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友对我分享内容的赞和收藏,小红书会在「赞和收藏」和「好友私信」做2次重复提醒,这不仅让我消掉小红点重复操作,也挑战了用户对”私

#大公司负面消息 好友对我分享内容的赞和收藏,小红书会在「赞和收藏」和「好友私信」做2次重复提醒,这不仅让我消掉小红点重复操作,也挑战了用户对”私信一定是好友发送内容“这一普遍共识,长此以往用户对私信的重视程度也会下降,小红书哪天真要想在私信做一些商业变现也会更难 #体验槽点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小红书图文自动留言评论引流脚本,多功能点赞/关注/私信/评论/收藏,日引流200+精准粉!

小红书图文自动留言评论引流脚本,多功能点赞/关注/私信/评论/收藏,日引流200+精准粉! 工具简介: 自动点赞/关注/私信/留言 全自动养号/引流,自定义评论内容/私信内容 可设置多项 轮流发送! #引流吸粉 #网赚项目 项目详情请查看频道置顶帖

封面图片

小学生电话手表交友,玩的比成年人还花……

小学生电话手表交友,玩的比成年人还花…… 图片来源:@微信官网虽然早在2021年微信就推出了“儿童手表版”,可在华为、米兔、读书郎等儿童手表上使用,但小天才依旧“不走寻常路”。图片来源:@微信官网小天才仅支持自带的“微聊”。“微聊”和微信、QQ功能类似,可以发文字、图片、视频、语音消息,也可以进行视频语音通话。不过,只有小天才手表之间或是家长在手机App当中绑定成员才可以聊天。我以为小学生的社交方式是见面“碰一碰”。万万没想到,人家早就偷偷发展为线上“扩列”了。图片来源:小红书截图这昵称、这头像、这挂件、这文案……是谁汗流浃背了?恍惚间,我仿佛看到了多年前玩QQ空间的自己,脚趾都快抠出一个城堡了图片来源:@央视网插播一条冷知识,90后小时候的小霸王、00后小时候的“so easy”点读机、10后小时候的小天才电话手表,都属于步步高宇宙,背后的大佬都是段永平。步步高创始人段永平有4大门徒,分别是OPPO陈明永、vivo沈炜、步步高金志江和拼多多黄峥。图片来源:百度百科在小天才“表圈”,个人主页????越多越有面儿。点赞10W+就可以成为小学生眼中的“圈内大佬”。图片来源:小红书截图很多小学生对“扩列”对象是有要求的。讲真,他们的话我多少有点看不懂,时不时还得问问度娘图片来源:小红书截图为了“扩列”,有些孩子甚至直接将电话号码等私人信息发在网上。图片来源:小红书截图最近,一篇名为《有多少儿童“困”在智能手表里?》的文章引起了不少网友的讨论。图片来源:@中国新闻周刊有家长发现,自己孩子平均每天玩手表2小时,好友里有很多陌生人,孩子还不停的聊天、发朋友圈、发定位,暴露自己的隐私。文章表示“儿童智能手表越来越像手机”,拍照、美颜、加好友、聊天、发朋友圈……功能越来越复杂。图片来源:@冷兔小天才电话手表客服回应称,手表使用时段家长可以设置,功能也可以禁用,推出这些功能的目的是希望孩子们向朋友分享自己的生活。图片来源:@篝火视频在新闻的评论区,不少家长赞同“电话手表没必要搞出那么多功能”。图片来源:评论区截图也有网友认为,“儿童电话手表只是工具,家长是管教和陪伴的第一责任人。”