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喝过霸王茶姬的茶,这次读《卖货真相​》这本书才了解了这个品牌创业者背后的起步经历。

之前喝过霸王茶姬的茶,这次读《卖货真相​》这本书才了解了这个品牌创业者背后的起步经历。 你看一个18岁才会认字和写字的人,却创办了属于自己的奶茶品牌霸王茶姬,并且在国内已经拥有了1860多家门店。 那他身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呢? 第一个是看见机会,敢于主动出击,胆大够大。 我想,他在这个奶茶店工作的过程中,已经通过自己的观察和了解,看见了这个市场的巨大机会,所以他才说是看见了一个创业机会。 不过,凡是创业,那必然是九死一生,他能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想办法去和老板商量,主动提出方案,解决这个问题,敢于承担风险,这本身就是非常优秀的特质。 第二个就是,能抓住核心关键问题,并且去找解决方案,不怕挫折,也了解人性和人的心理。 他能抓准这个奶茶店销量不好的关键原因,那就是客流不高,没有销售渠道,那就找销售渠道好了 。解决了关键问题,自然就能起死回生。 而且,在和小卖铺老板沟通的过程中,他非常了解人性和人的心理,才让他说服了这个老板,顺利开拓了新渠道。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哎 对于现在一些年轻创业者

#内幕消息 哎 对于现在一些年轻创业者 我真希望能够 敢作敢当 脚踏实地 格局打开点 看到太多程前影子 有一个真实的故事 某个常春藤创业的哥们 学计算机的 小我几岁 找我吃几顿饭 说要做跨境电商 以及做品牌的梦想 解决人类睡眠问题 我跟佩服 但是隐约看到很多潜在的坑 作为创业同路人 真诚跟他讲了可能会遇到的坑 跨境电商如何一步步来 他信誓旦旦 满怀信心 ,说容易没问题,我当时劝他,要不你做AI吧,品牌和跨境可能不太适合你,他拒绝。 隔了差不多大半年,这哥们再次约我吃饭,带上了另一个美本Top毕业的搭档,这次谈话,很务实,跟我说他在做一个口腔护理,容易起量,我这次看了他的选品,我觉得这个方向算是容易寻营销的,比上次靠谱,感觉应该可以上道,吃饭过程中,他跟我咨询了如何做Tiktok,做直播,我坦诚的跟他讲,Tiktok现在的问题,直播也不到成熟阶段。 再隔几个月,有一个女生,也是欧洲回国,各种渠道加了我,想了解Tiktok,我刚好在培养新主播,于是乎,很真诚的跟他讲了很多直播的情况,他列了问题提纲,有点类似咨询,我知道他在套信息,但还是坦诚跟他讲了。 再过几个月,我才知道,这个女生原来就是他的新主播,而他在这几个月内,对标我们的直播间,抄了一个一模一样的,但是已经散伙了,中间这哥们还尝试混进我们的用户群组。 看来,当年,我对新一代创业者的真诚建议,他没听进去,只听到我们好像还不错,先抄,这个思路也没错,在商言商,问题……你不能玩票呀。 对了,这哥们开始转型All in AI啦,看来Ai门槛比Tiktok直播要低一些。也有可能当年的直播项目只是他Ai新故事的一个铺垫。 祝福他。

封面图片

以前就听说过,霸王茶姬的创始人身世非常传奇,父母双亡,很早就出来打工了。今天才在XVC年初的公开信发现,他10岁-17岁一直在做

#内幕消息 以前就听说过,霸王茶姬的创始人身世非常传奇,父母双亡,很早就出来打工了。今天才在XVC年初的公开信发现,他10岁-17岁一直在做流浪儿童,等到能打工了就去了奶茶店,然后勤劳苦干升职干成了区域总。 喜茶进军上海的时候,他也在上海工作,很受震撼,因为知道聂云宸也是90后,回去老家创业做了自己的奶茶店。 传奇! (同时也对云南对于儿童的保护和九年义务教育的执行感到震撼

