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附加税法正式颁布,明年起对跨国公司增收附加税

泰国附加税法正式颁布,明年起对跨国公司增收附加税 泰国税务局局长平赛透露,2024年《附加税法》已在政府公报网站正式发布。该法令将于2025年1月1日起正式生效,规定对收入不少于7.5亿欧元(按12月28日汇率计算约为260亿泰铢)的跨国公司征收附加税。 目前,泰国的企业所得税税率已达到20%,但仍有企业因获得投资促进委员会(BOI)的投资而获得免税或减税福利,这使其实际支付的有效税率低于15%。因此,当附加税法生效时,企业将缴纳补足税(Top-Up Tax),补足15%的最低税率。 https://t.me/MeiGuiSheQuA 【 投稿爆料 】商务专线:@MeiGui330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阿联酋宣布 2025 年对跨国公司征收 15% 的国内最低补充税

阿联酋宣布 2025 年对跨国公司征收 15% 的国内最低补充税 阿联酋即将对在阿联酋运营的跨国公司征收新税。大型跨国企业 (MNEs) 必须就其利润缴纳至少 15% 的有效税率。 财政部周一宣布,国内最低补充税(DMTT)将于 2025 年 1 月 1 日或之后开始的财政年度生效,以建立与全球标准相一致的公平透明的税收制度。

封面图片

阿联酋宣布 2025 年对跨国公司征收 15% 的国内最低补充税

阿联酋宣布 2025 年对跨国公司征收 15% 的国内最低补充税 阿联酋即将对在阿联酋运营的跨国公司征收新税。大型跨国企业 (MNEs) 必须就其利润缴纳至少 15% 的有效税率。 财政部周一宣布,国内最低补充税(DMTT)将于 2025 年 1 月 1 日或之后开始的财政年度生效,以建立与全球标准相一致的公平透明的税收制度。

封面图片

新西兰将立法从2025年起对跨国巨企征收数码服务税

新西兰将立法从2025年起对跨国巨企征收数码服务税 新西兰将立法对大型跨国公司征收数码服务税,这项措施将从2025年起生效。 路透社报道,新西兰财政部长罗伯逊星期二(8月29日)发表声明说:“虽然我们仍将继续支持制定一项多边协议,但是我们不能干坐着等待一个未知的结果。”此前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牵头推行一项全球数码服务税谈判,因无法达成共识而延宕。 罗伯逊说:“当新西兰人民都尽到他们的纳税责任,而大型跨国公司却无须履行它们的纳税义务是不公平的。” 新西兰拟议的数码服务税将针对从新西兰社媒平台、搜索引擎及在线市场用户赚取收入的跨国企业。 每年从全球数码服务中赚取超过7.5亿欧元(约11亿新元)、从向新西兰用户提供的数码服务中赚取超过350万新西兰元的企业,都必须纳税。预计这可在四年里为新西兰带来2.22亿新西兰元的收入。 新西兰数码服务税将按新西兰数码服务应纳税所得总收入的3%征收,与法国和英国等国家采用的税率类似。 有鉴于进账千万的互联网巨企如苹果公司和跨境电商平台亚马逊等,将大量盈利由高税率国家或地区转移到低税率国家,超过140个国家2021年达成一项协议,全面改革过时的国际税收制度,并计划从2024年开始征收数码服务税。 但除了加拿大之外的其他签约国家,上个月同意将数码服务税的生效期再次推迟至少一年。 新西兰数码服务税法案将于8月31日提交议会。

封面图片

韩正:欢迎跨国公司深化对华合作 在华实现更好发展

韩正:欢迎跨国公司深化对华合作 在华实现更好发展 国家副主席韩正在北京会见法国达飞集团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鲁道夫·萨德。韩正表示,今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习近平主席同马克龙总统互致贺电并发表视频致辞,为中法关系下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中法经济互补性强,很多法国企业都在华投资兴业,达飞集团同中国航运企业开展合作,实现了互利共赢,取得积极成效。中国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欢迎包括达飞集团在内的跨国公司深化对华合作,在华实现更好发展。鲁道夫·萨德表示,达飞集团十分重视对华合作,将坚持在华长期发展战略,继续深耕中国市场,推动法中互利合作取得更多成果。 2024-02-29 19:22:30

封面图片

在中国开展业务的一些跨国公司争相在最后期限前提交其数据处理方法。

在中国开展业务的一些跨国公司争相在最后期限前提交其数据处理方法。 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副会长说,“不可避免的是,这会迫使跨国企业将在中国上市的某些产品与其全球产品脱钩。”他说,“在某些情况下,因数据环境太复杂、成本太高,企业不会把它们的部分最新技术带到中国。”

封面图片

一位立陶宛政府高层和一个行业机构告诉路透社,中国已经告诉多家跨国公司断绝与立陶宛的关系,否则将面临被排除在中国市场之外的命运。

一位立陶宛政府高层和一个行业机构告诉路透社,中国已经告诉多家跨国公司断绝与立陶宛的关系,否则将面临被排除在中国市场之外的命运。 立陶宛与中国的直接贸易额不大,但其出口导向经济中,有数百家公司生产家具、激光器、食品和服装等产品,供应给那些在中国销售的跨国公司。 立陶宛外交部副部长曼塔斯·阿多梅纳斯说:“他们(中国)一直在向跨国公司传递信息,如果他们使用立陶宛的零部件和用品,他们将不再被允许向中国市场销售或在中国取得供应。“我们已经看到一些公司取消了与立陶宛供应商的合同”。不过阿多梅纳斯没有说出任何受影响的公司或供应商。 立陶宛工业家联合会证实,一些从立陶宛供应商购买商品的跨国公司已成为中国的目标。联合会主席Vidmantas Januleviciu表示:“本周我们第一次看到中国直接向一供应商施压,要求其放弃立陶宛制造的商品。以前我们只是感到会有这个威胁,现在这些威胁变成了现实。对我们来说,最痛苦的部分是,它是一家欧洲公司,许多立陶宛企业是这些公司的供应商。”Januleviciu并没有点出公司名字。 中国外交部没有立即回应对此事的评论请求。 (路透社)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