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一夜吞噬估值 40 亿美金 AI 初创公司:2 位联创加盟重点打造 Copilot,还带走多数员工

微软一夜吞噬估值 40 亿美金 AI 初创公司:2 位联创加盟重点打造 Copilot,还带走多数员工 联合创始人 Mustafa Suleyman 和 Karén Simonyan 转投微软,还带走「大部分员工」,对 Inflection AI 可谓是致命一击。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2 天前,微软挖来了 Inflection AI 的两位联合创始人 Mustafa Suleyman 及 Karén Simon

2 天前,微软挖来了 Inflection AI 的两位联合创始人 Mustafa Suleyman 及 Karén Simonyan,并成立 Microsoft AI 团队,专注于推进 Copilot 和其他消费者 AI 产品和研究。 根据消息,微软已与 Inflection AI 达成 6.5 亿美元的协议。协议的内容是:微软可以招聘 Inflection AI 的员工,并且 Inflection AI 模型也会在 Microsoft Azure 云服务上架。 有意思的是,Inflection AI 在 2023 年 6 月获得了来自微软及 Nvidia 等公司大约 13 亿美元的投资。Inflection AI 的估值目前在 40 亿美元左右。 标签: #微软 #Inflection #AI 频道: @GodlyNews1 投稿: @GodlyNewsBot

封面图片

微软重新合并Windows和Surface部门 任命新主管

微软重新合并Windows和Surface部门 任命新主管 现在,Windows 和 Surface 都将由 Davuluri 负责,因为 Parakhin 已决定探索新角色。The Verge获得了微软体验和设备主管 Rajesh Jha 的一份内部备忘录,概述了新的 Windows 组织。微软现在再次整合其 Windows 和设备团队。Jha 解释道:这将使我们能够采取整体方法来构建跨 Windows 客户端和云的芯片、系统、体验和设备,以适应这个 AI 时代。Pavan Davuluri 现在是微软 Windows 和 Surface 团队的领导者,直接向 Rajesh Jha 汇报。 Davuluri 在 Microsoft 工作了超过 23 年,并深入参与了该公司与高通和 AMD 的合作,以创建定制 Surface 处理器。米哈伊尔·帕拉欣 (Mikhail Parakhin) 现在将在过渡阶段向凯文·斯科特 (Kevin Scott) 汇报工作,但他在微软的未来看起来不确定,而且这些新角色很可能会在公司之外。在承担更广泛的 Windows 工程职责和对 Microsoft Edge 进行更改之前,Parakhin 一直与 Bing Chat 密切合作。就在Windows改组发生几天前,GoogleDeepMind联合创始人、前Inflection AI首席执行官穆斯塔法·苏莱曼(Mustafa Suleyman) 加入微软 ,担任新人工智能团队的首席执行官。微软还聘请了一批 Inflection AI 员工,其中包括现任微软 AI 首席科学家的联合创始人 Karen Simonyan。因此,Inflection 的大多数员工都加入了 Microsoft AI,这被视为谨慎地避免直接监管审查的人才收购。Suleyman 现在是 Microsoft AI 的首席执行官,这是一个新团队,将负责处理该公司面向消费者的 AI 产品,如 Copilot、Bing 和 Edge。苏莱曼直接向微软首席执行官萨蒂亚·纳德拉汇报,看起来他本来是要管理米哈伊尔·帕拉欣的,但现在情况已不再如此。Jha 表示,Windows 团队将与微软人工智能团队在人工智能、芯片和体验方面密切合作,但这些新领导者必须应对一些有趣的潜在重叠领域。Microsoft AI 现在负责管理 Edge,这是 Windows 体验的关键部分的浏览器。