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光展锐 V620 发布:速率提升 100%、算力提升 200%,功耗降低 20%

紫光展锐 V620 发布:速率提升 100%、算力提升 200%,功耗降低 20% 据介绍,V620 基于紫光展锐第二代 5G 通信技术平台(上一代是 V510),其上下行速率可以达到 4.67Gbps 及 1.875Gbps,相比上一代提升 100%,同时功耗降低 20%。 联通什么时候更新 CPE 呀?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紫光展锐三季度国内智能手机芯片出货同比暴增147倍

紫光展锐三季度国内智能手机芯片出货同比暴增147倍 据市场调研机构 CINNO Research 的数据显示,紫光展锐 在9月以120万颗 SoC 出货量位列国内智能手机芯片市场出货排名第五,同比实现约103倍的增长。 从季度数据来看,2021年第三季度,紫光展锐在国内市场以约410万颗智能手机SoC出货量实现环比96%的增长,同比达到了超过147倍的惊人提升。 Counterpoint 之前的数据显示,2019年展锐在智能手机市场的占有率仅为2%,2020年这一市占率已提升至4%。而最新数据则显示,在2021年二季度展锐的智能手机芯片展锐拿到了9%的市场份额。()

封面图片

AMD锐龙9000系列性能提升巨大 但仍不敌7000X3D

AMD锐龙9000系列性能提升巨大 但仍不敌7000X3D 在一次采访中,Woligroski指出,锐龙9000系列在核心数和加速频率上与上一代产品相近,但得益于Zen 5架构16%的IPC提升、更快的L1和L2缓存以及更高的加速频率,新款处理器在性能上实现了巨大进步。AMD在Computex新闻发布会上将新一代R9 9950X称为“世界上最快消费级桌面处理器”,然而并未宣称其为最快的游戏芯片。Woligroski坦言:“在游戏方面是否最快?根据我们的测试,它比竞品更快,但X3D依然是王者般的存在。”实际上,AMD锐龙7000系列处理器在游戏性能上也有类似情况,例如R9 7950X的游戏性能落后于上一代的R7 5800X3D约8%左右。AMD表示,第二代3D V-Cache技术将游戏性能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水平,比最快的标准锐龙7000处理器快约30%。Woligroski还暗示,下一代X3D芯片也将采用进一步改进的3D V-Cache技术,这表明AMD在3D缓存技术上的持续创新和发展。尽管锐龙9000系列在游戏性能上未能超越7000X3D系列,但其性能上的提升仍然值得期待,并且随着AMD对3D V-Cache技术的持续改进,未来或将有更多突破。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展锐第二代5G芯片平台实现客户产品量产】作为全球首个成功回片的6nm芯片平台,该平台相比第一代,性能最高提升100%以上,集成

【展锐第二代5G芯片平台实现客户产品量产】作为全球首个成功回片的6nm芯片平台,该平台相比第一代,性能最高提升100%以上,集成度提升超100%。同时,第二代5G平台支持5G R16、5G切片等前沿通信技术。 #抽屉IT

封面图片

紫光展锐联合罗德与施瓦茨率先演示NR NTN设备测试 让手机直连卫星

紫光展锐联合罗德与施瓦茨率先演示NR NTN设备测试 让手机直连卫星 据介绍,5G NR NTN 是 NTN 技术的下一阶段,智能手机和其他 5G 设备将直接与卫星服务连接。对于NR NTN终端而言,可能会运行在不同的卫星星座中如GEO(地球静止轨道),GSO(地球同步轨道)以及LEO(近地轨道),其中LEO场景因其低时延,高吞吐的特性备受业界关注。这次联合演示首次引入了动态的链路时延以及动态的多普勒偏移,这些空间段的信道特性需要在综测仪内部进行模拟。双方的合作演示采用实时 5G NR NTN 连接,包括各种不同的轨道场景同时模拟各种轨道场景需要的特征参数,例如GSO场景的大时延以及多普勒效应和LEO场景的动态时延以及动态多普勒效应。最终验证NR NTN终端NR NTN信令连接,射频特性以及吞吐量性能指标。本次联合测试基于紫光展锐即将发布支持NR NTN的芯片产品,这是一颗星地多模SoC,支持2G/3G/4G/5G蜂窝通信制式和NR NTN卫星通信制式。卫星通信制式最大支持40MHz带宽,采用FDD模式,支持高轨卫星和低轨卫星,上下行速率最高可达数十Mbps。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Intel二代酷睿Ultra Lunar Lake AI算力破100万亿次

