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解释为什么要强调上图中这件事 (对中国的重要性是一样的)

转帖:解释为什么要强调上图中这件事 (对中国的重要性是一样的) 现代俄罗斯有两种政治恐惧。 第一种恐惧是对惩罚的恐惧。这种恐惧可以追溯到苏联时期,当时任何个人政治活动都会带来严重问题。一个人可能会因为二十年前支持托洛茨基而遭受惩罚,而托洛茨基当时是党的领导人之一、国防部长和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一个人可能会在意识形态的讨论中抓不到重点,因为在这类讨论中,不管你向左还是向右迈出任何一步都等同于破坏。一个人可能在“去斯大林化”已经开始的情况下还在美化斯大林,完全出于惯性,或者主张考虑老兄捷克斯洛伐克在自由化方面的积极经验,却不知道严打"布拉格之春"的决定已经拍板儿了…… 就这样,苏联人民内心对任何政策都充满恐惧。这种恐惧在20世纪80年代末似乎消失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政治化意味着有机会给不同的候选人并关注议会辩论,但是,后者很快就变得枯燥乏味了,而前者也变成了,让人加倍感觉到“普通人”无法影响任何事情。至于直接参与政治,即使在当时也是 "沉默的大多数",他们认为"普通人"不应该惹麻烦,因为“天干物燥,玩火自焚”。 第二种恐惧是对不稳定和解体的恐惧。在20世纪80年代末,这种恐惧要少得多 尽管当时商店里的货架空空如也,但人们依然觉得大国不会轻易崩溃。而现在发生的都不是崩溃,而是向某种新的品质的转变,之后将意味着手足无措一片茫然。,在国内本地几乎没有影响,且颇具争议。 当解体的严重性变得很明显时,戒备的情绪就会加剧。因此,俄罗斯人对反对派的态度是:大多数人认为需要反对派,但反对派是为了向当局提供建设性的替代解决方案,而不是为了争权夺利。 对不稳定的恐惧还起着另一个重要作用 它往往会 "强化"对惩罚的恐惧。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害怕参与政治,TA可以用政治正确的解释来掩盖 TA并不害怕任何人,实际上TA是一个“关心稳定的爱国者”。 苏联解体后的几代人对不稳定和解体的恐惧相比下要小得多,原因显而易见 他们要么是1991年的孩子,要么那时还没有出生。对他们来说,苏联已经成为历史,恢复苏联的做法会引起不同的感受 ~ 从漠不关心到拒绝接受(这点是与被伤及筋骨的乌克兰年轻人不同的地方)。不过很多俄罗斯人认为惩罚的恐惧更加难以忍受,这种恐惧虽然在社会上越来越少,但始终在家庭中流传。长辈们会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上一代人的经验来约束晚辈 …… 换言:在解决这个问题之前是无法民主化的 解体解决不了这个问题;目前的反对派/也就是“反对党”,同样做不到。 什么才能做到?就是中最后提到的事。是所有这些事情的唯一要点。先打破,是达成这一要点的第一步。 #纳瓦尔尼 #反对派 #俄罗斯 #安全性 #政治斗争 #中国 #tips #Navalny #Opposition #Russia #Security #PoliticalStruggle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关于塔克卡尔森的普京采访【转帖 -1】

关于塔克卡尔森的普京采访【转帖 -1】 关于塔克卡尔森的俄罗斯之行,除了你们都在说的那些之外,这里再补充一点。它首先提醒的是,俄复制了苏联与美国孤立主义者建立关系的手段。 现代俄罗斯与苏维埃俄国的区别在于,它强调尊重东正教和俄罗斯主权(甚至久加诺夫对亚历山大三世赞不绝口)。因此,它在西方的首选合作伙伴肯定无法是左派了,相反只能是传统主义者、极端保守派、同性婚姻和现代文化的反对者。总之,就是那些在苏联被称为 "反动派"的人。 事实上更有趣的是,早在20世纪60年代,与不少西方左派人士的交流就开始让风格越来越保守的苏联官僚机构感到压力了。已经习惯于不容置疑地服从莫斯科。现实主义艺术家列宾、苏里科夫、希施金一直都是苏联官僚的艺术榜样。因此它即便知道毕加索是一位进步的艺术家,但内心也并没有接受20世纪的艺术探索,即 "现代主义-抽象主义"。 因此,,与传统主义者的和解是建立在一定的文化基础之上的,还添加了""所强调的对宗教的尊重、,以及在道德领域对通常准则的取向。 但现在很少人知道的是,早在20世纪20年代,苏联的对美政策就有三板斧。首先是与共产国际的关系。其次,是与同情苏联经验的更有影响力的 "进步公众" 的关系(其中一些人在30年代隶属共产党,但他们中的多数人都对教条主义和纪律感到不舒服。参见“”)。 但在第三方面,则是针对反对美国干预欧洲事务的孤立主义共和党人的政策。孤立主义者阻挠美国参议院批准《凡尔赛条约》和加入国联,理由是美国不应承担如此大规模的国际义务。他们还反对支持俄国的白军运动,认为俄国人应该处理自己的内部问题,美国政府不能进一步加重纳税人的负担。 同时,孤立主义者在意识形态上并不接受共产主义,因此他们当然不能与结盟。但苏联向孤立主义者传达的主要信息是:苏维埃俄国(以及后来的苏联)是一个正常的国家,不干涉美国事务,并愿意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发展贸易关系。甭管它想在自己国内(而不是在美国)建设什么主义,就让它去建吧,别过问 …… 孤立主义领导人之一、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主席、共和党人威廉博拉对苏联持积极态度,是当时的主要纽带。 有趣的是,在工会领袖比尔·海伍德(William "Big Bill" Haywood)被控共谋谋杀爱达荷州州长一案中,博拉作为公诉人一举成名。海伍德被法庭宣判无罪,流亡莫斯科期间去世,葬于克里姆林宫的围墙内。与此同时,博拉赞成与苏联建交,以方便贸易往来。 众所周知孤立主义者和苏联有一个断崖式的分手:1941年6月22日,当时孤立主义成为苏联获得军事和技术支持的障碍。但务实的经验依然存在。现在,俄罗斯和当前的美国孤立主义者有了更多的共同点 共同对手是拜登;把普京作为一个“捍卫传统价值观的基督教领袖”供起来。 #俄罗斯 #极右翼 #美国 #孤立主义 #苏联 #地缘政治 #普京 #塔克卡尔森 #Russia #FarRight #USA #Isolationism #SovietUnion #Geopolitics #Putin

