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房送户口! #中国 一线省会城市再出大招

None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超 20 城明确「买房送户口」,专家称如再有新政或涉一线城市落户,这种可能性有多大?会带来哪些影响?

超 20 城明确「买房送户口」,专家称如再有新政或涉一线城市落户,这种可能性有多大?会带来哪些影响? 王克丹的回答 户口其实最主要的就是公共福利的与户籍的捆绑,比如限制刚需的教育资源,而世界上根本就没有免费的东西,尤其是政府部门本身不直接创造财富,主要靠狭义和广义的税收来支撑: 税收,比如之前我们讨论个税改革的时候,就大致给出了大家感官最直接的税收,也就是个税占一般性公共预算收入的比例极低,连10%都不到,其他的虽然不从收入环节征税,但总归还是整个经济循环中的税收,尤其是增值税这个第一大税种,妙就妙在只有1亿不到的劳动者专项附加扣除等之后还需要交税的,甚至大多数人甚至都不知道自己交了税。 非税收入,国有资产变卖和罚款等,人总是好糊弄的,比如城投以国有资产,比如地方的管道和公共区域的使用权,打包作为抵押来借钱花,虽然没有明面上变卖国有资产,但未来偿债周期集中到来,换不了钱怎么办?中央拿纳税人的钱填坑是一方面,变卖资产也是一方面,也就是在国有资产私有化之前就被掏空了,但大部人还是好糊弄的,他们只会去骂后来者因为违约压力把抵押物卖出的人,而不会想到在卖出之前早就被抵押和分配的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1~5月税收收入同比下降5.1%,当然和去年的增值税高基数有关系,但另外一项数据则非常离谱,那就是非税收入同比增长10.3%,所以也不要惊讶于国有资产出让,地方不能节流增效,只能是开源上面,国有资产处置和罚款都是很正常的。 负债,去年非常重要的一个点就是中央财政赤字,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量107416.7亿元、支出总量149016.7亿元,赤字41600亿元,地方也放开了举债的一些限制,只是数据相对不好预测,且从城投拿地的规模来看,预计也不会少于万亿的规模。 这种结构的转化其实也很好理解,市场收缩周期明面税收不上来,往往还得减税降费,强行的非标准化追溯过去几十年的税收,只会加速市场的收缩压力,法这东西重要在于执行,经济过热的时候不去健全税收体系,多少明星的问题来源于内斗,没钱了总想着杀猪而非长期统一标准,注定是走不远的,毕竟企业只是一个虚拟的法人,钱早就分了,就好比你现在就是罚恒大10万亿,它要能拿出来才行啊,钱早就分了,甚至都在外边了。明面税收开源很难做,那么必然是在非税收入和负债上做文章,包括罚款力度和地方国有资产的处置,亦或者拿集体财富抵押去贷款,把未来几十年的承包权打包融资或者卖出等等,其中成本最小的反而是国债,毕竟成本更低也更透明。 说这么,读者可能会疑问和城市放开户口有什么关系? 土地财税并不是统一标准的,过去的基本特征就是越往后,土地成本越贵,包括到现在房子早就卖不出了,你会发现地方只取消土地价格上限,而设置下限,兜底往往还是上面提到的城投拿集体财富抵押贷款来玩。对于后来的人来说,其实享受相同,甚至还不如老城镇化群体的公共福利,但要多交几倍甚至数十倍的土地税收,支撑则是六个钱包的积累+未来几十年的负债,地方拿到这些钱,再过去常常占到地方财政收入的一半,来支付当年的公共支出,当然本身用在普通人身上的就很少,稍微好点的地方还能扶持点企业提供就业,有的地方几乎就被各个环节分食殆尽了,就业机会没有,公共福利也没有,这类地方过热之后的出清甚至能到几百块钱一平都未必有人要。 那么现在是什么情况呢? 地方明面+隐性债高企,对应央行和中央这几年三令五申的协助地方化债,尤其是隐性债,这利息可不低,都是地方财政的压力。 土地财政大幅缩水,今年这投资增速来看,即便城投左手倒右手兜底,预计也就是4万亿左右的土地出让金,而这个数字在2021年是8.7万亿。 市场收缩与加杠杆收缩,在流转环节收税,大家都不借钱,也不扩大生产,主要来源于居民部门不借钱和收缩开支了,只要税收不下降太快在去杠杆周期都是乐观的。 怎么办?本身公平向普通人的公共福利就少,另外一个新问题是关于克扣学生奶补贴钱的事情,就这点钱也要扣,节流做不到,效率无法保证,收入还显著下降,户口相关的公共福利,尤其是教育资源,马上前几年生育率大幅下降就会传导到小学,现在感受最深的大概就是幼儿园了,你这户口是人家交了房价一半的税收换来的,且这些税收更是用在降低市场金融风险上,搞的和施舍一样,放下地方的公共支出靠当下土地财税,而未来靠谁,那就要看年轻人接不接得住了。说句难听话,有些事情确实应该丢入历史的垃圾桶了,尤其是不能成为劫贫济富的工具。 via 知乎热榜 (author: 王克丹)

