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是砍向我们内心冰封大海的斧头》

《阅读是砍向我们内心冰封大海的斧头》 作者: (奥) 弗朗茨·卡夫卡 口述 / (捷克) 古斯塔夫·雅 诺施 记述 出版社: 天津人民出版社 出品方: 果麦文化 副标题: 卡夫卡谈话录 原作名: Gespräche mit Kafka: Aufzeichnungen und Erinnerungen 译者: 徐迟 出版年: 2021-12-15 页数: 352 ◆格非万字导读 ◆ “卡夫卡就是⽂学本⾝,正如莫扎特就是⾳乐本⾝。” ◆和小职员出身的文学大师卡夫卡聊聊天,逃离眼前的办公桌,进入属于你的阅读世界。 ◆1920 年至1923 年,卡夫卡在他的生命最后四年里,向十七岁的青年古斯塔夫·雅诺施传授关于文学的一切。最生动的一线记录,还原一位文学圣徒的真实形象。 ◆卡夫卡在本书中既谈论文学、写作、艺术的日常思考,也谈论工作、人的自由、家庭、城市生活等普世话题,金句频出,十分精彩。 ◆1951 年初版后 翻译成十几种语言、蜚声国际文坛 与《歌德谈话录》并称为德语双璧。 本书是弗朗茨·卡夫卡的谈话录。 1920年,文学青年雅诺施初次拜访在保险公司任职的卡夫卡,从此开始了一段亦师亦友的情谊。两年多的时间里,无数次办公室里见缝插针的聚谈,或是漫步在布拉格的边走边聊,围绕文学、艺术、阅读、写作、自由、爱情、孤独等话题,卡夫卡展开了一系列洞察人心的思考和表达。他用书建起屏障,抵抗自己的局限性和惰性,抵抗眼前的办公桌和椅子。雅诺施记录了这些闪烁着思想火花的句子,让我们有幸听见这位文学圣徒的真实声音。 #文学 #传记 #回忆 #卡夫卡 #写作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另一种审判》作者: [英] 埃利亚斯·卡内蒂

《另一种审判》 作者: [英] 埃利亚斯·卡内蒂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品方: 我思 副标题: 关于卡夫卡 原作名: Kafka's Other Trial 译者: 刘文杰 出版年: 2023-1 页数: 332 1924年,寂寂无名的卡夫卡在41岁时早逝。1930年冬天,创作《迷惘》期间的卡内蒂在维也纳的书店看到卡夫卡的《变形记》和《饥饿艺术家》,这是他最早阅读到卡夫卡。从此开始了他和卡夫卡之间持续一生的联结。这种联结所产生的轨迹包括大量笔记和研究文章,时间跨度从1946年直至1994年,如今完整体现在本书中。这些笔记和文章堪称卡内蒂关于卡夫卡和自己的另一种审判。这场旷日持久的“审判”显然是双向的,既是比较、审视,也是内省和独白;是卡内蒂与卡夫卡这位“残酷伙伴的对话”,也是20世纪两大德语作家之间的传承,完整呈现了一位在卡夫卡影响下成就自我的获诺贝尔文学奖作家的精神旅程。 #传记 #文学 #人物 #卡夫卡

封面图片

《0234. 卡尔维诺精选作品集(套装23册)(王小波挚爱,与卡夫卡、马尔克斯、普鲁斯特齐名的世界一流大师).epub 》

《0234. 卡尔维诺精选作品集(套装23册)(王小波挚爱,与卡夫卡、马尔克斯、普鲁斯特齐名的世界一流大师).epub 》 简介:0234. 卡尔维诺精选作品集(套装23册)(王小波挚爱,与卡夫卡、马尔克斯、普鲁斯特齐名的世界一流大师).epub是一本深入探讨其核心主题的著作,作者通过大量案例分析与深入研究,提供了对相关问题的独特见解。书中详细介绍了该领域中的关键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适合各类读者阅读。更多详情请访问相关链接。 标签: #023#0234. 卡尔维诺精选作品集(套装23册)(王小波挚爱,与卡夫卡、马尔克斯、普鲁斯特齐名的世界一流大师).epub#书籍 文件大小:NG 链接:

