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资委开展第二批央企原创技术策源地布局建设 涉36个领域

国资委开展第二批央企原创技术策源地布局建设 涉36个领域 国务院国资委开展第二批中央企业原创技术策源地布局建设,在量子信息、类脑智能、生物制造等36个领域,支持40家中央企业布局52个原创技术策源地。两批布局后,共有58家中央企业承建97个原创技术策源地。新华社报道,国资委下一步将推动各中央企业加大原创技术策源地建设力度,深入实施「加强应用基础研究」等11个行动计划,争取在量子信息、6G、深地深海、可控核聚变、前沿材料等领域取得一批原创成果,推动央企持续完善创新体系、增强创新能力,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2024-05-10 09:54:01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中国国资委与央企座谈承诺更大力度支持企业敢投敢闯敢干

中国国资委与央企座谈承诺更大力度支持企业敢投敢闯敢干 中国国务院国资委再次召开国有企业经济运行圆桌会议,承诺以更大力度鼓励支持企业敢投、敢闯、敢干。 中国证券时报旗下“券商中国”平台星期三(8月30日)报道,国资委与六家中央企业座谈。国资委主任张玉卓在会上围绕企业当前在集成电路、化工新材料、新一代通信技术、生物医药、工业母机、绿色能源等领域发展遇到的问题与大家深入交流,表示国务院国资委将对企业反映的问题、提出的建议,分类梳理研究,建立工作台账,完善政策措施,加快推动解决,以更大力度鼓励支持企业敢投、敢闯、敢干。 他强调,要保持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定力,加快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布局、上规模、提水平上持续发力、久久为功。要眼睛向内、管理挖潜,用好用足国家、地方出台的政策,加快打造高端化差异化竞争优势,以技术和产品优势赢得市场竞争优势,当好行业龙头企业、标杆企业。 张玉卓强调,要依靠创新打开发展新空间,深刻把握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特征,围绕强化技术攻关、优化产业组织、集聚产业要素、培育产业生态、激发人才活力等关键着力点,有效发挥主体支撑和融通带动作用,强化与产业链上各类所有制企业协同合作,抓紧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产业领军企业。 他也说,要坚持正确政绩观、发展观,强化高风险业务管控,压实安全生产责任,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真正把效益做实,不断提升企业价值创造能力。 这是国资委第四次召开国有企业经济运行圆桌会议。第一次是在7月5日,之后分别在7月13日、7月25日召开了第二次和第三次圆桌会。

封面图片

中国国务院国资委对央企安全生产实行分类监督管理

中国国务院国资委对央企安全生产实行分类监督管理 中国国务院国资委近日对外发布《中央企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明确国务院国资委对中央企业安全生产实行分类监督管理。 新华社报道,这份旨在督促中央企业全面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的文件共有6章51条,包括总则、安全生产工作责任、安全生产工作基本要求、安全生产工作报告制度、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与奖惩、附则。办法自2024年3月1日起施行。 办法明确,中央企业依据国务院国资委核定的主营业务和安全生产的风险程度分为三类:第一类为主业从事煤炭及非煤矿山开采、建筑施工、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运使用、交通运输、冶金、机械、电力、建材、仓储等企业;第二类为主业从事电子、医药(化学制药除外)、纺织、旅游、通信等企业;第三类为除了上述第一、二类企业以外的企业。 办法称,企业分类实行动态管理,可以根据主营业务内容变化及企业申请进行调整。 根据办法,第一类中央企业、涉矿中央企业集团总部应配备专职安全生产总监,所属安全风险高的企业应全面推行专职安全生产总监制度。第二、三类中央企业所属安全风险较高的企业应参照配备专职安全生产总监。办法明确了安全生产总监应当履行的职责和责任。 办法提出,中央企业应当加强承包商安全管理,严格准入资质管理,把承包商和劳务派遣人员统一纳入企业安全管理体系。 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与奖惩方面,办法明确,国务院国资委根据中央企业考核期内发生的生产安全责任事故认定情况,对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结果进行降级或者扣分。 根据国务院国资委公布的中央企业安全生产监管分类名单,目前其监管的97户中央企业中,第一类、第二类和第三类企业分别有54户、36户和七户。 2024年2月10日 4:58 PM

