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知识:大唐是上层的盛世,底层生活极其艰难。历史学家许倬云:唐代的君主传统,不论生活习惯还是族群观念,其实并不符合汉文化的模式。

冷知识:大唐是上层的盛世,底层生活极其艰难。历史学家许倬云:唐代的君主传统,不论生活习惯还是族群观念,其实并不符合汉文化的模式。例如,他们的婚姻关系,在中国人看来相当混乱,子烝父妾,兄弟相残,亲戚杀戮如仇人。唐代的科举并未制度化,权贵的赏识、人情的关说以及候选人本身的声名,都足以将进士候选人送入文官体系。 当然,二八定律整个地球都有,从古至今都存在。百姓相对有钱人,生活不好过地球人都知道。唐朝是历史上最好的朝代,不管是文学家,将军,画家,天文学家,你都能从这个朝代找到。搞数学的人在古代基本没有地位,在唐朝,这群人起码还能混个九品芝麻官。要说唐朝不好,起码要找出一个更加有上升通道的朝代? 纵览古今 淘沙见金!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新亚人文学院《历史学家爸爸讲中国史》》

《新亚人文学院《历史学家爸爸讲中国史》》 简介:《新亚人文学院《历史学家爸爸讲中国史》》是新亚人文学院推出的中国史讲解课程。以“历史学家爸爸”的视角展开,可能采用通俗易懂、生动有趣的讲述方式,将中国历史的漫长进程呈现给听众或读者。课程也许会从远古时代开始,涵盖夏商周、秦汉、唐宋元明清等各个历史时期,讲述重要历史事件、人物故事、文化发展等内容。通过这种方式,帮助大众尤其是青少年群体更轻松地了解中国历史,培养对历史的兴趣,构建系统的历史知识框架 标签: #中国史#历史课程#新亚人文学院#历史教育#趣味历史 文件大小:NG 链接:

封面图片

新亚人文学院《历史学家爸爸讲中国史》

新亚人文学院《历史学家爸爸讲中国史》 简介:在《新亚人文学院《历史学家爸爸讲中国史》》这本资料中,你将获得关于新亚人文学院《历史学家爸爸讲中国史》的系统性学习体验。从基础到深入,涵盖多个知识点,让你轻松掌握相关内容,并运用到实际生活或工作中。 标签: #新亚#学习#成长#进步 文件大小NG 链接:

封面图片

历史学家在一份古代手稿中发现了可能是世界上最早的小数点 彻底改变数学学科

历史学家在一份古代手稿中发现了可能是世界上最早的小数点 彻底改变数学学科 现在看来,小数点的出现也比预想的要早。自从我们意识到有时需要将数字分割成更小的片段后,人类就开始使用各种符号来表示这种差异破折号、竖线、弧线和下划线都曾充当过这一角色,但这些符号都没有延续到现代使用中。现在最常用的是逗号和句号,那么它们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此前,人们认为最早使用句点作为小数点的是德国数学家克里斯托弗-克拉维乌斯(Christopher Clavius)在 1593 年的天文表。但根据现代科学家的说法,在这种测试中向世界引入如此庞大的概念是很奇怪的,而且克拉维乌斯在他后来的著作中并没有真正使用这个概念。从根本上说,如果他意识到了这个概念的必要性,并发明了一种巧妙的方法来展示和使用它,他为什么大肆谈论呢?答案似乎是,克拉维乌斯只是借用了一种更古老的思想,而这种思想基本上已被时间所遗忘,在他那个时代也不是首选方法。一项新的研究发现,小数点可以追溯到 14 世纪 40 年代,即大约 150 年前,首次出现在意大利数学家乔瓦尼-比安奇尼(Giovanni Bianchini)的著作中。比安基尼是费拉拉大学的数学和天文学教授,但他也有我们现在所说的金融背景他是一名商人,为当时一个富有的统治家族管理资产和投资。这种现实世界的经验似乎对他的数学工作产生了影响,因为人们知道比安奇尼创造了自己的一套系统,将英尺等度量单位分成 10 等份,以便于使用。虽然这对现代人来说是最基本的,但对于习惯于使用基数 60 系统的 15 世纪的人们来说,这并不流行。乔瓦尼-比安奇尼(Giovanni Bianchini)1440 年代手稿《Tabulae primi mobilis B 》中的三角函数表, 展示了已知小数点的首次使用 Van Brummelen, G./《数学史现在,加拿大西三一大学(Trinity Western University)教授格伦-范-布鲁梅伦博士(Dr. Glen Van Brummelen)发现,比安奇尼在图解这一系统时首次使用了小数点。Van Brummelen 发现,在一份名为Tabulae primi mobilis B 的手稿中,比安基尼使用了中间带点的数字第一个数字是 10.4并展示了如何将它们相乘,这在基数为 60 的系统中是非常棘手的。"我意识到,他和我们一样在使用这个东西,而且他知道如何用它进行计算,"Van Brummelen 告诉《自然》杂志。"我记得我拿着电脑在宿舍走廊里跑上跑下,试图找到任何一个醒着的人,大喊'快看啊,这家伙正在计算1440年代的小数点!'"在这份手稿中,有一系列三角函数表,比安奇尼将数字分成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和千分之一,在整数后面用小数点表示。这出现在他告诉用户如何加减的部分,以计算表中条目之间的数值。有趣的是,这与 150 年后克拉维乌斯在其著作中使用小数点的方式如出一辙。Van Brummelen 说,这一发现表明克拉维乌斯受到了比安希尼早期工作的启发,而他本人也继续影响数学家和天文学家使用十进制,最终使十进制在科学中得到巩固。这项研究发表在《数学史》杂志上。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豆瓣9.1 科普】《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本书是以色列新锐历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代表作,书写从十万年前有生命迹象开始到21世