以下是 Rajesh Jha 的备忘录全文:我想分享继上周宣布并创建 Microsoft AI 组织之后 Windows 和 Web 体验 (WWE) 团队的最新动态。米哈伊尔·帕拉欣 (Mikhail Parakhin) 决定探索新角色。萨蒂亚和我对米哈伊尔的贡献和领导表示感谢,并感谢他为帮助微软引领新人工智能浪潮所做的一切。他将向凯文·斯科特汇报,同时支持 WWE 的过渡。作为此变更的一部分,我们将 Windows 体验和 Windows + 设备团队合并为体验 + 设备 (E+D) 部门的核心部分。这将使我们能够采取整体方法来构建这个人工智能时代跨越 Windows 客户端和云的芯片、系统、体验和设备。 Pavan Davuluri 将领导这个团队并继续向我汇报。 Shilpa Ranganathan 和 Jeff Johnson 及其团队将直接向 Pavan 汇报。 Windows 团队将继续与 Microsoft AI 团队在 AI、芯片和体验方面密切合作。Web 体验团队将向新的 Microsoft AI 组织中的 Mustafa 汇报工作。Jordi Ribas 将领导搜索、地图和平台业务,Andrey Proskurin、Fatima Kardar 和 Nick Lee 向他汇报。Rukmini Iyer 将领导广告部,Paul Viola 和屠伟清向她汇报。Mike Davidson 继续领导设计,并将与 Pavan 和团队合作研究如何重新调整 Windows 设计。Ali Akgun、Kya Sainsbury-Carter、Zhang Qi 和 Rajesh Sundaram 的角色保持不变。他们将与 Jordi、Mike 和 Rukmini 一起加入 Microsoft AI 领导团队,全部向 Mustafa 汇报。我们很高兴这个团队能够帮助 Microsoft AI 实现其打造世界一流的消费者 AI 产品的大胆雄心。我非常期待与 Mustafa 及其团队密切合作,将包括 Copilot 在内的 AI 产品广泛应用于我们的 E+D 产品和服务中。谢谢,拉杰什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Microsoft AI新掌门人苏莱曼:19岁牛津辍学 接连创立了两家“AI黑马”

Microsoft AI新掌门人苏莱曼:19岁牛津辍学 接连创立了两家“AI黑马” 根据微软公告,苏莱曼的职位是Microsoft AI的执行副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并加入微软高级管理团队(SLT),向微软CEO纳德拉直接汇报。接下来,Copilot、Bing、Edge,以及生成式AI团队都将向苏莱曼汇报工作。不同于黄仁勋、马斯克等技术极客,苏莱曼在其职业生涯早期秉持“发挥社会影响”这一信念,积极投身社会公益事业。苏莱曼出生于1984年,他的父亲是叙利亚出生的出租车司机,母亲是英国护士。他在伦敦长大,曾在牛津大学斯菲尔德学院学习哲学和神学,19岁那年,苏莱曼主动退学,开始致力于解决现实问题。2010年,苏莱曼与其大学同学Demis Hassabis等人共同创立AI公司DeepMind,希望能对世界产生积极影响,并由此开启了在AI领域的旅程。2014年,DeepMind被谷歌收购,交易价值约为4亿英镑,后发展成为领先的AI研究机构。苏莱曼当时负责将公司的技术整合到谷歌的多个产品中,并参与了与英国多家医疗机构的研究合作,推动了AI在医疗保健领域的应用。不过,据报道,2019年,苏莱曼因涉及一些有争议的项目而被暂时停职,甚至被公司调查。此外,他还被指控存在霸凌员工的行为,这对其声誉造成了一定的影响。2022年1月,苏莱曼离开Google,但他并未放弃“发挥社会影响”这一初心的探索,而是继续投身于新的创业征程。同年3月,苏莱曼与LinkedIn联合创始人里德· 霍夫曼(Reid Hoffman)以及DeepMind前资深研究员Karen Simonyan共同创办Inflection AI。据Crunchbase数据,2023年6月底,Inflection AI完成了高达13亿美元的新一轮融资,领投人包括微软、英伟达以及三位亿万富翁(里德· 霍夫曼、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和谷歌前首席执行官埃里克·施密特),一跃成为硅谷AI独角兽公司。