可以买基础款,也可以做限制。图片来源:评论区截图至于一些家长反馈的使用手表后“孩子视力严重下降”的问题,网友则表示“以前背锅的是电视,现在背锅的是手表吗?”图片来源:评论区截图Counterpoint Research数据显示,2023年第一季度中国智能手表出货量当中,华为占37%,苹果占35%,细分到儿童智能手表领域,imoo也就是小天才,占比高达35%。图片来源:@Counterpoint Research难怪有人说“市面上只有两种儿童智能手表,小天才电话手表和其它”,我们姑且统称为“小天才们”吧!“小天才们”买的这么好,是因为便宜吗?当然不是!某宝销量排行前5的“小天才们”售价在299-798不等。图片来源:淘宝截图其中,“小天才本才”每年推出一款旗舰款,5月17日刚刚发布的旗舰Z10售价高达2299元。图片来源:小天才官网定位可以精准到具体的楼栋号、室内楼层,还支持境外定位。除了监测心率、血氧、体温等常见的身体机能,还可以监测心情、专注力这种多少有些玄学的东西。图片来源:小天才官网摘下来还能当GoPro用。图片来源:小天才官网我手上的Apple Watch好像不香了……突然想买个儿童智能手表,没什么奇怪的想法,就是装装年轻其实,这也不是儿童电话手表第一次引发争议了。有家长曾发现,自己孩子手表的智能对话功能可以播放成人网文小说。“美女总裁爱上小保安”,这也太辣眼睛了吧图片来源:@上观新闻有些儿童电话手表内的三方App,还存在“重复扣费”的情况。图片来源:@上观新闻部分儿童手表在破解后,可以用来刷视频、玩游戏。图片来源:@BB姬甚至可以外接手柄。图片来源:@BB姬2022年的315晚会上,低配的儿童智能手表还被曝成为了“行走的偷窥器”。图片来源:@央视财经如今,儿童智能手表逐渐成为“标配”电子产品,监管更显得尤为重要,既包括厂商,也包括了家庭、学校、社会。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11月,国家标准GB/T41411-2022《儿童手表》就已经开始实施,其中就包括了访问控制、数据安全、个人信息保护等方面。图片来源: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各家厂商也会对涉黄、涉暴之类以及一些有隐藏含义的词段进行过滤。然而,最近网上流传的几张截图让人哭笑不得。有家长反馈,通过小天才的微聊跟孩子聊天时,“我是你妈”、“打断你腿”、“把衣服脱掉”、“大不大”、“一会晚上给你200”等表述,被系统判定为“可能含有不适宜内容”。图片来源:@冷兔甚至连提醒孩子作业“晚上做”、药“一天三次”,都会被屏蔽。图片来源:@中新经纬对此,小天才客服回复:(发)“晚上做”得加一下后缀,做什么。这个“做”系统是有判断的。因为有用户会发那些(违禁词),所以系统就统一都提醒一下。图片来源:@中新经纬该客服还表示,使用电话手表的大多都是孩子,小天才电话手表设计了一些保护孩子的功能,“也是想创造一个绿色的沟通环境”。网友吐槽:留给爸妈的词不多了……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马斯克,你怎么成了北美鲁迅?

