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运营商 NTT DoCoMo 将于2026年3月底结束其移动互联网服务 i-mode。

日本运营商 NTT DoCoMo 将于2026年3月底结束其移动互联网服务 i-mode。 NTT 近日在其官网上发布了一段“”视频 ================= i-mode 是1999年推出的,像WAP一样是为当时性能低、网络带宽窄的手机设计的服务。 这视频基本上就是功能机上网时代的点滴场景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互联网审查技术运营商Sandvine 退出俄罗斯

互联网审查技术运营商Sandvine 退出俄罗斯 该公司的深度数据包检测设备可用于监控互联网流量并审查特定网站。 2017年,加拿大技术公司Sandvine与硅谷的一家竞争对手Procera Networks合并。两家公司都销售一种强大的互联网监控工具,称为深度包检测技术,可以管理网络流量,阻止恶意软件和垃圾邮件,而且更有争议的是被各国政府用来审查网络。合并后,Sandvine将其总部迁至美国,并开始在俄罗斯运营。… 根据彭博新闻社审查的公司文件和三位熟悉此事的人士的说法,他们告诉潜在客户,它可以用来阻止或干扰对特定网站的访问,发现特定人员的位置,并支持当地执法。 该公司最终达成协议,将其设备出售给两家电信供应商。根据内部记录,俄罗斯第二大移动运营商Megafon和俄罗斯政府控制的公司Tele2 Russia。 一位发言人说,自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以来,桑德韦尔公司已经撤回了在俄罗斯的工作,停止了在该国的所有销售。此外,该发言人还表示,该公司的设备在俄罗斯用于计费和 "服务质量",而不是用于审查互联网。 Sandvine在俄罗斯的经历是在对深层数据包检测设备的使用进行更广泛的清算时发生的。据彭博新闻社报道,该技术有许多合法用途,但它也被部署在其他国家,包括白俄罗斯、埃及和约旦,用于互联网审查。… 美国商务部最近敲定了一项规则,对可能实现 "大规模政府监控 "的深层数据包检查系统的出口进行控制,据该部门发言人称。该发言人说,许多盟国都需要这种控制,"以防止敏感技术落入危险分子手中"。 彭博社

封面图片

欧洲主要卫星运营商联手打造卫星互联网,与 Starlink 竞争

欧洲主要卫星运营商联手打造卫星互联网,与 Starlink 竞争 一个由几乎所有欧洲主要卫星公司组成的财团本周宣布,它计划竞标一个计划中的卫星群,以提供全球通信。这一个星群将为欧盟提供来自低地球轨道的互联网,类似于SpaceX的Starlink。 竞标者包括空中客车防务与航天公司、欧洲通信卫星公司、SES和泰雷兹阿莱尼亚航天公司等大型企业,是对欧盟要求构建自主卫星网络的回应,以便为政府服务提供安全通信以及军事应用。 欧盟专员 Thierry Breton 去年11月宣布了欧洲大陆对这个卫星网络的计划,即称为 "卫星韧性互联安全基础设施"(IRIS²)。欧盟将提供24亿欧元,预计欧洲航天局和私人投资将提供额外的捐款。 布雷顿当时说:"IRIS² 巩固了欧洲在空间领域的强大地位,为未来指明了方向"。

封面图片

移动互联网 未成年人 模式 正式发布

移动互联网 未成年人 模式 正式发布 4 月 29 日上午,移动互联网未成年人模式在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主论坛上正式发布。 从操作方式看,移动智能终端、应用程序、应用程序分发平台实现三方联动,大大降低了模式的使用门槛。 从功能服务看,未成年人模式可以提供每日上网总时长控制、使用时段设置、休息提醒、应用管理、使用情况统计等功能,家长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各项设置,实现对未成年人上网行为的合理引导。 从覆盖范围看,华为、OPPO 和中兴在手机系统更新后提供未成年人模式,小米、荣耀和 vivo 在发布的新机上搭载未成年人模式,应用商店建立未成年人专区,短视频、社交、电商、教育、工具等领域重点应用程序全面升级未成年人模式。

封面图片

移动互联网未成年人模式正式发布

移动互联网未成年人模式正式发布 4 月 29 日上午,移动互联网未成年人模式在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主论坛上正式发布。 从操作方式看,移动智能终端、应用程序、应用程序分发平台实现三方联动,大大降低了模式的使用门槛。 从功能服务看,未成年人模式可以提供每日上网总时长控制、使用时段设置、休息提醒、应用管理、使用情况统计等功能,家长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各项设置,实现对未成年人上网行为的合理引导。 从覆盖范围看,华为、OPPO 和中兴在手机系统更新后提供未成年人模式,小米、荣耀和 vivo 在发布的新机上搭载未成年人模式,应用商店建立未成年人专区,短视频、社交、电商、教育、工具等领域重点应用程序全面升级未成年人模式。 中国网信网

封面图片

3G网络退场倒计时 移动互联网“功臣”何以没落?