据知情人士透露,微软已同意向Inflection AI支付6.5亿美元,主要用于获得其人工智能软件的授权。苏莱曼本人也获得了微软赏识,被邀请去执掌微软的AI团队。“在我的人生中,我一直专注于通过我所做的一切最大限度地发挥社会影响,”苏莱曼曾不止一次向媒体表示。值得注意的是,苏莱曼此次加入微软,还带走了Inflection AI的大部分员工。与此同时,Inflection AI的联合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卡伦·西蒙尼安(Karén Simonyan)也将加入微软,担任Microsoft AI部门的首席科学家。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OpenAI强敌出手:Inflection-2.5 训练计算量仅40%、性能直逼GPT-4

OpenAI强敌出手:Inflection-2.5 训练计算量仅40%、性能直逼GPT-4 让Pi聊天机器人比较Inflection-2.5与GPT-4试用直通车:https:// 1.5 Pro、Claude 3 Opus,以及最新登场的Infection-2.5。这意味着GPT-4独霸时代已经过去,大模型王者之战还有很多可能。在这场激烈的战事中,Inflection AI既年轻又锋芒毕露,成立刚满两年,由前DeepMind首席科学家Karén Simonyan、LinkedIn联合创始人Reid Hoffman、DeepMind联合创始人Mustafa Suleyman共同创办,2023年6月获得英伟达、微软等参投的13亿美元融资,估值达40亿美元(折合约287亿人民币),是当前全球第四大生成式AI独角兽。它是OpenAI的大语言模型劲敌之一,以“为每个人创造一个个性化的AI”为使命,2023年5月推出了一款具有同理心、乐于助人和安全的个性化AI聊天助手Pi,11月推出基础模型Inflection-2。与此同时,Inflection AI正在构建由22000万块H100 GPU组成的世界最大AI计算集群。现在,Inflection AI进一步给Pi加料新升级的Inflection-2.5有“世界级的智商”、“独特的善良”、“好奇的个性”,并具备4个主要亮点:1、在关键基准测试中与GPT-4并驾齐驱,并且使用40%的计算量来训练,与其他顶级基础模型相比训练效率优势显著。2、在编程、数学等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领域进步显著。3、“世界级”实时网络搜索功能:确保用户能获得高质量、最新的新闻和信息,增强用户体验和交互的即时性。4、广泛可用性+显著满意度:对所有Pi用户开放,支持多平台访问,对用户情绪、参与度和留存率产生显著影响,加速了有机用户增长。继Anthropic后,又一家初创公司推出了性能强大、能与GPT-4一较高下的大语言模型,并在优化模型训练方法上大秀肌肉。 这展现了创业团队在大模型竞赛中的潜力和冲劲,随着大模型性能不断升级,如何用更少计算资源训出更强模型,将是接下来产学界都重点探索的方向。01.用40%的计算量,训练出接近GPT-4的性能Inflection-1用了GPT-4训练FLOPs的约4%,在不同的智商导向任务中,平均性能达到GPT-4水平的大约72%。Inflection-2.5用了GPT-4训练FLOPs的40%,在不同的智商导向任务中,平均性能达到GPT-4的94%以上。Inflection-2.5在MMLU基准测试上的成绩相较Inflection-1进步明显,略低于GPT-4。MMLU基准测试衡量了从高中到专业难度的各种任务的性能。Inflection AI还根据GPQA钻石基准进行评估,这是一个极难的专家级基准。其测试还包括两种不同的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考试的结果:匈牙利数学考试和物理GRE(物理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表现。