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瓮安:县政府通过购买、房票换房等方式,直接向企业团购房源消化过剩商品房库存

贵州瓮安:县政府通过购买、房票换房等方式,直接向企业团购房源消化过剩商品房库存 《瓮安县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十六条措施》称,瓮安县将发放购房消费券。对三孩及以上多子女或各类人才家庭发放购房消费券,在购房消费券有效期内(2024 年 7 月 1 日至 2024 年 12 月 31 日期间)购买本县新建商品住房的,可抵扣购房价款(不得用于抵扣首付款),抵扣部分由县财政向房地产企业补贴。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中国官方提出库存较多城市可收购部分商品房

中国官方提出库存较多城市可收购部分商品房 中国官方星期五(5月17日)召开切实做好保交房工作视频会议,提出商品房库存较多城市,地方政府可以需定购,酌情以合理价格收购部分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 新华社报道,中国副总理何立峰在会议上强调,要深刻认识房地产工作的人民性、政治性,继续坚持因城施策,打好商品住房烂尾风险处置攻坚战,扎实推进保交房、消化存量商品房等重点工作。 何立峰说,要着力分类推进在建已售难交付商品房项目处置,全力支持应续建项目融资和竣工交付,保障购房人合法权益。相关地方政府应从实际出发,酌情以收回、收购等方式妥善处置已出让的闲置存量住宅用地,以帮助资金困难房企解困。 商品房库存较多城市,政府可以需定购,酌情以合理价格收购部分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要继续做好房地产企业债务风险防范处置,扎实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城中村改造和“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三大工程”。 何立峰也要求,压实地方政府、房地产企业、金融机构各方责任,加强统筹协调,充分发挥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再贷款政策等作用,加强对城市和房地产企业的指导支持,有力有序有效推进保交房各项工作。 本周陆续有市场传闻称,中国正考虑让地方政府收购数百万套待售住宅,以缓解楼市供应过剩的压力。 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星期四预告,星期五下午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切实做好保交房工作配套政策”有关情况,出席者包括住建部、自然资源部、央行和金融监管总局负责人。这被视为官方将宣布重磅楼市政策的信号。 2024年5月17日 1:25 PM

封面图片

住建部:房地产市场正在调整 部分在建已售商品房面对交付困难

住建部:房地产市场正在调整 部分在建已售商品房面对交付困难 内地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董建国,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房地产市场正处于调整过程当中,部分在建已售的商品住房项目面临交付困难,影响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住房部将会同金融监管总局等部门,出台城市商品住房项目保交房攻坚战工作方案。董建国说,工作方案重点把握3方面要求,要将保障购房人合法权益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对穷尽手段仍然无法交房的,该走司法途径的要走司法途径,在司法处置中同样要把保护好购房人合法权益摆在首要位置。方案又提出,充分用好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将项目纳入「白名单」给予融资支持。今年1月已印发《关于建立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的通知》,指导各地建立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提出可以给予融资支持的房地产项目「白名单」,向该行政区域内的商业银行推送,支持在建房地产项目融资和建设交付。方案强调,地方政府要承担属地责任,房企亦要承担主体责任,积极处置资产、多方筹集资金,确保项目按时保质交付。金融机构亦要落实尽职免责规定,对符合条件项目「应贷尽贷」,加快贷款审批和发放,支持项目建设交付。 2024-05-17 18:55:08

封面图片

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再谈 “保交房”:全力推进在建已售难交付商品房项目处置

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再谈 “保交房”:全力推进在建已售难交付商品房项目处置 金融监管总局 7 月 5 日消息显示,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 7 月 3 日至 4 日在江苏调研,其间,李云泽再次谈到保交房工作。他表示,要进一步发挥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作用,坚持因城施策,全力推进在建已售难交付商品房项目处置。李云泽强调,要深刻认识房地产工作的人民性、政治性,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进一步发挥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作用,齐心协力打好商品住房项目保交房攻坚战。要坚持因城施策,以城市为主体、以项目为中心,分门别类采取有效措施,全力推进在建已售难交付商品房项目处置。要一视同仁支持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符合要求的合规项目,切实保障购房人合法权益,提振房地产市场信心。(证券时报)

