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妙津日记》(上+下)
《邱妙津日记》(上+下)
Qiu Miaojin 邱妙津
Format
616 pages, Paperback
Published
December 5, 2007 by 印刻文学生活杂志出版有限公司
如果没有付印,原稿上这些铅笔书写的字迹,也许再过几年就会消逝了吧。像一个渐褪的梦,教人无法判清倒底发生过什么,又是因为什么而错愕惊醒。读著这份日记,我们越来越不能分辨:邱妙津是真正的活过了,抑或真正地被自己从这世上注销了?一切就是那样发生过了,所有事件的痕迹却越发难以被定义,被记忆。在日记中,越是看著她亲手埋葬了青春,越是感到青春灵魂之哀悲未了。人生长夜,她的日记竟像是她自己唯一的商量对象。
仿佛从未有余波荡漾似的,她去世竟然已经十二年。好像还是昨天的事情。所有震惊于她戏剧性死亡的青春灵魂或许曾经想像这个仿佛够遥远,够客观的时间数字,足够她们去恢复,去解谜。孰知白驹过隙,还不够喘上第二口气。 仿佛邱当年无法赶赴的,前景无限的时间尾端,一下子追上来,把一切感受都终结了。时间重新启动,错愕也重新启动:都倒错了,难道不该是作品先于作者先成为逝者?
关于一个早夭的作家,这些未带走的笔记本于她作何意义?无人能料想。在如今这个私密心情身世都逐渐习惯于以键盘输入、网路承载流布的国度,这批遗稿反倒更像是被虚构出来的怪物一般──这也引人遐想猜疑:若邱未死是否还会有这样一批手稿而非网志文章?网路能即时回应(或被打扰)的特性是否有可能为她的死亡带来一线转机?若果真如此这批日记手稿是否还能维持这样的内省深度与纯粹?
无法得证。彼时她的心思仿佛已在幽冥之境,一本本笔记本则宛如劫后余生──是爱的礼物,未完的生命责任,等待祭司解读的天国书信。这些日记内容,像一组组求救或告别的密码,在记忆缝隙间载浮载沉,温柔地行过情绪幽谷,有时却也百般严厉检验著邱自己的艺术志向与余生。
关于她,意识底层倒底是什么样的景观,十多年来,没人能看得真切明白;但却让人窥看后以为自己会变得强韧,更懂得那些幽微的悲伤。
人们会看到:这批日记经历的七年期间,激情的星火烧尽,灼痛地熄灭了,继而笼罩的是更大的黑暗。记忆仿佛锁入一个透明密封罐,能清楚地被凝视,却道不出任何感觉。与任何人都毫无关系。
邱妙津去了遥远的地方──我们却还在路上。
#日记 #写作 #文学 #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