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政府称该国银行业在洗钱丑闻爆发后面临最高洗钱风险

新加坡政府称该国银行业在洗钱丑闻爆发后面临最高洗钱风险 PANews 6月20日消息,据彭博社报道,新加坡政府周四发布了一份长达126页的报告,深入评估了该国面临的洗钱风险。报告指出,在吸引全球超级富豪和打造国际金融财富中心的进程中,新加坡也面临着严峻的反洗钱挑战。这一现状使得新加坡容易被用作海外金融诈骗和其他犯罪资金洗白的渠道。 报告详细揭示了新加坡国内多种洗钱手法,包括利用银行账户、支付账户、空壳公司及其他复杂结构和安排进行资金转移和掩饰。报告特别强调,银行因其金融属性和服务特性,在洗钱活动中成为高风险领域。 新加坡银行体系庞大,拥有超过150家银行,其中许多银行提供便捷的在线金融服务,为电子资金转账提供了便利条件。然而,这也为洗钱活动提供了可乘之机。 据报告披露,在最近的一次洗钱丑闻中,新加坡当局从相关银行账户中扣押了超过15亿新加坡元的资金。这些资金与10名已定罪的中国籍个人和17名在逃嫌疑人相关。此外,还从犯罪分子手中扣押了现金、加密… (点击链接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爆发最大宗洗钱案件后 新加坡多家银行加强审查富有客户

爆发最大宗洗钱案件后 新加坡多家银行加强审查富有客户 据知情人士透露,花旗集团、星展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和其他陷入新加坡最大洗钱丑闻的银行,正在加强对大客户和潜在客户的审查,以避免受到非法资金流动的影响。

封面图片

【知情人士:新加坡银行在卷入洗钱案后对富有客户展开调查”】

【知情人士:新加坡银行在卷入洗钱案后对富有客户展开调查”】 据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报道,花旗集团、星展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和其他几家银行在新加坡最大的洗钱丑闻中被牵连后,正在加大对其富有客户和潜在客户的审查力度,以避免接触非法资金流动。 知情人士表示,几家机构的私人银行家也在接受额外培训,以帮助他们识别犯罪分子用来掩盖其背景和资金来源的手段。这些知情人士要求匿名,因为他们讨论的是私人事务。 这些自愿的举措表明,贷款机构正在努力堵住漏洞,这些漏洞曾使得一群犯罪分子通过新加坡至少 16 家金融机构洗钱超过 30 亿新元(约 22.3 亿美元)的网络赌博收益。这一丑闻损害了新加坡的形象,并暴露了本地和外国银行及经纪公司在筛选客户方面的弱点。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最近完成了对一些涉案银行的现场检查。知情人士表示,与这些犯罪分子有最多交易往来(包括存款账户、贷款和其他金融服务)的银行预计将在金融监管机构完成审查后面临罚款和其他惩罚措施。 快讯/广告 联系 @xingkong888885

封面图片

政府隔10年再推出《洗黑钱国家风险评估》

政府隔10年再推出《洗黑钱国家风险评估》 新加坡作为一个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日益提高,面对更多跨境资金流动活动,无形中增加了洗钱风险。政府将继续致力于审查并采取适当措施,确保我国反洗钱制度与时并进,包括与银行、企业服务商、宝石和贵金属以及数码支付代币(DPT)服务商等领域紧密合作,更及时地发现和打击洗钱活动。 由内政部、财政部和金融管理局统筹的《洗黑钱国家风险评估》(Money Laundering National Risk Assessment)报告于星期四(6月20日)发表。这是继2014年以来政府推出的第二份洗钱风险评估报告,并新加入了宝石和贵金属以及数码支付代币服务商这两个领域的洗钱风险评估。 三家机构的联合文告指出,新加坡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和以及贸易和转运中心,经济体系高度外向型,使它面临着犯罪分子利用新加坡的开放经济、金融体系和商业基础设施,来洗钱或转移非法资金及资产的风险。 文告也说,犯罪分子会将非法资金转化房地产、宝石和贵金属等其他资产的风险。 它还说:“经济和地缘政治格局变化也增加洗钱风险,同时科技使用率提高,让巨额交易能更迅速地跨境流动,这往往涉及使用复杂洗钱结构和安排。” 根据洗钱风险评估报告,新加坡主要洗钱风险来自欺诈活动,特别是一般位于海外犯罪集团策划的国内外网络欺诈。其他主要洗钱风险来源有外国上游犯罪相关犯罪活动、以及贿赂、税务犯罪案和贸易相关洗钱案。 报告也说,最常见的洗钱受访包括将非法资金通过银行账户流入或流经新加坡、滥用法人(如空壳公司)转移非法资金、以及把非法资金投入到房地产、宝石和贵金属德等高价值资产。 另外,在金融行业中,数码支付代币服务商(或虚拟资产服务提供商)是值得关注的高洗钱风险行业。因为涉及数码支付代币的举报案件有所增加,它被利用的方式也越来越多样化。 文告说:“虽然新加坡的数码支付代币活动只占全球活动的一小部分。我国当局正密切关注涉及该行业的风险。” ... 2024年6月20日 3:00 PM

封面图片

新加坡金管局暂停部分向中国汇款渠道,我使馆已就非银行渠道汇款风险发布领事提醒

新加坡金管局暂停部分向中国汇款渠道,我使馆已就非银行渠道汇款风险发布领事提醒 新加坡金管局12月18日发布声明,要求本地持牌跨境汇款公司自明年1月1日起3个月内暂停使用非银行和非卡渠道向中国境内个人汇款,只能与银行、银行卡网络运营商或持牌金融机构合作。新加坡金管局表示,此前有报告称,有个人(主要是在新加坡工作的中国公民)通过新加坡向中国汇款后,资金被执法机构冻结在收款人在中国的银行账户。目前尚不清楚资金被冻结的原因。声明提到,为降低交易成本,汇款公司通过海外第三方代理而非银行来完成从新加坡到中国的汇款交易。中国驻新加坡大使馆上月底曾发布提醒称,建议在新加坡中国公民通过银行渠道汇款,切勿选择汇款公司或个人等其他渠道。中使馆当时表示,近日在工作中发现,仍有同胞选择非银行渠道向国内汇款或找个人换汇,蒙受重大经济损失。受害人反映,汇款公司存在出具汇款收据免责条款中英文不一致或汇率明显异常等情况。使馆已指导受害人向新加坡警方、金融管理局等主管部门反映问题线索,积极推动有关案件进展。 消息来源: 新浪财经

封面图片

银行危机影响瑞士财富中心地位 投资者分散风险把资金转到新加坡

银行危机影响瑞士财富中心地位 投资者分散风险把资金转到新加坡 美国数家中小型银行和瑞士信贷先后爆发危机,瑞士政府决定让瑞信一批债券减记归零更是影响瑞士财富中心的地位,市场人士观察到最近已有投资者把资金转来新加坡分散风险,新加坡作为金融和财富管理中心的地位料进一步加强。 来自:雷锋 频道:@kejiqu 群组:@kejiquchat 投稿:@kejiqubot

封面图片

央行印发《银行业金融机构跨行代发工资业务指引》和《个人银行账户简易开户服务业务指引》,因应“断卡”行动以来各行收紧异地开户政策造

央行印发《银行业金融机构跨行代发工资业务指引》和《个人银行账户简易开户服务业务指引》,因应“断卡”行动以来各行收紧异地开户政策造成个人工资卡开户难等问题,要求建立健全个人银行账户分类分级管理,做好流动就业群体等个人银行账户服务工作。 (中国人民银行)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