3G网络退场倒计时 移动互联网“功臣”何以没落? 这意味着,不支持4G/5G网络的机型,未来将无法获得正常的移动通信服务。而在中国大陆地区,近年运营商也一直在陆续清退3G网络,4G和5G早已成为最主流的移动通信网络,3G手机,开启了被淘汰倒计时。那么,对于用户,3G的退场,会对我们使用智能手机产生怎样的影响?没有了3G网络,普通人的移动互联网生活会被干扰吗?运营商纷纷出手,3G网络清退倒计时当年,三大运营商分别拿到了三张制式的3G牌照,其中移动为TD-SCDMA、电信为CDMA、联通为WCDMA。就3G的实际体验来说,这三种制式由好到差的排序分别为WCDMA、CDMA、TD-SCDMA。虽然以现在的眼光看,当年的3G网速堪称龟速,几百KB/s的网速并不能让人愉快地刷图片和视频内容。但是,在当时从2G走入3G时代的人眼中,3G带来的网速飞跃是极具冲击力的,而且3G给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提供了燃料。不过,没过几年,4G时代就到来了。而牌照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后续运营商们对清退3G的态度。因此,中国移动在对3G网络的清退上表现得最为积极,动作甚至比2G退网还快。早在2019年年初,福州移动就完成了6535个TD-SCDMA基站的注销。当然,对于3G退网,移动的准备非常充足。移动当时在大力推进4G网络建设,并且率先普及VoLTE,最大程度降低了3G退网带来的消极影响。中国电信对CDMA网络的退网工作,主要在5G时代开展。大概2021年的时候,市面上的主流智能手机基本都不再支持CDMA网络。而2020年,电信就曾要求,所有入网的5G终端不得支持CDMA频段,同时VoLTE不得设置开关,要保持默认开启和持续打开的状态。相比移动和电信,联通对3G网络的退网,态度相对没那么积极。毕竟,联通拿到的是最好的3G牌照,即便在4G时代,联通的3G网也承载着大量的语音服务。在4G网络覆盖不足的区域,3G网络还起到了一定的补充作用。不过,近年仍然来缓步推进3G基站的清退,同时加快5G基站的建设。中国联通研究院2023年7月发布的一篇论文披露,2G/3G网络出账用户数在中国联通总移动用户数中的占比约为5.3%,承载的语音业务量大概是2.55%,3G退网的条件已经趋于成熟。3G曲终人散,为5G发展让路?随着用户数量的大幅减少和4G、5G网络的快速发展,现在3G网络已经来到了应该退场的时候了。无论对运营商还是普通用户来说,完成3G网络清退,都是利大于弊。首先,5G发展迅速并形成规模,实现大范围普及。工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移动电话用户总数为17.27亿,其中5G用户数量达到了8.05亿,占比约为46.6%。全国移动通信基站总数1162万个,5G基站数为337.7万个。而根据三大运营商提供的数据,全国5G套餐用户数合计超过了14亿。根据中国信通院数据,2023年1-10月,国内市场5G手机累计出货1.88亿部,在总出货量中的占比为81.9%。(图源:信通院)也就是说,目前国内市场,实际5G用户数量占比已经接近一半,市面销售的手机绝大部分都支持5G。即便没有接入5G网络或没有使用5G设备,还有高度普及的4G网络作为补充。其次,3G网络能发挥的作用已经很小。现在仍然在使用3G设备和网络的用户已经很少,毕竟3G手机在国内已几近停产,即便是没有搭载智能系统的功能机,基本都支持4G网络。