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将为企业车载芯片开发补贴10亿日元

日本将为企业车载芯片开发补贴10亿日元 日本经济产业省将对丰田汽车及日产汽车等12家企业开展的车载尖端芯片开发补贴10亿日元。针对自动驾驶等使用的数据处理速度快的芯片,力争2030年以后实现实用化。日本将加快开发全球需求越来越大的尖端产品,提高产业竞争力。补贴对象是12家汽车及部件厂商于2023年12月成立的“汽车先进SoC研究中心” (ASRA),将于近期正式公布。ASRA有丰田、日产、本田、汽车零部件厂商电装及半导体企业瑞萨电子等加盟。ASRA将开发将电路线宽小于10纳米的多个微细半导体集成在1个芯片上的“SoC (系统级芯片)”尖端产品。这种芯片具有自动驾驶所需要的通信及车辆控制等多种功能。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日本 8 个大企业抱团成立芯片公司,政府将向其提供 700 亿日元补贴

日本 8 个大企业抱团成立芯片公司,政府将向其提供 700 亿日元补贴 日本政府将向 8 家日企合资成立的半导体公司 Rapidus 提供 700 亿日元(约 35.14 亿元人民币)补贴,旨在将日本重新确立为先进芯片的领先制造国。 Rapidus 将与美国 IBM 等公司合作,开发 2 纳米半导体技术,建立短周转时间(TAT)试验线,引进 EUV 光刻设备等。 根据日本经产省的计划,Rapidus 分别由丰田、索尼、软银、铠侠、日本电装、日本电气、日本电信电话出资 10 亿日元,三菱 UFJ 银行出资 3 亿日元。

封面图片

日本 政府将提供452亿日元补贴用于光学芯片技术开发

日本 政府将提供452亿日元补贴用于光学芯片技术开发 参与的公司包括日本电信公司(NTT)、日本电气股份有限公司(NEC)、古河电气工业株式会社(Furukawa Electric)、神钢电机株式(Shinko Electric)、铠侠(Kioxia),还有 英特尔()和 SK 海力士

封面图片

中国车载芯片9成靠进口 10年实现国产替代

中国车载芯片9成靠进口 10年实现国产替代 中国政府将在2030年前针对70种以上的车载芯片制定自主技术标准。在车载芯片领域,日美欧大型企业具有优势,中国国产比例仅为1成左右。中国计划在10年内促进企业间合作,形成以国产产品代替海外大企业进口的态势,构建不受美国出口管制等影响的国内供应链。主管中国汽车产业政策的工业和信息化部1月8日制定了《国家汽车芯片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已经通知了业界团体等。要求在2025年之前针对重要的逾30种车载芯片制定技术标准,到2030年扩大至70种以上。将通过完善与整车及核心系统相关的芯片的性能测试,确保安全性和可靠性。预计中国将以制定标准为推动力,实现汽车厂商与芯片企业的密切合作,有效利用政府旗下机构的认证,促进汽车厂商搭载本国产品。相关举措还将扩大至与自动驾驶技术等相关的车载芯片,力争构建不受美国制裁影响的自主的芯片供应链。中国之所以致力于发展车载芯片,原因是在中国政府力争以从汽油车转向纯电动汽车(EV)为契机、从销量为世界最大的“汽车大国”走向领先世界市场的“汽车强国”的背景下,芯片成为了软肋。汽车行业团体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显示,中国2023年的新车销量同比增长12%,达到3009万辆,出口也接近500万辆,超过日本跃居世界首位。其中,以纯电动汽车为中心的新能源汽车增加38%,达到949万辆,引领世界市场。纯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汽车需要搭载比传统汽油车更多的芯片。中国大型汽车企业透露,纯电动汽车的芯片搭载数量约为1300个,与汽油车的近500个相比急剧增加。调查公司盖世汽车研究院的调查显示,在一定条件下可实现无人驾驶的“L4级”则超过3000个。在中国政府的号召下,汽车企业也在推进开发。浙江吉利控股集团将在SUV搭载旗下企业开发的芯片。大型半导体代工企业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SMIC)的高管表示,将着力开发面向汽车领域的产品。不过,盖世汽车的数据显示,控制电流、影响纯电动汽车性能的功率半导体的中国国产比例仅为15%左右,用于实现自动驾驶等的尖端芯片则不到5%。包括这些芯片在内的车载芯片整体的国产比例被认为在1成左右,仅为估计国产比例达到约2成的芯片整体的一半。在中国,开发车载芯片的企业达到300家,但技术开发跟不上。德国英飞凌科技、荷兰的恩智浦半导体和日本瑞萨电子等实力雄厚,很多中国企业都依赖进口。车载芯片多为芯片线宽为数十纳米以上的产品,与尖端产品相比线宽较宽,因此未成为美国主导的出口管制的对象。但是,根据今后的中美关系和技术进步,海外产品的采购也存在被限制的风险。在中国汽车工业协会2023年12月在江苏省无锡市召开的芯片相关会议上,常务副会长付炳锋强调称“在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汽车芯片成为全球资源竞争的焦点。中国具有超大规模市场,完全有能力培育出新一轮的汽车芯片产业。”据中国媒体报道,与制定汽车相关政策的研究机构的专家高翔提出看法称,在政府支援政策等的推动下,即使是技术难度极高的芯片,中国也有望在5~10年内实现国产化的替代。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日本政府将为半导体公司 Rapidus 提供多至5900亿日元额外支持