封面图片

IOSG Ventures 创始人:创业者应该抵制 Meme,专注基础设施和应用

IOSG Ventures 创始人:创业者应该抵制 Meme,专注基础设施和应用 IOSG Ventures 创始人 Jocy 在 X 平台发文表示,东方加密社区不能永远是 Meme,东方社区需要一场燎原之火。 他认为,当前许多创业者和社区成员沉迷于 Meme 炒作,导致创业方向和初衷受到影响。Jocy 认为创业者应该抵制 Meme,不应该把创业方向转向 Meme,并且流水线作业去炒作 Meme。 Jocy 表示:“我们需要脚踏实地与仰望星空并重的年轻人,尤其是那些能够肩负起东方加密理想的创业者。这样的年轻人不应只在这个牛市或上个牛市做着交易相关的事情,而应专注于 infra 和协议的建设,营造更好的社区氛围。而不是让那些有志创业的开发者和年轻人,每天沉浸在各种 Meme 致富的故事…… 我们应该更加团结一致,共同面对未来的挑战,社区需要更高的理想和远见,需要有些人为东方社区的未来挺身而出。Crypto 不是只有 Meme,还有很多基础设施和应用的机会等待被挖掘和探索,这些才是真正的行业 alpha。IOSG 将通过投资和支持走在前头的年轻人,推动行业和社区的长远发展,助力东方创业者在全球市场中崭露头角。”