封面图片

【立场案】以卡夫卡小说比喻香港 控方质疑凭空想像 钟沛权:手法常见 「你睇完唔明都冇计」

【立场案】以卡夫卡小说比喻香港 控方质疑凭空想像 钟沛权:手法常见 「你睇完唔明都冇计」 伍淑娟就涉案的两篇博客文章盘问钟沛权,分别由罗冠聪和区家麟撰写。她又引用17篇检控基础以外、有关《国安法》的文章,其中〈卡夫卡式香港〉提及《国安法》下的香港人面对「秘密警察」、「秘密审判」、「不知就里就死在狱中」,控方质疑皆是凭空想像。钟沛权则指作者以文学著作比喻香港,是很常见的写作手法,「你睇完唔明都冇计。」旁听席传来讪笑声。 同日审讯 ▌控方:「香港独立书店」栏目「系咩意思」 钟沛权:非连锁书店

封面图片

《在虚构与现实之间》作者: [法]魏简(Sebastian Veg)

《在虚构与现实之间》 作者: [法]魏简(Sebastian Veg) 出版社: 人民日报出版社 出品方: 三辉图书 副标题: 20世纪初期的文学、现代主义和民主 原作名: Fictions du pouvoir :Littérature, modernisme et démocratie au début du xxe siècle chinois 译者: 杨彩杰 / 杜卿 / 包世一 出版年: 2019-1 页数: 444 ◆卡夫卡、布莱希特、谢阁兰、鲁迅、老舍 世界文学大师如何叙写中国 当下的我们又将如何抵达虚构中的现实 ··· 【内容简介】 本书选取了谢阁兰的《勒内·莱斯》、卡夫卡的《中国长城》、鲁迅的《阿Q正传》、布莱希特的《四川好人》和老舍的《茶馆》这五部关于中国的虚构作品进行比较 研究。五部作品共同创设了一个虚构的中国空间,在这个空间中,分段建造的长城、四川的好人、皇城中的外国人、江南的阿Q与北京的茶馆,均成为诠释中国之“20世纪初期的文学、现代主义和民主”关系的中国想象。 《阿Q正传》和《茶馆》是现代中国文学的奠基之作,其中鲁迅把文学化约成充满绝望的、痛苦的、几乎不可传递的一声呐喊,老舍则隐隐呼唤着自我了断;而三部欧洲作家所创作的中国作品脱离了“异域情调”的陈腔滥调,成功超越文化差异,将有关中国的文学叙事纳入民主世界文学的整体当中。五部作品互相对照,体现出现代主义文学的弥足珍贵之处正在于它对民主世界不确定性的反思。 本书既将虚构视为一个人类学现实,又对其进行社会历史学的分析,作者魏简邀请读者通过阅读,参与到一种新的阅读空间的创设行动中来。 #文学 #理论 #叙述 #虚构

封面图片

《理论之后的写作》作者: 刘阳

《理论之后的写作》 作者: 刘阳 出版社: 上海三联书店 出版年: 2023-12-1 页数: 330 本书提出了“理论之后的写作”这一新立场。全书观点与论证思路如下:1、对“理论之后”命题进行基于分析哲学旨趣的语法拆析,初探语言限度、独异性与文学的内在关系;2、澄清“理论之后”的必要条件与充分条件;3、厘定理论/文学的临界写作这一可取的选项;4、对临界之“界”的现有解释作出反思;5、在此基础上以乔纳森•卡勒“理论中的文学”方案为考察核心,揭示其未完成性;6、用虚空论置换能动论学理基础,改造卡勒方案;7、以虚空-外界重释临界之“界”;8、引出虚潜诗学及其对理论阐释度难题的解决机制;9、以虚潜与事件思想为联结点与突破口,走向更合理的理论/文学临界写作,使之在概念与伦理上产生新貌;10、例析“理论之后”的汉语写作因缘。本书据此改进现有后理论研究偏重英美资源的惯习,从英美与法国(欧陆)视野的融合中展开“理论之后的写作”新图景。 #写作 #思路 #理论 #叙事

封面图片

【书名】村上春树长篇作品集(共10册)

【书名】村上春树长篇作品集(共10册) 【作者】村上春树 【格式】#epub #mobi #azw3 #pdf 【分类】#套装 #文学 #小说 #村上春树 【简介】套装内容:《且听风吟》《1973年的弹子球》《寻羊冒险记》《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挪威的森林》《舞!舞!舞!》《国境以南 太阳以西》《奇鸟行状录》《斯普特尼克恋人》《海边的卡夫卡》。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