在BIG-Bench-Hard(大语言模型难以解决的BIG-Bench问题的子集)上,Inflection-2.5性能比Inflection-1提高10%以上,接近GPT-4。在MT-Bench上评估模型后,Inflection AI意识到,在推理、数学、编程类别中,有很大一部分(接近25%)的示例具有不正确的参考解决方案或具有错误前提的问题。因此Inflection AI更正了这些示例,并发布了该版本的数据集。在评估这两个子集时,Inflection AI发现在正确修正的版本中,其模型更符合他们基于其他基准的期望。与Inflection-1相比,Inflection-2.5在数学和编程性能方面有了显著进步。下表是在MBPP+和HumanEval+两个编程基准上的评测结果对比。在HellaSwag和ARC-C常识和科学基准测试上进行评估,Inflection-2.5同样表现强劲。02.特别致谢微软Azure和CoreWeave,正构建世界最大AI集群上面所有的评估都是用现在为Pi提供动力的模型Inflection-2.5完成的,但是Inflection AI注意到,受web检索的影响(没有使用web检索的基准测试),少量提示词的结构以及其他生产端差异,用户体验可能会略有不同。这家独角兽企业还专门致谢了为其提供算力资源的合作伙伴Azure和CoreWeave。Azure是微软云计算服务,CoreWeave则是去年凭借英伟达的支持坐拥数万块芯片狂揽算力大单的GPU云服务黑马。2023年初,CoreWeave找到Inflection并为其提供几千张H100 GPU。英伟达看中了这个组合的巨大潜力,先后向两家公司投资数亿美元,抬高了Coreweave的H100供货优先级。2023年6月,Inflection AI宣布与将与合作伙伴CoreWeave、英伟达一起,构建世界上最大的AI集群,包含22000个H100 GPU。CoreWeave-Infection AI超算的信息推测(图源:The Next Platform)就在宣布最大AI集群的一个月前,Inflection AI推出Pi聊天机器人,向OpenAI正式下战书。不同于ChatGPT等产品的“生产力工具”定位,Pi想做“个人AI”,成为用户24小时在线的数字朋友,更注重为用户带来友好、丰富的社交互动体验。Pi能记住与跨平台登录用户的100次对话,支持网页、APP、短信、社交平台等设备交互。相比其他AI聊天机器人,Pi可能在文本生成、代码生成等能力上不算出众,但在安全、同理心等特性上独树一帜。这也是为什么这家创企刚创办就从微软等公司处筹集2.25亿美元,一年后又拿到微软、英伟达、微软联合创始人比尔·盖茨、Alphabet前CEO Eric Schmidt等的13亿美元融资,飞速成为全球最大的生成式AI独角兽之一。截至2023年年底,Inflection AI估值约为40亿美元,是全球第四大生成式AI独角兽,仅次于OpenAI、Anthropic、Character.AI。03.联创团队有钱有技术:曾创办DeepMind,曾投资OpenAI2022年3月成立的年轻AI团队,能赢得微软和英伟达两大巨头的青睐,与其创始团队密不可分。Inflection AI联合创始人Reid Hoffman被称作“硅谷人脉王”,是硅谷最有名的天使投资人之一,他是全球最大专业社交网站LinkedIn的联合创始人,以及风险投资机构Greylock Partners的合伙人,曾是OpenAI的创始投资者。截至2023年5月,Reid Hoffman和Greylock Partners已投资至少37家AI公司。左为Mustafa Suleyman,右为Reid Hoffman(图源:福布斯、Business Insider)另一位联合创始人Mustafa Suleyman,2009年与几位合伙人共同创立DeepMind,并将研究重点放到AI在医疗健康和气候变化中的应用,但连年亏损压得Suleyman喘不过气。2014年,Google抛出橄榄枝,6亿美元将DeepMind收入麾下。背靠金主的DeepMind终于可以没有资金之忧地继续从事前沿研究,然而5年后,Suleyman却选择离开DeepMind,加入Google并担任AI产品管理和AI政策副总裁。