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称联想将推英特尔 HX55 MoDT 台式整机:售价低于传统台式机平台,主打性能释放

消息称联想将推英特尔 HX55 MoDT 台式整机:售价低于传统台式机平台,主打性能释放 据博主 @金猪升级包 分析,最近桌面 13 / 14 代酷睿处理器不稳定降功耗风波后,如 i9-13900HX 的 MoDT 平台与 i9-13900K 传统桌面平台的性能差距进一步减小,性价比更为凸显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英特尔Arrow Lake台式机 CPU性能表现泄露 单线程比14900KS强20%

英特尔Arrow Lake台式机 CPU性能表现泄露 单线程比14900KS强20% 据该用户称,图片展示了英特尔Arrow Lake台式机CPU在似乎是下一代 Z890 主板上运行的情况,因为 LGA 1851 平台是唯一支持这些芯片的平台。虽然没有提供 CPU SKU、核心数或时钟速度等信息,但分数本身可能会让我们知道我们看到的是哪款芯片。据称,英特尔Arrow Lake台式机 CPU 的单线程得分为 1143.2 分,多线程得分为 12922.4 分。在单核性能方面,与英特尔酷睿 i9-14900KS 相比,单核性能提升了 20%,而后者是目前该基准测试中速度最快的芯片。该芯片的主频达 6.2 GHz,目前尚不清楚该样本是以默认速度还是超频速度运行。看起来我们看到的可能是一个超频结果,但如果这是默认性能,那么它会带来实质性的提升。至于多线程性能,CPU 得分让人觉得这颗CPU应该是酷睿 i5 的继任者,准确地说应该是酷睿 Ultra 5。原因是多线程得分低于酷睿 i7-14700K 和酷睿 i7-13700K 芯片,但比酷睿 i5-14600K 快 30% 左右,这与 CPU-z 多线程测试中据称Arrow Lake CPU 比酷睿 i5-14600K 提升 29.5% 的结果完全吻合。其他报道称这是一款 6+8 SKU,应提供 6 个 P 核心和 8 个 E 核心。英特尔的 Arrow Lake-S 台式机 CPU 预计将采用重新配置的芯片布局,Lion Cove 也将获得 14% 的 IPC 提升(在 Lunar Lake 上)。多线程和单核心的高分可归因于这些高 IPC 提升以及时钟速度可能比上一代有所提高。显然,目前还没有证据证明这确实是Arrow Lake CPU,一切都有可能是编造的,因此请谨慎对待。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英特尔发布 12 代酷睿 HX 处理器:最高 16 核 / 支持 128GB 内存,媲美台式机

英特尔发布 12 代酷睿 HX 处理器:最高 16 核 / 支持 128GB 内存,媲美台式机 第 12 代英特尔酷睿 HX 处理器特性: 最多 16 核心(8 个性能核和 8 个能效核)和 24 线程,处理器基础功率为 55W。 16 条处理器直连 PCIe Gen 5.0 通道,和 4x4 专用平台控制器集线器(PCH)的 PCIe Gen 4.0 通道,增加了带宽并加快了数据传输速度。 业界率先全线未锁频和可超频处理器。 支持高达 128GB 的 DDR5 / LPDDR5(高达 4800MHz / 5200MHz)和 DDR4 内存(高达 3200MHz / LPDDR4 4267MHz),支持纠错码(ECC)功能。 采用英特尔 Wi-Fi 6/6E(Gig+),实现更好的连接性能,并支持全新的 6GHz 频段。

封面图片

英特尔推出酷睿 i9-13900KS 处理器,无需超频开箱即用

英特尔推出酷睿 i9-13900KS 处理器,无需超频开箱即用 英特尔首席执行官帕特·基辛格 (Pat Gelsinger) 在其创新 2022 开幕主题演讲中首次提到,英特尔推出了备受期待的 6 GHz 开箱即用处理器 Core i9-13900KS。酷睿 i9-13900KS 在其性能和效率内核的混合架构设计中有 24 个内核 (8P+16E),具有酷睿 i9-13900K 的确切基本规格,但具有高达 6 GHz 的令人印象深刻的 P 核睿频. 基于英特尔的 Raptor Lake-S 台式机系列,英特尔声称酷睿 i9-13900KS 是第一款无需超频即可开箱即用的台式机处理器。从今天开始,Core i9-13900KS 的基本 TDP 略高,为 150 W(13900K 为 125 W),36 MB 的英特尔 L3 智能缓存,并通过独特的选择过程进行预装箱,以确保 Core i9- 13900KS 的特别版状态是开箱即用的台式机芯片 6 GHz 的最高频率,无需手动超频。 Intel Core i9-13900KS 6 GHz P-Core Turbo 在美国售价699美元。