同时,随着VoLTE的推广普及,用3G网络来承载语音的场景越来越少。(图源:电商平台)另外,3G网络清退,能够帮助运营商“降本增效”。淘汰大批3G基站,可以节约维护和运营成本。随着3G用户数量的急剧下降,3G基站的运行成本已经大于3G业务所带来的收入。而且,3G网络占据着不少宝贵的中低频频段,它们清退后可以释放出可以用于5G的频谱资源,有利于5G的发展。总的来说,3G目标用户数量少,相关通信技术落后,已经到了淘汰离场的时候;同时,清退3G可以帮助运营商降低成本和获得更多建设5G网络所需的频谱资源。3G网路没了,谁会受到影响?正如我们前面提到的,对于绝大部分普通用户,没了3G,他们日常体验不会受到影响,毕竟一没多少人用3G手机,二没多少人需要降级到3G用语音服务。而且,针对少数仍然在用3G手机的用户,各大运营商都推出过相应的低价甚至免费换机服务。比如,部分省市的电信营业厅推出了预存话费免费送4G老人机的活动,只要预存120元话费和接受12个月合约期,就能免费获赠一部市价两三百元的功能机。不过,除了一般用户之外,还有一些使用3G网络的群体,可能被我们忽略了,那就是物联网设备。可能万物互联的概念最近几年才比较深入人心,但其实物联网设备的大规模应用2G/3G时代就开启了。像很多在户外部署的路灯,野外设置的水表等,都通过运营商的蜂窝网络实现联网。同时,它们对数据传输的要求不高,可能隔一段时间才发送一些简单的数据,因此2G/3G网络就能满足需求。随着2G/3G退网,这些存量物联网设备受到的影响更加明显。(图源:英特尔)4G/5G时代,也为这些物联网设备提供了完善的方案。前阵子,中国移动开启了5G-A商用,而基于R18的5G-A所拥有的新特性,除了更快的上行和下行速率外,还包括RedCap这一技术。具体来说,RedCap可以视作简化版的5G,它削减了物联网设备用不到的技术特性,同时降低了模组体积和功耗,它的成本比常规5G更低。(图源:爱立信)如果对网速速率要求不高,物联网设备仍然可以继续使用基于4G网络的LTE Cat-M、NB-IoT。虽然现在5G在快速普及,但4G仍是存量最大的移动网络,在6G出现和普及前基本不可能会退网。移动互联网大功臣,3G网络体面退场在小雷看来,相比其他国家和地区,中国大陆三大运营商对3G退网的态度和动作,都显得更为谨慎,在尽力避免对相应用户产生不利影响。时至今日,3G的退网工作仍然在分区域逐步推行,而没有大刀阔斧式的一刀切。至少就小雷个人来说,基本没有感受到3G退网带来的不好体验。3G技术在移动通信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甚至可以说,移动互联网的普及都是从3G网络开始的,2009年中国3G网络发牌,iPhone才在中国掀起智能手机普及浪潮,微信等App横空出世,移动互联网时代全面来临。不管怎么说,在2024年的今天,3G都在4G、5G技术的映衬下,显得落后、跟不上时代。对于这样一项已经没有未来的通讯技术,让它体面地退场自然是最好的选择。随着5G-A标准的逐步落地,5G技术发展已经进入到新阶段,行业和产业都将持续持续挖掘5G带来的新价值。3G的退场,也将会给5G更大的发展空间。3G、4G、5G并存,移动通信技术“三代同堂”的情形只是权宜之计,长期来看必然对先进移动通信技术的进步不利。所以,现在真的到了告别3G的时候了。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抖音独立商城App上线:移动互联网迎来最后一场白刃战