封面图片

当初“逃离”旧金山 如今AI大火 创业者们又回来了

当初“逃离”旧金山 如今AI大火 创业者们又回来了 然而,这个转向迈阿密的“大迁徙”计划似乎已经动摇。拉布伊斯所支持的几家初创公司正在其他地方寻找新的落脚点或开设分支机构,以吸引更多工程人才。去年年底,与一些同事发生矛盾后,拉布伊斯被逐出老东家、风投公司Founders Fund。现在,他计划为新雇主科斯拉风险投资公司(KhoslaVentures)每月在旧金山工作一周,并忙于翻新一栋房产。疫情期间,许多像拉布伊斯这样的硅谷投资者和高管逃离到其他美国城市。他们批评旧金山政府功能失调,生活成本相对较高。科技公司的创始人们还宣称,他们在湾区以外的地方成功融资,并鼓励员工接受远程工作。然而,四年后,这个“逃离旧金山”的赌注并未如愿以偿。旧金山再次迎来了科技复兴的浪潮,尤其是人工智能领域的蓬勃发展。企业家和投资者纷纷回流这座充满活力的城市。硅谷领袖们积极参与当地政治,通过向城市投票措施和竞选活动注入大量科技资金,致力于让这座城市对家庭和企业更加友好。与此同时,投资者也在推动初创公司重返旧金山湾区,并鼓励员工重返办公室。旧金山在创业融资紧缩的大环境下展现出了强大的韧性。去年,湾区初创企业的投资下降了12%,至634亿美元。相比之下,得克萨斯州奥斯汀和洛杉矶这两个规模较小的科技中心的投资额分别下降了27%和42%。而迈阿密的风险投资更是暴跌70%,仅为20亿美元。风险投资公司Shine Capital的创始人莫·科伊夫曼(Mo Koyfman)表示:“像旧金山这样在过去50多年里建立起来的科技生态系统,不会因为几年的疫情就轻易衰落。”他指出,斯坦福大学等顶尖学府毗邻湾区,这是顶级风投公司必须在此保持存在的重要原因。今年1月,总部位于纽约市的Shine Capital也在旧金山开设了办事处。尽管拉布伊斯被誉为硅谷最顶尖的创业公司星探之一,他依然对迈阿密赞不绝口,称这座城市是美国“最好、最具影响力的城市”。他表示,在迈阿密发现了三家由科斯拉资助的公司,这些公司此前并不为他所知。至于他在旧金山的房产,他透露自己已经尝试翻新了九年。“由于它位于旧金山,可能还需要十年才能完成,”他调侃道,原因归咎于该市繁琐的官僚作风。在整个科技行业,无论是初创公司还是大型企业,创始人们都纷纷踏上回归旧金山的征程。尽管这座城市的天气常常阴云密布,无家可归者和吸毒过量问题也长期存在,但旧金山的魅力似乎依然无法抗拒。去年年底,金融科技创业公司Brex的联合创始人恩里克·杜布格拉斯(Henrique Dubugras)和佩德罗·弗兰切斯基(Pedro Franceschi)在投资者压力下重返旧金山。疫情期间,两人曾先后搬到洛杉矶、纽约和迈阿密,当时该公司的估值已飙升至120亿美元。然而,今年早些时候,该公司不得不裁员20%。在疫情期间,创业公司Airtable的首席执行官豪伊·刘(Howie Liu)大部分时间都留在了洛杉矶,然而现在,他更多地选择前往旧金山会见销售客户。与此同时,创业公司Scale AI和Figma的投资人埃里克·托伦伯格(Erik Torenberg)最近也从迈阿密迁移到旧金山,并在此地创办了一家新媒体公司。值得一提的是,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Elon Musk),虽然曾是旧金山政治文化直言不讳的批评者,在疫情期间,他将特斯拉的总部从加州北部迁移到了奥斯汀郊外。如今,他主要在旧金山领导X(原名Twitter)和他去年成立的人工智能初创公司xAI的运营。风险投资公司CRV的普通合伙人、同时也是Airtable董事会成员的马克斯·加索尔(Max Gazor)表示:“现实情况是,人才集中在旧金山。考虑到这些公司的创新速度,特别是人工智能领域,这一点尤为重要。”最近几周,旧金山湾区的科技公司纷纷加强了对重返办公场所的要求。据内部消息透露,今年1月,交易应用Robinhood Markets宣布将实施一项新政策,允许管理人员通过打卡情况来监控员工的办公室出勤情况。此前,该公司位于加州门洛帕克的总部曾试图推行重返工作岗位的政策,但效果并不理想。金融科技公司Chime也在1月份制定了新的工作政策,要求居住在公司总部50公里范围内的员工每周至少到办公室工作两天。此外,其他科技公司也在扩大在旧金山的业务规模。去年,风险投资公司YCombinator宣布将总部从加州山景城迁至旧金山,并要求参与其创业加速器项目的创始人亲自到场。同时,人工智能研究机构OpenAI最近在旧金山的Mission Bay社区租用了两座新的大型办公楼,以扩大其办公空间。该公司首席执行官萨姆·奥特曼(Sam Altman)的主要住所位于旧金山的俄罗斯山社区。然而,并非所有离开旧金山的科技行业领袖都选择回归。风险投资公司AndreessenHorowitz的联合创始人本·霍洛维茨(Ben Horowitz)在疫情期间搬到了拉斯维加斯,并一直居住在那里。另一位亿万富翁投资者彼得·蒂尔(Peter Thiel),他创立了Founders Fund,现在居住在洛杉矶。此外,由杰克·多西(Jack Dorsey)联合创立的金融科技公司Block是少数保留远程工作政策的知名科技公司之一。作为PayPal的早期高管, 拉布伊斯在硅谷以直言不讳的观点和成功的投资记录而著称。在加入Founders Fund一年后,他决定搬到迈阿密。在那里,他豪掷2900万美元购得一处海滨房产,并为该公司设立了一个新的办公室。当时,正值低利率环境推动了创业融资的繁荣时期,这也鼓励了其他风险投资公司在全美国拓展业务。迈阿密市长弗朗西斯·苏亚雷斯(Francis X. Suarez)更是雄心勃勃地宣布该市为世界加密货币之都。然而,随着疫情的缓解和经济环境的变化,情况开始发生逆转。加息政策大幅削减了初创企业的融资渠道,并引发了加密货币市场的抛售潮。拉布伊斯为Founders Fund投资的一些迈阿密公司开始考虑搬迁或在其他地方设立办事处,以应对这一挑战。人工智能初创公司Delphi就是其中之一。最近,该公司决定搬到旧金山,而仅仅一年前,他们刚从拉布伊斯的公司获得了融资。另一家承包创业公司是Traba,拉布伊斯三年前首次对其进行投资,也在纽约开设了办事处,目前大部分员工都在那里工作。而拉布伊斯于2021年与他人共同创立的电子商务公司OpenStore,去年在湾区开设了一个新的工程中心。不过,据拉布伊斯透露,这家初创公司仍有三分之二的员工在迈阿密工作。在与Founders Fund进行谈判的过程中,拉布伊斯获得了在该公司的资金支持下创办自己基金的选择权。然而,他最终选择了加入科斯拉风险投资公司,这是他之前工作过六年的地方。本月,拉布伊斯在迈阿密为科斯拉风险投资公司开设了一个新的办事处。据科斯拉的一位女发言人表示,他将成为该公司五位董事总经理中唯一一位在迈阿密工作的人。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看到程前最近跟大佬们的对话,暴露太多年轻创业者的短板……认知错位问题

