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白纸行动后我甚至看到有清零派谴责反抗者,我就足够感觉到你们说的对那些媒体的浅薄的愤怒是什么意思了 …… 四通桥的彭立发也是

Q:「白纸行动后我甚至看到有清零派谴责反抗者,我就足够感觉到你们说的对那些媒体的浅薄的愤怒是什么意思了 …… 四通桥的彭立发也是在诉求,要求选票,而你们总是在说“直接行动”,是说彭错了吗?直接行动真的能比选票更有用吗?」 有一些误会。 白纸反抗并不完全是关于防疫政策争议的,它是关于反对压迫和限制。即 反统治。虽然防疫政策是一个燃点,但并非起点。 这个故事开始于90年代…… 《年终礼:在白纸上绘制未来(第5集) - 砸烂闭环》 #China #WhitePaper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万润南:六四为何爆发 为什么说中国又处在大变革的前夜』:从彭载舟在四通桥上刷出“要选票不要独裁”的大标语到白纸运动,再到最近清

『万润南:六四为何爆发 为什么说中国又处在大变革的前夜』:从彭载舟在四通桥上刷出“要选票不要独裁”的大标语到白纸运动,再到最近清华大学出现的“打到共产党”,“打倒习近平”的口号,民众的情绪比八九年更加激烈了。34年前他们还对共产党抱着一点希望,现在不抱希望了。via…

封面图片

鉴于中国的极右翼思潮盛行,我们可以预测未来如果中国出现反抗行动,反抗者的对手也不仅仅是警察、间谍和军队,你们很可能将面对来自整个

鉴于中国的极右翼思潮盛行,我们可以预测未来如果中国出现反抗行动,反抗者的对手也不仅仅是警察、间谍和军队,你们很可能将面对来自整个社会的愚蠢和保守的攻击。这种情况下要想站稳脚跟坚守战略目标,您需要足够的冷静和清醒。 别忘了,改良派最擅长画大饼,而当您饥饿得头晕眼花时,要看清那张大饼是假的,不仅需要定力,也需要智慧。 这篇文章讲述的是一个重要的思考,这一思考在很多国家具有意义,包括未来的中国。 推荐《"只有起义才能拯救我们":要彻底铲除让暴政掌权的土壤,而不仅仅是瓦解现有暴政》

封面图片

彭载舟有苦难言明明是反清零第一功臣,实打实的惨遭老共黑手。就因为是个中年结婚老黄男,身份政治处于鄙视链底层,以至于境外媒体毫不关

彭载舟有苦难言 明明是反清零第一功臣,实打实的惨遭老共黑手。就因为是个中年结婚老黄男,身份政治处于鄙视链底层,以至于境外媒体毫不关注,压根没人在乎他死没死。 这些狗操的mtf和女权,请问白纸和你们有有几把关系了? 所以说长得丑的老黄男真不要反共,反共了境外势力都不理你的

封面图片

所谓的支持清零行动的 “黑纸” 动员是一个玩笑吗?当然。但是,镇压者的确可以和可能在需要的时候这样做。法国已经做过了 红围巾对

所谓的支持清零行动的 “黑纸” 动员是一个玩笑吗?当然。但是,镇压者的确可以和可能在需要的时候这样做。法国已经做过了 红围巾对战黄背心,这一战术被称为《》,在2019年。 重申我们昨天 。用群众维稳群众就是信息战战术的重要部分之一,而且对于统治者来说,这是目前最好用的战术,因为,清零政策已经制造了诸多新的权力支柱、形成了新的权力关系和利益关系,即:在一定程度上,它在群众中形成了对阵 以此来弱化群众整体的不满对统治的冲击力量。 这些新的权力支柱将成为顺手的镇压工具以便 “用群众维稳群众”。这一手段对镇压者来说成本趋近于零。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此前提示:放大白卫兵讨薪的新闻以撼动这些新建的权力支柱: 这一手段之所以能奏效, 正是因为企业媒体的奥弗顿之窗:它们正在将反抗统治暴力的运动压缩为对防疫政策的争议,而回避关于为什么政府根本无权防疫的重要讨论。 关于什么是奥弗顿之窗、一直以来它是怎样欺骗您的,见这里(重要): 这些企业媒体 。 虽然我们制作过很多旨在在公民中培养专业级的独立媒体工作者和调查人员的教程,以便可以对抗上述这类镇压,但我们始终理解为什么中国本土缺少独立媒体和缺乏新闻专业性;这一缺少和缺乏就是如此多人对所谓的“主流/企业媒体”持有谜一般的信任的原因。 阅读永远都不是问题,开卷有益,只要您始终战略明确,逻辑清晰,随时问问为什么 意识到媒体没说的话,而不是只看到他们说了什么,您就不会被奥弗顿之窗压扁,从而大幅降低这种镇压手段对您的影响。 #tips #China #ZeroCovidPolicy #protest