Intel二代酷睿Ultra Lunar Lake AI算力破100万亿次 其中,单单是NPU单元就可以提供大约45TOPS的算力,是目前的多达四倍,自己即可满足微软定义下一代AI PC的需求。另外,Lunar Lake CPU算力大约为5TOPS,基本不变,GPU算力则是最高的约为50TOPS,提升接近1.8倍。竞品方面,高通骁龙X Elite总算力为75TOPS,是现有产品最高的,其中NPU就提供45TOPS,也就是和Lunar Lake处于同一水平。AMD的锐龙7040系列(Phoenix)总算力33TOPS,NPU算力10TOPS,锐龙8040系列(Hawk Point)作为简单升级版,总算力来到39TOPS,NPU算力提升为16TOPS。下一代的Strix Point将实现一次跨越,NPU部分算力提升3倍达到48TOPS,从而超越Lunar Lake,但是CPU、GPU部分不详,顾及整体超越100TOPS也没有太大难度,毕竟会升级到Zen5 CPU架构、RDNA3+ GPU架构。Lunar Lake已经多次曝光,目前信息显示升级到台积电3nm工艺、全新CPU/GPU架构,最多4P+4E 8核心8线程(不支持超线程)、8个Xe-LPG架构核显核心,还会整合封装内存,功耗级别8W、30W。型号命名将是酷睿Ultra 200V系列,已知一款酷睿Ultra 5 234V。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AMD Zen5锐龙9000系列正式发布:同频性能飙升16% 功耗骤降38%

AMD Zen5锐龙9000系列正式发布:同频性能飙升16% 功耗骤降38% Zen5架构和之前的Zen3有些类似,属于一次大改版,深入底层变革,性能也有大幅度的提升,Zen2、Zen4则可以算作是小改版。照这样的规律看,Zen架构家族应该是遵循着1/3/5奇数代大改、2/4/6偶数代小改的原则和规律。Zen5架构的细节目前公开得很少,只说改进了分支预测精度和延迟、加宽流水线和矢量单元以提升吞吐量、加深整体窗口尺寸以提升并行度等。同时,新架构提升了前端指令带宽、二级缓存至一级缓存/一级缓存至浮点单元数据带宽、AVX-512指令吞吐量和AI性能,最高提升幅度可达2倍。制造工艺没有明确给出,可以参考之前的官方路线图。Zen4家族标注着5nm、4nm,而我们知道桌面版锐龙7000系列是CCD 5nm、IOD 6nm,而移动版锐龙7040/8040系列都是单芯片4nm。Zen5家族标注着4nm、3nm,按照这样的规律那应该是桌面版锐龙9000系列是CCD 4nm(IOD 5nm?),而移动版升级为单芯片3nm。当然,这个还有待进一步验证,上市后官网就会有详细的参数表。平均而言,Zen5相比于Zen4 IPC(每时钟周期指令数)提升了大约16%,可以粗略地理解为在同样的频率下,新架构平均快了16%之多。既然是平均值,部分场景下的提升幅度还会更大,比如GeekBench 5.4 AES XTS指令测试成绩提升了超过35%,Blender提升超过23%,LOL游戏提升超过21%,GeekBench 6文字处理成绩提升19%,CineBench R23跑分提升17%……锐龙9000系列依然是chiplet小芯片设计,包括两个或一个CCD、一个IOD。首发一共四款型号,都是X系列,对比现在的锐龙7000X系列同等定位的型号,核心数和缓存没变、加速频率不变或略高(基准频率都未公布),而在功耗上绝大部分都更低了,也就是能效大大提升。锐龙9 9950X:对比锐龙9 7950X,同样是16核心32线程、16MB二级缓存、64MB三级缓存、5.7GHz加速频率、170W热设计功耗。也就是说,表面上看,两代旗舰的核心规格一模一样(基准频率不详),但性能肯定会有相当大的提升,这就是新架构的贡献。锐龙9 9900X:对比锐龙7 7900X,同样是12核心24线程、12MB二级缓存、64MB三级缓存、5.6GHz加速频率,但是热设计功耗从170W降到了120W,幅度近30%。锐龙7 9700X:对比锐龙7 7700X,都是8核心16线程、8MB二级缓存、32MB三级缓存,加速频率增加了100MHz而来到5.5GHz,热设计功耗更是从105W骤降至65W,幅度达惊人的38%。锐龙5 9600X:对比锐龙5 7600X,都是6核心12线程、6MB二级缓存、32MB三级缓存,变化和锐龙7 9700X类似,也是加速频率提高100MHz,来到了5.4GHz,热设计功耗也从105W降至65W。其他方面,锐龙9000系列依然支持PCIe 5.0总线、DDR5内存,采用AM5封装接口。性能方面先看一组官方数据,锐龙9 9950X对比酷睿i9-14900K,号称生产力与内容创作领先最多达56%,游戏领先最多达23%。同时,锐龙9 9950X还有着领先一倍的PCIe 5.0图形带宽,大模型AI加速性能也可以领先20%。Intel下半年也会发布代号Arrow Lake的下一代高性能处理器,也就是第二代酷睿Ultra 200系列,重回高端桌面市场,和锐龙9000系列正面竞争,但时间上肯定会晚一些,预计要到秋季。如此一来,锐龙9000系列已经完全占据了先机。芯片图赏: ... PC版: 手机版: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