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考研人数预计超过500万 收录比4:1

2023年考研人数预计超过500万 收录比4:1   数据显示,从2017年考研开始,全国报名人数连续7年上涨,从201万人增至457万人,增幅127.4%。研究生招生人数从2011年开始连续11年上涨,当年全国招生总人数仅56万人,2022年预计将达到120万人左右。扩招的速度还是比不过报名的增速,据新东方测算,2021年考研的报录比为3.37∶1,2022年考研则扩大至3.8∶1。新东方大学事业部考研项目总监李琳近日介绍,预计2023年考研全国报名人数将超过520万人,录取人数将超过130万人,报录比将扩大至4∶1。   近日,一些大学公布的2022年研究生新生大数据,已经显示了考研竞争之激烈。上海大学的平均报录比为5.06∶1,其中竞争最激烈的是文化遗产与信息管理学院,报录比达到7.35∶1。中国传媒大学2022年录取硕士研究生2015人,其中推免生649人,占全日制硕士生录取总人数的35.93%,创历史新高。推免生创新高,留给考研学生的机会相应减少,竞争自然更加激烈。(21财经) 来自:雷锋 频道:@kejiqu 群组:@kejiquchat 投稿:@kejiqubot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中国研究生考试开考 考生人数三年来首降

中国研究生考试开考 考生人数三年来首降 中国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星期六(12月23日)正式开考,今年考生人数438万,是三年来首次下降。 据中国教育部消息,初试时间为2023年12月23日至24日,考试时间超过三小时或有使用画板等特殊要求的考试科目在12月25日进行。 教育部统计,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报名人数为438万,比前一年减少了36万人。 据中新网报道,近年来中国考研报名人数持续增加,2021年和2022年的考研报名人数分别为377万人和457万人,2023年增至474万人,创下新高。而2024年考研报名人数有所回落,较上一年减少36万人,是三年来首次下降。 山西晚报此前报道称,“这确实是一个令人费解的转折”,因为根据教育部的数据,2023年中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1158万人,2024年预计达1179万人,比上一年增加21万人。按说考研大军的潜在基数更大了,但选择考研的人却减少了将近十分之一。 近几年,中国教育在线对考研情况进行了连续调查。《2020年研究生调查报告》显示,考生考研的主要动机之一是提高就业和从业核心竞争力。 据澎湃新闻报道,中国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专家组成员陈志文对此分析说,“如果单纯以就业为导向,硕士学历未必会带来高回报。” 伴随大学毕业生数量连续创下新高,大家开始“卷学历”,希望通过考研提升学历找到“体面”的工作。 陈志文指出,“但大家逐渐发现,读完硕士可能同样面临就业难。考生们因此开始计算考研的性价比。这是一次理性的回归,大家不再盲目‘随大流’,是好事。” 对于考研人数下降的原因,清华大学研究生教育战略研究基地副主任王传毅补充说,今年出国留学人数相较于过去几年会有显著增长,这也分流了一部分原本打算在国内考研的学生。 与此同时,考公考编却持续升温。2024年度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共科目笔试11月26日开考,国考报名人数首次突破300万,再创历史新高。 2023年12月23日 1:34 PM

封面图片

2023 #考研 择校避坑 #指南

2023 #考研 择校避坑 #指南 1、推免人数占比大 同学们在选择报考院校时,尽量选择统考考生名额多的院校,这样考上的概率会大。大家在择校前关注推免比例,可以在报考院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查找相关数据。 部分院校在专业目录中可以看到这个数据,例如江苏大学:专业目录中没有招收人数的院校,大家可以关注一下院校的报录比、拟录取名单、推免名单,或者咨询一下学长学姐。 2、不保护一志愿 保护一志愿的院校在复试环节,会优先录取一志愿考生,一志愿考生录取人数也会占比大,但有的院校会刷掉大部分的一志愿考生,优先录取211、985调剂的考生。大家在择校时可以在院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查找复试信息,了解报考院校是否保护一志愿考生。 3、初试压分 20考研某院校压分上热搜,想必大家都看到过这个消息,院校压分意味着一志愿考生分数会低很多,不仅无法被一志愿院校录取,调剂也会受到很大影响,分数过低基本只能二战了。 除此之外,不同地区的判分标准也会有区别,即考研人常说的“水区旱区”。如果报考同一院校同一地区,这个差别没有影响,但是如果调剂的话,分数高的同学会比较占优势。 4、复试时间晚 在复试时,会有院校为了等211、985院校调剂的高分考生,复试时间太晚,报考该院校的一志愿考生会非常被动,不仅录取名额减少,一旦复试没通过,留给一志愿考生的调剂机会也寥寥无几,最后可能为了读研将就或者去二战。 5、注重本科院校 有的院校为了选择优质生源,本科院校会作为复试考核标准,211、985考生会被优先录取,这样普通本科院校的考生会比较吃亏。大家可以在院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查找复试名单以及拟录取名单进行对比,或者在考研经验贴,院校贴吧去看看学长学姐的建议。 院校为了优质生源,会制定不同的招生规则,大家在择校时要多搜集信息选择对自己有优势的院校,考研备考不易,不能白费自己一年努力。

