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文章指出,截至 7 月 10 日 12 时,去除重复项后,年内有 1697 家上市公司实施回购,合计回购金额达 1083

证券日报文章指出,截至 7 月 10 日 12 时,去除重复项后,年内有 1697 家上市公司实施回购,合计回购金额达 1083.9 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并已超过 2023 年 A 股市场全年回购总额。今年以来,政策不断鼓励有条件的上市公司积极开展注销式回购。在政策倡导下,上市公司注销式回购的金额和频率进一步提升。毫无疑问,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实施注销式回购,不仅体现公司管理层对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对公司投资价值的认同,同时也切实维护广大投资者利益,进一步增强投资者信心,提高公司的长期投资价值。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截至 7 月 2 日收盘,今年以来,超过 1900 家上市公司发布回购相关公告。其中,1650 家上市公司用真金白银实施了回购,

截至 7 月 2 日收盘,今年以来,超过 1900 家上市公司发布回购相关公告。其中,1650 家上市公司用真金白银实施了回购,合计回购金额达 1047.41 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并已超过 2023 年 A 股市场全年 914.15 亿元的回购金额。同时,2024 年以来,A 股共有 383 家上市公司发布重要股东增持相关公告。银河证券研报显示,上市公司回购股份、重要股东增持表明股东及管理层认同公司投资价值,并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充满信心,同时有利于稳定股价,保护投资者利益。(央视新闻)

封面图片

截至 6 月 30 日,今年以来已有 1645 家 A 股上市公司实施了股份回购,共回购 98.93 亿股,合计回购金额达 99

截至 6 月 30 日,今年以来已有 1645 家 A 股上市公司实施了股份回购,共回购 98.93 亿股,合计回购金额达 992.84 亿元。从整体来看,资金实力雄厚、经营表现稳健的行业龙头公司 “大手笔” 回购不断。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表示,行业龙头上市公司积极回购股份传递出股价被低估的信号,有助于提振市场信心。(证券日报)

封面图片

深市掀起新一轮回购增持热潮,6 月份以来超 70 家次公司披露相关计划

深市掀起新一轮回购增持热潮,6 月份以来超 70 家次公司披露相关计划 6 月份以来,深市再度掀起一轮 “回购增持潮”。据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已有超 70 家次公司披露与回购和增持相关的计划,金额上限合计逾 50 亿元。在市场人士看来,对于上市公司来说,回购、增持等动作往往传递出经营情况和现金流较好的积极信号,有助于稳定市场预期;对于投资者来说,上市公司回购股份注销后,公司每股净资产、每股收益等财务指标改善,投资价值得到提升;对于资本市场来说,上市公司积极回购、增持有利于增强投资者信心。(证券日报)

封面图片

上市公司回购重要股东增持热情高涨

上市公司回购重要股东增持热情高涨 截至 7 月 2 日收盘,今年以来,超过 1900 家上市公司发布回购相关公告。其中,1650 家上市公司用真金白银实施了回购,合计回购金额达 1047.41 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并已超过 2023 年 A 股市场全年 914.15 亿元的回购金额。同时,2024 年以来,A 股共有 383 家上市公司发布重要股东增持相关公告。(中证报)

封面图片

北交所分红回购新规:加强高送转监管 严防忽悠式回购

北交所分红回购新规:加强高送转监管 严防忽悠式回购 北京证券交易所星期五(12月22日)制定分红回购新规,其中提到,报告期内存在净利润同比下降50%以上等情形,不得高送转,同时加强回购监管安排,严防“忽悠式”回购。 综合澎湃新闻和北京日报报道,为进一步规范上市公司权益分派及股份回购行为,促进上市公司提高投资者回报水平,北交所制定了《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持续监管指引第10号权益分派》(下称《权益分派指引》),修订了《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持续监管指引第4号股份回购》(下称《股份回购指引》),并配套完善了相关业务指南,相关规则均自2023年12月22日起施行。 《权益分派指引》旨在健全上市公司常态化分红机制,同时加强对异常分红、高送转等行为的监管。北交所表示,鼓励上市公司积极分红。一方面,对盈利或财务投资较多但分红未达一定比例的公司,要求充分披露原因、未分配利润的使用计划、为增强投资者回报拟采取的措施等;另一方面,简化中期分红实施程序,鼓励公司增加现金分红频次。 新规将加大对异常高比例分红的约束。对资产负债率较高且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不佳但高比例分红的公司,要求充分披露现金分红方案合理性及对公司生产经营的影响等。 新规同时将加强高送转的监管。将每10股送转5股以上行为纳入高送转监管范围,将高送转与业绩增长、限售股解禁、减持等行为挂钩,使送转股真正反映上市公司经营业绩和实际股本扩张需求。报告期内存在净利润同比下降50%以上等情形,不得高送转。 新规还要求加强回购监管安排,严防“忽悠式”回购。《股份回购指引》明确,“未按照回购报告书实施回购的”将视情节轻重,对上市公司及相关当事人采取对应监管措施。 北交所表示,对上市公司及相关信息披露义务人的信息披露文件和申请文件进行审查,发现存在问题的,可以采用要求说明、公开问询等方式,要求上市公司及相关信息披露义务人、财务顾问和其他证券服务机构等相关主体进行解释、说明、更正和补充,相关主体应当及时回复,并保证回复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 ... 2023年12月23日 10:12 AM

封面图片

中国证监会要求上市公司提高分红水平

中国证监会要求上市公司提高分红水平 中国证监发布指引,要求上市公司推动提高分红水平,并加强对异常高比例分红企业的约束。 据中国证监会官网上星期五(12月15日)消息,为进一步健全上市公司常态化分红机制,提高投资者回报水平,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3号上市公司现金分红》(以下简称《现金分红指引》),以及《关于修改〈上市公司章程指引〉的决定》(以下简称《章程指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沪深证券交易所同步修改完善规范运作指引,明确操作性要求。 《现金分红指引》修订内容主要分三个方面:一是进一步明确鼓励现金分红导向,推动提高分红水平。对不分红的公司加强披露要求等制度约束督促分红;对财务投资较多但分红水平偏低的公司进行重点监管关注,督促提高分红水平,专注主业。 二是简化中期分红程序,推动进一步优化分红方式和节奏。鼓励公司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增加分红频次,结合监管实践,允许上市公司在召开年度股东大会审议年度利润分配方案时,在一定额度内审议批准下一年中期现金分红条件和上限,便利公司进一步提升分红频次,让投资者更好规划资金安排,更早分享企业成长红利。 三是加强对异常高比例分红企业的约束,引导合理分红。强调上市公司制定现金分红政策时,应综合考虑自身盈利水平、资金支出安排和债务偿还能力,兼顾投资者回报和公司发展。对资产负债率较高且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不佳,存在大比例现金分红情形的公司保持重点关注,防止对企业生产经营、偿债能力产生不利影响。 《章程指引》相关条款修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鼓励上市公司增加现金分红频次,引导形成中期分红习惯,稳定投资者分红预期。同时增加对中期分红的完成时限要求。 二是督促公司在章程中细化分红政策,明确现金分红的目标,更好稳定投资者预期。同时,引导公司在章程中制定分红约束条款,防范企业在利润不真实等情形下实施分红。 为更好顺应市场实际和公司需求,增强回购制度包容度和便利性,推动上市公司重视回购、实施回购、规范回购,积极维护公司价值和股东权益,中国证监会也在同日修订发布《上市公司股份回购规则》,对部分条款予以优化完善。 ... 2023年12月18日 11:44 A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