背后原因,据说是由于一些同事曾抱怨他在工作上骚扰和欺凌同事。Suleyman也曾坦言,作为DeepMind联合创始人,他对员工的要求过于苛刻,有时他的管理风格并不具有建设性。2022年,他离开Google,创办Inflection AI并担任CEO,“希望与有远见和无所畏惧的创始人在一起”。第三位联合创始人是前DeepMind首席科学家Karén Simonyan,现任Inflection AI首席科学家。他是同代中成就突出的深度学习研究者之一,其出版物(包括5篇在学术顶级期刊Nature和Science上的论文)吸引了超过18万次引用。Karén Simonyan部分高引用量学术成果Karén Simonyan在牛津大学完成了博士学位和博士后学位,期间设计了VGGNet图像处理框架并在赢得了知名的ImageNet挑战赛。随后他创办Vision Factory AI公司,将VGGNet商业化。这家公司很快就被DeepMind收购,karsamyn的身份则变成了DeepMind首席科学家。任职DeepMind首席科学家期间,karsamyn建立并领导了大规模深度学习团队,开发了基于真实世界数据的大型AI模型。他在AlphaZero、AlphaFold、WaveNet、BigGAN和Flamingo等AI突破中均发挥了关键作用。04.结语:团队不到50人,Pi每日聊天消息数超40亿据外媒Axios援引Suleyman的话,当前Inflection AI团队拥有70名员工。据Inflection AI透露,其100万日活跃用户和600万月活跃用户与Pi聊天机器人往来了超过40亿条消息。与Pi的平均谈话时间为33分钟,每天有1/10的谈话时间超过1小时。在任何一周与Pi交谈的用户中,约...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无助的微软中国AI员工:表面通知赴美,实际变相裁员?

无助的微软中国AI员工:表面通知赴美,实际变相裁员? 微软中国官方回应称,“本次是给部分员工一个可选的内部调动机会,不会影响公司在国内的运营。”针对该信息,微软中国内部人士告诉新浪科技,“消息来得很忽然,大家都很懵!”多名员工表示担忧,“如此短时间做出这么大的抉择,拖家带口出国工作,那就是在变相裁员?”实际上,这件事或许早有征兆。内部人士透露,目前,在AI研究方面,微软正在对中国进行一定的“隔离”,“在北京的微软亚洲研究院,目前我们无法提前体验到OpenAI一些产品的测试版,也无法触及量子计算、人脸识别、合成媒体等尖端技术的核心。”另有知情人士透露,“在重要的部门搬走后,不重要的部门将被裁掉,AI相关部门中国区就可以关掉了!”“没考虑对员工的实际影响”微软中国内部人员告诉新浪科技,“目前微软方面已经统一下发对外解释口径,通知文件是全英文通知的,确实有一部分员工存在调动机会。”据介绍,目前调整主要局限在AI领域,对于愿意调整搬迁的人员,可以带老婆/老公+孩童一起去,公司将会负责亲属的签证。不过,不少内部员工还是表示担忧。有员工认为,微软属于单方面通知,未考虑对员工的实际影响。“家属之前也没怎么出过国,迁出后环境变化不适应,加上语言沟通也存在一些问题,怎么办?”“微软给出的选择时间是截至6月7日,要么去美国,要么选择拿补偿离职。”甚至有员工怀疑,这就是在变相裁员。“如此短时间内逼着员工全家搬迁出国,这样的决定很难做。”近些年,微软一直专注AI领域。在2019年选择向OpenAI投资10亿美元后,微软用于AI领域的投资便一直在追加提升。目前,微软对OpenAI一家公司的总投资便已超过130亿美元。此外,公司还成立专门的Microsoft AI团队,由DeepMind和Inflection联合创始人Mustafa Suleyman领导,全面推进 Copilot项目。并非首次向国外转员工事实上,这已不是微软第一次将国内专家或科研人员转移到国外。去年6月,有消息称微软正将微软亚洲研究院(MSRA)的AI顶级科学家从中国转移到温哥华,微软亚洲研究院曾向媒体回应,“微软将在加拿大温哥华建立一个新的实验室,确认将包含微软在中国的AI研究专家到新实验室当中。”