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琨律创始合伙人:亟须完善数字藏品相关的立法规制体系】

【太琨律创始合伙人:亟须完善数字藏品相关的立法规制体系】 3月21日消息,太琨律创始合伙人、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特邀研究员朱界平律师在接受采访时指出,目前我国法律并没有对“数字藏品”的法律属性及其法律适用进行明确规定。《民法典》等法律对虚拟财产进行了规定,但因其未对法律属性给出明确阐释,对虚拟财产如何认定和界定仍存在争议。如果数字藏品以虚拟财产的形式在市场上流通,则适用《民法典》相关规定。因数字藏品具有稀缺性和难以定价等特征,如果不进行及时有效的监控,则可能成为洗钱、逃税等违法犯罪活动的工具,为规避可能造成的金融或法律风险,亟须完善数字藏品相关的立法规制体系,以明确其相关业务活动本质属性,防范数字藏品交易炒作风险,实现数字藏品交易炒作风险预测。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杭州互联网法院:NFT数字藏品属于网络虚拟财产受法律保护】

【杭州互联网法院:NFT数字藏品属于网络虚拟财产受法律保护】 据杭州互联网法院公众号,杭州互联网法院审理了一起因NFT数字藏品交易引发的信息网络买卖合同纠纷案,原告因拼手速抢购的"NFT数字藏品盲盒"被退款索赔9万余元,法院判决,原告个人信息填错,诉讼驳回。 法院经审理认为,案涉交易对象为NFT数字藏品,而非NFT权益凭证。NFT数字藏品具有价值性、稀缺性、可支配性、可交易性等财产权客体特征,同时还具有网络虚拟性、技术性等网络虚拟财产特有属性,属于网络虚拟财产。涉案合同并不违反我国法律规定,亦未违反我国防范经济金融风险的现实政策及监管导向,应当受我国法律保护。

封面图片

【中国法院网发布盗窃数字藏品双重属性的规范评价,盗窃NFT以盗窃罪论处量刑】

【中国法院网发布盗窃数字藏品双重属性的规范评价,盗窃NFT以盗窃罪论处量刑】 中国法院网发布盗窃数字藏品双重属性的规范评价,文章指出,与普通网络图像不同,NFT等数字收藏品因其不可篡改的特性,符合网络虚拟财产的特征,独特的代码和详细的交易信息。这凸显了数字馆藏的稀缺性,因为它们既具有使用价值,又具有交换价值。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二十七条规定,从民法角度看,网络虚拟财产被视为不同于财产权、债权、知识产权等的权利客体,并且受民法保护。 此外,文章指出,盗窃NFT会受到相应的刑事处罚,刑事处罚可以与盗窃过程中实施的相关犯罪行为(例如黑客入侵计算机系统或数据盗窃)结合起来进行评估。 文章总结称,盗窃NFT以盗窃罪论处量刑适当,可以体现不同数额财产对应不同刑罚力度。该罪侧重对种类繁多的公私财物的非法占有,其量刑档次划分采取数额加情节的标准。数字藏品具有不可复制的技术特性,说明持有人具有排他支配性。如果数字藏品被他人窃取,持有人就丧失了独占控制。数字藏品具有财产性价值,在交易平台上体现为不同价格。对于不同价值的数字藏品,盗窃罪在量刑档次上分别作了规定,符合罪刑相适应原则。 快讯/广告 联系 @xingkong888885

封面图片

【《数字藏品合规评价准则》(团体标准):不可开展炒作、洗钱、代币化、金融化、证券化等挂牌或私下非法交易流转】

【《数字藏品合规评价准则》(团体标准):不可开展炒作、洗钱、代币化、金融化、证券化等挂牌或私下非法交易流转】 在2022年服贸会“世界前沿科技大会元宇宙与数字经济论坛”上,《数字藏品合规评价准则》(团体标准)正式发布,该《标准》从源头对数字藏品的定义、合规发行及流转进行规范,同时《标准》还明确提出,数字藏品仅限于使用目的流转,不可开展炒作、洗钱、代币化、金融化、证券化等挂牌或私下非法交易流转。此外,本次正式发布的数字藏品《标准》根据国家现有法律法规给予数字藏品准确定义。 《标准》提出,国内发行的数字藏品一般指一种限量发行的虚拟文化商品,包括数字形式的图片、音乐、视频、3D模型等形式,通过区块链技术对其发行、购买、使用等流程进行记录,使其具有唯一性、不可复制、不可篡改、永久存证的特征,又称为“数字艺术品”“虚拟数字商品”。现阶段,数字藏品较为准确的定义为“数字藏品是数字出版物的一种新形态”。

封面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新规:禁止提供与数字藏品二级交易相关的服务或内容】

【微信公众平台新规:禁止提供与数字藏品二级交易相关的服务或内容】 6月20日消息,微信公众平台近期《行为规范》已新增数字藏品交易行为相关条款。据《行为规则》3.24 款规定,帐号涉及虚拟货币相关的发行、交易与融资等内容,一经发现,微信公众平台将根据违规严重程度,对违规公众帐号予以责令限期整改及限制账号部分功能直至永久封号的处理,帐号提供与数字藏品二级交易相关的服务或内容的,也按本条规范进行处理。 微信表示,对于只提供数字收藏展示和一级交易的微信官方账号,要求提供与国家网信办备案认可的区块链公司的合作证作为资质证,不支持二级交易。在小程序方面,微信目前只支持数字收藏展示和一级礼品。数字收藏交易和多级流通不开放。如发现绕过等对抗行为,将按违规程度禁止或下架。

封面图片

【人民银行南京分行行长郭新明:应完善数字人民币法律基础】

【人民银行南京分行行长郭新明:应完善数字人民币法律基础】 3月3日消息,全国人大代表、人民银行南京分行行长郭新明表示,建议结合数字人民币研发试点进程,修订人民币管理条例等制度相关内容并作相应细化。在明确数字人民币法偿性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数字人民币的接受过程和技术要求,就数字人民币的法偿性方面作出例外或豁免规定,并就数字人民币的发行流程、反洗钱、反假币、个人信息保护、消费者权益保护等问题作出具体明确的规定。

封面图片

【由最高检指导的研讨会探讨“虚拟货币属性及涉案虚拟货币的司法处置”等议题】

【由最高检指导的研讨会探讨“虚拟货币属性及涉案虚拟货币的司法处置”等议题】 8月14日消息,2023年7月,由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四检察厅指导,浙江省检察院、最高检刑事检察研究基地(北京大学犯罪问题研究中心)主办的“电信网络诈骗追赃挽损与财产处置”研讨会在杭州市余杭区召开。与会代表围绕“虚拟货币属性及涉案虚拟货币的司法处置”“违法所得没收程序适用与共犯责任分配”等议题分别展开深入探讨。 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副教授高艳东表示,近年来,虚拟货币已成为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主要“洗钱”工具,如何看待虚拟货币的法律属性、如何认定其价值及开展司法处置,实践中观点不一,亟须统一明确。 关于虚拟货币的法律属性,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王宇彤指出,《关于进一步防范和处置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通知》明确了虚拟货币不是法定货币,在国内相关业务活动属于非法金融活动,但并未规定虚拟货币系违禁品。因其本身具有类金融属性,故仍不能否认其具有财产属性。 快讯/广告 联系 @xingkong888885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