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院士刘明:创新来自产业,走向产业对社会发展会有更多帮助

中国科学院院士刘明:创新来自产业,走向产业对社会发展会有更多帮助 今日举办的 2024 中国科技青年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教授、IEEE Fellow 刘明表示,“在集成电路领域,10 年前我们在三大顶会上很难看到中国的文章,但是现在中国已经做到了全球第一,但是我们好像针对一个规则把它弄透了,做好了,这种能力特别强,但在集成电路整个发展的历程中,无论是新的器件结构,在产业上用的 CPU、GPU 等这样一些架构,非常遗憾,没有来自于大陆土生土长人的贡献。”“我觉得非常多的创新来自于产业,如果大家能够勇敢地走向产业,也许对这个国家的发展,对整个社会的发展会有更多的帮助。” 刘明表示,“在座的这么多优秀的年轻人,你们未来是不是如果有这样的贡献,才是真正的不愧于这个时代。”(新浪科技)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中国科学院院士梅宏周四澳大谈人工群体智能

中国科学院院士梅宏周四澳大谈人工群体智能 #澳门大学 澳门大学将于11月17日(星期四)举办“大学讲坛”讲座,由中国科学院院士梅宏担任讲者,就“如何构建人工群体智能”为题发表演说,探讨群体智能研究的最新进展及其应用。欢迎有兴趣人士参加。 梅宏乃计算机软件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以及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学会会士(IEEE Fellow)。主要从事软件工程和系统软件领域的研究...

封面图片

46人当选中国科学院工程院外籍院士

46人当选中国科学院工程院外籍院士 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公布了2023年新当选的外籍院士名单,共有46人当选。 据中国央视新闻星期四(11月23日)报道,2023年新当选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的30人来自22个国家,其中爱尔兰、马来西亚、南非、挪威、西班牙、匈牙利、伊朗七个国家首次有外籍院士当选。本次增选后,现有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154位。 中国工程院2023年外籍院士增选共选举产生16位外籍院士,包括一名新加坡人西拉姆·拉马克瑞斯纳(Seeram Ramakrishna),研究方向为静电纺丝技术与纳米纤维。 2023年11月23日 9:09 PM

封面图片

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大可下周二澳大谈大湾区海洋监测

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大可下周二澳大谈大湾区海洋监测 #澳门大学 澳门大学将于11月9日(星期二)举办“澳门大学40周年校庆大学讲坛”讲座,由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大可就“大湾区海洋监测与预报系统”为题发表演说,探讨大湾区海洋监测与预报系统的前沿发展,以及未来发展重点。 陈大可乃物理海洋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主任,同时担任澳大智慧城市物联网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学术委员...

封面图片

中国的科学院院士、工程院院士本来就非常水了,连这么水的科学院、工程院院士都没有拿到,却能拿到一个外国科学院的外籍院士,只能说明外

中国的科学院院士、工程院院士本来就非常水了,连这么水的科学院、工程院院士都没有拿到,却能拿到一个外国科学院的外籍院士,只能说明外国那个科学院比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还要水,基本上可以认定它是野鸡科学院。发表新文章《怎样识别国外野鸡科学院》

封面图片

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大可澳大谈大湾区海洋监测与预报

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大可澳大谈大湾区海洋监测与预报 #澳门大学 澳门大学今(9)日举行“澳门大学40周年校庆大学讲坛"讲座,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主任陈大可以“大湾区海洋监测与预报系统”为题发表演说,分析了大湾区海洋监测与预报系统的前沿发展,以及未来发展重点。 澳大校长、智慧城市物联网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宋永华致欢迎辞时表示,为配合澳门特区政府应对关于海洋利用、海洋防灾减灾与海洋环境保护方面的挑战...

封面图片

中国科学院院士、广东省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院长张旭一行到访澳门理工学院促科研合作

中国科学院院士、广东省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院长张旭一行到访澳门理工学院促科研合作 #澳门理工学院 中国科学院院士、广东省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院长张旭一行,1月26日下午到访澳门理工学院,受到院长严肇基的欢迎接待。双方期望在科学研究、产学研发展等方面加强合作,助力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的人才建设和科技产业发展,并把科研成果推广至葡语系国家。 座谈会上,严肇基介绍澳门理工学院科研工作的特色和成果,以应用技术研究和工程产业实践为导向,与海内外著名高校合作建立实验室开展科研工作...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