而在更早之前,微软亚洲研究院将撤离中国的消息也引发广泛关注,不过微软方面曾对此作出过否认。有业内分析认为,微软在全球范围内的布局,是出于商业和战略的双重考虑。在东南亚市场的大额投资,可能是看中了该地区的经济增长潜力和数字化转型的需求。而中国市场的复杂性和竞争环境,可能使得微软在该地区的策略更为谨慎。据微软总裁布拉德·史密斯此前表示,中国只占微软销售额的1.5%。有业内人士分析称,“1.5%的份额,加上新Bing AI搜索无法在中国落地,使得微软‘隔离’中国AI的意味愈加明显了。若真是6月中旬需要做出决定,那留给这些技术专家考虑的时间真的十分有限”。相关文章:微软将中国AI团队集体打包去美国 涉及数百人 不走就裁员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麻省理工学院(MIT)在一项研究中发现,人工智能目前还无法以经济有效的方式取代大多数工作岗位,这项研究试图打消人们对人工智能在许

麻省理工学院(MIT)在一项研究中发现,人工智能目前还无法以经济有效的方式取代大多数工作岗位,这项研究试图打消人们对人工智能在许多行业取代人类的担忧情绪。 在对人工智能取代劳动力的可行性进行的首次深入调查中,研究人员对美国各项任务自动化的成本吸引力进行了建模估算,重点关注了使用计算机视觉的工作比如教师和房地产估价师。研究人员发现,按美元工资计算,只有23%的劳动者可以被有效取代。在其他情况下,由于人工智能辅助视觉识别的安装和操作成本高昂,因此由人类来完成这项工作更为经济划算。 去年,在OpenAI的ChatGPT和其他AI工具展示了这项技术的潜力之后,各行各业开始加速采用这种工具。从美国的微软公司和Alphabet公司到中国的和,科技公司推出了各种AI服务。行业领袖警告说,AI发展速度太快了。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担心AI对就业的影响。 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人工智能实验室的研究人员指出,“机器将抢走我们的工作”是技术快速变革时期人们经常表达的一种情绪,而随着大语言模型的创建,这种焦虑再次出现了。“但我们发现,由于AI系统的前期成本很高,只有23%的员工‘暴露’在AI计算机视觉中,对企业来说是具有成本效益的。” 计算机视觉是AI技术的一个领域,它使机器能够从数字图像和其他视觉输入中获取有意义的信息,其最普遍的应用出现在自动驾驶的物体检测系统中,或者对智能手机上的照片进行分类。 麻省理工学院的论文称,和的突出领域零售、运输和仓储等方面,也是计算机视觉最具效益的领域。 论文中一个案例提到,在面包店里,面包师每天都要检查原料的质量控制,但这只占他们工作时间的6%。但安装摄像头和AI系统所节省的时间和工资,远低于这种技术升级的成本。 研究人员表示,目前只有3%的视觉辅助任务可以有效、低成本地自动化,但如果数据成本下降,准确性提高,到2030年这一比例可能会上升到40%。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上周发布报告称,人工智能技术将影响全球近40%的就业岗位,相比于新兴市场和低收入国家,发达国家的就业更容易受到人工智能的影响。它还警告说,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种技术对全球劳动力市场的潜在影响可能会加剧整体不平等。 在上周的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许多讨论都集中在AI取代劳动力的问题上。Inflection AI和DeepMind的联合创始人Mustafa Suleyman表示,AI系统“从根本上说是替代劳动力的工具”。 OpenAI首席执行官萨姆·奥特曼声称,AI的能力“有很强的局限性”,人们应该将其视为一种“在某些领域非常有用”的工具,不能完全依赖于AI。 标签: #AI #劳动力 频道: @GodlyNews1 投稿: @GodlyNewsBot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