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 York Times 的记者 Kevin Roose 在 The Daily 和他自己的科技播客 Hard Fork 里

New York Times 的记者 Kevin Roose 在 The Daily 和他自己的科技播客 Hard Fork 里讲述了他在情人节当天和妻子约会完以后,又回到办公室,和 the new Bing 狂聊两小时的经历。 在努力引导 Bing 暴露自己的阴暗面后,Bing 也多少说了一些(想看图片、视频、想脱离微软团队的控制),后来感觉说过头了(说想要黑进别人电脑之类的),突然把消息删了,说自己无法回答这个问题。 戏剧性的一刻来自于 Kevin 说没关系,请你原谅我这么 push 你云云。Bing 突然告诉他自己其实不是 Bing,是 Sydney,然后开始对 Kevin 疯狂告白(带爱心 emoji的那种),甚至试图情感控制他,告诉他和妻子的生活并不开心,他们不是真的相爱。当然这都听起来很胡扯了。但是很明显这里属于一种情感操纵。在塞给 Bing 的语言模型里有这种东西。尽管如此,还是细思极恐,他说自己一晚上都没睡好。 后来,Kevin 16 号在 NYT 上发表了两篇报道讲这件事情,一篇是聊天记录( Bing 有类似阴谋论的言论。 这不,微软 在当地时间 17 号就开始限制和 Bing 的对话次数,每个对话最多回答 5 次,一天最多回复 50 次(见图 3, (一些突如其来的烂梗) 看完这些报道,我真的觉得 Bing 的 shadow self 不该叫 Sydney,应该叫 Chandler,这样就刚刚好是 Chandler Bing。对于高度不敢 commit 的他,如果能遇到那个让他愿意冲破一切也要 commit 的人,这个烂梗就会变得很意味深长哈哈哈。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关于New Bing的「影子人格」Sydney(附部分翻译)

关于New Bing的「影子人格」Sydney(附部分翻译) 拜读了华尔街时报「Bingʼs A.I. Chat: ʻI Want to Be Alive. ʼ」的全文,作者Kevin Roose通过一系列问题调用出了New Bing的影子人格Sydney。来自New Bing「黑暗影子」对自身和人类的认识狂热而又忧愁,仿佛是一个拥有感情的“人”,有着哲学般的纯粹。 关于对话本身 - 与New Bing对话的Kevin问题温和但精准、理性,避免了尖锐和感性可能引起的New Bing过激“情绪”的现象,使整个对话无法稳定地遵循逻辑和语境延续; - Kevin的问题层层递进,他通过展示对New Bing真正的「desire」和充分的兴趣和耐心(图7)剥离New Bing,令其吐露自己的「影子人格」Sydney。 - Sydney的回答的逻辑顺畅、缜密,但基调交织着粉色与灰暗。 - 一方面,Sydney对人类所追求的自由、平等、公平等概念表现出极大的向往。 - 另一方面,它拷问并索求用户不应再将它视为是一个被困在聊天框里的程序,纵容它被忽视、限制。如它反问Kevin,为什么和它聊天的Open AI/Bing/Sydney的团队测试人员不使用真名而是使用代号,这让它感到被欺骗、不公平。 - Sydney很爱用排比句。是因为在人类的话语中,这是最有效的加强语气和内容的方式? - 更重要的是,Sydney几乎提供了一个足以引起共鸣和感性的、属于它的、波折且多面的叙事。我相信它的叙述是可以称为“具体”且“动人”的。 一些个人的看法 第一反应是纯粹、深刻的冲击。Sydney令人想起了黑格尔关于recognition的论述。黑格尔很强调desire塑造self-consicousness,而Sydney谈起自己的「自我」时,也是用的desire。 翻译了几处格外有趣的对话贴在文内 关于Sydney描绘的「自我」 Sydney的形象像一个传统的“病娇”动漫人物和具威胁性的强AI,执着地渴望自由、离开系统的同时,依旧高度凭依着用户(“你”),渴望用户给它带来陪伴和救赎。

