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超称获批「高才通」人士具竞争力 平均年龄中位数35岁

李家超称获批「高才通」人士具竞争力 平均年龄中位数35岁 「香港.全球人才高峰会」一连两日在湾仔会展举行,行政长官李家超表示,根据统计,在「高才通」计划下获批的人士很有竞争力,平均年龄中位数为35岁,六成为已婚人士,普遍携同家人来港。他们每月收入中位数约5万元,约四分之一高达10万元或以上,约一成更达20万元或以上。政府估算,高才通计划可为香港带来每年约340亿元的直接经济贡献,相当于本地生产总值约1.2%。李家超在社交专页说,截至上月底,各项人才入境计划共收到约29万份申请,当中近18万份已获批,超过12万人才已抵港。其中,全新的「高才通」计划吸引来自世界百强大学的毕业生人才来港。截至2024年3月底,该计划共收到约77000宗申请,其中超过61000宗获批,超过47000人已来港。李家超又说,自上任以来,政府积极推出一系列吸引人才措施,「抢人才、留人才」是政府施政重点之一。 2024-05-07 15:14:52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政府调查称高才通人才每月收入中位数约5万 一成人达最少20万

政府调查称高才通人才每月收入中位数约5万 一成人达最少20万 劳工及福利局调查结果显示,已来港就业的高才通人才,每月就业收入中位数约为5万元,约25%人收入达10万元,约一成人达20万元或以上。当局表示,数字明显高于本地每月就业收入中位数的2万元水平。行政长官李家超出席一项活动致辞时表示,估计高才通计划可为本港带来每年约340亿元的直接经济贡献,相当于本地生产总值约1.2%,他认为,调查结果反映高才通人才的受欢迎程度,认为计划显著扩大本港的高质人才库。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孙玉菡在社交专页表示,劳福局是在去年11月进行调查,了解有关高通才计划来港人才落户情况,首轮调查的受访对象为,当时已透过高才通签证抵港超过半年的约5000位申请人及其家属,问卷回复率近4成。结果显示,有43%已定居香港,余下的人才有近9成计划在一年内移居香港。调查显示,54%申请人已就业,当中约3成投身金融服务,至于创新及资讯科技,以及商贸分别占18%及17%,并从事管理及专业工作。高才通申请人的配偶方面,有16%已就业,他们多数从事高技术工作,月入中位数约3万元,约1成月薪达10万或以上。当局认为,高才通人才及其配偶相对年轻,加上他们的子女来港,对本港劳动力及人口结构均有正面作用,形容计划取得初步成功。下一步便要留人才,提升竞争力。 2024-02-22 16:45:09 (1)

封面图片

政府称「高才通」月入中位数约5万料带来340亿直接经济贡献

政府称「高才通」月入中位数约5万料带来340亿直接经济贡献 政府表示,「高才通」人才月入中位数约5万元,估算可为香港带来每年约340亿元直接经济贡献,相当于本地生产总值约1.2%。有参与会展人才博览展的「高才通」巴西求职者表示,英文在香港广泛使用,工作环境似乎更具弹性,长远希望留港发展。有人力资源公司表示,与不同公司合作协助人才适应本港生活圈,包括找住所、处理教育问题、并举办广东话课程等。 2024-05-07 18:32:28

封面图片

高才通2.1万宗申请获批

高才通2.1万宗申请获批  95%来自内地 近7000人已来港 入境事务处回复《集志社》查询,高才通计划自去年 12 月 28 日推出至今,当局已批出 21,494 宗申请,平均每日批出 139 宗;按国籍分布,获批申请人有近 95% 来自中国内地,其余来自加拿大、澳洲、美国等地。 入境处指,每名获批申请人平均带 0.8 名受养人来港,目前已有 13,942 名申请人及 11,987 名受养人领取签证,当中一半申请人、即近 7,000 人已到港。 《集志社》四月初发表高才通计划报道,有已申请获批高才通的内地人以及移民中介接受访问指,高才通申请手续简单、审批快、还能导向取得香港居留权,「不申白不申」。他们当中,真正有意来港工作的人不多,为的更多是拿到香港身分,在内地「润」的风气下「留一条退路」。 #高才通 #抢人才 报导:集志社

