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读者评论 对故事的态度取决于讲故事的人。通常,透过媒体的棱镜人们看到的只能是金主绘制出来的世界。
转读者评论 对故事的态度取决于讲故事的人。通常,透过媒体的棱镜人们看到的只能是金主绘制出来的世界。 例如,我们中很多人可能都认为卢德主义是一种消极现象,而卢德分子本身则是阻碍进步的保守派。然而,随着人工智能和自动化的崛起,这种现象正在重获现实意义。 …… 传说在 1779 年,一位名叫内德·卢德(Ned Ludd)的村民摧毁了莱斯特郡的两台织袜机。随后,英格兰其他地区也发生了类似的破坏活动。任何试图找出肇事者姓名的努力都会遭到农民的冷嘲热讽:"卢德肯定来过这里。" 最终,围绕着 "卢德王"的神话,一场工人运动兴起了,他们在工业化的高峰期破坏机器。 为了理解他们破坏行为背后的动机,首先要看看他们的历史背景: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英国。私有化的结果是,农民失去了养活他们几个世纪的公有土地,失去了生计,从茅屋、草地和毛茸茸的绵羊的世界搬到了城市,成群结队地住在贫民窟的棚屋里,每天在富人拥有的工厂里工作 16 个小时。 那些拥有土地的人,主要是贵族、士绅和从他们中间出来的企业家。他们中的一些人继承了土地,另一些人则通过接管殖民地后的贸易往来获得了土地。换句话说,一切都属于王室、他们的党羽和富商,这些家伙通过抢劫、奴役和投机取巧保持着高端的社会地位。 那些创造美好事物的劳工们正在大批失业,他们也想去工厂 - 与儿童和农民并肩工作。在某一时刻,这些被剥夺了权利的劳动者,他们的世界、土地和生存手段都被剥夺了,他们被告知,现在将有一台机器代替他们在工厂里工作:对不起咯你们这些饥饿的家伙们,但市场已经决定了 我们不再需要你们了,滚出去吧,不要妨碍进步。 这话是谁说的?那些一辈子没干过一天活却拥有一切劳动成果的人。说真的,农民哪来的冲动去搞机器? 不,"卢德分子"并不是在与技术作斗争,而是在与权势作斗争。权势首先将剥削他人劳动所获得的财富集中到自己手中,然后将其转化为自动化,全然不顾其对被掠夺者造成的后果。 值得补充的是,19世纪初的时候,自动化已经不再是不可想象的事 - 早在中世纪,人们就已经实现了磨坊自动化。1779年,"疯狂的技术恐惧者" 内德·卢德对袜子机器大加挞伐,但自1589年以来,织袜机就一直在使用,并不是什么新技术。难道工人们已经观察了几个世纪之后才认识到机器是什么? 在这个故事中,机器并不是原因和敌人,而是一个象征性的物体,卢德分子通过攻击这个物体来表达他们的阶级抗议。同样,抗议的不是机器,而是那些拥有机器的人;攻击的并不是技术,绝不是进步,更不是文明,而是隐藏在这些美丽词藻背后的东西 剥夺权利、不公正,以及那些无视所谓的"多余的人"的需求、命运或人性,而将其取代为乞丐的秩序。 卢德分子是最早为工人利益而战的人之一,那会儿马克思还没做胎呢,他们就已经在驱赶那些吸血鬼了。显然,在当前这个除了断头台之外一切都在受到自动化影响的时代,卢德大军仍然可以让人们感受到自身。 所谓卢德王的形象是一个邪恶且聪明的浪漫主义者,尽管他处于被压迫的地位,但他反抗资本的非人化机器。 #AI #Automation #Humanrights
在Telegram中查看相关推荐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