封面图片

社会不需要被“动员”。异议社区曾经将力气花在了错误的地方

社会不需要被“动员”。异议社区曾经将力气花在了错误的地方 回答读者提问:「白纸的舆论很快就淡掉了,一切都结束了吗,难道我们什么都没做到吗?动员是不是越来越难了呢?该怎么办?」 iyp:人们对舆论过于关注了。事实上一个国家是否在走向极权/ 是否还有希望,人们对正在发生的事的态度如何并没有那么重要,应该被观察的是一般行为常规的改变 即我们期望从他人身上看到的东西的改变。 社会秩序就是这样一种期望的平衡,每个人通过这样一种方式行事,即在考虑到他人的预期行为的情况下,获得最大的利益和风险规避,通过这些行为确认他人的类似期望。这个秩序就是由每个人的行动来重现的。 请注意,在此任何偏差都会变成 "失败的策略",并且自动受到遵循所谓的 "最优" 策略的其他人的行为的惩罚。比如你拿着标语牌走进广场,而潜在的支持者选择了 “弃权" 而不是 “加入” 这是因为大家的预期表明,其他人也会选择不站出来。这意味着小团体行动的风险会很大。我们曾经就听到过 :“我不怕危险,怕的是社会的麻木让我不值得冒险”。它所描述的就是这样一种心理预期;另一种情况,潜在的反对者选择了 “谴责" 而不是 "保持沉默",这并不是因为谁采取了多么强大的动员,而是因为他们自己知道这样的选择是正常的,他们相信其他人也会这样做,不会受到鄙视或惩罚。 理论上,每个人都可以立即转换为完全不同的社会预期平衡,然后其他策略就会变得最优。但这不会是协调的,人们无法达成一致。关于替代方案的对话本身就属于一套 “失败" 的策略。 要想实现转变,就必须出现一个足够强大的例子,形成替代性的期望 新的 "默契契约"。但它如何才能出现?每一个敢于树立新行为榜样的人都会在当前的平衡中去冒险使用 “失败" 策略,并会受到 “惩罚";而单独一个最终被惩罚的例子并不能激励其他人,就如 、 等人的案件,它们都不是单独起作用的,需要有足够多的人采取类似这样的冒险策略 大到能改变周围多数人的奖惩预期。类似于我们曾经描述过的 “” 的原理,因为它实现了自我复制。同样类似于您所了解的 :“在一个新闻是犯罪的国家里,让所有人都成为记者”。 虽然,只要有另一种平衡占主导地位,这就只能在局部发生。也许来自现有秩序的惩罚会被视为一种收益(例如殉道者和 );或者一个平行的奖励系统会出现(作为反抗者的 );但可以设想,最初的群体将有可能会重塑社会部分人的期望,新人会转而采用其他行为策略,从而强化了替代性预期;以此类推 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就出现了。 这样的转变用级联的概念来描述。抗议门槛模型中的级联,撤回对政党的忠诚的级联...... 等等。如我们描述过的 。 以白纸行动为例,当反封锁的消息在互联网上逐渐变得热门时,当 “” 广为流传时,是在提醒人们一般行为的常规正在改变,它在暗示:街上随便哪个人都可能厌倦了封锁;如果你在街头大声宣传清零可能会遭到鄙视 …… 这就是为什么行动会迅速跨地区复制。 另一方面,镇压当局的舆论工具是在做相反的事,他们通过 ,来虚构一种截然不同的现实,从而希望暗示人们:街上随便哪个人都可能支持清零政策;如果你在街头大声宣传反封锁可能会被迅速举报给警察;甭说不可能有反对党了,就连改良派官员也会迅速被清理出去 …… 等等。您可能很熟悉的环境叙事。 可悲的是,这类舆论工具作用显著 尤其是在异议群体中被广为信任;其典型表现有3种:1、虚无和愤世嫉俗(“、崩溃吧 、”);2、(“支那人就是不行”);3、自我孤立和自我边缘(“……”)。所有这些表现都在加强镇压当局的 ,其性质都属于政府水军的吹鼓手,不断帮助提醒社会关于“反叛必输”的心理预期。这些信号,一步步将社会插入一个新的常规,一个新的预期系统,在这个系统中,草木皆兵,人人自危,每个人都被孤独和恐惧所包围,每个人都在假设身边的任何其他人都不可信。这就是噩梦运转的方式。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要批评异议社区在某些时候不经意流露出的自怜自艾,那是一个严重的败笔。批评绝非缺少理解和同情,相反,真正的理解和同情是帮助您重新思考对我方 。 也许人们能指出形形色色的宣传者,但真正的宣传不是由任何人手动控制的 它是一个逐渐展开的信号螺旋,它改变了社会的实际预期。中国社会不是被所改变的,而是因为人们的日常预期发生了改变,逐渐的但并不缓慢的改变,这意味着你我关于其他人的最佳行为策略,你我 “知道" 他们的行为方式,会发生变化。而这就变成了一个自我实现预言。 幸运的是,白纸行动有望促成一个新的 "默契契约”,通过推动社会 ,逐渐改变社会奖惩预期。另一边,,这场镇压将是严酷的和持续的,是针对所有人的,因为镇压当局的目标是要重新夺回社会心理这个战场。 这就是反抗者应该致力于坚守住的位置 。守住火种并不是口头的倡导动员能做到的。或者说,有效的动员并不是活动家站在那里大喊着呼吁公众去怎么做,而是创造一种替代性的预期,人们将主动跟上来。 #China #WhitePaper #protest #tips #Strategies

