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资学校非本地课程拟增「高考」 蔡若莲:服务内地人才子女

None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高官子女留港读本地学校? 蔡若莲指不应捆绑:本地教育十分吸引

封面图片

内地人口续下降 专家倡中央推政策增家庭生育意愿

内地人口续下降 专家倡中央推政策增家庭生育意愿 国家统计局早前公布,截至去年底全国人口14亿967万人,按年减少208万,连续第二年人口下跌。国家卫健委副主任、中国计划生育协会常务副会长于学军表示,内地生育水平下降速度较快涉及多个成因,新冠疫情大流行客观上对生育造成短期影响,但亦牵涉其他长期原因,特别是在国家城市化和妇女教育水平提高下,令生育下降成为一个必然趋势。于学军接受本台访问时说,任何人口变化都可能对收益水平带来长期影响,卫健委正针对相关问题积极应对。内地去年出生人口902万人,死亡人口1110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千分之1.48。对于三孩政策红利是否仍未释放,于学军认为,生育数量政策已经起不到决定性作用,关键在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以及中央如何为家庭赋能,让家庭有能力和愿意生育。于学军仍对中国人口有信心,指出国家整体人口规模仍然巨大,人口红利仍然存在,加上国家提出发展新质生产力,目标是提升人口质量来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生殖医学专家、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乔杰接受本台访问时说,选择30岁后生育的女性占比越来越高,可能与年轻人先追求事业、较迟考虑生育的生活方式有关。她指,现时不少人更注重子女教育和养育质量,这些会带来额外经济负担,都会引致生育率下降。她建议中央加大家庭支持力度,向每名愿意生育二孩或三孩的女性,逐步增加补贴,特别是生活成本较高的城市,如果能够根据养育孩子数量给予生活成本支持,相信对生育率有一定帮助。乔杰提到,女性生殖能力自35岁开始明显下降,目前政策宣传的关键在于推动育龄夫妻早一点生第一个孩子;她又建议,内地应该针对女性生育能力保护,进行更深入知识宣传,推动不著急成家的单身女性趁年轻先将卵子冷存,提前准备将来的家庭计划。乔杰相信,目前育龄女性数量相对稳定,预计内地出生率不会大幅下跌,但待出生率明显上升,可能需要10年左右的时间。 2024-04-01 08:57:11

封面图片

特区政府欢迎内地优化赴港澳商务签注等安排 称有助吸引内地人才

特区政府欢迎内地优化赴港澳商务签注等安排 称有助吸引内地人才 特区政府欢迎内地当局优化「往来港澳商务签注」和「往来港澳人才签注」安排,指安排回应两地商界期盼,亦有助吸引更多内地人才到香港交流。有立法会议员估计,人才签注的申请数字会大幅上升。 2024-04-28 18:29:13

封面图片

孙玉菡:约两成内地人才申请「高才通」时身处海外

孙玉菡:约两成内地人才申请「高才通」时身处海外 #港闻 「高才通」计划至今有逾4.3万宗申请获批,当中大多数是内地人。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孙玉菡指,约两成内地人才申请时都是身处海外,不应只看身份,认为「高才通」有吸引力。 (11/11/10:05)

封面图片

港府拟倍增非本地生学额「抢人才」

港府拟倍增非本地生学额「抢人才」 评论:陆生为主只视香港为跳板 报导:自由亚洲粤语 @rfacantonese 教育局计划增加教资会资助院校的非本地生学额,由每年学额约3000个增至6000个,意味大学取录的非本地生人数亦会大幅增加, 当中内地学生恐怕占近7成。 据港府统计处资料显示,在2022/23年度,教资会资助课程的非本地学生就学人数(学士学位及研究所课程)近2.2万人,当中75%来自中国;近22%来自亚洲其他地区;来自其他地区不足4%。 另据香港教育局去年6月提交立法会的文件显示,在2021/2022学年,资助学士学位课程的非本地学生人数约有1.3万人,是教资会资助学额的约18%。有港媒报道,若资助学额不变,日后非本地生学额上限上调至40%后,预料非本地生上升至近3万人。 香港浸会大学新闻系前助理教授杜耀明周四(6日)对本台指,有关「抢人才」措施短视,相关资助额亦是香港纳税人的钱,质疑成本效益低。他又称,来港的非本地生主要是大陆学生,认为港府抢大陆人才相对容易,因为香港制度上比较优胜,但不少大陆学生只视香港为「跳板」,变相难以留住这批「人才」。 香港浸会大学政治及国际关系前助理教授黄伟国同日向本台称,香港人才外流问题严重,有实际需要在短时间内培训人才,因此从高教界著手;另一方面港府请「外国人才」只是一个「伪命题」,主要目标都是内地人,以为香港「换血」、「沟淡香港人」。他不排除港府希望培育内地生,填补香港「移民潮」下流失的人手,包括中高管理层人士,但他认为实际上难以做到。 #内地生 #抢人才 #换血 #沟淡香港人 #移民潮 #沦陷区日常 #二次殖民

封面图片

孙玉菡:约两成内地人才申请「高才通」时身处海外

孙玉菡:约两成内地人才申请「高才通」时身处海外 #港闻 「高才通」计划至今有逾4.3万宗申请获批,当中大部分来自内地。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孙玉菡指,有两成内地人才申请时是身处海外,认为不应只看身份,但不会考虑为他们设立人才公寓。 (11/11/11:03)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