封面图片

英特尔Bartlett Lake-S台式机CPU可能配备12个P核 瞄准网络和边缘应用

英特尔Bartlett Lake-S台式机CPU可能配备12个P核 瞄准网络和边缘应用 据悉,英特尔Bartlett Lake-S是Raptor Lake-S(Refresh)系列的后续产品,与现有产品系列有一些相似之处,但也有一些关键区别。据说,该系列是为英特尔 NEX 业务中的网络和边缘应用而设计的,这也是该系列的主要目标。只有在覆盖这一细分市场后,英特尔才可能考虑推出 DIY 产品。除此之外,英特尔 Bartlett Lake-S 台式机 CPU 系列预计将提供 24 个内核和 32 个线程,类似于目前的顶级芯片,如酷睿 i9-14900K 和酷睿 i9-13900K,但看起来可能会有一些只配备 P 核心的特殊变体。据说,一种可能的变体将提供多达 12 个 P 核心。这些仅配备 P 核心的型号可能会带来一些好处,而且这将是英特尔主流消费平台上首款提供 8 个以上 P 核心的芯片。14900K 和 13900K 最大都只有 8 个 P 核心。除此以外,还有报道称,通过使用某些人工智能加速器,可以实现更快的人工智能性能,不过最大的升级预计将在 2024 年晚些时候的 Arrow Lake-S 上实现。我们不知道人工智能的性能优势是来自 NPU 还是某些板载人工智能硬件内核,但英特尔已经在 Meteor Lake 芯片中推出了首个 NPU,我们可能会在 Bartlett Lake-S CPU 中看到某种形式的 NPU。其他规格,如对 LGA 1700 插座、DDR5/DDR4 内存和 UHD 770 iGPU 的支持保持不变。Bartlett Lake-S CPU 平台的 DIY 消费级发布还没有完全确定,英特尔的消费级路线图中也没有它的身影,但英特尔在下个月安排了一次发布会活动,因此我们可能会在活动期间听到更多消息。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联想发布ThinkCenter Neo超紧凑台式机 搭载GeForce RTX 4060显卡

联想发布ThinkCenter Neo超紧凑台式机 搭载GeForce RTX 4060显卡 该台式机采用英特尔第 14 代酷睿 vPro"Raptor Lake Refresh"平台,使用基于英特尔 Q670 芯片组的定制外形台式机主板,支持 vPro 下的各种商用台式机功能。处理器和内存均为插槽式,因此用户可以自行升级。处理器选择范围从酷睿 i5-14500 (6P+8E)一直到酷睿 i9-14900 (8P+16E),包括 vPro 和普通 SKU,以及节能的"T"SKU。内存容量从 16 GB(1x 16 GB)到 64 GB(2x 32 GB)DDR5-4800。显卡只提供NVIDIA GeForce RTX 4060 桌面图形处理器一种,其所有四个显示连接器都直接连接到后部 I/O 接口。两个 M.2-2280 Gen 4 插槽,存储选项从 1x 256 GB Gen 4 到 2x 1 TB Gen 4 不等。网络连接包括 2.5 GbE 和 Wi-Fi 6E。USB 端口包括前面板上的一个 20 Gbps USB 3.2 Gen2x2 Type-C、两个 10 Gbps USB 3.2 Gen 2 和背面的四个 USB 3.2 Type-A。机箱尺寸为 195 毫米 x 191 毫米 x 108 毫米,根据配置不同,重量约为 3.5 千克。系统支持 M.2 NPU AI 卡,这是一种非常小的协处理器,可提供约 20 TOPS。相比之下,RTX 4060 可提供超过 200 TOPS(取决于配置)。不用说,人们可以为此更有效地利用 GPU。ThinkCenter Neo Ultra Gen1 现已在澳大利亚上市,售价 3299 澳元。这个价格与配备 M2 Max 的 Mac Studio 差不多。联想的配置包括酷睿 i5-14500 CPU、RTX 4060 显卡和 16GB DDR5 内存。Kinara Ara-2 M.2 独立 NPU 卡需要额外支付 200 美元。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买了个一万块的台式机 结果放了个笔记本电脑的处理器?