封面图片

习近平最近说了一些接地气的话,试图证明自己认识并掌控局势。比如白纸运动后,他会见欧盟外宾时说,人们抗议是因为“大学生对长期的防疫

习近平最近说了一些接地气的话,试图证明自己认识并掌控局势。比如白纸运动后,他会见欧盟外宾时说,人们抗议是因为“大学生对长期的防疫感到沮丧”,表示他很清楚国内的动态。 新年贺词里,他似乎提及人们对防疫有分歧,暗示自己清楚民意。 中国这么大,不同人会有不同诉求,对同一件事也会有不同看法,这很正常,要通过沟通协商凝聚共识 最近他还提到“要营造环境、创造条件,鼓励基层干部群众讲真话、讲实话、讲心里话”,似乎是想说他很了解人们的怨气。 但是,个人认为,2022年有三大事件,可以说明中央对现实并没有清楚的认知,而且不仅是对个别领域,是存在全面性的认知问题。 1,误以为俄乌战争会很快结束,说明中央在军事领域有认知问题。 2022年初,中俄签订重要协议,外交部发表了中俄合作“没有禁区,没有上限”等言论,此后普京高调访华。诸如此类种种迹象事后可以证明中国政府有意支持俄罗斯对乌展开“特别军事行动”。战争开始后,外交部又第一时间发表了著名的在乌中国人可以贴中国国旗保平安言论,更证实了中国政府不仅支持俄罗斯,而且深信俄罗斯会速胜。一年来俄乌战争的进展已经证明,中国政府完全误判了战争的结果,俄罗斯非但不能速胜,甚至连占领乌克兰的几个州都很勉强。如果是一般民间网友,因为并不关注俄乌局势,而且可能会受到俄罗斯大外宣的影响,确实很可能误判形势,这是可以理解的。但中央肯定有广泛的情报来源和专业的军事分析团队,他们也做出如此判断,只能说明高层的确存在严重的认知问题。 2,佩洛西访台全网直播的闹剧,说明中央在外交和宣传领域有认知问题 七月份有传言说佩洛西即将访台,中国外交部连连放出狠话。到8月初佩洛西即将成行时,不仅有外交部高调反对,连军队也放出"埋葬一切来犯之敌"等狠话。之后微博把佩洛西相关话题提到热搜前列(显然是受命而为),央视微博发布su-35战机飞越海峡等消息,让全民对佩洛西访台的关注度提高到了最高点。随即佩洛西专机正常抵达台湾,而中国军队实际上毫无作为,搞得全体网友大失所望。事后来看,要么是中国政府误以为佩洛西不会真的访台,要么是误判了人们对台湾问题的期待,也有可能是既不知道美国人在想什么,更不知道中国人在想什么。 3,毫无准备的放开疫情管控,甚至暗暗鼓励快速过峰,说明中央在内政方面存在严重认知问题 如果说前两条还在国际大棋范畴,和普通人没有实在关系,甚至可以让人们当作闹剧来看,那么12月毫无准备的防疫政策180°大转弯则是彻底的悲剧,大部分中国人都受到了直接负面影响。突然放开管控后,国内出现了史无前例的疫情爆发,而政府在医护、药物、医疗器械、丧葬等方面几乎毫无准备,导致一时间城城缺医少药,在全国范围内复刻了三年前的武汉悲剧。之后政府尝试做出了一定的补救措施,比如为北京人调拨药品和血液等等,但显然是临时起意,并不是有所准备的行为,反映出他们没有考虑过现状发生的可能性。个人认为,这说明政府没有认识到奥米克戎的传播能力,也错判了患者的无症状比例。在经历了全世界研究新冠三年、中国把抗疫作为头等大事的三年后,政府还能做出如此的误判,说明他们的认知已经完全和现实脱节了。 综上,无论“中央的本意”是不是好的,事实都表明,他们在军事、外交、内政等诸多领域的认知都和现实严重脱节。他们已经生活在信息茧房里。因此,不论最高领导人使用何种的谈话小技巧,暗示自己对现实有清醒的认识、有掌控全局的能力,都已经不足以取信于民。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