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科学》作者: [日] 水野宏美

《帝国的科学》 作者: [日] 水野宏美 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 副标题: 现代日本的科学民族主义 原作名: Science for the Empire: Scientific Nationalism in Modern Japan 译者: 薛雅婷 出版年: 2024-7 页数: 396 作者考察了1920年代到1940年代间日本对于科学的讨论和推动。明治维新以来,日本面临着构建一个何种类型的现代化帝国的问题。 发源于西方的现代科学显示出一种普遍的可检测性和普适性,并以此获得了存在的合理性与权威性。对于那些非西洋式的、依靠自身文化特色建立起现代形象的国家来说,这意味着自身的文化和逻辑将受到来自普适性的挑战,国家意识形态的核心将被动摇。因此,如何将“放之四海皆准”的科学容纳于自身的民族文化和神话逻辑中,解决传统文化与科学间的冲突,成为日本现代科学发展的一大问题。 作者提出了本书的核心问题:战时日本是如何将非神话的理性的科学和宣扬神道的民族主义相结合的?日本人想要发展的科学,是一种怎样的科学?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一看似难以调和的矛盾出现了新的解决契机。 #历史 #政治 #民族主义 #科学民族主义 #军国主义 #战争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帝国的想象》作者: 梁展

《帝国的想象》 作者: 梁展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副标题: 文明、族群与未完成的共同体 出版年: 2023-8 页数: 351 19世纪可以说是帝国的世纪,很多个横跨多个大洲的大型殖民帝国得以构建,洲际贸易和人口流动蓬勃展开,这一时期的思潮与知识谱系也围绕帝国生成新的话语和知识体系,有些也成为影响现代社会构成理论的源头。梁展的这几篇论文正是讨论文明、族群的生成和共同体的构建这些帝国体系的基础理论,厘清这些理论的生成和发展,洞察它们殖民话语服务的局限性。 伴随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自17、18世纪开启的民族主义浪潮迅速席卷了欧、亚、非和南美洲大陆,帝国的崩解与民族-国家的建构过程齐头并进,势如破竹,直至20世纪90年代初方才显出颓势。然而,与其说20世纪是所谓民族-国家的世纪,不如说是帝国与民族-国家相互纠缠的历史。本书从全球史的视野出发,选取了发生在这一漫长的历史过程中的几桩案例,采用理论与历史相结合的方法,揭示了构成当今流行的民族主义与帝国理论的诸多复杂的文学想象因素,以及隐藏在这些理论论述背后的、浓厚的殖民主义和自由帝国主义色彩。 #历史 #政治 #文明 #种族 #共同体

封面图片

《民族主义》(中文+英文)

《民族主义》(中文+英文) 作者: (美)里亚·格林菲尔德 出版社: 上海三联书店 副标题: 走向现代的五条道路 原作名: Nationalism: Five Roads to Modernity 译者: 王春华 等 出版年: 2010-1 页数: 656 本书试图来理解我们生活于其中的世界。书中的基本假设是,民族主义是这个世界的根基。要想理解这个世界的意义,就非得阐明民族主义不可。 本书所用的“民族主义”是总称,它包括民族认同(或民族性nationality)与民族意识,以及基于这二者的集合体民族相关的现象;它偶尔也用来指民族认同与民族意识所依托的明确的意识形态,但除非特别说明,它与民族爱国主义的政治行动主义仇外变种无涉,虽然人们经常是在这个意义上使用它。 本书要探讨的具体问题是:民族主义为何以及如何出现;在从一个社会传到另一个社会的过程中它为何以及是如何转型的;不同形式的民族认同和民族意识为何以及如何转变为制度性的习惯与文化模式,并如何塑造了以民族自居的社会的社会政治结构。为回答这些问题,本书主要关注5个率先如此的社会:英格兰、法兰西、俄罗斯、德意志和美利坚合众国。 #民族主义 #历史 #政治 #民族认同 #英文