封面图片

国资委:央企原则上不得新设、收购、新参股各类金融机构

国资委:央企原则上不得新设、收购、新参股各类金融机构 国务院国资委开会要求,从严控制增量,各中央企业原则上不得新设、收购、新参股各类金融机构;对服务主业实业效果较小、风险外溢较大的金融机构原则上不予参股及增持。国资委在网页上刊登的新闻稿说,要指导督促央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紧密结合央企产业焕新行动及未来产业启航行动部署,统筹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状大新兴产业、谋划布局未来产业。国资委提到,要立足出资人定位,修改完善央企金融业务监管制度,突出严的基调。会议亦强调,要引导督促央企深入分析企业对人才需求,将当前所需与超前储备相结合,深挖岗位潜力、新增就业机会,助力稳住高校毕业生就业基本盘。会议又督促央企,切实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 2024-06-04 10:19:25

封面图片

【深圳科创委发布2023科技重大专项(第二批)课题指南:覆盖区块链、数字人民币等多个专项课题】

【深圳科创委发布2023科技重大专项(第二批)课题指南:覆盖区块链、数字人民币等多个专项课题】 深圳科创委近日发布 2023 年度科技重大专项(第二批)项目申请指南,单个项目资助强度最高不超过 3000 万元且鼓励港澳机构联合申请,据悉网上填报受理时间从即日起至 10 月 22 日止,符合条件的申请单位可登录深圳市科技业务管理系统在线填报申请书。深圳同时发布的 2023 年度科技重大专项(第二批)课题指南,覆盖区块链、数字人民币、新一代人工智能等多个专项的课题。 快讯/广告 联系 @xingkong888885

封面图片

中国国资委:央企要摒弃“挣快钱”等落后理念

中国国资委:央企要摒弃“挣快钱”等落后理念 中国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任张玉卓说,中央企业必须摒弃短期收益、“挣快钱”等落后理念,树立在新质生产力上有所作为的理念。 星期二(3月5日)早上全国人大开幕会结束后,举行首场“部长通道”集中采访活动,邀请部分列席会议的国务院有关部委主要负责人接受采访。 针对如何推动推动央企强化科技创新主体作用,布局新领域、新赛道,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提问,张玉卓说,用三个字概括央企今后的发展,第一是技术源头的“源”,第二是产业升级的“升”,第三个是产业生态的“态”。 张玉卓说,目前大量大科学工程、大科学成果来自央企,但在原技术、根技术方面还有不小差距。去年在应用技术研究方面,央企投入600亿元(人民币,下同,约114亿新元),占比超过6%,但还不够,要鼓励中央企业加大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特别是带有目标导向的基础研究投入。 他续称,中央企业在传统优势产业方面布局较多,但现在要利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升传统产业的效率,进行智能化、高端化、绿色化改造。另一方面,产业升级一定要把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摆在突出位置,央企必须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大布局、提前布局。 张玉卓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生态要靠大家一起来营造,央企要开放,一定要摒弃一些过去落后的理念,比如短期投资、短期收益、追求规模、追求脱实向虚、“挣快钱”等,要树立在新质生产力上有所作为的理念。 新质生产力由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去年9月在黑龙江哈尔滨考察时首次提出,指的是通过科技不断突破创新,催生的新生产力。 2024年3月5日 2:31 PM

封面图片

中国增发国债第二批项目清单下达 累计安排金额超8000亿

中国增发国债第二批项目清单下达 累计安排金额超8000亿 中国国家发展改革近日委商有关部门下达2023年增发国债第二批项目清单,涉及增发国债项目9600多个,拟安排国债资金超5600亿元(人民币,下同,约1040亿新元)。 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微信公众号星期六(12月23日)消息,截至目前,增发国债前两批项目涉及安排增发国债金额超8000亿元,1万亿元增发国债已大部分落实到具体项目。 第二批项目清单包括以海河、松花江流域等北方地区为重点的骨干防洪治理工程、其他重点防洪工程、灌区建设改造和重点水土流失治理工程、城市排水防涝能力提升工程、重点自然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工程等领域项目。 国家发改委称,项目的建设实施对加快完善防洪工程体系、应急管理体系,系统化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更好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发改委表示,将会同有关部门督促各地高质量推进项目建设,加快资金拨付使用,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同时加强项目监管,把项目建设成为民心工程、优质工程、廉洁工程。 中国财政部今年10月宣布增发1万亿国债,预计今年赤字率将由3%提高到3.8%左右。 中国财政部副部长朱忠明当时介绍,增发的国债全部通过转移支付方式安排给地方使用,还本付息由中央承担,不增加地方偿还负担。 新华社星期一(12月18日)引述财政部消息报道,财政部已下达第一批国债资金预算2379亿元,聚焦支持灾后恢复重建、高标准农田等领域建设。 2023年12月23日 3:05 P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