户养成用指定袋新习惯以提高循规率 财政预算案估算,2024至25财政年度垃圾收费为17.9亿。环保署表示,有关估算是基于署方进行的调查结果而作出,此外署方亦于去年底开始接受批量采购申请,让物管公司及业主组织等购买指定袋并分发予住户使用,预计这项安排可协助住户养成使用指定袋弃置垃圾的新习惯,提高循规率,因而相应调高垃圾收费收入预算。环保署表示,境外经验显示,在推行垃圾收费初期,市民需要一段长时间适应这项新收费计划,因此在估算2024至25财政年度垃圾收费收入时,在按指定袋及指定标签收费模式下,以一半市民用指定袋去估算,相应收入约为16亿元,另外有关「入闸费」相应收入预计约有2亿元。垃圾收费的实际收入受多项因素影响,如遵规率、市民的适应程度、市民参与减废回收的程度等。现时的预计收入只为初步估算,实际数字须待垃圾收费实施后才确实,政府会于垃圾收费实施后三年检讨计划,届时会整体检视垃圾收费的各项安排,包括收费水平。 2024-03-01 19:50:03

封面图片

环保署署长徐浩光:继续推出源头减废分类回收工作

环保署署长徐浩光:继续推出源头减废分类回收工作 环境保护署署长徐浩光表示,当局暂缓推行垃圾收费,但署方会继续推出源头减废、分类回收的工作。管制即弃胶餐具和其他塑胶产品的相关法例上月开始实施。徐浩光出席有关环境、社会和管治 ESG的活动致辞表示,发现在条例推出前,已有很多餐饮业采用环保的餐具,亦有餐饮业集团供应可重用的不锈钢的餐具,又或推出鼓励客人自备餐具的奖励计划。他表示,愈来愈多人不要餐具,对公司而言,是会减低食肆的运作成本,并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徐浩光表示,很多的消费者愈来愈留意一间公司的ESG表现,如有好感,会多加光顾,因此ESG不只是挑战亦是机遇。他希望餐饮业界会因应ESG的要求,加强回收、特别是减少和回收厨余。 2024-05-29 16:15:17

封面图片

环保署:两个焚化设施落成后都市固体废物处理量增至每日9千公吨

环保署:两个焚化设施落成后都市固体废物处理量增至每日9千公吨 正在规划的本港第二座焚烧发电设施I・PARK2,当局最新估计建筑期可以加快18个月,可望提早两年完成。环保署表示,本港两个焚化设施落成后,香港的都市固体废物处理量预计将可提升至每日9000公吨。环保署就焚烧发电设施举行简介会,安排记者到兴建焚烧发电设施 I•PARK1的岛上了解,兴建工程正在进行。环保署说填海工程、海堤及防波堤等建造工程大致完成,目标在2025年内投入运作,预计每天可处理约3000公吨都市固体废物。而处理都市固体废物过程中产生的热能将回收作发电用途,除了供设施日常运作,预计剩余部份每年可输出达4亿8000万度电量至电网。至于 I・PARK2,署方预计处理量可以增加50%,即由每日4000公吨增加至每日6000公吨,建筑期则由原本预计的72个月,缩减至54个月。建筑设计以「目的为本,实而不华」为原则,确保项目以最具成本放益的方案进行。环保署助理署长雷学良期望透过两个焚化设施及政府的减废回收措施,做到「2035零废堆填」目标。他说,兴建焚化设施工程达到国际认可及严格的烟气排放标准,过往亦曾做过研究,强调焚化炉运作过程不会对卫生和个人健康构成影响。他又说,香港现时的焚化设施是采用最先进的技术,工程达到国际认可及严格的烟气排放标准。他说香港现时主要依赖堆填区去处理废物,对比世界部分地区相对落后,现时于处理都市固体废物的考虑方案上,是在追赶世界先进的「潮流」,两个焚化设施都采用最先进的技术,而兴建第三个焚化设施是长远计划,未有预计落成日期。 2024-06-19 12:56:16

封面图片

环保署:8月大致完成逾200屋邨安装700多个智能厨余回收桶

环保署:8月大致完成逾200屋邨安装700多个智能厨余回收桶 环保署表示,现时每日产生约11100公吨都市固体废物,当中约三成是厨余,署方正积极推行各项厨余收集措施,以扩大厨余收集网络。环保署书面回复立法会议员提问表示,2021年开展大规模「厨余收集先导计划」,为厨余量较多的处所提供点对点的厨余收集服务,现时已有约860个参与场地,当中包括食物工场、街市、熟食中心、政府设施、酒店、商场、公共屋邨及私人屋苑等,工商业处所包括酒店,会所及食肆等共有约380个。去年政府的厨余处理设施,合共回收约60800公吨厨余,其中约2500公吨来自住宅,其余则来自工商业。截至去年底,环保署已在70个公共屋邨安装合共300个智能厨余回收桶,累计收集约1830公吨厨余。环保署正联同房屋署及房协,全速将智能厨余回收服务扩展至全港所有公共屋邨,涉及额外约1400座楼宇,预计农历新年前可覆盖全港一半公共屋邨,并可在今年8月大致完成在全港213个公共屋邨共安装超过700个智能厨余回收桶,占全港家庭人口约三分之一。环保署表示,去年于9月及12月分别在两个较邻近住宅区的回收环保站「绿在深水埗」及「绿在东区」设置智能厨余回收桶,试行以公众收集点的方式收集邻近的家居厨余,截至去年底,共超过14000人次进行厨余回收。自去年11月起,环保署已在沙田区食肆较集中和邻近村屋或单幢式大厦的地点设置「社区厨余收集流动点」,有关计划在今年第二季将逐步扩展到更多地区。 2024-01-31 15:34:28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