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件安全公司 Eclypsium 的研究人员披露,技嘉出售的主板固件含有一个隐藏的机制。每当计算机重启时,固件 代码会启动一个更

固件安全公司 Eclypsium 的研究人员披露,技嘉出售的主板固件含有一个隐藏的机制。每当计算机重启时,固件 代码会启动一个更新程序,然后下载和执行另一个软件。其更新工具的实现是不安全的,有可能被劫持安装恶意程序。271 个型号的 技嘉 主板 受到影响,其数量数以百万计。Eclypsium 的研究人员称,技嘉的更新机制没有正确验证就下载代码到用户计算机上,部分情况下甚至是通过 HTTP 而不是 HTTPS 下载的,这容易遭到中间人攻击。技嘉已经表示它计划修复研究人员发现的问题。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中国研究人员报告能用现有量子计算机破解 2048 位 RSA

中国研究人员报告能用现有量子计算机破解 2048 位 RSA 清华和浙大等中国研究人员在预印本平台上发表,报告破解 2048 位 RSA 密钥所需的量子比特数可以大幅减少,现有的量子计算机就能做到。研究人员称,Peter Shor 早在 1990 年代就发现用量子计算机进行大数的因式分解是很容易的,但所需的量子比特数需要多达数百万,现有技术还制造不出此类规模的量子计算机。今天最先进的量子计算机只有数百个量子比特如 IBM 的 Osprey 有 433 个量子比特。中国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优化方法,将所需的量子比特数减少到 372 个量子比特这是现有技术能做到的,虽然中国还没有如此先进的量子计算机。知名加密学专家 Bruce Schneier 在其博客上指出,中国研究人员提出的优化方法是基于 Peter Schnorr 最近发表的一篇受争议论文,Schnorr 的算法在较大的系统上崩溃了,所以中国的方法是否成功还是未知,但至少 IBM 的研究人员可以测试下了。 来源 , 来自:雷锋 频道:@kejiqu 群组:@kejiquchat 投稿:@kejiqubot

封面图片

《1900套计算机专业毕设项目代码资料大合集》|简介:1900套计算机专业毕设代码资料大合集为你揭示大数据与计算机世界的奥秘。从

《1900套计算机专业毕设项目代码资料大合集》|简介:1900套计算机专业毕设项目代码资料大合集为你揭示大数据与计算机世界的奥秘。从海量数据的处理到复杂系统的开发,书中包含了每个技术点的实际操作和背后的理论支持。通过一系列示例和案例,帮助你在这个快速发展的领域中站稳脚跟。|标签:#190#1900套计算机专业毕设项目代码资料大合集#资源|文件大小:NG|链接:

封面图片

中国研究人员声称找到利用量子计算机破解RSA加密的方法,但是数学与量子领域科学家对此表示怀疑

中国研究人员声称找到利用量子计算机破解RSA加密的方法,但是数学与量子领域科学家对此表示怀疑 最近几天,一群中国研究人员声称已经想出了一种方法来破解支撑当今大部分在线通信的 RSA 加密,这些问题得到了极大的缓解。 人们普遍认为,量子计算机能够破解在线加密的可能性是未来十年或更长时间可能存在的危险。但来自中国多所顶尖大学和政府支持实验室的 24 名研究人员表示,他们的研究表明,使用已经可用的量子技术是可能的。 到上周晚些时候,高等数学和量子力学交叉领域的一些研究人员对这一说法泼了冷水。 Riverlane 的 Brierley 说它“不可能工作”,因为中国研究人员假设量子计算机能够简单地同时运行大量计算,而不是试图通过应用系统的量子特性来获得优势。 最早提出量子计算机破解加密方法的美国数学家彼得·肖尔预测,无法一次运行所有计算意味着量子计算机将需要“数百万年”才能运行论文中提出的计算. 对于一些量子公司来说,中国关于在线加密的惊人声明表明该技术的重要时刻正在临近。但对于怀疑者来说,这项研究明显的不切实际将证明量子计算仍然是一项令人印象深刻的科学实验,而不是一项实用技术。 (节选)

