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全球依赖台湾半导体! 美警告:中共若犯台可能导致全球大萧条#文化视野

None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全球疯狂补贴半导体

全球疯狂补贴半导体 兰德公司高级中国及战略技术顾问吉米·古德里奇(Jimmy Goodrich)表示:“毫无疑问,我们在与中国的技术竞争方面已经越过了卢比孔河,特别是在半导体领域。” 双方基本上已将此作为国家首要战略目标之一。疫情期间,人们对中国在关键电子产品快速进步的担忧逐渐演变成全面恐慌,因为芯片短缺凸显了这些微型设备对经济安全的重要性。现在,从美国科技制造业的振兴,到人工智能领域的优势地位。美国及其盟国的芯片支出标志着对北京数十年产业政策的新挑战尽管这一挑战需要数年时间才能见效。资金的涌入加剧了中美贸易战的战线,包括日本和中东等地。它还为英特尔提供了一线生机,英特尔曾经是芯片制造领域的全球领先者,但近年来已输给了英伟达和台积电等竞争对手。美国的投资计划已经到了关键时刻,美国官员上个月公布了对美国最大的计算机内存芯片制造商美光科技公司 (Micron Technology Inc.) 的 61 亿美元拨款。这是为美国先进芯片制造工厂提供的最后一笔数十亿美元拨款,为英特尔、台积电和三星电子等公司提供的一系列近 330 亿美元的承诺划上句号。乔·拜登总统通过签署的《2022 年芯片与科学法案》打开了这一资金的龙头,承诺向芯片制造商提供总计 390 亿美元的赠款,并辅以价值额外 750 亿美元的贷款和担保以及高达 25% 的税收抵免。这是他重振国内半导体生产(尤其是尖端芯片)并提供大量新工厂就业机会以帮助说服选民他值得在 11 月连任的高风险努力的核心。美国的这些投资除了瞄准中国以外,还旨在缩小与台湾和韩国几十年来国家主导的激励措施之间的差距,这些激励措施使这些地方成为芯片行业的中心。这种支出热潮同样加剧了美国及其欧洲和亚洲盟友之间的竞争,它们都在争夺推动人工智能和量子计算进步的设备不断增长的需求。“技术正在快速发展,”负责政府半导体业务的美国商务部长吉娜·雷蒙多 (Gina Raimondo) 上个月在华盛顿举行的一次会议上表示。“我们的敌人和竞争对手,他们的行动并不缓慢。他们行动得很快,所以我们也必须加快行动。”在大西洋彼岸,欧盟制定了自己的 463 亿美元计划来扩大当地制造能力。欧盟委员会估计,该行业的公共和私人投资总额将超过 1080 亿美元,主要用于支持大型制造基地。欧洲最大的两个项目都在德国:计划在马格德堡建设一座英特尔晶圆厂,价值约 360 亿美元,并获得近 110 亿美元的补贴;以及一座价值约 110 亿美元的台积电合资企业,其中一半将由政府资金承担。即便如此,欧盟委员会尚未最终批准对这两个国家提供国家援助,专家警告称,欧盟的投资不足以实现到 2030 年生产全球 20% 半导体的目标。其他欧洲国家一直在努力为重大项目提供资金或吸引公司。例如西班牙在2022年就宣布将向半导体投入近 130 亿美元,但由于该国缺乏半导体生态系统,只向少数公司发放了少量资金。新兴经济体也在寻求打入晶圆制造游戏。印度 2 月份批准了由 100 亿美元政府基金支持的投资,其中包括塔塔集团竞标建设该国第一个大型芯片制造工厂。在沙特阿拉伯,公共投资基金计划今年进行一项未具体说明的“大规模投资”,以启动该国进军半导体领域,以实现其依赖化石燃料的经济多元化。在日本,自 2021 年 6 月启动以来,经济产业省已为其芯片运动筹集了约 253 亿美元。其中,167 亿美元已分配给项目,包括位于熊本南部的两家台积电代工厂和位于北海道北部的另一家代工厂,日本本土的芯片生产工厂位于北海道北部。合资企业Rapidus Corp.的目标是在2027年大规模生产2纳米逻辑芯片。日本首相岸田文雄的目标是总计 642 亿美元的投资,其中包括来自私营部门的资金,目标是到 2030 年将国产芯片的销售额增加两倍,达到约 963 亿美元。相比之下,韩国首尔避免了像华盛顿和东京那样的直接融资和补贴,而是更愿意充当财力雄厚的财阀的指导者。在半导体领域,韩国政府在估计 2,460 亿美元的支出中发挥着支持作用这是从电动汽车到机器人等本土技术的更广泛愿景的一部分。财政部周日表示将很快公布一项价值 73 亿美元的芯片计划,这将推动这一努力。一个潜在的危险掩盖了全球政府支持的激增:造成芯片过剩。伯恩斯坦分析师萨拉·鲁索(Sara Russo)表示:“所有这些由政府投资驱动的制造业投资,而不是主要由市场驱动的投资,最终可能会导致我们的产能超出我们的需要。” 然而,计划中的新产能上线所需的时间长度可以减轻这种风险。目前,英伟达、高通和博通等公司在对人工智能等关键领域至关重要的芯片设计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对于这种领先优势有多大,存在争议。一些专家认为,中国已经落后多年,而另一些专家则坚持认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正处于迎头赶上的风口浪尖。中国现在在建的半导体工厂比世界上任何其他地方都多,在生产不太引人注目的传统芯片的同时,积累了本土技术飞跃所需的专业知识。它还致力于开发英伟达人工智能芯片和其他先进芯片的国产替代品。华美期货咨询公司董事约翰·李(John Lee)表示:“你会看到中国私营部门和政府的目标是一致的,因为中国私营部门必须进入国内来降低风险。”由于美国为阻止其地缘政治竞争对手获得最新半导体而施加的一系列限制,中国的努力已经放缓。拜登政府正在争取欧洲和亚洲的盟友对制造最先进芯片所需的尖端设备实施出口管制。雷蒙多二月份在马尼拉宣布美国芯片公司将在菲律宾投资 10 亿美元时表示:“我们不能允许中国利用我们最先进的技术来实现进步。” “我们将尽一切努力保护我们的人民,包括扩大我们的控制。”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台积电预警:明年半导体行业将萧条

