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南医科大学发文系统回顾了该校“全员卧倒、竞争上岗”的中层岗位公开竞聘情况。

近日,海南医科大学发文系统回顾了该校“全员卧倒、竞争上岗”的中层岗位公开竞聘情况。 据校方介绍,本次竞聘共吸引113名干部积极参与,其中正职岗位46人、副职岗位67人。通过公平竞聘,共选拔任用12名优秀干部(其中副处级岗位提拔3名,专业技术人员转岗及科级干部提拔9名),进一步使用干部2名,聘用制干部5名。改革过程中同步建立“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累计32名干部离开领导岗位,其中正职19人、副职13人,离岗的情形具体包括:未竞岗成功转到专业技术岗的8人,年龄原因退出的8人,因机构撤并调整的10人,个人主动申请转岗的3人,免去职务的3人。 改革后,管理服务机构中层干部平均年龄由49岁降至44岁,新提拔的14名干部中,85后10名,其中1名90后脱颖而出,实现年轻化跨越;硕士以上学历从76%增至87%,其中博士学历比例相比竞岗前提高3.8个百分点,干部队伍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得到显著增强。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韩国医科大学教授纷纷递辞呈 病患团体:相当于给患者“判死刑”

韩国医科大学教授纷纷递辞呈 病患团体:相当于给患者“判死刑” 韩国全国医科大学教授协会紧急对策委员会25日发表声明称,全国包括汉阳大学、江原大学、建国大学、建阳大学、庆尚大学、启明大学、高丽大学、大邱天主教大学、釜山大学等19所大学的医科大学教授将于当天提交辞呈。不过,这些医科大学教授的行动,暂时还不会立即导致韩国医院运营状况进一步恶化,因为他们表示即使提交辞呈,仍将继续工作一段时间。但及早结束韩国医疗僵局的前景也很渺茫,因为在医生们计划采取这一最新行动之前,韩国总统尹锡悦刚刚呼吁与医生们谈判,并建议可能放松对罢工的实习和住院医生的惩罚措施。韩国政府2月初宣布2025学年度高校医学院扩招2000人,遭到韩国医疗界强烈反对。逾万名实习和住院医生随后递交辞呈、罢诊离岗,造成诊疗混乱。韩国政府2月底勒令辞职医生返岗,警告违者将面临吊销行医执照至少3个月等处罚。据统计,约有12000名实习医生和住院医生接下来或因拒绝结束罢工,而面临被吊销执照的处罚,罢工已导致他们所在医院的数百例手术和其他医疗服务被取消。在周日与执政党领袖韩东勋(Han Dong-hoon)的会晤中,约40所大学医院的医学教授和医生代表,对此前罢工的实习和住院医生表达了支持,称政府的扩招计划“将使我们国家的医疗系统崩溃”。据悉,在提交辞呈后,从4月1日起,这些教授将最大限度减少门诊接诊量,以便将医疗资源集中于治疗重症和急诊患者。这些医科大学教授将把每周工作时间减少到52小时这是每周法定工作时间的上限。病患团体:相当于给患者“判死刑”一些韩国观察人士表示,在此前大量实习和住院医生离开医院后,这些资深医生和专家其实一直在承担着过重的工作量。而一旦他们也离岗,无疑将进一步加重韩国面临的医疗危机。韩国保健福祉部长官曹圭鸿24日对此再次表示担忧,呼吁医疗人员留在患者身边。韩国的一个危重症患者团体表示,在当前情况下,医科大学教授集体罢工无异于给患者“判死刑”。他们敦促韩国政府拿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并呼吁医生保持克制。目前还不清楚政府和医生是否会坐下来谈判,以及多长时间能取得突破。一些观察人士认为,政府可能会迫于压力最终放宽对罢工医生的惩罚,并寻求与医生进行对话,这很可能与下个月的韩国议会选举有关,因为进一步中断医院运营将不利于执政党候选人。在韩国总数约14万名医生中,早前罢工的实习和住院医生所占比例不到10%。但在一些大医院,他们约占医生总数的 30%-40%。他们的工作包括在手术期间协助资深医生,在培训期间照看住院病人。韩国总统办公室政策室长成太胤24日在韩国广播公司节目中表示,考虑到相关法律和原则,政府对拒绝返岗医生给予行政处分或采取法律措施在所难免,他重申2000人的扩招规模是“底线”。民调显示,大多数韩国人支持政府推动培养更多医生的扩招计划。但罢工医生坚称,大学无法承受如此多的新生,并认为该计划无法解决儿科和急诊科等一些关键科室但收入较低的领域长期存在的医生短缺问题,医生们在竞争加剧的情况下,反而会过度治疗,从而加重公共医疗支出的负担,影响更多患者利益。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三名中层干部据报被调离中国足协

