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国勇倡趁夏季放宽防疫措施「复常」 往后视新冠为流感

袁国勇倡趁夏季放宽防疫措施「复常」 往后视新冠为流感 港大医学院微生物学系讲座教授袁国勇,今日在《明报》与另外两名同事联名撰文,提出「复常路线图」,指目前本港有防疫屏障,应趁病毒传播力较低的夏季,逐步放宽防疫措施让社会「复常」,让后疫苗浪提早出现。袁在文中重申,新冠不会如沙士消失,须「视新型冠状病毒犹如流感般的季节性感染」。 全文倡议非常接近「与病毒共存」,惟文章中并无使用相关字眼,而是使用「缓解策略」及「视新型冠状病毒犹如流感般的季节性感染」等。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全面复常后首个单车节 参加者称撤防疫措施后踩单车更尽兴

全面复常后首个单车节 参加者称撤防疫措施后踩单车更尽兴 #港闻 香港单车节50公里项目清晨起步,今次是全面复常后首个单车节。有外国车手来港参加,亦有参加者称,不受防疫措施限制,踩单车更尽兴。 (10/22/12:17)

封面图片

全面复常后首个单车节 参加者称撤防疫措施后踩单车更尽兴

全面复常后首个单车节 参加者称撤防疫措施后踩单车更尽兴 #港闻 香港单车节50公里项目清晨起步,今次是全面复常后首个单车节。有外国车手来港参加,亦有参加者称,不受防疫措施限制踩单车更尽兴。 (10/22/17:30)

封面图片

#港闻【Now新闻台】中大呼吸系统科讲座教授许树昌表示,甲型流感阳性个案持续上升,相信会维持一段时间,有可能延续至夏季流感季节。

#港闻 【Now新闻台】中大呼吸系统科讲座教授许树昌表示,甲型流感阳性个案持续上升,相信会维持一段时间,有可能延续至夏季流感季节。 中大呼吸系统科讲座教授许树昌:「似乎H1N1(病毒)还有上升趋势,所以相信会维持一段时间。我们亦要留意乙型(流感)会否随后延续爆发,因为现在周边的地区城市,例如新加坡、日本、台湾等多人去的旅游地方,现在乙型是一个主流,如果接著来,(流感)季节会更漫长。其实社区很多人很乖,正在戴口罩,所以不是大规模、大浪爆发,而是小规模的浪、但延续,所以未打针的社区人士都建议他们接种季节性流感针。」

封面图片

香港政府8日发稿,指随着多项防疫抗疫措施陆续放宽,香港与内地逐步有序全面实施通关,市民日常生活复常,“安心出行”APP正式停止运

香港政府8日发稿,指随着多项防疫抗疫措施陆续放宽,香港与内地逐步有序全面实施通关,市民日常生活复常,“安心出行”APP正式停止运作,不会再作更新。至于已下载“安心出行”的市民,如有需要继续使用个别功能,如检测登记码,可继续保留APP。 支援“疫苗通行证”的“安心出行”电话热线及设于25个港铁站内的流动支援站,8日起亦停止运作。 (独立媒体,港府新闻公报)

封面图片

叶柏强料缺抗体儿童与带抗体者接触 病毒株转变致流感爆发较严重

叶柏强料缺抗体儿童与带抗体者接触 病毒株转变致流感爆发较严重 衞生防护中心预料,本地季节性流感活跃程度持续处于高水平,又指今次流感季节主流病毒株从H3甲型,逐渐转变为H1甲型,相信流感季节会持续一段时间,未来数周亦可能会录得更多爆发及重症个案。香港大学儿童及青少年科学系临床教授叶柏强说,病毒株种类在每个流感季节均不同,估计新冠疫情下,流感病毒未有出现爆发,今年复常后人与人接触大幅增加,本身欠缺抗体的儿童与部分有抗体的成年人接触,令病毒株转变,因而导致今季儿童流感爆发情况较严重。他表示,以往冬季流感维持大约三个月,一般疫苗均可应对H1和H3甲型流感,避免有严重并发症,但病毒株转变将加剧病毒杀伤力,并延长一段时间,预计今季有机会延至5月甚至6月。叶柏强说,部分儿童后天体质变差,缺乏足够免疫力,如果接触到现时主流的H1甲型流感,再加上其他病毒细菌并发感染,致命风险将提高,呼吁家长注意子女个人衞生,子女如有咳嗽或发烧,尽量留在家中,如要外出亦最好戴上口罩。他指出,最近越来越多儿童流感入院个案,几乎每日都「收爆症」,有病床要放在走廊位置,部分同时感染鼻病毒和腺病毒等,较疫情前的情况严重,患者发烧时间延长,大机会可能要吊盐水,甚至出现肺炎或脑病变并发。 2024-04-25 21:37:48

封面图片

中国解封进行时中国疫情防控措施持续放宽,《华尔街见闻》统计了26个主要城市,发现近期多个城市核酸检测要求放松,但跨省市人员流动政

中国解封进行时 中国疫情防控措施持续放宽,《华尔街见闻》统计了26个主要城市,发现近期多个城市核酸检测要求放松,但跨省市人员流动政策在收紧。26个城市中,有16个城市发布新规,规定外地抵达人员在抵达后不满3天或5天,落实“三不”,即不聚餐、不聚会、不进入公共场所。 有官媒访问香港专家指可以把新冠病毒像对待季节性流感一样处理。联合早报采访国内专家表示中国媒体近期密集发声,是在为防疫政策进一步调整“做预备”。 据路透社消息,中国民众由于担心抗疫解封可能会增加个人感染病毒的风险,纷纷抢购抗原试剂盒、治疗发烧、感冒的药物。 原文链接 《华尔街见闻》? 《美国之音》 《每日经济新闻》 《联合早报》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