台积电预警:明年半导体行业将萧条 台积电 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黄文德在第三季度财报发布后表示,终端市场的需求正在减弱,客户正在持续调整库存,但台积电在5nm制程上的领导地位使其订单没有受到这种趋势的太大影响。

封面图片

半导体 ETF (159813) 涨超 4%,全球半导体在持续回暖,费城半导体指数六连涨

半导体 ETF (159813) 涨超 4%,全球半导体在持续回暖,费城半导体指数六连涨 A 股快速拉升,半导体等板块领涨,截至 14:05,半导体 ETF 成分股长电科技、闻泰科技涨停,通富微电、瑞芯微涨超 8%,半导体 ETF (159813) 涨 4.12%。消息面上,隔夜美股市场费城半导体指数收涨 1.93%,为连续第六日上涨,创 6 月 20 日以来新高,6 个交易日累涨 6.3%。从行业基本面看,全球半导体在持续回暖。2024 年 5 月全球半导体销售额为 491.5 亿美元,同比增长 19.3%,环比增长 4.1%,连续 7 个月同比增长;其中中国半导体销售额为 149.1 亿美元,同比增长 24.2%,环比增长 5.0%。平安证券研报指出,当前半导体制造出现改善迹象,国产替代如火如荼,半导体设备企业订单充裕,行业景气向上趋势得以维持;此外,各大厂在 AI 终端方面持续投入,具备 AI 性能的芯片不断推陈出新,有望驱动新一轮换机需求。半导体 ETF (159813),联接基金 (A 类:012969,C 类:012970)