封面图片

逾10万人才透过各项计划抵港 高才去年携同约3万子女来港定居

逾10万人才透过各项计划抵港 高才去年携同约3万子女来港定居 政务司司长陈国基表示,各项人才入境计划反应十分踊跃,出乎意料。截至上月底,超过10万名人才已到港,较政府原本每年吸纳至少35000名人才的目标高很多。陈国基说,透过「高才通计划」来港人士去年全年带同大约3万名子女来港定居,近9成是14岁以下,期望他们长远在香港落地生根,成为本地劳动力的生力军。陈国基出席一个经济论坛致辞时重申,「高才通计划」获批人士普遍年轻,年龄中位数35岁,低于全港中位数48.5岁,为本地劳动人口注入很多「新血」。去年全年携同来港的配偶合共超过2万人,至少超过一半人是40岁以下,他们在港就业的月入中位数约3万港元。 他说,截至上月底,有4万多名高才透过「高才通计划」抵港,主要投身金融服务、创新及资讯科技、商贸等行业;以从事管理和专业工作为主,月入中位数高达5万港元,约四分一的高才平均每月收入高达10万港元或以上,约一成达至月入20万港元或以上。 2024-03-18 18:14:57

封面图片

【高才通|两月平均日批 140 签证 「润学」下留退路:不申白不申】高才通两个月间,平均每日批出 140 个签证。获批人士中,逾

【高才通|两月平均日批 140 签证 「润学」下留退路:不申白不申】高才通两个月间,平均每日批出 140 个签证。获批人士中,逾半为 18 至 30 岁、近四成工作经验不足三年。究竟谁在申请高才通,他们抱持甚么心态?他们最终会丰富香港的人才库吗? #高才通 #润学 #抢人才 #劣币驱逐良币 #垃圾收容港 #移民潮 #移民 #人才流失 #走到好走 #香港沉沦 报导:集志社

封面图片

香港高才通计划获批者三分之一为30岁或以下

香港高才通计划获批者三分之一为30岁或以下 香港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孙玉菡说,获批高才通计划的人才大都很年轻,约三分之一是30岁或以下。 据香港中通社报道,孙玉菡星期一(10月9日)在香港国际人才高峰论坛上透露上述信息。他介绍说,高才通计划获批者中,40岁或以下约占70%;50岁或以下占90%以上;赴港的都是高学历或高收入、而且非常年轻的人才。 截至今年9月底,香港各项输入人才计划共收到约16万起申请,当中约三分之一、即逾5万起申请来自高才通计划。超过10万起获批个案中,约3万9000起,即约三分之一来自高才通计划。 孙玉菡提到,高才通计划与其他吸引专才、优才计划一样,可同时申请配偶和子女来港,所以其带动的力量非常大。 在港府去年推出一系列的人才政策措施中,最瞩目的就是高才通计划。因为它改变了过去港府在招揽人才方面的思路。孙玉菡表示,过往大家大多通过专才、优才等计划赴港,申请过程可能需时较长,而且查询可能回应不到位。 为解决上述问题,孙玉菡介绍,高才通计划主要体现确定性、透明高效和批核答复快速等几个大原则。人才一看计划的要求,基本上心中有数到底是否符合资格;清楚列举计划的要求,所有申请和批核都在线上进行;港府承诺在四个星期内一定要向申请人提供清楚的批核答复。 孙玉菡指出,港府目前已成立香港人才服务窗口,让赴港人才感觉安心留在香港发展。通过过去九个多月的实践,人才最关心的是子女的教育问题。港府在多方面提供一些配套措施,让他们安心处理好子女念书的问题。香港人才服务窗口也在居住、找工作等其他方面提供很多便利。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