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市场大幅反转的逻辑是,英国人为了避免养老金崩盘,此前宣称不会干预的英国央行被迫宣布购债救市,结果市场立刻联想到美联储会不会因

昨夜市场大幅反转的逻辑是,英国人为了避免养老金崩盘,此前宣称不会干预的英国央行被迫宣布购债救市,结果市场立刻联想到美联储会不会因为市场动荡放缓加息步伐? 于是乎疯狂的抛售美元,这种没有数据,没有美联储高官发言的行情,纯粹就是情绪推动,是最容易导致亏损的!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英内政部长:不会以让英国人破产拯救地球

英内政部长:不会以让英国人破产拯救地球 英国内政部长布雷弗曼说,英国需要采取务实的方法实现净零碳排放,因为英国不能“通过让英国人破产来拯救地球”。 路透社星期三(9月20日)报道,本周早些时候,英国首相苏纳克表明,英国仍致力于在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但会以更好、更恰当的方式实现这一目标,以“确保成本不会转嫁给辛勤工作的家庭”。 苏纳克透露,英政府将在本周做出一项“重要的长期决定”。 分析认为,英当局可能会在本周宣布推迟实施禁售燃油车计划和逐步淘汰燃气锅炉的计划。 布雷弗曼星期三说:“我们(政府)必须采取一种务实、合宜的方法,同时也要符合我们的目标,我们不能通过让英国人民破产来拯救地球。” 英国是首个为了在2050年实现净零碳排放而制定具有法律约束力的主要经济体,并在早些年迅速建立了使用可再生能源能力。 不过,苏纳克政府近来似乎对实现这一目标所需采取的部分措施有所动摇。因为在长期的生活成本危机中,从出行到家庭供暖等一切领域的脱碳成本都已显现。 外加2024年的议会选举迫在眉睫,苏纳克政府认为,缩减一些绿色政策是赢得摇摆选民的方式。

封面图片

英国 CMA 将审查人工智能市场,称不会针对“任何特定公司”

英国 CMA 将审查人工智能市场,称不会针对“任何特定公司” 英国竞争和市场管理局(CMA)负责人卡德尔(Sarah Cardell)表示,该机构将审查 ChatGPT 等软件背后的技术,包括“基础模型”以及“围绕这些模型的市场如何发展”等事项 CMA 对人工智能的“事实调查”任务将让“一大批不同的感兴趣的利益相关者,(包括) 企业、学者和其他人,收集丰富而广泛的信息”。她表示,此次审查不会针对“任何特定公司” 不会针对“任何特定公司”

封面图片

全球金融市场的压力正在不断积聚,美国股市投资者对可能出现的崩盘保持警惕,不过引发英国央行周三紧急干预债市的骚动不太可能成为导火索

全球金融市场的压力正在不断积聚,美国股市投资者对可能出现的崩盘保持警惕,不过引发英国央行周三紧急干预债市的骚动不太可能成为导火索。 投资者和分析师认为,英国市场动荡与混乱的一天虽然让全球金融市场火上浇油,但构不成美联储放缓加息的理由,更不用说暂停紧缩了。

封面图片

美股盘前要闻速递①美股股指期货周三盘前小幅攀升,小非农显示劳动力需求降温。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昨夜的评论强化了市场对降息的预期。

美股盘前要闻速递 ①美股股指期货周三盘前小幅攀升,小非农显示劳动力需求降温。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昨夜的评论强化了市场对降息的预期。 ②截至发稿,道指期货涨 0.2%,标普 500 指数期货涨 0.1%,纳指期货涨 0.01%。 ③德国 DAX 指数跌 1.1%,英国富时 100 指数涨 0.6%,法国 CAC40 指数涨 1.6%,欧洲斯托克 50 指数涨 1.4%。 ④WTI 原油跌 0.04%,报 82.78 美元 / 桶。布伦特原油涨 0.02%,报 86.26 美元 / 桶。 ⑤因美国独立纪念日,美股今日提前于北京时间 4 日 01:00 收市,明日休市一日。 ⑥MSCI 全球股市指数上涨 0.2%,创下新的纪录高点。全球 MSCI 指数显示,发达市场和新兴市场均创下历史新高,显示出对股市普遍积极的情绪。 ⑦特斯拉盘前涨近 4%,Q2 交付胜预期获投行看高至 400 美元。 ⑧阿斯麦盘前涨 1.5%,Hyper-NA EUV 光刻机定价或翻倍。 ⑨英伟达盘前跌近 1%,或将面临法国反垄断指控。

封面图片

央行决定于近期面向部分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开展国债借入操作,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央行决定于近期面向部分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开展国债借入操作,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王克丹的回答 为了理解这个问题,我们先看看美国的硅谷银行,大家吐槽比较多的就是美国自己的银行,大量购买自己国家信用最高的国债,然后资不抵债破产了,这就涉及到国债虽然信用最高,但并不意味着没有亏损的可能,尤其是利率水平大幅度波动的时候。 2020年美国开启了史诗级的救市政策,包括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美联储两次就打光了子弹,开启无上限的量化宽松,贷款越多,存款自然也越多,这也是货币供应激增的原因,而银行拿着这么多存款,干什么呢?大量配置了国债和MBS之类的资产,如果市场利率不存在巨大的波动,持有到期就是稳定的收益。 然而随着通胀的上行,拉高了市场的名义利率,抑制通胀而被迫进入高强度的加息周期,国债和MBS定价对利率非常敏感,利率走高则定价下降,这就导致了银行的大规模浮亏,这一浮亏不要紧,一旦市场开始把钱取出来投向其它更高收益的地方,这就是挤兑,硅谷银行就得含泪割肉出售资产,浮亏变成实际亏损,也就出现了大家经常调侃的美国银行购买自己国家信用最高的资产而破产的案例。 而我国现在什么情况?随着利率持续走低,且只要预期未来利率继续走低,或者维持相对地位,国债套利空间也非常大,债市热度极高,基本都是秒空,且记账式国债主要面向机构,少部分面向风险承担能力较强的个人,为什么大家如此热衷于国债投资,肯定不止是那点一年两次的结息,还有市场利率走低下,会推高国债的定价,从而创造套利空间,机构能不去疯狂配置,且大部分都是金融机构,定价走高,有的三十年期国债直接飙升25%,转头就能套利,导致了国债收益率持续走低,债牛也会挤压其他资产的投资。 这里面既有理性的避险需求,也有非理性的套利需求,光这个事情央行今年以来都警示过很多次了,但市场预期已经形成,甚至看空未来几十年的增长预期,热度可能比当时硅谷银行更疯狂的配置此类资产,或许这些金融机构比大部分人都更加悲观于未来的经济增速,千万别觉得写点东西就能唱空经济,这些金融机构是拿真金白银的压未来经济低增长。 央行警示过几次依旧没有效果,也就有了现在的干预措施,从一级市场借入,在二级市场抛售,以增加供给的方式干预二级市场的价格,从而将国债价格打下来,你没有看错,央行自己做空国债,这也是今天债市跳水的原因,将收益率拉起来,并且给市场以预期,让大家不要过度投资债市,属于央行通过市场操作,调节资金在债市和其他投资方向的配置,央行也只是执行其此前关于稳定国债收益率的计划而已,和大放水根本就没什么关系。 当然市场力量现在看来也并不弱,不管是金融风险,还是对于降息的预期依旧强力,央行扭转市场过热肯定有作用,但经济增速目标和预防金融风险,还是要降息的,也就导致了债牛可能不会轻易停下来。 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 via 知乎热榜 (author: 王克丹)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