封面图片

可能需要重新强调这件事:

可能需要重新强调这件事: 以防疫为名的社会控制暴力,对89后中国社会延续了三十多年的社会行为常规形成了强烈冲击; 对监视和限制的共同愤怒,在某些程度上让人们变得重新默契起来。而这,正是对政权最大的威胁。 因此,对镇压来说,他们必须能够实现重新拆散这个社会, 让人们重新回到彼此猜忌、人人自危、消极诠释、竞争和攀比的散沙状态, 这才是一个社会最容易被控制的状态。 要做到这点,只靠抓人可不行。抓再多人都没用。镇压当局必须能挑拨社会心理的深层弱点,才能再次离间人们。 白纸行动构建的这个新的 “默契契约” 非常脆弱,因为这是一场反抗行动,而非反叛行动 - ; 换句话说,这场行动没有建立在构建新的系统/秩序以对现有系统形成挑战和抗衡的大战略基础之上,这意味着行动本身及其后的社会仍然在同一个系统中存在,并继续受其影响。 这就是它的脆弱性所在。 留住火种并不是容易事。 同时也意味着,您应该特别警惕所有那些造成/导致再一次摧毁默契契约的做法! 不论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 不论是独立的还是被控制的, 只要它重新唤醒了彼此猜忌、人人自危、消极诠释、竞争和攀比的恶魔,它就是镇压的帮手。 因为只有统治者能从这样的状态中获益。 活动家组织,,以避免意外的负效应。 (在“”中回顾构建反抗网络的方法) 再次提及我们的行动主义系列教程(总14集内容: )其中介绍到的诸多技巧都是基本级的要点。 #tips #China

封面图片

转帖:国际刑事法院对普京发出的逮捕令,不具备法律效力,对普京无效。但它有另一个作用(上图)。

转帖: 国际刑事法院对普京发出的逮捕令,不具备法律效力,对普京无效。但它有另一个作用(上图)。 Victor:我讲一个故事。 2008年7月21日,国际刑事法院对苏丹总统奥马尔巴希尔发出逮捕令,罪名是与达尔富尔冲突有关的种族灭绝罪行。 而在2017年,奥马尔巴希尔乘坐俄罗斯飞机前往俄罗斯,在那里他会见了普京和梅德韦杰夫。 当被问及普京为什么要会见一个被指控犯有种族灭绝和反人类罪的人时,新闻秘书德米特里·佩斯科夫说,巴希尔 “是苏丹的合法总统,在这种情况下他是合法的国家元首"。 2018年12月至2019年1月间,苏丹发生了反对派示威活动 这是奥马尔·巴希尔统治30年来最大规模的一次。37名抗议者被杀。巴希尔被软禁在他的宫殿里。但他很快就被转移到了普通的单独监禁中。 2019年,俄罗斯自由与变革联盟说,已经做出了一项协商一致的决定,赞成将巴希尔移交给国际刑事法院。 统治者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也只有人民能取消赋予。当人民做出这一选择时,所谓的「地缘政治格局」便随之改变。 当您在讨论俄罗斯与中国的关系、美国与中国的关系、中国在中东北非的力量所在…时,别忘了,改变所有这一切的可能性在您手里!#Russia #China #Uprising

