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票可明码标价?菲律宾2025选举前夕买票成风,单票价格高达1万比索
选票可明码标价?菲律宾2025选举前夕买票成风,单票价格高达1万比索 #菲律宾新闻:随着5月12日全国与地方选举临近,菲律宾多个省份爆发严重“买票潮”,选票公开叫价、现金上门发放,有的选民全家可拿到高达5万比索。虽然选举委员会多次声明“买票违法”,但在地方现实中,金钱政治已成为“潜规则”,且愈演愈烈。 ▌明码实价:一票值多少钱? 在中部薄荷省(Bohol),选民们早在投票前几天就进入“等雨模式”“雨”(ulan-ulan)是地方对“送钱”的暗语。 候选人“报价”明细如下: 市议员候选人:每人 50–600比索 市长候选人:每人 500–7,000比索 同党整合包价(省议员、众议员、市长):每人 10,000比索 一名化名“Vir”的男子称自己已收款7,000比索,并为女儿换了一台新手机。另一位返乡选民表示,“我只是把他们的钱拿回来,投票还是看良心”。 ▌操作方式:从“深夜塞信封”到“白天公开发钱” 过去买票多在夜里偷偷进行,而今年在东维萨亚斯等地,已经转为白天送达,操作方式包括: 把钱装进印有候选人名字的白色信封; 派出竞选人员联合村干部直接上门发放; 发放附带样本选票的红包; 使用家庭关系、宗教团体等组织批量操作。 有教区反映,不少选民在收到钱后集体出席候选人安排的“村级会议”或教会聚会。 ▌“只收钱,不卖票”成普遍说法? 值得关注的是,大部分受访选民并不认为自己“卖了选票”,而是强调:“我们只是接受他们的好意,投票还是凭良心。”“反正他们平时也不给,选举是唯一送钱的机会。”这类心态在农村地区尤为普遍,也成为“金钱政治”得以持续运作的社会基础。 ▌执法尴尬:光凭红包无法立案 菲律宾选举委员会(Comelec)证实已收到包括现金、米袋、政府车辆等相关举报,但表示:“光有信封和现金无法立案”;必须有实名申诉人,并提供书面证词或视频证据。 截至5月8日,东维萨亚斯地区仅立案5起。多数群众选择沉默,或因接受金钱而不愿举报。 欢迎订阅 @dny88 投稿/广告 @slslyy
在Telegram中查看相关推荐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