马斯克,你怎么成了北美鲁迅? 仔细推敲也看得出,符合读书不多,但成功后爱沾点墨水的运动员风格,跟马斯克这种理工科成绩出色的人来说,很不对味。网友不在乎其中真真假假,重要的是,他得成为新一任“北美鲁迅”。最好还能含情脉脉告诉自己,疯狂到以为自己能改变世界的人才能真正改变世界。乔布斯主导的苹果广告让这句台词火了27年,但张冠李戴的事不绝于耳。虽说这类人生格言跟企业管理科学差别不大,老板爱听,员工愿做,企业文化就这么稀里糊涂产生了。但马斯克从来不喜欢输出哲思。我们渴望下班远离工作群,去读纸质书;马斯克想的是加班把活干好。(原文来自英国作家汤姆·摩尔的书《唯有书籍》,但与上图金句稍有差异)我们期盼10点睡5点起,避免精神内耗;马斯克可能要暗讽那么早你能睡得着吗。马斯克自始至终是一个闲不住的人,他和所有知名企业家一样,通过各种方式去激发员工的创造力,而不是坐等下属老老实实上下班。他们看重的是结果,并不愿意对做题家谆谆教诲。同样,真干企业的人也不大会去打开这样的文章,尽管它们拥有10万+的阅读量。欧美网站也没有马斯克这么说过的痕迹,然而就是这些凭空捏造的段子,动不动就能拿到上万点赞。点赞的人获得了鼓励,也就没注意看这些话不像英语,更像是扔进翻译软件后的变装中文。你可能觉得太过矫情,但对特定读者来说,这些情绪价值恰到好处,还有条有理。“(第二条验证自己是否爱自己的标准在于)你是否给自己的身体补充足够水分?你是不是和某人躺在沙发上吃薯片,整晚整晚地狂追Netflix剧。”只不过今年主角是马斯克,十年前是马云罢了,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鸡汤要喝呀。这么一想,少喝碳水饮料,是不是突然不违和了呢。许许多多人体蜈蚣样子的截图原型是商业访谈。比如2023年11月全球首届人工智能安全峰会结束后,埃隆·马斯克和英国首相苏纳克进行了50分钟对话。完整中文翻译1万5千字,没有成功学内容,都是AI最前沿和最紧要的问题。还有这个背景图是今年1月的,马斯克近日接受了美国评论员采访,讨论了DEI、外星人、SpaceX和企业监管等话题。说的谈的都是欧美热点,跟励志、青春、内耗毫无关系。小红书上,有人搬运《认知觉醒》书里的观点写了伪名言,一下子就拿到6万多点赞和收藏量。实在看不下去的网友质疑,马斯克除了泡妞和改变世界,哪有时间当心灵导师。关键或许在于开心就好。再往深处想,在于我们习惯短视频刷屏,看不进长一点的视频;喜欢揣摩金句,看不进思想深刻的文章。所以马斯克,为了大家好,你应该学学大冰怎么写书。因为很多人想一步登天成功。让你成为合作伙伴,在他们也当上世界首富时。当然这不能全怪国内网友附庸风雅,要怪就怪国外二道贩子多。明明是一个粉丝账号,但在引用句子时,连单词都没复制对。(completely实为fully,并不是原文一字不改的引用了)这就是一个热知识:美国人正在对马斯克语录进行改编。就像这一条,明明是期待来上班,却传成了期待早上就来上班,活活给马斯克增加资本家的尿性。或许是我咬文嚼字地挑刺,但也说明美国人同样需要心灵鸡汤。只不过他们会在体育明星、已故政治人物身上制造伪名言。就像之前德州州长对丘吉尔的错误引用,引发过不小的舆论风波。事实上美国网友也很闲,一边喝鸡汤,一边去找茬。之前善待动物组织在跟网友吵架时,引用了林肯名言:“我对人权和动物权利一样重视,这也应是全体人类该有的共识。”网友发现在林肯全集12卷、4637页里,基本找不到林肯支持或反对动物权利的任何陈述。再简单点说,“动物权利”这个词就没有出现在他的文字里。为此,reddit上吵出了800多个评论。除了林肯有没有说过外,很大原因是善待动物组织本身带有话题度。在许多网友看来,这是一个表里不如一的动物保护组织,宁愿拯救数字鲸鱼而不是活鲸鱼,宁愿把钱花在抗议《神奇宝贝》虐待动物、抹黑为救袋鼠而打袋鼠的人等等事情上。所以无论观点有没有问题,网友还是会开喷断定这不是林肯说的。但这个过程也不是纯粹情绪输出,而是翻阅资料、对比文献得出自己的观点,接着罗列善待动物组织的种种罪状。吵完架了,如释重负,一位网友感叹,花了两个小时来研究有人错了,就像疯狂手淫后的短暂内疚。好像做了很多,又好像什么都没做,怅惘若失。一语双关,信奉假语录和拆穿它的人都很无聊。可无聊不正是互联网的一大生产力吗?不得不说假语录作者很有才华。2017年,莫言进行了4次以上辟谣,指出大多数“莫言说”写得特别棒,但不是自己写的。实在不是因为莫言老师闲得慌,而是有出版社把伪名言的400多块稿费错寄给了他。错付的不只是稿费,还有做人的道理。现在很多人已经觉得金句只能起负面作用,看了不如不看。看金句的人往往没懂金句,把一生过好的人又不看金句。而且,大家还发现成功不一定是努力所致。也可能是平台的作用,也可能是个人选择,又或者靠的是家族几代人的积累。这直接说明假努力越来越没必要了。对此知乎上有很多讨论,引用的是最美笔记大赛的素材,原来一些小红书用户正在比谁的笔记最工整。像勾股定理这类笔记,能最高效率讲清楚经典几大问题就行,却有网友一笔一划洋洋洒洒写了好几页。不断重复浏览简单知识,刻意营造“看我很认真”的虚假安全感。更何况,中学生时间精力有限,又要找角度摆拍,只会拒绝进一步思考。所以表面看很努力,实际上懒到家了。谁曾想,这样的笔记还常常抄错,5的平方加12的平方等于169,不是196。你说这位用户会不会把有错字的一页撕掉重写呢?假语录和假努力有时候很像,主打的就是自我感动,不经意间又赔了夫人又折兵。传闻就有一个最美笔记的主人最后上了中专。至于真正的努力,用德国音乐家贝多芬的话来说就是:“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 PC版: 手机版: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