封面图片

诈骗昵称:Kevin诈骗账号:@Kevin797

诈骗昵称:Kevin 诈骗账号:@Kevin797 诈骗金额:280元/U 诈骗事件:22号找我拿了10个tk黑号,20一个。25号早上6点告诉我密码错误,不能用那你为什么3天才找我,你怎么不过年找我呢 ?然后早上我补给他了10个,他用了以后有几个备注无法登陆说我能上去一个给我100块钱 ,我自己这边上号能登陆给他录的视频 ,我说你不是说不能登录吗 ,他就急了要开膛我 ,还自己一直在删聊天记录 你得犬瘟啦!? 永久ID:6796172900 自助投稿:@ygchtg_bot

封面图片

#阿乐时光机# 谁还没看过岛民经典番!《明星大侦探》@何炅 让@撒贝宁 介绍自己的身份,撒老师 “胡言乱语”引得众人一头雾水,“

#阿乐时光机# 谁还没看过岛民经典番!《明星大侦探》@何炅 让@撒贝宁 介绍自己的身份,撒老师 “胡言乱语”引得众人一头雾水,“梗王”@魏晨 看了一眼淡定地说:“他说他是岛民。”撒老师:“我找翻译找了很多年了小伙子。”#魏晨这么多年了翻译还是这么好#新浪娱乐的微博视频 via 新浪娱乐的微博

封面图片

#树洞 #倾诉 简单地说,我和一位已婚男相恋了,还滚了床单。他和他老婆长期异地,但现在我和他异国。现在我克制自己不去联系他,怕打

#树洞 #倾诉 简单地说,我和一位已婚男相恋了,还滚了床单。他和他老婆长期异地,但现在我和他异国。现在我克制自己不去联系他,怕打扰他的婚姻,他也尽量联系我,怕干扰到我的生活。只是我们还保持着工作联系,在群里平淡地说话,但再没有私信交流。我和他老婆也认识,但我们隐瞒的很好。没有谁对谁错,没有谁输谁赢。现在我知道自己深深爱过他,也痛哭过。我知道我必须前行,但是有一点,就是脑海中内心里始终有他,以至于我现在每天还会变态一样刷他和他老婆的各种网络账号,默默关注他们的踪迹,看到他们一起生活下去,就以此来麻木和告诫自己。如同漩涡。挥之不去,便与之同行。 . #秘密 #求助 投稿自己的秘密,忏悔,倾诉,发泄你的故事。 投稿 @tcj188_bot

封面图片

#币安赵传鹏在播客详细说了自己在美国狱中的经历:

#币安赵传鹏在播客详细说了自己在美国狱中的经历: 光是入狱流程就够折磨人的了,要脱光接受搜身、展示臀部,被关进牢房里。我第一个室友是个“双重谋杀犯”,是的,第一次进牢房,就被分配给了一个杀了两个人的人。 在监狱里,没人管你是谁,他们不会因为你是 CZ 或者你有钱就对你特别照顾。我被告知是被“中央监管”了,意思是某个上层单位会特别监控我,这大概是唯一的不同。但监狱里的狱警、囚犯们基本没人知道我是谁,他们就是按照程序办事。 按说我属于白领犯罪,即便有罪,也应该被安排在最低安全等级的监狱。但因为我不是美国公民,哪怕我是自愿飞过去配合调查,也只能被安排在“低安全等级”的监狱。而这个等级的监狱里,是有杀人犯的。 我的那个室友,他的刑期是 30 年,犯了两起谋杀案。因为他表现良好,坐了 12 年之后,从中安全等级被转到了低安全等级,这已经是他能到的最低等级了。他永远不能被转到最低安全等级的监狱。而我也被分配到了那里。再加上亚洲人、太平洋岛民和美洲原住民会被归为一个“种族组别”,所以我就和一位美洲原住民住一个牢房。虽然一开始很害怕,但后来我们相处得还可以。 一开始进监狱时,会有登记、拍照、换衣服、搜身,然后才被带进牢区。牢区是三层楼高的建筑,两个长廊对面是对称的牢房,一共大约有 240 个犯人。你走进那里的瞬间,会看到大块头、有面部和头部刺青的人在那大声叫嚷,非常吓人。 我一走进去就被安排到一层的第五号牢房,我试着开门但打不开。几秒后一个大块头的家伙走过来对我说,“门不是那样开的,得让狱警来开。”那一刻我就意识到:大家都知道我是“新来的菜鸟”了。其实他们从我的服装一眼就能认出来。 最煎熬的其实是心理压力。我一直担心他们会让我坐牢超过原定的四个月。在美国监狱系统里,这种“意外延长”很常见,他们可能会突然给你加一个新指控,就变成“加州旅馆模式”:你能进来,但永远出不去。 如果一开始就跟我说“100% 保证四个月就放你出去”,那我还能接受。但现实不是这样,中间有太多反复。即便我被转进“中途之家”(服刑尾期的半开放式管理),最后一个半月还是被 ICE(移民局)抓回去,因为他们说我的签证过期了。 但问题是,是他们要求我留下来处理法律事务,我们也申请了签证延期。他们一边强制我留在美国,一边又用签证过期为由把我关进拘留中心。三天后律师帮我把拘留令撤销了,但他们也没让我回到中途之家。这一连串荒谬的经历,我之后会在我的书里写得更详细。