封面图片

研究人员利用具有光反馈功能的VCSEL阵列开发出一台计算机

研究人员利用具有光反馈功能的VCSEL阵列开发出一台计算机 我们先来了解伊辛问题。它的原理如下:想象一下,把一个问题表示成一个图,图中的节点由边连接。每个节点都有两个状态,要么+1,要么-1,代表潜在的解决方案。我们的目标是根据"哈密顿"的概念,找到使系统总能量最小的配置。在伊辛计算机中(此处以 4 位为例),所有变量都在并行地朝着一个解决方案演进。来源:作者 doi: 10.1117/1.JOM.4.1.014501为了高效求解伊辛哈密顿方程,研究人员正在探索能够超越传统计算机的物理系统。一种很有前景的方法是使用基于光的技术,将信息编码成偏振状态、相位或振幅等属性。通过利用干涉和光反馈等效应,这些系统可以快速找到正确的解决方案。在发表于《光学微系统杂志》(Journal of Optical Microsystems)上的一项研究中,新加坡国立大学和新加坡科学技术研究局的研究人员探讨了利用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VCSEL)系统来解决伊辛问题。在这个装置中,信息被编码在 VCSEL 的线性偏振态中,每个态对应一个潜在的解决方案。激光器相互连接,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编码了问题的结构。研究人员在 2 位、3 位和 4 位 Ising 问题上测试了他们的系统,发现结果很有希望。不过也发现了一些挑战,例如需要最小的 VCSEL 激光各向异性,这在实践中可能很难实现。尽管如此,克服这些挑战可能会产生一种基于 VCSEL 的全光学计算机架构,能够解决目前传统计算机无法解决的问题。参考文献:Brandon Loke、Zifeng Yuan、Soon Thor Lim、Aaron Danner 于 2023 年 12 月 28 日发表的《使用光注入锁定 VCSEL 的 Ising 计算线性偏振态编码》,《光微系统杂志》。doi: 10.1117/1.jom.4.1.014501编译来源:ScitechDaily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BBC:量子技术突破可能带来计算机革命

BBC:量子技术突破可能带来计算机革命 研究人员离实现制造多任务的“量子”计算机又近了一步,那将是比现有的最先进的超级计算机更强大的计算机。 量子计算机利用了亚原子粒子的怪异特性。 所谓的量子波粒能够同时存在于两个地方,而且即使分隔数百万英里仍然匪夷所思地能够保持关联性。 英国苏塞克斯大学(Sussex University)的研究团队实现了在电脑芯片之间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精度传送量子信息。 一个研究当中的障碍就是需要在芯片之间迅速和可靠地传送量子信息:信息受损就会产生误差。 不过汉辛格教授的团队已经取得了突破,他们发表在《自然通讯》期刊上的研究表明,他们可能已经克服了上述障碍。 这个团队研发了从一个芯片向另外一个芯片以创纪录的速度传送信息的系统,传送可靠率达到了99.999993%。研究人员说,这显示了在原则上许多芯片能够插在一起形成算力更强大的量子计算机。 (节选)

封面图片

微软预计10年内打造量子超级计算机

微软预计10年内打造量子超级计算机 微软今天宣布了其建立自己的量子超级计算机的路线图,使用该公司的研究人员已经研究了相当多年的拓扑量子比特。还有很多中间的里程碑要达到,但微软高级量子开发副总裁Krysta Svore告诉我们,该公司相信,使用这些量子比特建造一台量子超级计算机将需要不到10年的时间,该计算机将能够每秒执行一百万次可靠的量子操作。这是微软推出的一个新的衡量标准,因为整个行业旨在超越目前的嘈杂的中尺度量子(NISQ)计算时代。 来源: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