抖音独立商城App上线:移动互联网迎来最后一场白刃战 小米应用商店截图这几年下来,抖音的兴趣电商发展很快,确实到了要再进一步的时候。把商城从原本的App里剥离出来,很大程度上,是抖音想要做大货架电商,去跟淘宝、京东、拼多多这些传统电商平台,抢夺蛋糕,零距离battle。但这件事哪有想象中那么容易。一直以来,抖音都是一个主攻娱乐的平台,吸引来的泛流量,大多没有购物属性,而传统电商平台立足市场多年,标签清晰,早就形成了稳固的用户群体,抖音想要打破现有格局,挑战不小。不难想象,这大概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最后一场白刃战。兴趣电商向传统电商妥协本质上,抖音推出单独的商城App,是一次兴趣电商向传统电商的妥协。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抖音都在高举“兴趣电商”的大旗,鼓吹着要用优质内容来激发消费者的购买冲动。不能否认的是,抖音靠着兴趣电商这一战略,前期确实取得了不错的成果,2022年的时候,就实现了GMV破万亿元。但抖音如果一直做兴趣电商,局限性也很明显。回想一下抖音电商的带货模式,一个视频对应一款产品,一个直播间上架为数不多的货品, 跟货架电商比起来,商家能展示的产品数量相当有限。 再加上算法推荐机制下,整个过程就变成了,从大量产品中不断做筛选,直到找到极少数的爆款,其他产品很快被淘汰掉了。另一方面,抖音的日活月活虽然很高,但大部分用户来到这里,是来刷段子、看娱乐短视频打发时间的,而不会专门来购物。可能偶尔在短视频或直播中,刷到了感兴趣的商品,一时冲动才下单。换句话说,抖音流量大是大,但绝大多数都是没法留存和转化的泛粉。直播电商重地,现在已经卷到飞起,新的机会所剩不多。在这种情况下,也造成了抖音电商低客单价的产品泛滥成灾。锌财经此前在《小杨哥公司被立案,头部主播翻车翻出经验来了》提到了,眼下直播电商仍然是一个价格竞争的场域,来到直播间的消费者,就是想买到实惠的东西。比如在抖音食品饮料领域,10元以下的商品是越来越好卖的。因此主播和直播机构为了迎合这种需求,不得不各种压价,为“家人们”谋福利,去打造所谓的低价爆品。但低价未必是真的低价,很多时候“便宜的才是最贵的”。 商家们表面上看是亏本了,事实上不过是“羊毛出在羊身上”,种种“补贴”早在暗中明码标价,换种方式在消费者身上讨回来罢了。好比说疯狂小杨哥和东方甄选之前带货的“御徽缘”的梅菜扣肉,6碗才59.9元,一碗折合不到10块,远远低于正常五花肉的市场价,如今就陷入了“槽头肉”争议。按照现状,抖音很快就会逼近天花板,寻找新的出路是当务之急。对抖音来说,把电商版块拆出去,也挺合理。拆分出去,也不能万事大吉目前来看,抖音是打算把娱乐和电商分成两个独立的版块,各自为营,并行作战。这事不是没有征兆,意识到兴趣电商存在先天短板后,2022年,抖音提出了“全域兴趣电商”的概念,开始大力投入货架电商建设,想要打破直播短视频的内容场景和搜索、店铺、商城等货架场景之间的隔阂。在抖音电商的设想中,未来内容场景和货架场景的GMV将各占一半。想法很美好,但把电商版块拆分出去,抖音就能从现有电商格局中,撕下一块肉吗?显然是很困难的。首先时代变了,互联网流量红利见顶,网络零售市场的增量放缓,各个平台都进入了存量竞争阶段。同时,市场竞争空前激烈,用户可选择的App越来越多,每家都要付出更高的费用去争夺用户,获客成本被大大拉高了。然后在传统的电商领域,淘宝、京东、拼多多这些平台,花了10年,甚至20多年的时间,去确定自己的标签,植入用户心智。像是京东,早在2008年,京东商城就开始卖平板电视,没过多久,又把空调、冰箱、电视这些大家电都加进去了。在这过程中,京东也完成了3C产品的全线搭建,成为名副其实的电器3C网购平台。拼多多就更不用说了,自从上线以来,就把视线放到了五环外的用户,主打一个性价比,低价货品的心智深入人心。这些年下来,用户习惯已经培养出来了,不太容易改变。打个比方,现在提到买电器3C类产品,会想打开京东,提到买衣服美妆,会想到淘宝,提到买水果垃圾袋这些生活品类,又会想到拼多多。但直到现在,抖音在大部分用户心中,仍然是一个娱乐平台,购物只是附加属性。也就是说,在电商领域,抖音根本没有一个明确的用户心智模型,那用户又为什么要选择它呢?可以预见,抖音商城需要付出比以往更大的成本,去获取新客,而后续的经营也会面临很多挑战。商家需要确定性生意这几年,直播电商虽然混得风生水起,一片火热,但以搜索制为主的传统电商,地位一直没被撼动,归根结底,是商家需要确定性的生意。像淘宝、京东、拼多多这些平台,本来就是为购物而生的。用户打开这些平台带着目的,就是想要买东西,因此购买转化率也会更高。在此基础上,这些因购物而来的流量,又会按照每个平台的固有调性,渗透到服饰、美妆护肤、数码产品等等不同领域。那么对于商家来讲,可以根据自己的产品,选择合适的平台。这样一来,更有利于把品牌粉丝留存下来。也只有把流量真正留下来,转化成可运营的私域,提升品牌复购率,才是长效经营的合理方式。一定程度上来说,这是传统货架电商的基因优势,给到了商家更多安全感。对比来看,抖音欠缺的地方还有很多。想当初,抖音电商起家的时候,其实是吃到了“差异化”竞争的红利。彼时传统电商的格局已经稳固了,抖音作为后来者,靠着巨大的内容流量优势,吸引到很多商家入局。流量虽然不精准,但对商家来说,总归是多了个渠道。眼下,抖音想要做货架电商,但仍没解决流量标签混杂的问题。再加上它把电商版块拆分出来后,原本的平台流量优势也不存在了,那给到商家的吸引力和确定性就更少了。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抖音电商此前一直把重心放在“售”上,相对忽视售后服务,但货架电商其实非常考验供应链体系和履约能力,好比说京东有“京东物流”,淘宝有“菜鸟驿站”,这些都是抖音电商需要补全的功课。最后一场白刃战,抖音注定不好打。 ... PC版: 手机版: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