封面图片

《日本近代国语批判》作者: 小森阳一

《日本近代国语批判》 作者: 小森阳一 出版社: 吉林人民出版社 原作名: 日本语の近代 译者: 陈多友 出版年: 2011-1 页数: 269 这本《日本近代国语批判》由日本的小森阳一所著,陈多友所译。这部著作采用的是一种近似“欧文直译体”的翻译文体。其句式表达、文脉架构、逻辑推理、修辞手法等极富个性。《日本近代国语批判》对日语民族主义“忤逆式”的批判;对多种领域语言学、历史学、国语学等决定性的置换 ;从国语视角对日本现代化的全盘考量,都引发了国内知识界的强烈共鸣和思考。 #语言 #翻译 #表达 #历史 #语言学 #历史学

封面图片

《什么是科学》简介:《什么是科学》试图为读者解答“科学”这一复杂概念。作者通过梳理科学的发展历程、探讨科学研究的方法和特点,以及

《什么是科学》 简介:《什么是科学》试图为读者解答“科学”这一复杂概念。作者通过梳理科学的发展历程、探讨科学研究的方法和特点,以及分析科学与社会、文化、哲学之间的关系,深入阐述了科学的本质。书中从古代科学的起源,到现代科学的飞速发展,展现了科学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对科学的边界、科学理论的验证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引导读者思考科学的价值和意义。无论是对科学感兴趣的初学者,还是想要深入研究科学哲学的学者,这本书都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科学的内涵,树立正确的科学观 标签: #科学哲学 #科学发展 #科学研究方法 #科学认知 文件大小:NG 链接:

封面图片

从「大日本帝国」时代开始直至战后,单一民族神话一直是「人」主流的自画像。本书旨在从历史学的角度研究单一民族神话的起源以及它的

从「大日本帝国」时代开始直至战后,单一民族神话一直是「日本人」主流的自画像。本书旨在从历史学的角度研究单一民族神话的起源以及它的发展轨迹,并且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其功能和作用。 「日本人」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称自己为单一的、纯粹的民族的呢?那是在什么样的状况下,出于一种什么样的动机呢?这方面的研究不仅有利于帮助我们更深刻地认识日本的历史,而且有利于解决现代国际社会上出现的纯种民族意识、单一的国民国家意识、排斥乃至歧视异民族等等这样一些重大问题。 作者简介 · · · · · · 小熊英二,1962年生于东京,1987年毕业于东京大学农学部,后来进入东京大学教养学部综合义化研究科国际社会科学专业就读,1998年取得博士学位。现为庆应义塾大学综合政策学部教授。著作众多。获奖作品为:《单一民族神话的起源-日本人自画像的系谱》1996年获得三得利学艺奖;《「民主」与「爱国」-战后日本的民族主义与公共性》2003年获得每日出版文化奖、大佛次郎论坛奖;《为了改变社会》2013年获得中央公论礼新书大奖;《活著回来的男人-一个普通日本兵的「二战」及战后生命史》2015年获得新潮社小林秀雄奖。

封面图片

《现代性的隐忧》作者: [加] 查尔斯·泰勒

《现代性的隐忧》 作者: [加] 查尔斯·泰勒 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 副标题: 需要被挽救的本真理想 原作名: The Malaise of Modernity 译者: 程炼 出版年: 2020-10 页数: 192 ◆“成为你自己!”用个人主义的本真性追求,对抗现代社会的忧虑 ··· 【内容简介】 查尔斯·泰勒在本书中探讨了当代文化和社会的重要特点:个人主义、工具理性的统治,以及人们在当代政治生活中的无助感。他指出在这些问题背后有一个真正值得挽救的道德理想本真性。泰勒认为,在面临当代社会的窘境时,全盘否定这个道德理想和完全沉湎于这个理想的低级实现形式都是错误的,人们并非无能为力。 现代性可以用高贵,也可以用可悲来刻画。只有怀抱本真理想才能给予我们未加歪曲的洞察力,去透视我们需要奋起应付其最伟大的挑战的时代。 #现代 #现代性 #社会 #文化 #政治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