封面图片

去年中国研究生招生人数达130万人

去年中国研究生招生人数达130万人 中国去年研究生招生人数继续上升,达到130万人。 中国国家统计局星期四(2月29日)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统计公报显示,2023年全年中国研究生教育招生130.2万人,在学研究生388.3万人,毕业生101.5万人。 此前的2022年,研究生教育招生124.2万人,在学研究生365.4万人,毕业生86.2万人。 其他教育阶段的统计数据显示,普通、职业本专科招生1042.2万人,在校生3775.0万人,毕业生1047.0万人。中等职业教育招生616.5万人,在校生1737.9万人,毕业生537.1万人。普通高中招生967.8万人,在校生2803.6万人,毕业生860.4万人。初中招生1754.6万人,在校生5243.7万人,毕业生1623.6万人。普通小学招生1877.9万人,在校生10836.0万人,毕业生1763.5万人。特殊教育招生15.5万人,在校生91.2万人,毕业生17.3万人。学前教育在园幼儿4093.0万人。 2024年2月29日 6:01 PM

封面图片

考研人数首降 考公热潮攀升

考研人数首降 考公热潮攀升 2024年,中国考研报考人数下降至438万,较上年减少了36万,八年以来首次下滑。相比之下,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人数增至303.3万,较上年增长至43.53万,平均竞争比为77:1。 自媒体和中媒分析认为,考研人数下降是社会回归理性,下降原因包括竞争激烈、备考压力大和保研率上升。有学者指出,目前就业价值追求高于考研。 外媒指出,考研热度下降反映了中国年轻人对经济预期的悲观态度,让考公成为更热门的选择。有学者表示,公务员工作基本无法促进经济,考公是饮鸩止渴,反映中国年轻人追求稳定工作的需求。 原文链接 《搜狐》 《中国新闻周刊》 《自由亚洲电台》 《自由亚洲电台》

封面图片

简讯:2023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1291万人,比去年增加98万人,再创历史新高。

简讯:2023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1291万人,比去年增加98万人,再创历史新高。 教育部会同国家教育统一考试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统筹谋划,周密部署,指导各地精心做好考试组织和考生服务工作,全力以赴实现“平安高考”目标任务。 2023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开始日期 6 月 7 日 星期三 结束日期 6 月 8 日 星期四 注意: 旧高考地区为 6.7-8,新高考区因科目安排而将考试延长,少数民族语言区域将额外延长一天 3+3 模式新高考地区为 6.7-10 3+1+2 模式新高考地区为 6.7-9 当前距离高考还有 5 日 10 小时,频道提前祝贺考生考试顺利

封面图片

中国公务员考试平均77人竞争一岗位

中国公务员考试平均77人竞争一岗位 2024年中国公务员考试报名人数首次突破300万,平均约77人竞争一岗位。 据中新网报道,2024年度中国公务员考试公共科目笔试星期天(11月26日)正式开考。 据中国国家公务员局介绍,本次考试计划招录规模为3.96万人。网上报名与资格审查工作分别于10月24日18:00和10月26日18:00结束,共有303.3万人通过了用人单位的资格审查,通过资格审查人数与录用计划数之比约为77:1。 与上届相比,今年的报名人数首次突破300万人,报录比也有所增长,报名阶段热度持续攀升。2023年公务员考试计划招录3.71万人,近260万人报名过审,通过资格审查人数与录用计划数之比约为70:1。 截至报名结束,竞争热度较高的前10个岗位报录比均超1700:1。最热职位报录比达到3572:1,为中国国家统计局宁夏调查总队“宁夏调查总队业务处室一级主任科员及以下(3)”,本次仅录用一人。 2023年11月26日 10:40 A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