#内幕消息 看到程前最近跟大佬们的对话,暴露太多年轻创业者的短板……认知错位问题 我想起了,刚出来创业,经某个身家百亿大佬引荐,认识一个估值几十亿美金创业大佬,潮汕老乡,本以为一定是特殊关照和鼓励,支持,结果,大佬在一众人簇拥下,抬高另一个创业者,讲了自己发家革命史,打击一下你,又给几颗糖吃,要你站队,当你现场那种急于表忠心,求大佬带之后,大佬又转过身,继续关心他自己的事情,仿佛你就是空气,那种打击,让人绝望。 也是创业路上最灰暗的时刻 并不是因为创业没钱,没资源,失败,而是你感觉不知道,是不是他认为的才是对的。其实不能怪别人,只能怪自己没有认清自己,自己认知也不够强大,可能对于大佬来说,时间宝贵,花时间在他自己欣赏的人,也没问题,只是我太过于敏感。几年后,虽然我还在创业打拼,但我已经对大佬祛魅,也不愿意再花时间去见所谓大佬,修炼,积累自己的基本功,商业都是理性,客观的,不对等的实力,无差异化价值,终究是徒劳。除非机缘巧合,大佬跟你结交信任和友谊, 小细节:当年觉得大佬说的一些观点,感觉似是而非,很牛逼,如今几年就发现,被证伪,疫情三年,大佬也不再如当年风光无限。 这个世界终究还是时代才是主角,我们都是时代的配角,大家其实都是草台班子,没什么差别,找到属于我们的时代,其他理性看待自己的修行到哪,不要错误高估,也不要妄自菲薄。

