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女合谋骗保694万女儿诈骗数百万逃至老挝伪造死亡证明 上海检察机关通报情况

#母女合谋骗保694万女儿诈骗数百万逃至老挝伪造死亡证明 上海检察机关通报情况 在潜逃至国外之后,屠某仍然想着要从国内骗点钱,于是指使母亲夏某拿着伪造的死亡证明向某保险公司上海分公司申请理赔。近日,上海检察机关通报2021-2023年办理保险诈骗案件情况时,发布了这起案例。 此前报道,屠某原本在上海一家银行工作,期间结识了丧女的朱阿姨。在十余年的交往中,朱阿姨把屠某当作了自己的“干女儿”,对她十分信任。不料,屠某却以“汽车新能源”投资为幌子,骗走了朱阿姨夫妇200余万元积蓄,还欺骗朱阿姨抵押名下房子为自己的公司做担保。在屠某潜逃至国外后,朱阿姨向公安机关报案。这时,夏某拿着一份中国驻老挝使领馆认证的死亡证明来到派出所,称女儿屠某在老挝旅游时意外摔下山坡,发了几天高烧后死亡。由于犯罪嫌疑人死亡,案件侦查终结。2018年10月,夏某又拿着这份死亡证明,找到某保险公司上海分公司要求理赔。2007年至2013年期间,屠某在该保险公司共购买了6份保单,总赔付金额达到694万余元。保险公司对屠某的死亡持怀疑态度,加上赔付金额较高,于是请人在老挝对屠某死亡的真实性展开调查。调查公司找到了最初为屠某开具死亡证明的医生,发现对方只是老挝一个村医务所的医生,并非权威医疗机构。此外,该医生虽承认开具死亡证明,但并未见到屠某死在医务所。保险公司最终拒绝理赔。2020年末,一个举报电话打到了国内。电话那头称,屠某并没有死,而是整了容,办了假身份,还把父母女儿都接到老挝。 该举报者提供了屠某现在的照片、使用的假护照等关键信息。根据这条线索,上海公安机关重启侦查,并与老挝警方取得联系。2021年,屠某因伪造身份证件被老挝警方逮捕。2022年7月,屠某被遣返回国,随即被上海公安机关逮捕。到案后,屠某对自己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据她所说,除了朱阿姨夫妇的200万元,她还欠下了3000万元左右的外债。为了躲避债主,她借前往老挝旅游的机会,花钱买通了老挝的关系,用虚假的死亡证明骗过了中国驻老挝使领馆,企图“诈死”脱身,没想到最终还是被识破。2023年2月,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检察院在审查公安机关移送起诉的屠某合同诈骗、保险诈骗案中,发现她的母亲夏某明知女儿未死亡,仍拿着伪造的死亡证明向保险公司申请意外伤害保险理赔,亦涉嫌保险诈骗罪,遂要求公安机关依法对夏某进行追诉。法院审理后以犯合同诈骗罪、保险诈骗罪判处屠某有期徒刑13年,以犯保险诈骗罪判处夏某有期徒刑5年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中国检察机关核准追诉邯郸初中生命案三名嫌犯

中国检察机关核准追诉邯郸初中生命案三名嫌犯 中国检察机关核准追诉河北邯郸初中生被害案件三名未成年犯罪嫌疑人。 据中国央视新闻报道,河北省人民检察院星期天(4月8日)通报,邯郸市肥乡区公安局对涉嫌故意杀人罪的张某某、李某及马某某,提请检察机关核准追诉。 检察机关审查认为,张某某、李某及马某某三人作案时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故意杀人致被害人王某某死亡,情节恶劣,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河北省检察机关逐级层报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张某某、李某及马某某核准追诉。 通报称,经最高人民检察院审查,依法决定对三人核准追诉。 邯郸一名13岁初中生王某某3月10日遭杀害。三名嫌犯隔天(3月11日)被公安机关全部抓获。当地警方初步认定,这是一起有预谋的犯罪案件。 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应勇在命案发生后强调,要加强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坚持对侵害未成年人犯罪零容忍。要高度重视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和治理,对未成年人实施的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等严重犯罪,符合核准追诉条件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对于公安局提请检察机关核准追诉,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何挺进行解读时说,2021年3月施行的《刑法修正案》在《刑法》新增规定,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何挺说,这一规定将中国的刑事责任年龄从之前的14周岁,个别性地、有条件地下调到12周岁,提供了在司法体系内处理低龄未成年人严重暴力犯罪的一种路径。 何挺也说,根据这一规定,追究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低龄未成年人的刑事责任,需要符合四个条件,包括实施的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犯罪行为;客观上需要造成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等后果。 其他条件包括,对行为和行为人进行主客观相结合的审查后需要达到情节恶劣的标准;程序上需由案发地检察机关层报最高人民检察院,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后启动刑事追诉程序,并最终由人民法院进行判决。 ... 2024年4月8日 11:14 AM

封面图片

昨天(11日),上海市人民检察院召开新闻发布会,会上透露,去年以来全市检察机关受理审查逮捕网络犯罪案件4550件8099人,受理

昨天(11日),上海市人民检察院召开新闻发布会,会上透露,去年以来全市检察机关受理审查逮捕网络犯罪案件4550件8099人,受理审查起诉网络犯罪案件9838件16146人。网络犯罪主体年轻化特征明显,“90后”“00后”涉案人员占此类案件起诉总人数的近70%。市检察院介绍,在审查起诉的网络犯罪案件中,数量最多的是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3963件,其次为诈骗罪(电信网络诈骗)1759件,然后是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1190件,上述三罪名共占审查起诉案件数的70.4%。在黄浦区检察院办理的一起案件中,共有90人因帮助电诈团伙“洗钱”被判刑。 2022年10月至案发,被告人王某经与被告人莫某等人合谋,使用境外聊天工具相互串通勾连,招募人员至黄金店铺刷卡购买黄金,将所购黄金销售变现后兑换成虚拟币批量转移出境,谋取不法利益。其间,被告人习某、寇某等多人为非法牟利,在明知可能被用于信息网络犯罪的情况下,将各自名下个人银行卡、账户交易密码及绑定账户的手机等非法提供给王某、莫某等人。经查,上述银行账户后被电信诈骗团伙用于收取大量电诈被害人被骗资金。 为转移上述涉案资金,王某、莫某等人招募及组织被告人郑某、叶某等多人持银行卡至金店内,刷卡购买大量黄金饰品。嗣后王某等人安排被告人李某等人转移黄金,通过被告人梁某等人将黄金低价予以售卖,并将得款兑换成虚拟币后转移出境。经查,王某、莫某等人采用上述手段,先后收取、转移电诈赃款共计人民币3100余万元。 2023年4月至2024年5月,黄浦区检察院对线下参与转移赃款的被告人王某等45人以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对提供银行卡的被告人习某等45人以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向法院提起公诉。2023年4月至2024年6月,法院以 #掩饰隐瞒犯罪 所得罪分别判处王某等45人 #四年九个月至一年不等有期徒刑 并处相应罚金;以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 分别判处习某等45人 #拘役五个月至有期徒刑十个月不等 并处相应罚金。现判决已生效。 近年来,实物黄金因买卖无需实名制,流动性好、易变现出售,成了犯罪分子洗钱犯罪最常见的方式。 订阅东南亚华人新闻频道 ↓ t.me/+AZhRhFm2PbI5MTE1 投稿爆料:@tougaokefubot #在上海金店大量购买黄金 #实则为诈骗团伙洗钱 #90人因此被判刑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