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条立法|被控危害国安潜逃逾半年人士 当局可禁向其提供资金

23条立法|被控危害国安潜逃逾半年人士 当局可禁向其提供资金 《维护国家安全条例草案》刊宪,列明对被控危害国家安全罪行潜逃超过6个月人士,保安局局长可施行多项措施,包括禁止向潜逃人士提供资金、处理其资金等,违者可判监7年。草案提到,如相关人士被界定为潜逃者,任何人不得直接或间接向其提供任何资金或其他财务资产、经济资源,亦不得为潜逃者处理资产,除非确立自己并不知道或无理由相信对方是潜逃者,否则不得将不动产租赁予潜逃者,与潜逃者合资企业、合伙亦被禁止,违者可处7年监禁。另外,当局亦可暂时吊销潜逃人士的专业执业资格,暂时罢免其董事职位,以及撤销其特区护照。 2024-03-08 12:50:14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23条立法|邓炳强称若不知浏览是为潜逃者提供资金不会堕法网

23条立法|邓炳强称若不知浏览是为潜逃者提供资金不会堕法网 立法会相关法案委员会连续第4日审议《维护国家安全条例草案》,星期二会再加开4节会议,继续审理有关草案。就针对潜逃者「禁止提供资金等或处理资金等」的条文,保安局局长邓炳强表示,条例主要针对潜逃人士不能动用资金,但利息、收入等可以继续收取。他补充,潜逃人士正常会透过银行电子服务处理资金,但若银行协助潜逃人士处理资金即属违法。选委界议员陈绍雄关注有潜逃人士可能利用社交平台筹集资金,若市民未必知道相关平台与潜逃者有关,会否犯法;邓炳强回应,条例有免责条款,根据普通法精神,要市民「明知道」才属犯法,强调若市民不知道浏览社交平台是为潜逃者提供资金等,不会误堕法网。另外,条文亦列明,任何人不得直接或间接将不动产租赁或以其他方式提供给有关潜逃者,或直接或间接向潜逃者租住不动产。经民联林健锋表示,业主可能在不知情下透过代理将单位租了给潜逃者,或租客将单位分租给潜逃者,他关注责任问题。保安局副秘书长廖李可期说,不同个案有不同情况,免责条款可让有关人士提出辩证。选委界的管浩鸣说,如果有人触犯相关条文,可被判监7年,关注如果只涉及租楼事宜就被判监7年,罚则可能过高。廖李可期回应,租楼事宜可大可小,又说7年只是最高罚则,但法庭在判刑时会考虑有关涉款。 2024-03-11 19:12:23

封面图片

23条立法|警方可向法院申请延长涉国安被捕人士羁留期14日

23条立法|警方可向法院申请延长涉国安被捕人士羁留期14日 特区政府就《维护国家安全条例草案》刊宪。草案提出,警方可对因危害国家安全罪行而被捕人士,向法院申请延长羁留期。被捕人首阶段羁留期为48小时,当局可于首次申请延长羁留期不超过7日,总羁留期则不得超过首阶段羁留期届满后起计的14日,即合共16日。警方亦对相关罪行被捕并获准保释人士,向法院申请施加行动限制,裁判官的命令包括限制获保释人士在指明时间内居住或留在指明地方、向警方申报同住人士身分资料,亦可限制获保释人士不得以任何方式与指明人士联系。草案订明,行动限制令有效期3个月,有需要时可申请延长,每段延长期为1个月。草案亦提到,警方可向法庭申请,对因危害国家安全罪行而被捕或受查人士,限制其咨询个别律师。 2024-03-08 10:45:58

封面图片

23条立法|《草案》提出警方可申请延长国安案被捕人士羁留期

23条立法|《草案》提出警方可申请延长国安案被捕人士羁留期 《维护国家安全条例草案》提出,为调查危害国家安全罪行,警方可以申请延长被捕人士羁留期,最多14天,即合共可最多羁留16天。另外,《草案》提出,如果警方认为被捕人咨询律师,将危害国安或导致他人身体受伤等,可向裁判官申请,限制被捕人咨询个别律师或相关律师行的任何律师,但可咨询其他律师。 2024-03-08 18:27:57