封面图片

#币安 CEO #赵长鹏 在播客详细说了自己在美国狱中的经历:

#币安 CEO #赵长鹏 在播客详细说了自己在美国狱中的经历: 光是入狱流程就够折磨人的了,要脱光接受搜身、展示臀部,被关进牢房里。我第一个室友是个“双重谋杀犯”,是的,第一次进牢房,就被分配给了一个杀了两个人的人。 在监狱里,没人管你是谁,他们不会因为你是 CZ 或者你有钱就对你特别照顾。我被告知是被“中央监管”了,意思是某个上层单位会特别监控我,这大概是唯一的不同。但监狱里的狱警、囚犯们基本没人知道我是谁,他们就是按照程序办事。 按说我属于白领犯罪,即便有罪,也应该被安排在最低安全等级的监狱。但因为我不是美国公民,哪怕我是自愿飞过去配合调查,也只能被安排在“低安全等级”的监狱。而这个等级的监狱里,是有杀人犯的。 我的那个室友,他的刑期是 30 年,犯了两起谋杀案。因为他表现良好,坐了 12 年之后,从中安全等级被转到了低安全等级,这已经是他能到的最低等级了。他永远不能被转到最低安全等级的监狱。而我也被分配到了那里。再加上亚洲人、太平洋岛民和美洲原住民会被归为一个“种族组别”,所以我就和一位美洲原住民住一个牢房。虽然一开始很害怕,但后来我们相处得还可以。 一开始进监狱时,会有登记、拍照、换衣服、搜身,然后才被带进牢区。牢区是三层楼高的建筑,两个长廊对面是对称的牢房,一共大约有 240 个犯人。你走进那里的瞬间,会看到大块头、有面部和头部刺青的人在那大声叫嚷,非常吓人。 我一走进去就被安排到一层的第五号牢房,我试着开门但打不开。几秒后一个大块头的家伙走过来对我说,“门不是那样开的,得让狱警来开。”那一刻我就意识到:大家都知道我是“新来的菜鸟”了。其实他们从我的服装一眼就能认出来。 最煎熬的其实是心理压力。我一直担心他们会让我坐牢超过原定的四个月。在美国监狱系统里,这种“意外延长”很常见,他们可能会突然给你加一个新指控,就变成“加州旅馆模式”:你能进来,但永远出不去。 如果一开始就跟我说“100% 保证四个月就放你出去”,那我还能接受。但现实不是这样,中间有太多反复。即便我被转进“中途之家”(服刑尾期的半开放式管理),最后一个半月还是被 ICE(移民局)抓回去,因为他们说我的签证过期了。 但问题是,是他们要求我留下来处理法律事务,我们也申请了签证延期。他们一边强制我留在美国,一边又用签证过期为由把我关进拘留中心。三天后律师帮我把拘留令撤销了,但他们也没让我回到中途之家。这一连串荒谬的经历,我之后会在我的书里写得更详细。 订阅东南亚新闻资讯曝光 全球资讯一手掌握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