封面图片

田飞龙:反对派须转型为适应新制度的「忠诚反对派」

田飞龙:反对派须转型为适应新制度的「忠诚反对派」 全国港澳研究会理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田飞龙表示,被《香港国安法》和新选举法排除的反中乱港势力和外部干预势力,不可能甘心失败,港独国际路线仍在酝酿发展,本土极端势力仍在蛰伏窥探,而外部干预势力则寻找新的干预抓手和矛盾爆发点。田飞龙在报章撰文,指出国务院港澳办主任夏宝龙日前解读国家主席习近平「七一」讲话时,提醒香港治理要警惕「贼心不死」,要做到「不留缝隙」,是具有现实针对性和政治敏感性,是对巩固「一国两制」制度安全与保护香港长治久安的负责任提示和指导。他认为「不留缝隙」并不是针对民主派,但也确实对民主派适应新制度的政治改造和调整,提出时间上和行为上的紧迫性。反对派仍有活动空间,但必须转型为适应新制度的「忠诚反对派」,否则并无合法合理的政治生存路径。 -- ::

封面图片

转评论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苏俄在政变后没有进行政治改革?

转评论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苏俄在政变后没有进行政治改革? 1991年的八月政变在新俄罗斯的建国神话中占据了核心地位,这正是苏共保存苏联及其政权的最后一次尝试,但最终却导致了苏联的崩溃。这通常被认为是政变的主要和唯一结果。 然而,还有另一个同样重要的结果。作为胜利者的叶利钦本可以制定一部新宪法,他的团队本可以提出新的政治体制来取代垂死的苏联体制。但他们没有这样做。为什么? 显然,叶利钦并不需要苏联,所以他在苏联自我解体的最后阶段尽可能地消极。但叶利钦也没有为苏俄/俄罗斯联邦制定任何政治变革计划。不过他有一个巩固总统权力的策略。1991年秋天,叶利钦在其合法性达到顶峰时,倾尽全力说服人民代表大会赋予他紧急权力,以实施经济改革。他成功了。与此同时,一个宪法委员会正在某处开展工作,而叶利钦对此完全漠不关心。 事后,叶利钦和盖达尔多次解释说:他们要解决的是国家经济生存的首要任务 必须给人民面包,而不是宪法。这是一个强有力的论点,尤其是对于那些还记得空空如也的货架和排队买白菜的人来说。但这里有一个问题:没有证据表明叶利钦对新俄罗斯的民主结构有任何计划(传闻称是其他紧迫任务阻碍了他实现这一计划)。 更糟糕的是,自由民主社会中几乎无人关心缺乏这样一个计划的问题。盖达尔只是简单地用一个假想的公式堵住了这个漏洞,即建立一个所有者阶级,然后有一天他们就会像西方那样建立起良好的资产阶级制度。自由派知识分子将叶利钦视为他们反对中央政治局的敲门砖,他们真诚地相信,一旦叶利钦逍遥法外,他们就可以 "随时把他扔下去"(这些前莫斯科市长加夫里尔·波波夫1993年在接受沙赫纳扎罗夫采访时的原话)。 政变后,公共政治的改革全盛时期实际上就结束了。不再有影响议程的群众集会,昨天还是叶利钦主要伙伴的 "民主俄罗斯"活动家对叶利钦已经不再重要 现在唯一能让他感兴趣的东西只有帮他巩固权力所需的苏联将军和官僚。 我认为这个故事里有两个重要的教训。首先需要认识到,并不存在一个“民主俄罗斯”的计划。苏联废墟上曾发生过一场激烈的政治斗争,获胜者都是务实的战术家,他们为了夺取和保住权力,巧妙地转移了任何战略问题。后来的宪法和整个政治制度的设计,以及直到今天的各种变异,都是这些战术性举措的产物。总统独裁发生于1993年、1996年和2000年代,但它是在那场政变后拒绝政治变革的时刻孕育出来的。 对任何政治转型都是如此,你必然会遇到那种反对派政客,他们希望保留现有的政治制度,只做最微小的表面文章。他们所做的就是拼命说服你,让你相信这就是“政改”。对于目前的状况来说,他们一定会以需要解决 “最紧迫的经济问题” 为理由,让你忘了其他所有更关键的东西。 在这一点上,需要更多人能够清楚地认识到,选举新总统甚至新议会都可能并不是民主变革,甚至连改革都不是;同时,未来新政治体制的轮廓也正是在与他们的不断斗争(包括选战)中形成的。 #tips #Revolution #Politics

封面图片

#两岸国际【Now新闻台】上月遭枪击受伤的斯洛伐克总理菲佐在社交媒体发表讲话,批评反对派散播政治仇恨,导致他遭到袭击。

#两岸国际 【Now新闻台】上月遭枪击受伤的斯洛伐克总理菲佐在社交媒体发表讲话,批评反对派散播政治仇恨,导致他遭到袭击。 菲佐在讲话中表示,预计自己在本月底至下月初重返工作岗位。他称,对袭击者没有恨意,但形容对方因不满他的政治观点而刺杀他,是邪恶政治仇恨的使者。菲佐又批评反对派对他及执政党散播政治仇恨,警告若这情况持续,类似事件只会再次发生。 菲佐同时表示,一些西方民主国家试图介入斯洛伐克内政,令拥有不同意见的权利消失,又说因为他的政府在俄乌战争上与西方意见不合,令反对派获得西方国家支持。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