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东南大学物理学院复现 LK-99 检测到了0电阻

突发:东南大学物理学院复现 LK-99 检测到了0电阻 一小时前,东南大学物理学院超导研究团队三名学生侯强、魏伟、周鑫还有孙悦教授、施智祥教授公布了自己的工作,他们的 LK-99 复现样本在常压110K以下检测到了0电阻,arXiv 已发布。 论文作者另外透露,他们在8月1日下午就看到了类似于超导转变的电阻陡降,但那时候电阻率还不到0所以后来加紧挑选样品,一共测试了6片样品,但只有这片样品观测到了0电阻。作者同时对这片样品进行了迈斯纳效应测量,可惜没有检测到完全抗磁性,判断如果0电阻是超导造成那么这片样本的超导组分还是比较低。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北京大学等机构科研人员发表论文称 LK-99 半悬浮样品不是超导,是铁磁材料

北京大学等机构科研人员发表论文称 LK-99 半悬浮样品不是超导,是铁磁材料 今天,来自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称,LK-99 表现出的是铁磁性半悬浮现象,不具超导性。 研究者认为,软铁磁足以解释 LK-99 在强垂直磁场中的半悬浮现象。测量结果没有表明样品中存在迈斯纳效应或零电阻,因此实验得到的 LK-99 样品不具超导性。 同时,印度国家实验室也发表论文称,所得 LK-99 样品在室温下不具备超导性。 美国马里兰大学凝聚态物质理论中心(CMTC)也转发了最新的研究,称 LK-99 不是超导体,甚至在室温(或极低温度)下也不是。它只是一种电阻非常高的劣质材料。

封面图片

【Nature发文:LK-99不是超导体】导致LK-99样品电阻率急剧下降和磁铁部分悬浮的原因是材料中的杂质,尤其是硫化亚铜。加

【Nature发文:LK-99不是超导体】导致LK-99样品电阻率急剧下降和磁铁部分悬浮的原因是材料中的杂质,尤其是硫化亚铜。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凝聚态实验家Inna Vishik称:“我认为,这件事已经划上句号,可以到此为止了。” #抽屉IT

封面图片

就在今天,来自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发表论文称,LK-99表现出的是铁磁性半悬浮现象,不具超导性。

就在今天,来自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发表论文称,LK-99表现出的是铁磁性半悬浮现象,不具超导性。 论文地址: 研究者认为,软铁磁足以解释LK-99在强垂直磁场中的半悬浮现象。测量结果没有表明样品中存在迈斯纳效应或零电阻,因此实验得到的LK-99样品不具超导性。同时,印度国家实验室也发表论文称,所得LK-99样品在室温下不具备超导性。 美国马里兰大学凝聚态物质理论中心(CMTC)也转发了最新的研究,称LK-99不是超导体,甚至在室温(或极低温度)下也不是。它只是一种电阻非常高的劣质材料。 标签: #超导 频道: @GodlyNews1 投稿: @GodlyNewsBot

封面图片

LK-99研究团队再次提出室温超导材料PCPOSOS

LK-99研究团队再次提出室温超导材料PCPOSOS 在美国物理学会三月会议上,LK-99 研究团队的 Hyun-Tak Kim 教授公布了号称常温常压超导材料“PCPOSOS”的研究成果,该材料从 LK-99 改进而来。研究团队在展示了 PCPOSOS的电阻测量结果和浮选实验等结果数据。Kim 教授和其研究团队已经向美国物理学会提交了一篇论文,但尚未发表,该论文稍后也将公布在 arXiv。 但科学界的评估是,仅根据这一演示,很难将PCPOSOS视为室温超导体。事实上,研究团队公布的数据与已经被确认不是室温超导体的LK-99并没有太大区别。同时,在同会场另一场口头报告中,休斯敦大学研究团队还透露了LK-99的复制结果。休斯敦大学研究团队指出,LK-99并不是超导体,称其之所以看起来像超导体,与硫化铜杂质的结构转变有关。

封面图片

自然杂志:科学家迄今为止未能证明韩国团队的 LK-99 材料是室温超导体

自然杂志:科学家迄今为止未能证明韩国团队的 LK-99 材料是室温超导体 一个韩国团队声称发现了一种在室温和环境压力下工作的超导体,这一消息引起了广泛关注,并促使科学家和业余爱好者进行了大量的复现工作。但最初在实验和理论上重现这一值得关注的结果的努力却未能成功,研究人员仍然深感怀疑。 由首尔初创公司量子能源研究中心的 Sukbae Lee 和 Ji-Hoon Kim 领导的研究小组在 7 月 1 日 25 日发表的预印本中表示,一种由铜、铅、磷和氧组成的化合物,被称为LK- 99,在环境压力和温度高于 127 °C(400 开尔文)时是超导体。研究小组声称,样品显示出超导性的两个关键迹象:零电阻和迈斯纳效应,其中材料排出磁场,导致样品悬浮在磁铁上方。以前的努力仅在极低的温度或极高的压力下在某些材料中实现了超导。尚未证实任何材料在环境条件下是超导体。 首次复现LK-99的尝试在最近几天的报道中并没有改善该材料的前景。这些研究都没有直接证据表明该材料具有超导性。(韩国团队未回应《自然》杂志的置评请求。) 印度新德里国家物理实验室和北京北航大学的两个独立实验团队分别报告说,他们成功合成了LK-99,但没有观察到超导性的迹象。中国南京东南大学的研究人员进行的第三个实验在LK-99中没有发现迈斯纳效应,但在-163°C(110开尔文)时测得LK-99的电阻接近零这远低于常温,但对于超导体来说却很高。 理论学家也加入了争论。几个理论研究使用了一种名为密度泛函理论(DFT)的计算技术来计算LK-99的电子结构。DFT计算表明LK-99可能具有有趣的电子特性,在其他材料中,这些特性与铁磁性和超导性等行为有关。但是没有一项研究发现LK-99在常规条件下是超导体。 复现尝试的有限成功并没有平息网上的猜测。尽管许多材料(包括石墨烯、青蛙和钳子)都可以表现出类似的磁性行为,但未经证实的样本视频(据称是由于超导性而悬浮)已作为“证据”流传开来。 (nature)

封面图片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和印度CSIR-国家物理实验室分别发表的论文显示,韩国的LK-99室温超导并没有复现,结果并未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和印度CSIR-国家物理实验室分别发表的论文显示,韩国的LK-99室温超导并没有复现,结果并未确认在室温下存在大量的超导性。两家也都表示: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确定LK-99是否存在室温超导性。 #抽屉IT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