封面图片

沙特成立国家半导体中心 希望减少石油依赖

沙特成立国家半导体中心 希望减少石油依赖 新中心的目标是到2030年吸引50家公司入驻。据新中心负责人纳维德·舍瓦尼(Naveed Sherwani)介绍,中心将专注于基础芯片的设计,而不是尖端或政治敏感的技术。这些芯片将在国际上进行制造,至少在中期内是这样。舍瓦尼在利雅得举办的未来半导体论坛上表示:“我们并不是想取代英伟达或挑战英特尔的霸主地位,我们希望从小处着手。一旦我们建立了基础,再讨论其他。”这项举措凸显了半导体对沙特的重要性日益增加,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Mohammed bin Salman)正寻求开发新产业,帮助国家增加非石油活动的收入。沙特正力争在高科技领域占据区域领导地位,希望创建包括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公司和半导体制造在内的完整生态系统。由沙特主权财富基金支持的投资公司Alat,资金高达1000亿美元,成立于今年2月,其使命是投资建设支撑国家半导体产业发展的新型制造业中心,并寻找半导体合作伙伴。Alat的半导体部门总裁罗斯·贾图表示,公司计划到2030年生产100万片晶圆,预计可带来约100亿美元的收入。这一计划将有助于Alat在未来参与关于沙特新兴芯片设计公司在本地生产的讨论。根据舍瓦尼的说明,新中心当前的重点是吸引和支持新的无晶圆厂芯片公司。目前已有三家公司加入该计划,另有十家公司表达了加入的意向。舍瓦尼表示:“我们希望使这里成为类似硅谷的地方。”他还是人工智能技术解决方案供应商Rapid Silicon的首席执行官。“我们为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及多种激励措施,如薪资补贴和搬迁支援。我们将为有意在此创业的人才提供多达十项激励措施。”这些激励措施包括通过一个由沙特资金支持的10亿里亚尔(约合2.67亿美元)的新基金来提供资金支持。舍瓦尼表示,雇用沙特员工的公司将获得两年的半薪补贴。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半导体全球“第一”争夺战