封面图片

买房送户口,南京楼市或迎变化

买房送户口,南京楼市或迎变化 4月26日,南京市发布《关于合法稳定住所落户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其中提到,将进一步放宽落户条件,在南京市拥有合法稳定住所且实际居住的非南京户籍人员,可以直接办理落户。 对此,多位受访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南京此前就有放宽落户限制的计划,随着老龄化问题的加剧,南京需要吸引更多年轻人口以保持城市的活力和创造力。 南京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回复,目前该文件尚处于征求意见稿阶段,并未形成正式文件,因此并不具备法律效力。若该征求意见稿在公示期间未收到任何反对意见,一旦正式文件得以发布,届时购房者可享受买房落户的权益。 消息来源: 中国房地产报

封面图片

广州成中国首个推“房票”一线城市

广州成中国首个推“房票”一线城市 广州近日通过城中村改造相关文件,提出探索房票安置政策机制等策略。据了解,这是“房票安置”第一次出现在官方文件,广州也由此成为首个明确提出“探索房票安置政策机制”的中国一线城市。 根据证券时报星期六(10月28日)报道,《广州市城市更新专项规划(2021-2035年)》《广州市城中村改造专项规划(2021-2035年)》经第四届广州市规划委员会地区规划专业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 其中最为引人关注的是,文件提出“优化成本核算与征拆标准,探索房票安置政策机制,拓宽城中村改造资金支持渠道等策略,破解城中村改造难题,提升改造效率”。 据了解,广州此前城中村改造的补偿方式,主要以回迁房补偿为主,现金补偿为辅,“房票安置”是第一次出现在官方文件中。 2023年10月28日 2:54 PM

封面图片

#时事大家谈 : #中国 再出大招救 #楼市 ,能否结束危机?

封面图片

中央社中国官方出手收购房子救市 一线城市跟进 ||

封面图片

分析师:更多中国一线城市有望跟进住房“以旧换新”

分析师:更多中国一线城市有望跟进住房“以旧换新” 深圳市宣布开展住房“以旧换新”活动,房地产分析师称,更多中国一线城市有望跟进。 综合中国经济网和《证券日报》星期四(4月25日)报道,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叶银丹说,整体上看,住房“以旧换新”政策有助于加快新房和二手房的销售速度,畅通新房、二手房链条,进而在提高楼市活跃度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叶银丹认为,从目前各地推出的“以旧换新”政策来看,主要限定在一些新楼盘,总体选择范围仍相对有限。建议后续各地出台住房“以旧换新”政策时,进一步扩大新房选择范围。同时,建议各地加快制定适合当地房地产市场实际情况的房屋“以旧换新”规范流程,包括但不限于明确旧房卖出时间节点、新房交付时间、违约责任等。此外,还要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确保各方按照规定履行职责。 叶银丹说,未来,在楼市需求侧政策方面,一线城市或许还将会有新动作,“无论是从置换需求还是从二手房流动性等角度看,相较于其他城市,一线城市实施住房‘以旧换新’会有更好的效果。近期,北京、上海正逐步且适度调整楼市政策,不排除其后续也将因地制宜地推出相关住房‘以旧换新’政策,以进一步激活当地房地产市场活跃度。” 深圳市房地产业协会与中介协会星期二(4月23日)联合发起商品住房“换馨家”活动,第一批参与活动的共有21家中介机构和13个房地产项目。 去年以来,包括宁波、福州、长沙、济南、郑州等逾30个中国城市提出支持住房“以旧换新”,深圳是最新推出相关政策的城市。 2024年4月25日 12:19 P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