封面图片

初中学历“成功学”大师 专割创业者和高管

初中学历“成功学”大师 专割创业者和高管 5月10日凌晨,璩静离职的消息传出后没多久,海参哥力挺璩静,他在视频中表示,“百度那个老铁,到我这儿来过”,但没有加入私董会。海参哥发布视频后,璩静与海参哥在杭州见面的照片也被曝了出来。不只璩静,近段时间,小米雷军、360公司周鸿祎、蔚来汽车李斌等互联网大厂一把手都开始做个人IP,短视频和直播风生水起。短视频、直播打造个人IP之风正劲,草根出身的网红和互联网精英就这样产生了交集。知识付费圈内一个共识是,不做低客单价的产品。璩静这样的互联网中高管理层、小有积累的创业者,正是知识付费收割的目标人群。他们具备一定的经济能力,并希望找到下一个事业爆发的窗口,或者在企业里具备更大的话语权。因此不惜花上数万块钱,只为了买一个机会。但更多时候,买到的是空头支票。即便,不少人识破了知识付费的陷阱,但只要焦虑不停,收割就永远存在。谁在割精英韭菜号称名下30多家公司,可以帮大家解决一个亿以内生意的博主海参哥,早年靠卖情感课程起家,后转型卖短视频课程。在百度前副总裁璩静的事情发酵后,一位名为“Nee霓公子”的博主吐槽道,璩静已是她所知道的被海参哥收割的第三个公司高层了。她表示,自己以前的领导也是传统媒体出身,可能觉得短视频门槛低,就买了海海参哥的课程。领导会把自己学到的流量技巧当作圣经一样传授,要求大家全员做IP。结果是,自己领导跟着海海参哥做IP一年,花了200万,变现0元。一位3年前购买过海海参哥财商课的消费者告诉Tech星球,当时现场有200人左右,大多是三四线城市的小老板,身家大多在大几百万。整个课程有10天,花费5万元,住宿餐饮全包。“他用了2天讲成功案例,只有2个案例,其余8天都是讲的都是课本上的知识,比如底层逻辑之类的。许多小老板奔着结识人脉而来,尤其是以美业、KTV居多”,上述付费学员表示。这些小老板们大多踩中了时代红利,他们希望找到下一个红利,花5万块钱,万一可以找到下一个机会是值得的。另一位购买了价格为9980元“操盘手课程”的创业者如此形容海参哥线下课程时的盛况:“接近500人聚在一起,每个人都想发言,每个人脸上都能看到赚钱的欲望。”面对前来咨询的潜在消费者,海参哥有一套惯用的逻辑,先问行业、你的职位、公司营收,然后告诉很有发展潜力,现在没做起来只是你不会做。之后,引导付费。知识付费圈一个共识是,不做低客单价产品,因为愿意付高价买产品的人,往往本身有更多价值可以挖掘。在海参哥产品体系的构建中,以服务递进,价格从几千元至几十万元不等。价格相对较低的有6000元左右的线下课程,而价格更高的是百万级别的“IP全案”。一位知情人士告诉Tech星球,自己的朋友花了20万加入参哥私董会,他们承诺的服务是有问题随时可以咨询,还会派人全程跟进起号。不止海参哥。号称全网拥有8700万粉丝的新商业导师张琦,有三天两夜高达3.98万的线下课程,一个小时咨询费要3万,企业落地服务则要29.8万元。一位跨境电商行业的创业者称,自己花9.9元在拼多多上买了张琦的课程,听下来的感觉是跟国内所有培训课程都一样,按照她的逻辑听起来很有道理,热血沸腾,实操就用不上。这些博主们,永远都在说一些类似于“吃饱了就不饿”之类的正确的废话,或者常识。“卖的是圈子”知识付费博主们几乎是最抱团的群体之一,他们互相摇旗呐喊,共同收割。2021年,整个知识付费圈的博主都在寻找“老纪”,这个活动由刘润发起,随后私域肖厂长、群响等多个社群跟进。老纪,全称是“豪车毒老纪”,他没有4S店,没有展厅,不和客户见面,只有30多人的团队,是年销售15亿的车圈“销冠”,人均创造营收5000万元。这些知识博主们互相引流,利益共享。他们会在自己的社群里为其他博主发广告,也会购买其他博主的课程,某种程度算“支持兄弟”。一位曾经花5万购买海参哥财商课的学员告诉Tech星球,参加完课程后不久,海参哥的工作人员就会向他推荐其他知识博主的课程。以海参哥为例,他缔造了一个庞大的矩阵账号,这些账号IP背后的打造者被称为“合伙人”,但实际上,成为“合伙人”的条件是付费和分润。“毛毛姐就是参哥打造的一个现象级IP”,一位购买过海参哥课程的老板称。根据公开资料显示,海参哥所打造的现象级的IP有近10个,如毛毛姐、大健康李娜、矫杨、潘敬辉、张心媛,家庭教育国庆老师等。“海参哥卖的是圈子”,一位参加过其线下课程的“老板”抛出了这样一个结论。这些老板不止是海参哥的粉丝,对其他的导师也颇为崇拜,当然,圈子里有用的不只是导师。根据海参哥此前在推文中透露,其私董会被视为最大的“资源库”。这个资源库里是付出了最少8万元入会资金的会员们。许多人加入社群,是为了获得更多人脉资源,他们期待这些人可以在关键时刻助自己一臂之力。不过,一位早年购买了海参哥课程的创业者称,他并没有在里面找到一个有用的人。为了让这个资源库更具吸引力,海哥在宣传海报上还标注了会员们的收入分布情况:全部会员均年收入百万以上,其中73%收入过千万,30%收入过亿,10%超过10亿。私董会因此成为了参与其中的老板们标榜身份的一个象征,他们甚至因此自发成为了海参哥的“公关”。在社交平台上,一些付费购买海参哥课程的老板会用“智慧”、“直接”、“受益匪浅”等关键词形容海参哥本人及课程。在和Tech星球的沟通中,一位“老板”聊过半程,还突然说上了一句:“你可以直接去找海参哥沟通,只要10万块。”质疑不断,收割照旧璩静的事情曝光后,海参哥得以进一步破圈。5月10日凌晨,海参哥发布视频进行解释。他称自己今天才知道这件事,称“百度那个老铁”,到参哥这来过,但没进社群,二人聊得很愉快。他拥有了收割更多信徒的资本。在社交平台上,人们对知识博主们的质疑从未断过。不少用户发现自己在“豪车毒老纪”买到的车比4S店还贵,一位名为仓老师Dr.Cang的博主称,自己在老纪花380万买的车,车友群里相同博主的配置只要325万。在社交平台上,对海参哥业务能力的吐槽和质疑也上升到本人。网友们调侃海参哥是成功学大师、网络骗子。甚至买过海参哥课程的创业者也向Tech星球吐槽称,完全不值5万。“如果他的课有用,世界上难道就会多出来几千名亿万富翁?”一位咨询过海参哥的“老板”反问Tech星球。让她最终决定放弃报名课程的另一个原因在于“态度”,“我咨询了两个问题,他又说我笨,又说我情商低。”但这完全不影响知识博主们赚钱。张琦出道一个月就变现1000万,而海参哥则号称一年轻轻松松几个亿,海参哥还公开“秀肌肉”,称自己收入过九位数的IP有9个。然而,这些知识博主们本身很少有成功的创业经历。根据公开资料显示,海参哥,本名是沈文君,出生于1987年,初中学历。自称踩中了市场上的每一个风口,比如他2003年开始做淘宝店,靠卖海参发迹。他办过工厂,从易趣、淘宝、天猫、微商、知乎、抖音每一个平台的电商周期,他都曾参与其中,最大的成就可能是抖音网红。颇为神秘的经历被包装成了一个个的噱头。而被这些噱头所吸引的“老板”们,在接受海参哥的培训时也给他自动带上了滤镜。号称商业导师的张琦自称做过500强企业资深商业顾问,服务过平安、贝壳、I Do珠宝等100多家... PC版: 手机版: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