半导体全球“第一”争夺战 本来,在“争夺第一”的爱恨纠缠之中,只有英特尔和三星两位人选。不过2023年的情况出乎人们的意料:去年英特尔挤下三星,成为全球芯片销售霸主,英伟达快速攀升至第二,三星则退居第三。现在,能够获得争夺第一资格的,已经出现了三位候选者:英特尔、英伟达、三星。01“第一”王座的候选者被AI潮流推上的候选者去年,半导体市场以存储衰退为标志,整体增长处于下滑区间。就在这样的一年里,一个开创性的事件发生了,英伟达的销售额在半导体厂商的销量排名中占据了榜首。从TechInsights公布的数据来看,英伟达2023年Q4的半导体销售额增长23%,达到了98亿美元。而这个季度的营收里,台积电是196亿美元、三星是164亿美元、英特尔则为146亿美元。英伟达已经成为了全球最大的半导体供应商。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英伟达从2019-2024年的五年来按照产品线可视化的收入。从上图能够看出,英伟达的主要收入已经发生了变化。曾经历史上,占据大部分份额的还是主要的业务线GPU,但是在生成式AI的浪潮下,用于分析和人工智能的数据中心处理器已经成为其最大的收入来源。这类数据中心处理器的昂贵,大家都有目共睹。虽然贵,但为了维持大模型需要的大算力,科技公司都不得不爽快付钱。那么英伟达的第二大收入则是计算机GPU,占到了17.1%。这两条产品线合计能够占到英伟达收入的95.1%。上图显示了半导体销售额排名前10位的公司的市值比较(截至2024年4月9日),能够看出英伟达的市值一枝独秀,超过1万亿美元,英特尔的市值则在1600美元左右。此外,英伟达的利润方面一直在创历史新高,去年Q3季度,毛利率在74%,到了Q4季度毛利率继续上涨到76%。这么来看,上游的台积电等代工企业也没有在英伟达身上分到AI 盛宴,被英伟达独吞了。英特尔:老牌半导体“第一”英特尔在半导体领域是老大,毋庸置疑。1978年,英特尔生产出了著名的16位8086处理器。它是史上第一款x86处理器,后来也成为个人计算机的标准平台,意义非凡。在1980年主导和推动全球PC市场,到了1992年,英特尔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半导体供应商。此后的25年,英特尔稳坐龙头,从未跌落。直到2017年,三星将其取而代之。从去年的统计结果来看,英特尔营收达到542.28亿美元。英特尔的收入来源主要是客户端业务和数据中心及AI业务,这两大业务是公司最大的收入来源,两者合计占比达到80%以上。分别来看,去年PC市场从底部回暖,英特尔的PC客户端业务也有变化,营收在293亿美元,尤其是第四季度该业务营收同比上涨了33%。虽然PC业务有恢复的趋势,但是数据中心业务是在下滑的。全年数据中心和人工智能业务群 (DCAI)营收在155亿美元,同比下滑20%。数据中心市场红红火火,但英特尔却难见增长,足以看出英特尔面临的对手依旧强劲。三星:韩国产业代表存储市场去年的萎缩,还是影响到了三星。2023年三星电子半导体部门的销售额在443.74亿美元,比起2022年下降了33.8%。这么大的营收下滑,让三星从第一跌到了第三。三星DS部门生产的DRAM(内存)、NAND Flash(闪存)存储芯片常年贡献公司60%以上的收入,是第一大营收部门。因此,2022年开始的存储芯片价格大跌,直接带崩了公司业绩。从财务报告来看,三星受到存储芯片业务部近15万亿韩元历史巨亏的拖累,三星集团全年收入减少14%,营业利润减少超八成,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15年来首次跌破10万亿韩元。三星半导体部门的首席执行官兼设备解决方案 (DS) 部门负责人Kyung Kye-hyun在召开年度股东大会上放话:“我们将在未来两到三年内重新夺回全球第一的位置。”02争夺“第一”,谁更有胜算?其实我们关注“第一”,关注的不仅仅是某个企业能够成为龙头,更多的是未来半导体行业发展的风向。2023年,半导体行业整体下行。数据显示,去年该行业规模5448亿美元,相较2022年下滑8.8%。除了英伟达外,无论是英特尔还是三星都出现了营业额下降的情况。2024年来讲,还是有转机的。到底在争夺“第一”的比赛中,谁能够有更多胜算呢?存储芯片价格涨势已成定局三星能够多次取代英特尔和其存储的发展不无关系。目前存储市场报价始终是在上涨的。数据显示,固态硬盘(SSD)今年一季度的大宗交易价格比去年四季度高出1成,且连续两个季度呈上涨趋势。此外,NAND闪存价格已经连续5个月上涨,其中2024年1月份USB通用NAND闪存卡(128Gb 16G×8 MLC)的固定成交价格为4.72美元,环比上涨8.87%,2月份继续环比增长3.82%至4.9美元。从今年一季度的财务情况来看,三星正在走向上坡。受益于内存价格反弹,三星电子今年第一季度营业利润同比暴增931%。4月5日,三星在其初步财报中称,今年第一季度的营业利润为6.6万亿韩元(约49亿美元),高于去年同期的6400亿韩元。这也创下了三星自2022年第三季度以来的最高营业利润纪录。第一季度营收将同比增长11%至71万亿韩元。此外,我们也能看到HBM的出现,也同样将SK 海力士从利润暴跌的路上拉了回来。目前,三星在HBM方面的最新进展来看,截至2023年底,三星已完成与三大GPU客户的HBM3资格认证,并进入大规模生产阶段。HBM3E 12-Hi的样品测试正在进行,预计2024年第二季度开始晶圆贴片,第三季度起将大规模增产。那么在存储的助力下,无论能否回到第一,三星的业绩增长是可以预见的。代工初绽微光代工方面,英特尔和三星两家的代工业务,虽然都做得声势浩大,但与代工的头部台积电确实相距甚远。英特尔这边,在英特尔提交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文件中,披露了自家的芯片制造业务(通常称为代工业务)的财务状况。目前这个财务状况,并不算好。从披露来看,英特尔的代工业务在2023年的营业亏损在70亿美元,销售额在189亿美元。但是上一年,英特尔代工业务的亏损是在52亿美元,销售额在275亿美元。这么说,英特尔赋予厚望的代工业务,近两年来不仅销售额在减少,亏损还在扩大。从2000年初开始,三星开始提供晶圆代工服务,过去也曾是全球第一的芯片代工大厂,后被台积电反超。三星这边也在嚷嚷和台积电一较高下,但其2023年市场份额下滑至12%左右,与后者的差距进一步拉大。不过,最近两家都接到了不小的代工订单。英特尔获得了价值150亿美元的代工订单,微软成为最新客户;三星则传出拿下了英伟达2.5D 封装订单。好日子还有多久?英伟达冲上第一,确实是意料之外。数据中心市场这块,英伟达作为霸主站稳脚跟。不过,GPU并不是一次性产品,英伟达的很多大客户都在囤积GPU,当微软、亚马逊达到所要的产能的时候,他们就不会在未来继续购买GPU。除非,英伟达再次推出的GPU,能够实现非常惊人的性能。股市上,曾经有一家公司,也受到过投资者的钟爱,只是当希望变成失望时,股价开始暴跌。那就是特斯拉,2017年,投资者相信电动汽车将会席卷全世界。不过,现实终究是残酷的,现在,特斯拉的股价较2021年的最高点下跌了超过50%。英伟达的目前的超高市值,与投资者对人工智能的狂热不无关系。我们不是要否认人工智能的颠覆力,不过还是可以想象一下,未来10年后是否真的有可能“人工智能将被应用于诸多领域,而且你需要那些能够运行只有英伟达可以提供的芯片的大型系统。”最近,英特尔发布了Gaudi 3 AI芯片采用台积电5nm工艺。在AI模型算力中,相比于英伟达H100 GPU,Gaudi3 AI芯片的模型训练速度、推理速度分别提升40%和50%...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全球半导体厂商急速增产,供需反转迹象隐现