日本政府将为半导体公司 Rapidus 提供多至5900亿日元额外支持 日本经济产业省将在 2024 财年再向芯片制造商 Rapidus 追加提供 5900 亿日元(约 39 亿美元)的支持,以促进国内先进半导体的制造,预计这一消息很快就会公布。其中,超过500亿日元将用于补贴制造工艺的“后端工艺”技术的开发。由丰田、索尼、NTT、NEC、软银、电装、铠侠和三菱日联银行八家企业共同成立的 Rapidus 计划在2020年代后期大规模生产2纳米芯片,日本此前已经为该计划提供了3300亿日元的补贴。

封面图片

日本将向芯片初创公司Rapidus提供5900亿日元补贴

日本将向芯片初创公司Rapidus提供5900亿日元补贴 在此之前,Rapidus已经从日本政府获得了数十亿美元的资金,用于2027年在北海道大规模生产芯片。日本经济大臣斋藤健(Ken Saito)周二在例行记者会上证实了这一补贴数额。这笔款项是日本在过去三年中拨出的约4万亿日元的一部分,目的是恢复昔日的芯片制造实力。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计划向芯片制造商和私营部门提供10万亿日元的财政支持,并已向台积电在日本南部熊本的第一家工厂投资了数十亿美元,还向美光科技告诉在广岛工厂的扩建项目投资了数十亿美元,以生产先进的DRAM。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美商务部长直言僧多粥少 芯片补贴将大大低于企业预期

美商务部长直言僧多粥少 芯片补贴将大大低于企业预期 她进一步补充道,政府官员不得不对申请公司态度强硬,她已经敦促公司高管们少花钱多办事,但补贴期望与现实之间的巨大落差让一些优秀公司的申请不得不被打回。但雷蒙多仍然自信,认为公司虽然只能收到预期中补贴的一部分,但公司们还是会选择在美国增加产能,因为美国政府将在公司达到某些里程碑时发放更多资金。此外,她指出企业还能从其他类型的财政支持中获益,如高达750亿美元的贷款和贷款担保,及高达建设费用25%的税收减免,这对公司来说仍是一大笔钱。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目前,美国占到全球芯片制造的12%。美国政府推动的芯片战略试图在本十年末将美国尖端逻辑芯片的制造份额突破至20%,而美国目前在该领域的产量还是空白状态。因此,雷蒙多称,美国商务部目前优先考虑扶持那些将在2030年投入运营的项目,而不再喜欢长期项目。这也是很多优秀项目可能得不到补贴的重要原因。雷蒙多指出,白宫的最初目标是帮助新建至少两个大规模制造业集群,以生产尖端逻辑芯片,但现在这一目标显然已经有些落后。她强调,人工智能的兴起扩张了美国对芯片的更大野心,人工智能是这一代人的决定性技术,如果美国不能在制造尖端芯片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就不可能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领先。因此,《芯片法案》的重要性被进一步提升。目前,美国商务部已经发放了三笔补贴,包括一笔给英宇航系统公司的3500万美元,一笔给微芯科技的1.62亿美元以及给格芯的15亿美元补贴。雷蒙多还笑谈,因为她在与公司的谈判中一直讨价还价,保持强硬态度,因此没有一家公司的首席执行官给她寄送圣诞贺卡。 ... PC版: 手机版: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