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政府将探讨 AI 法律监管:约束虚假信息传播,监管不力或受罚

日本政府将探讨 AI 法律监管:约束虚假信息传播,监管不力或受罚 为了解决围绕 AI 的虚假信息和侵权等问题,日本自民党 AI 项目团队将为基础模型开发商(OpenAI 等)起草初步规则,包括刑事法规。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日本政府决定着手探讨人工智能法律监管

日本政府决定着手探讨人工智能法律监管 日本政府22日召开人工智能战略会议,决定着手探讨以大规模AI开发者等为对象的法律监管。对侵犯人权和扩散虚假消息等恶意使用的担忧加剧,政府认为4月敲定的期待企业自主应对的指针存在局限性,将摸索更有效的降低高风险的措施。政府在会议上出示的资料提及能轻易生成文章、图像、视频的生成式AI,指出应在降低风险的同时进行利用。基本上将运用没有法律约束力的指针等,“对于可能涉及侵犯人权和犯罪等的AI,要考虑如何采取必要的法律监管”。作为应考虑应对的风险,列举了医疗器械、汽车控制失灵、虚假和错误信息导致的侵犯人权和投资诈骗、AI的武器转用等。对于主要的大规模开发者,“应就是否需要完善体制和要求公开信息等的制度框架等进行探讨”。今后将全面开展讨论。

封面图片

日本政府称将全面探讨人工智能法律监管

日本政府称将全面探讨人工智能法律监管 日本政府表示,将全面探讨人工智能的法律监管。日本政府制定2024年度《综合创新战略》,当中指出由于人工智能发展,导致虚假信息散播和犯罪风险存在,将全面探讨法律监管,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加快人工智能在社会中应用。《综合创新战略》指出,在日本人力资源严重短缺的背景下,利用人工智能和机械人进行自动化,成为当务之急,以至应用于应对灾害也是重要课题,考虑到欧盟已通过全球首部人工智能监管法,日本政府将设计本身制度,最快今夏讨论将开展的工作。另外,鉴于医疗、自动驾驶和金融等是影响较大的领域,将根据技术进展和使用情况,调整监管措施。 2024-06-04 20:53:07

封面图片

日政府将开始探讨人工智能法律监管

日政府将开始探讨人工智能法律监管 共同社18日获悉,日本政府将开始探讨针对大规模人工智能 (AI) 开发者采取法律监管。对于未充分完善虚假信息对策等体制的情况,考虑设置罚则。日本政府此前的态度是尊重企业的自主努力,但由于 AI 带来虚假信息传播和侵犯人权的问题,因而判断有必要采取以 AI 为直接对象的有约束力的监管。鉴于欧盟 (EU) 等各国和地区开始出台有强制力的监管,日本也转变方针。专家等组成的“AI 战略会议”将于近期召开,预计政府将就采取一定程度监管的必要性提出问题,还有意把法律监管的方针写入6月前后汇总的经济财政运营指针“骨太方针”。

封面图片

中国公安部:编造传播虚假信息网红大V将被禁言封号

中国公安部:编造传播虚假信息网红大V将被禁言封号 中国公安部负责人星期五(12月22日)说,将对编造传播虚假信息进行“造热点”“蹭热点”“带节奏”的网红大V,以及借机进行造谣引流牟利的“网络水军”团伙,将严厉打击并依法依规采取针对性警示、禁言、封号等管理措施。 根据中国央视新闻报道,公安部有关负责人在当天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说,网红大V具有较强的网络影响力,公安机关将会同有关部门,依法依规推动行业规范发展。除采取上述措施外,还将分析查找网站平台管理漏洞,督促企业建立完善管理规范和社区公约,推动建立违法账号“黑名单”制度,挤压造谣传谣活动生存空间。加强宣传引导,针对重点网红大V群体,开展普法宣传和教育提醒,主动宣讲相关法律法规,教育引导网络大V遵纪守法、抵制谣言。 负责人说,针对一些网站平台落实网络安全主体责任仍然不到位,造成了网络谣言的大范围传播的情况,公安机关将立足综合监管和行政执法职能,研究采取多项综合治理措施,强化源头治理,压实平台责任。 一是对网络谣言案事件频发、实名制落实不到位、产品风险漏洞多的网络平台,采取提醒、约谈、限期整改等措施,对整改不力的依法依规严肃查处。二是充分动员互联网企业、行业协会、网民志愿者、科研院所等共同参与网络谣言乱象治理,推动纠治自媒体、电商、文娱等领域“流量为王”的价值取向。三是逐步探索建立黑名单制度,并从单个平台向多平台、全平台推广,限制造谣传谣劣迹人员从事内容生产行业。 据介绍,中国公安机关依托“净网2023”专项行动,将网络谣言作为重点打击整治的“网络乱象”之一。今年4月至7月,针对热点事件中谣言高发等突出问题,公安部组织全国公安机关开展了为期100天的网络谣言专项整治,集中查处整治了一批网上造谣传谣违法犯罪活动。截至目前,已侦办网络谣言类案件4800余起,依法查处造谣传谣人员6300余名,依法关停违法违规账号3万4000个。 ... 2023年12月22日 1:30 P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