封面图片

#港闻【Now新闻台】律政司司长林定国重申,政府要施加法例措施,减低潜逃海外通缉人士从事危害国家安全行为的能力。

#港闻 【Now新闻台】律政司司长林定国重申,政府要施加法例措施,减低潜逃海外通缉人士从事危害国家安全行为的能力。 林定国接受报章专访,谈及早前撤销罗冠聪等6人特区护照等限制措施,表示部分潜逃到海外的人士以为自己不在香港境内,就可以继续从事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认为政府「奈他不何」,因此当局不能坐视不理,必定运用法例施加一些条款,以减低他们从事危害国安行为的能力。 至于日后当局会否向潜逃到其他国家的人士施加相关措施,他表示要保安局就个别情况作出决定。

封面图片

23条立法|议员关注「潜逃者」定义为发出手令后6个月并不合理

23条立法|议员关注「潜逃者」定义为发出手令后6个月并不合理 立法会相关法案委员会连续第4日审议《维护国家安全条例草案》。就有关「潜逃者」的定义,草案列明定义包括向被捕人发出手令后届满6个月、合理地相信相关人士并非身处特区等。多名议员认为要等待6个月并不合理,其中新民党叶刘淑仪表示,「潜逃者」要符合多项条件,过于硬性,指很多潜逃者离港后已经恶意唱衰香港、参加反中乱港活动,不应再等待6个月。新民党黎栋国表示,届满6个月的条文绝对没有需要,形容是用「麻绳绑自己对手」。民建联陈克勤指危害国安的人士,比「杀人放火」更严重,应该缩短6个月的期限,或直接删除条文。保安局局长邓炳强表示,针对潜逃者有一系列后果,包括取消护照等,有关后果是希望令被捕人得知潜逃需要付出代价。他解释有关手令届满6个月的条文,是希望给予潜逃者合理时间,让相关人士考虑是否回港。他在听取多名议员意见后,指会再谨慎检视有关条文。 2024-03-11 16:53:25

封面图片

23条立法|律政司指潜逃者将被永久撤销特区护照而非临时性质

23条立法|律政司指潜逃者将被永久撤销特区护照而非临时性质 立法会相关法案委员会继续审议《维护国家安全条例草案》,草案提到,可针对违反国安条例的潜逃者,撤销其特区护照,入境事务处处长可接管该护照,任何人不得针对有关撤销或接管提出上诉。新民党的叶刘淑仪问当局,潜逃者的特区护照是否只在指定期内撤销,当有关人士归案就自动恢复为有效。她又说,在一般情况下,失效的特区护照会被「剪角」,如果有关潜逃者无归还护照,仍使用手持的特区护照去旅行,如何令其他国家得知有关护照已失效。保安局局长邓炳强说,现时已有机制处理,当有关人士的特区护照失效时,入境处会通知外国的入境部门,并会与航空公司联系。署理律政专员萧敏旋表示,有关潜逃者的护照一旦被撤销,则属永久撤销,而非暂时性质。民建联的黄英豪关注,条例并无限制潜逃者在护照被撤销期间申请新的护照,令潜逃者有可能提出上诉,因此建议当局应加入相关限制的字眼。另外,他又担心潜逃者是否仍享有社会福利,例如获发消费劵及公屋等,他指出,美国法例有相应部分,取消潜逃者福利,询问当局是否会参考。邓炳强回应说,会考虑写清楚条文,加入潜逃者不能再申请新护照的字眼。至於潜逃者的福利事宜,有关金钱方面,条例已有其他部分可处理,而房屋的部分,当局亦可透过现有行政措施处理。 2024-03-12 12:17:02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