三名中层干部据报被调离中国足协 中国媒体报道,三名足球协会的中层干部被调离,转任其他体育协会。 中国《足球报》官方微博星期二(6月4日)透露足协上述人事变动,其中郭炳颜被调任至中国门球协会,何玺被调任至中国铁人三项协会,而李立鹏则被调任至现代五项协会。 公开资料显示,郭炳颜曾担任中国足协国管部副主任、中国国家男子足球队的领队。2022年11月被查的原男国足主教李铁,在2016年担任河北华夏幸福队主教练时,曾公开质疑郭炳颜“有没有资格成为(男国足)领队?这种人怎么会出现在国家队当中?” 李铁当时还称,郭炳颜的“权力真的很大。现在国家队并没有完全把有实力的球员召进国家队……” 另两位被调职的何玺曾担任中国足协副秘书长,而李立鹏曾担任中国足协竞赛部副部长。 有网媒报道认为,这次人事调整可能是中国足球协会为了优化管理层结构,提高工作效率所采取的措施。 2024年6月5日 12:33 PM

封面图片

中国医科大学多名博士称通过论文答辩却拿不到学位,学校承认招收时对文件理解有误,此事该如何解决?

中国医科大学多名博士称通过论文答辩却拿不到学位,学校承认招收时对文件理解有误,此事该如何解决? 佳人李大花的回答 小作文里的“1800人”这个数字肯定是夸张了,据说1800是中国医科大学包括硕博在内的全部同等学力人数。 不过学校这么做也确实不太地道,我认真读了几遍,如果选择挑战提升后的毕业条件的话,那么就要同时满足“发表高水平的论文或专著”,以及“省部级的科学技术奖励”。 大家都知道,这年头文章易得,奖项难寻啊…… 不过好在学校表示“毕业时间不受限制,什么时候满足了要求,就可以提交授予学位的申请”。 其实根据《中国医科大学 2021 年接收在职人员以研究 生毕业同等学力申请博士学术学位章程》就可以看出来,这个同等学力的博士主要针对的是在学校附属医院工作的员工,医院提出提升学历的要求,相关在职人员读个在读博士,学校收点学费,皆大欢喜。 据说现在学校通知学生无法授予学位的理由是教育部对学校下达了整改要求,称学校的同等学力博士学位授予条件不符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一项规定。 而这项规定,据推断,应该是这个:《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授予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人员硕士、博士学位的规定》显示,同等学力博士学位的申请与授予应进行资格审查,其中第二项要求:申请人应在教学、科研、专门技术领域做出突出成绩,在申请学位的学科领域独立发表过高水平的学术论文,或出版过高水平的专著,其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级或省部级以上奖励。其实我觉得倒也不是这些人对一纸博士学位证书志在必得,而更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的无奈。很多人在入学前和任职的医院签订了“服务协议”:医院允许申请人请一年多的假去带薪读书,取得学位后,需要继续在医院任职5年。如果最终无法取得学位,这个协议将会违约,需要赔付10多万的违约金。这些同等学力博士在学期间不享受奖助学金相关政策,实验经费也主要靠自筹,每年15000的学费,再加上一些自己负担的实验经费,又是10万多的花销。 原本这些人应该是想靠这个博士学位升职加薪,奔赴大好前程,但是万万没想到,学位飞了不说,20多万的损失几乎已“近在眼前”,所以也难怪直接网上求助。 不过真要说起来,其实这事更像是学校与附属医院之间的一笔糊涂账,只要两家单位能谈妥被波及到的这批人的后续处理,妥善了结违约金相关事宜,或许很多人为了工作,也就默默接受学校的决定了…… via 知乎热榜 (author: 佳人李大花)

封面图片

【中国医科大学多名博士生称拿不到学位:六年苦读白忙活一场】#中国医大对规定理解有误26年# 近日,张先生网上发文称,他妻子是一名

【中国医科大学多名博士生称拿不到学位:六年苦读白忙活一场】#中国医大对规定理解有误26年# 近日,张先生网上发文称,他妻子是一名中国医科大学的同等学力博士研究生,已经通过博士论文答辩,离毕业还剩几天,突然接到校方通知,要想取得学位证,需要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以及发表高质量文章。张先生诉苦,他妻子六年苦读白忙活了一场。目前,包括他妻子在内,受影响的学生有多人。张先生称,校方当初招考,并没规定拿学位证需要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和发表高质量文章的要求,现在突然设置这样的标准,毕业生一时很难达到,希望校方给一个明确的说法。#中国医大是否有违规招生的嫌疑#(经视直播)经视直播的微博视频 via 捉谣记的微博

