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虚拟货币支付工资引欠薪争议 法院判公司败诉

以虚拟货币支付工资引欠薪争议 法院判公司败诉 ========= “法院据此认为,本案所涉及的USDT即泰达币,作为虚拟货币不应且不能作为货币在市场流通。胡某称应以虚拟货币支付工资的请求不应得到支持,沈先生要求以人民币的形式支付工资、奖金等符合法律规定,法院予以支持,遂做出上述判决。”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钱塘法院:用虚拟货币交付借款、购买“矿机”法律不保护】

【钱塘法院:用虚拟货币交付借款、购买“矿机”法律不保护】 据钱塘法院官方公众号消息,该院近日审结一起涉泰达币的民间借贷纠纷案件,法院审理后认定,原、被告之间的民间借贷关系不成立,对于原告主张二被告返还借款并支付利息损失的诉请不予支持。钱塘法院指出,即便原告能证明其以泰达币替代人民币向二被告交付借款,但该行为不受法律保护,由此造成的损失应当由原告自行承担。 法官提醒,除了虚拟货币以外,在钱塘法院近期审结的另一起涉虚拟货币相关衍生品的买卖合同纠纷案件中,原告许某诉称其使用虚拟货币向被告倪某、霍某及某科技公司购买了“矿机”,但三被告却未按约交付“矿机”,致使原告遭受经济损失,故诉请要求三被告返还货款。由于原告使用虚拟货币购买虚拟货币相关衍生品的行为不受法律保护,法院最终判决驳回了原告的诉讼请求。

封面图片

【人民法院案例库今日上线,其中涉及多个虚拟货币案例】

【人民法院案例库今日上线,其中涉及多个虚拟货币案例】 2月27日消息,今日最高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人民法院案例库正式上线并向社会开放。刘杨律师在其微信公众号上整理了人民法院案例库中关于虚拟数字货币的全部案例。包括涉及搜索关键词“泰达币”(包含usdt)的3个案例、涉及“比特币”的7个案例、涉及“以太”的1个案例、涉及“虚拟币”的8个案例、涉及“NFT”(包括数字藏品)的1个案例。 快讯/广告 联系 @xingkong888885

封面图片

【上海法院裁决以虚拟币购置车辆的销售合同无效】

【上海法院裁决以虚拟币购置车辆的销售合同无效】 6月17日消息,上海奉贤法院微信公众号近日发布一则案例,消费者用虚拟货币购置车辆,最终法院判决认定合同无效。 据悉,黄某与某汽车公司签订的《汽车销售合同》约定以虚拟货币尤里米作为货币支付的方式购车,但因汽车公司延迟交付,黄某将汽车公司诉至法院。黄某认为,尤里米是虚拟商品,本案属于“以货换货”性质,不违反禁止性规定,故合同有效。 最终,法院认为《汽车销售合同》的实质是以尤里米替代法定货币进行购买交易,该约定违反了94文的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认定合同无效,驳回黄某全部诉请。

封面图片

【辽宁一法院审理一起虚拟货币委托理财纠纷案:合同无效,不予处理】

【辽宁一法院审理一起虚拟货币委托理财纠纷案:合同无效,不予处理】 近日,辽宁省庄河市人民法院庄河法庭审理一起涉及虚拟货币相关交易的民间委托理财合同纠纷案件。 原告王平(化名)与被告赵斌(化名)在虚拟货币兑换业务上相互往来。2022年原告基于对被告的信任将其资金400余万元通过手机转账存入被告银行账户内,交由被告具体操盘为其理财赚钱,并约定了相关交易的利益分成。其中约二百余万元被告投资进行了虚拟货币交易,大部分投资用来购买了泰达币(即USDT),但后续投资失利,损失巨大,双方对损失数额、责任承担、利益分成产生争议,随即原告于2023年诉至法院,要求被告归还原告委托理财款400余万元整。该案经法院审理后依法作出驳回原告王平关于泰达币投资部分的诉讼请求,当事人不服,上诉后,经二审法院审理,最终作出了维持一审法院关于该部分的判决结果。 法院经审理后认为,应认定为合同无效,不受法律保护,双方在履行该方面合同期间的盈利或亏损等,以及其他细节性问题,均不予处理,由此引发的损失由王平自行承担,最终一审法院作出上述裁判结果,并经二审法院判决维持。 快讯/广告 联系 @xingkong888885

封面图片

【中国法院网发布《非法获取虚拟货币行为的定性》】

【中国法院网发布《非法获取虚拟货币行为的定性》】 中国法院网发布了非法获取虚拟货币行为的定性, 对非法获取虚拟货币行为的刑法定性:第一种观点认为,刑法修正案(七)生效后,凡是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非法获取其中储存、处理或者传输的数据且情节严重的,都不应再以盗窃罪论处,而应认定为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第二种观点认为,非法获取虚拟货币(虚拟财产)以外的其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的行为,应按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处罚,但是,以盗窃方式获取虚拟货币这种类型的电子数据,主要针对的是虚拟货币所有者的财产权益,因此应认定盗窃罪。第三种观点认为,盗窃虚拟货币构成犯罪的,同时触犯盗窃罪与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两个罪名,属于想象竞合,可择一重罪处断。引起上述意见分歧的关键在于对虚拟货币的概念及法律属性还没有达成共识。 在明确了虚拟货币的法律属性的前提下,非法获取虚拟货币可以分情形予以认定:如果行为发生于2017年9月之前,该阶段交易的虚拟货币可以作为刑法意义上的财产,又具有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属性,同时构成盗窃罪和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按照想象竞合犯择一重罪处断。如果行为发生于2017年9月之后,此时的虚拟货币不应认定为刑法意义上的财产,不能以侵财类犯罪来规制。行为人通过对计算机系统进行侵入并修改数据的方式获取比特币出售获利,没有造成计算机系统功能实质性破坏或者不能正常运转的,应认定为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 快讯/广告 联系 @xingkong888885

封面图片

【法院判决虚拟货币挖矿协议无效,四川省发改委称年初已清理多座矿场】

【法院判决虚拟货币挖矿协议无效,四川省发改委称年初已清理多座矿场】 3月1日消息,近期,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并宣判了一起因比特币“挖矿”迟迟未见收益而引发的服务合同纠纷,宣判后,北京朝阳法院致函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反馈案件审理中涉及的虚拟货币“挖矿”活动线索。四川省发改委回函朝阳法院,称已于2022年初拆除多座虚拟货币“矿场”,严厉打击虚拟货币“挖矿”及交易行为。 在此案件中,法院认为,丰复久信公司和中研智创公司在明知“挖矿”及比特币交易存在风险,且相关部门明确禁止比特币相关交易的情况下,仍签订代为“挖矿”协议,此协议应属无效,因此产生的相关财产权益亦不应受到法律保护,上述行为造成的后果应由当事人自行承担。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