封面图片

何立峰:多库存城市可用合理价收购商品房用作保障房

何立峰:多库存城市可用合理价收购商品房用作保障房 全国切实做好保交房工作视频会议在北京召开,新华社报道指,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在会上表示,商品房库存较多城市,政府可以按需定购,酌情以合理价格收购部分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何立峰指出,相关地方政府应从实际出发,酌情以收回、收购等方式,妥善处置已出让的闲置存量住宅用地,以帮助资金困难房企解困。他说,要著力分类推进在建已售难交付商品房项目处置,全力支持应续建项目融资及竣工交付,保障购房人合法权益。他表示,要继续坚持因城施策,打好商品住房烂尾风险处置攻坚战,扎实推进保交房、消化存量商品房等重点工作,继续做好房地产企业债务风险防范处置。 2024-05-17 13:38:19

封面图片

中国八城市获央行低息贷款 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租房

中国八城市获央行低息贷款 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租房 中国有八个城市正获得来自央行的低息贷款,以购买存量闲置房用作租赁住房,此举表明中国官方正利用新的方式来解决房地产危机。 据中国《经济观察报》报道,中国央行去年1月曾推出总额1000亿元(人民币,约187亿新元)租赁住房贷款支持计划,鼓励全国性金融机构发放租赁住房购房贷款,以减少存量闲置房、扩大租赁住房供应。 这项计划采取“先贷后借”的直达机制,引导工农中建等七家支持全国性金融机构在2023年底前向重庆、济南、郑州、长春、成都、福州、青岛、天津八个试点城市发放租赁住房购房贷款。 不过,央行也为这笔住房租赁贷款设定了“红线”:只能购买住宅类商品房(含产权型人才房/公寓),不允许收购商办公寓。同时,须对标的项目进行“整栋、整单元”收购,原则上不允许收购零散房源。 一位地方政府人士透露,从2023年3月开始,八个试点城市已着手寻找合适的房源上报。 报道称,目前青岛、福州等多个城市利用住房租赁贷款购买商品房,纳为保租房并对外出租。部分城市则通过城投平台(LGFV)作为借款主体,购买城投体系内的现房,用作保障性租赁住房,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地方化债压力。 彭博社称,这个计划凸显出中国正努力将住房市场往公共住房模式转变,这可能有助于推动房地产投资和建设,以扭转房地产市场低迷局面。 除了租赁住房贷款计划外,央行去年12月还向政策性银行提供3500亿元的低成本资金,用于建设保障性住房和翻新内城破旧区的项目。 今年1月5日,中国央行和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再发布《关于金融支持住房租赁市场发展的意见》。和上述计划不同的是,此次《意见》鼓励商业银行发放住房租赁团体购房贷款,贷款额度原则上不超过物业评估价值的80%。 但《意见》也表明,发放贷款的前提是,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严格不新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 2024年1月12日 9:44 AM

封面图片

中国房产研究机构预计今年商品房销售面积金额下降约5%

中国房产研究机构预计今年商品房销售面积金额下降约5% 中国房地产研究机构克而瑞星期一(2月12日)发布报告称,2024年商品房销售将继续保持震荡修复的格局,预计全年面积、金额下降5%左右,同时保交楼是市场核心点和聚焦点。 报告说,2023年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金额为11.17亿平方米、11.66万亿元(人民币,下同,约2.18万亿新元),分别较2022年下降8.5%和6.5%,降幅分别较2022年大幅收窄15.8和20.2个百分点。其中商品房销售面积回到2014年,商品房销售金额则略高于2016年。若与2021年行业顶峰相比,面积、金额分别下降35%和34%,行业继续出清、延续筑底行情。 从季度走势来看,2023年行业销售表现呈“前高中低后稳”格局。 一季度销售迎来“小阳春”,在后疫情时期需求集中释放下快速冲高。二季度在供应收缩、需求退潮下销售回暖、市场复苏动能快速衰退。三、四季度中央至地方出台一系列利好政策,且随着供应加码,销售金额、面积在低位迎来边际改善。一方面体现在自下半年以来面积、金额累计降幅虽在扩大,但降速逐月收窄;另一方面,面积、金额同比增速降幅在收窄。由此可见,当前房地产市场仍处在底部修复、边际改善企稳的阶段,市场信心和购房预期的修复正在持续进行。 报告认为房地产的优化政策持续释放后有一定积极效应,这一点从商品房销售金额、面积单月同比降幅企稳、收窄也可见一斑。但政策发挥依然需要过程,房地产市场正处于转型期的调整中,延续脉冲式、波动式的修复是主旋律。 另外,在“保交楼”政策带动下,各地加强对房地产重点项目调度,2023年竣工面积高出过去十年均值1.5%,且由于2022年基数较低,增速也是创下近十年新高。 ... 2024年2月13日 2:28 P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