封面图片

英伟达股价飞涨,员工薪酬丰厚 竞争对手“挖人”太难了

英伟达股价飞涨,员工薪酬丰厚 竞争对手“挖人”太难了 芯片行业的招聘人员表示,长期以来英伟达一直被视为理想的就业场所。如今,随着公司股价接近每股800美元,说服员工转投竞争对手几乎变得不可能。招聘公司Atticus Growth Partners为英伟达的几家竞争对手进行员工招聘。公司负责人汤姆·凯斯(Tom Case)表示:“他们现在就像2014年的Facebook。”(编辑注:当时社交网络和移动互联网正在兴起,Facebook正吸引大量求职者。)苹果、特斯拉、Meta Platforms和谷歌等科技公司的产品每日被千万甚至几亿人使用,因此家喻户晓。而与它们不同,英伟达此前并非众所周知的名字。公司的3万名员工自称为“英伟达人”,他们不仅拥有罕见的工程技能,还充满热情,以至于一位前员工将他们比作“在迷宫中追逐奶酪的老鼠”。曾在英伟达工作后创业的前员工表示,尽管经历了多年的发展,但英伟达一直保持着创业文化。他们说,年轻的新员工被投入到承担实际责任的大项目中,由于担忧失去作为领先人工智能公司的地位,这激发了对创新的不断追求。在许多科技工作者偏爱的匿名聊天论坛Blind上,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在首席执行官中满意度排名第一,支持率达到了96%。各大求职平台上对英伟达职位的搜索量迅速攀升。与此同时,其他主要科技公司的职位搜索量则保持平稳或呈下降趋势。大学生们现在都将加入英伟达视为工作理想。根据就业平台Handshake的数据,2024年1月份英伟达收到的实习申请数量是2023年1月的七倍。获得英伟达的工作机会需要具备敏锐的技术能力。在约1800个公开岗位中,人工智能存储、深度学习、自动驾驶汽车行为规划等领域的工程岗位的基础薪资范围从14.4万美元到41.4万美元不等。许多职位要求申请者拥有博士学位,并且公司还希望一些求职者能熟练掌握多种编程语言。23岁的海曼苏·阿格拉瓦尔(Himanshu Agrawal)在2022年曾通过了英伟达的四轮面试。然而,他最终决定拒绝英伟达的Offer,其中包括平均每股约150美元的限制性股票。阿格拉瓦尔目前是英伟达竞争对手的软件开发工程师,他对自己的工作非常满意,但有时也会不禁想象自己错过了什么。阿格拉瓦尔表示:“这让我感到有些遗憾,以至于我现在的投资组合中没有这只股票。”招聘门槛高MRL咨询集团的负责人戴维·斯通(David Stone)表示,英伟达所需的某些技能过于特殊,以至于即使是其他芯片公司的顶尖工程师也难以轻易转入这一领域。他说,在过去六年里,MRL咨询集团一直致力于为英伟达寻找合适的人才。斯通提到,许多年轻的专业人士都在积极学习这些专门技能,“嚷嚷着”要进入英伟达工作。斯通还提到,某些职位的人才储备极其有限,导致公司不得不通过调整工作角色来弥补人才空缺。“他们不会轻易放弃自己的标准,”斯通补充道。英伟达一位发言人强调,求职者必须对创新充满热情,“能为敏捷开发环境做出贡献,全心全意地投入到为他人开发平台的工作中”。发言人还补充说,随着英伟达持续向医疗保健、汽车及其他行业扩张,公司将不断增长并招募更多人才。教授和职场辅导教师说,英伟达已经成为大学生们梦寐以求的就业目的地,其吸引力与其他大型科技公司不相上下。去年,英伟达聘用了40名来自卡内基梅隆大学的毕业生,较2019年的12名有显著增加。华盛顿大学商学院在确定参观英伟达的实地考察后,学生们积极报名参加为期两天的湾区企业参观活动。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电气与计算机工程系负责人戴安娜·马库莱斯库(Diana Marculescu)表示,对学生而言,加入英伟达特别有吸引力,因为公司在人工智能领域占据领先地位。“我认为人们的兴趣只会越来越浓,”她说。“这归功于他们工作的独到之处。”“就像迷宫里的老鼠”曾任职英伟达的员工们描绘了一种充满紧张合作精神的公司文化:对成就的期待和要求极高,尤其是新入职的员工。DebparnaPratiher,曾在英伟达担任产品管理工作两年,之后共同创立了软件公司QuestLabs AI。她分享道:“英伟达吸引的人才既谦逊又虚心,他们就像迷宫中寻找奶酪的老鼠,不断探索下一个项目,寻求抓住机遇的新途径。”英伟达为员工提供了特别的待遇,包括配备酒吧的新总部、为员工提供的无限假期政策以及每个季度为所有员工安排的两天休息与充电的“自由日”。前高级软件工程师阿曼·基肖尔(Aman Kishore)于2020年入职英伟达, 2022年离职并共同创建软件公司Mirage。他表示,英伟达的工作环境可能会非常紧张,因为要确保项目顺利进行并按时交付,这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他解释说:“确保一切顺利进行,明确各项任务,寻找成功的方式,这一切都需要强烈的责任心和紧迫感。”他还提到,公司有很多“吃回头草”的员工,他们离职后又回来是因为公司提供了内部转岗的机会。基肖尔通过内部推荐进入英伟达,他指出这在公司内部十分常见,面试问题也极为具体。他遇到的面试题主要集中在他的计算机视觉知识上。基肖尔还提到,在参与招聘过程中,从初次面试到做出最终录用决定,英伟达通常不会超过两周时间。本周,拥有十多年芯片行业招聘经验的加里·福勒(Gary Fowler)向一位客户推荐了一位来自英伟达的求职者。显然,客户公司所能提供的薪资无法与英伟达竞争。鉴于英伟达的股票表现,该客户认为该员工的离职简直是不可思议的。福勒评论说:“他完全有可能工作几年后再退休。” ... PC版: 手机版: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