【豆瓣9.1 科普】《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本书是以色列新锐历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代表作,书写从十万年前有生命迹象开始到21世纪资本、科技交织的人类发展史,将科学和历史编织在一起,从全新角度阐述地球上智人的发展历史。

封面图片

著名历史学家、思想文化史学家、翻译家,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思想文化研究所何兆武(图一)先生于2021年5月28日在京逝世,享

著名历史学家、思想文化史学家、翻译家,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思想文化研究所何兆武(图一)先生于2021年5月28日在京逝世,享年99岁。 著名历史学家、教育家、华中师范大学原校长章开沅(图二)于2021年5月28日8点15分在武汉逝世,享年95岁。 何兆武历史研究著作有《中国思想发展史》等,译著代表作有罗素的《西方哲学史》、卢梭的《社会契约论》等。2006年,何兆武推出口述史《上学记》。文史学者刘超曾评价称,“这部‘浓缩了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心灵史’的随笔,一经推出即受到多方瞩目,除了让人了解民国教育及一代学人的成长历程外,也让人们反思当下教育的种种困境。” 章开沅是中国辛亥革命史研究会、华中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现改名为中国近代史研究所)和中国教会大学史研究中心的创办人和领导人。曾任华中师范大学校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历史学科第一、二届评议组成员、召集人。2010年11月入选首批荆楚社科名家,2018年12月获颁第七届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 (澎湃新闻,光明日报)

封面图片

内容简介:近半个世纪以来,一些反正统的历史学家开创了一个新的分支学科环境史研究人类社会与其所赖以生存的自然界之间关系的历史。在相

内容简介: 近半个世纪以来,一些反正统的历史学家开创了一个新的分支学科环境史研究人类社会与其所赖以生存的自然界之间关系的历史。在相关著述里,大自然不仅仅是人类活动的背景,其自身也是有生命,在不断演变的;这种演变既有其内在动因,也是对人类活动做出的反应。不只猫猫狗狗,岩石、大海、森林、草原等万物皆有历史,它们与人类相互独立又被人类所形塑。 《世界环境史》是由全球史奠基人威廉·H. 麦克尼尔、大历史学派创始人大卫·克里斯蒂安以及美国环境史大家约翰·R. 麦克尼尔等30 多位知名历史学者共同撰写的一部世界环境史专著。其内容出自宝库山六卷本 《世界历史百科全书》中的《世界环境史百科全书》,是这部经典百科全书的精选版,从中萃取40 个词条,基本涵盖了物种、地球承载力、气候变化、地震、疾病、瘟疫、物种灭绝、环保运动等环境史的重要主题,每个主题由一位知名学者撰文,讲解深入浅出,不失专业水准。 《世界环境史》以联系的观念看待世界环境史的发展,将史学家的资料和研究方法与考古学、生态学、地质学、生物学、人类学等多个学科结合,注重文献,也注重视觉图片的使用,不仅推动了科学知识与环境史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方便环境史研究的专业人士查阅、教学,也适合对环境史以及对环境问题感兴趣的大众读者阅读。 编辑推荐: 麦克尼尔父子合力编著,环境史学家唐纳德·沃斯特作序推荐。 40篇全球环境史研究的前沿成果,涵盖环境史重要主题。 环境史作为一门比较新的学科,始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21世纪以来,在美国有上千名年轻的学者投入环境史的研究,中国环境史研究还远未形成规模,环境史基本问题还困扰着不少研究者。 环境问题不容乐观,让人类持续焦虑的环境问题日趋突出,备受关注,仅2020年接连的世界性灾难新冠肺炎、东非的蝗灾、加拿大的暴雪袭击、澳大利亚的山火………正在给我们敲响警钟。一场山火,一次旱灾,一个物种的灭绝,一座城市的消失,一场瘟疫的降临,直到这场灾难和每个人息息相关。我们需要环境史的专业研究,对普通读者来说,了解基本的环境常识和观念在当下也变得必要。 #调查 #历史 #社会 #环境 #国际 #政治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