全球半导体厂商急速增产,供需反转迹象隐现 为了解决芯片供应短缺,全球半导体厂商正在迅速推进增产准备工作。截至6月底,9家大型厂商合计库存达到647亿美元,创出历史新高。原因在于厂商正在增持应对生产所需的原材料。其中7家原材料在存货中的占比自2019年3月便持续增长,今年3月已超过24%。同时,产品也在飞速售罄。4~6月,厂商存货周转率已达7.8,是一年半以来的最高水平。 不过,这些快速增长的订单中,不乏超额下单的囤货者。车企已从追求库存控制的JIT(Just In Time)模式,迈向提早备货以防万一的“JIC(Just In Case)”模式。 各半导体企业正在警惕市场库存过剩。英飞凌的CEO表示,“未交货订单额相当于约2年的销售额。我们设想存在重复下单的情况,但难以确定具体数量”。 观察电子产品的4~6月的全球供货量和销量可以得出,汽车和个人电脑的增长势头放缓,智能手机则开始出现下滑。调查公司Omdia的南川明指出,“存储半导体到2022年上半年可能会出现供过于求、价格下跌的情况”。 当前半导体巨头的业绩坚挺,大型厂商以逻辑半导体为中心,提出积极的设备投资计划。台积电预计在2021年起的3年里投入1000亿美元。英特尔宣布投入200亿美元在亚利桑那州新建半导体工厂等。目前的产能增强将在2~3年后完成。随着行情变化,产能有可能成为沉重负担。(,) 市场经济的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 #产业观察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