买了个一万块的台式机 结果放了个笔记本电脑的处理器? 当他们找到我让我过去看看的时候,我还在想:台式机嘛,能有什么问题?你们买的不还是台拯救者品牌机吗,出了问题找售后呗……多大点儿事!结果我把机箱盖子打开一看:啊???这问题,售后还真是解决不了……第一眼,我感觉这个散热器长得有点儿怪品牌机嘛,定制点儿长相奇怪的散热器也合理。但是当我第二眼看到内存条的时候不是,哥们儿……笔记本的内存条怎么跑台式机里去了?!好在,编辑部里还是专门有人一直在关注台式机的,很快他就跟我说,这个是联想今年刃 7000K 整的一个活,把笔记本处理器给用在了台式机里面……是的,真的就是字面意思给台式机用笔记本电脑处理器。上面这个模式大家可能有点儿陌生,但我用下面这个图给大家解释一下,你们肯定就明白了。u1s1 ,翻开这台电脑在电商的详情页面,假如你是个钻研数码的老司机的话,那么当看到 “ 14900HX ” ,以及 “ 超桌面性能 ” 的时候,应该就能意识到事情有些不对了。可惜我们后期组小伙伴对行业的敏感度还不够高,这么重要的信息,居然都被漏过去了。于是,本着 “ 买都买了 ” 的精神,这个电脑就落到我手上了……相信大家也会很好奇,这台 “ 笔记本台式机 ” 跟真正的台式机相比,都有什么不一样。当然,由于我们赶时间把这玩意儿退货换个真正的桌面端处理器主机,所以这期测评会有点儿水,大伙还多多担待。先来看看外观,这部分反而没啥好说的,就是一个普通的拯救者机箱,上面有联想和拯救者的 LOGO ,还有一个英特尔的标识。顶部也是最常见不过的电源键、耳机插口和 USB 接口。机箱背部我也不多啰嗦了,一大坨 USB 接口、 HDMI 和 DP 接口等等。背面的接口也和以往的品牌机差不多。话说,我感觉今年台式电脑的主板接口缩水有点儿严重 放在往年,几百块钱的主板也能搭配个 2.5Gbps 速率的有线网口,也会给上雷电 3 、 USB4 的 USB-C 接口,音频部分还会预留出同轴和光纤 SPDIF 的数字传输接口。但是今年我翻了一圈,基本得在 2000 块钱往上的主板上,才能看到这些配置了……某 2299 元主板的接口介绍图说回正题 ~ 要是你买的是这种组装好的台式机,直接把显示器和键鼠啥的往后面一插,直接开机就完事儿了,所以成品台式机对于小白和懒人来说还是很友好的。目前为止看上去一切都很正常,但是只要拆开机箱,你们就会看到文章开头出现的画面了。这个造型其实不难理解,联想这次直接把 CPU 风扇给装在机箱上了,一个是减轻主板负担,一个是能让热风直接排到机箱外面,提高散热效率。该说不说,这几根 “ 金灿灿 ” 的热管,乍一看还是挺带劲的。反正不管你喜不喜欢这样的设计,到时候机箱盖子一盖,里面啥样你也看不见,散热效率高就行呗,外观设计嘛,就简单粗暴一点咯。显卡也没啥好说的了,联想给这个笔记本主板改造了一下,增加了实体的 PCIe 扩展槽,所以能安装台式机版本的 RTX 4060 Ti 显卡。因为是 OEM 版本的显卡,所以外观要比大伙自己装机时买的各种牌子的显卡简洁不少。拆下来拍个显卡正面照,来给大家端详一波。机箱自带的风扇也是 RGB 的,光污染爱好者狂喜,这部分也不多聊了。所以虽然我开头调侃这玩意是 “ 笔记本台式机 ” ,但是这么描述肯定不严谨。很简单一个事,假如放在笔记本里,这颗处理器的设计的峰值功耗是 130W ,但在这个 “ 台式机 ” 里,联想把它给提高到了 190W ……外加上提供了可以直接插台式机显卡的 PCIe 插槽,相当于把笔记本处理器超频成台式机用了。所以这样的效果如何呢?我们跑了一下知名跑分软件 Cinebench R23 ,结果单核 2218 ,多核 33274 。确实比它原本在笔记本上 3.1 万分的成绩高了一些,但是对比台式机还是有差距因为真正的台式机处理器 14900K 的单核是 2194 ,多核 41391 。而 CPU-Z 的测试结果也差不多,单核 931 多核 14759 ,都比笔记本上的分数高一点,单核比桌面端低一点,而多核分数低了差不多 15% 。10 分钟烤机我们也试了一下, CPU 封装功率 182W ,确实接近官方说的 190W 。当然,但也还是没法跟桌面端 200-300 W 的性能释放去比。我们最后还趁退货前跑了一下《 都市:天际线 》,在相同的高强度地图情况下, i9-14900HX 只能跑到 36.9 帧,而 i9-14900K 确实会高一点,在 41 帧出头。几个基本项目测下来,这台刃 7000K 里面的 i9-14900HX 的表现,差不多可以总结成:比笔记本电脑的性能释放确实要好一点,但是多核性能跟真正的桌面端 i9-14900K 还是有不小的差距。CPU 部分说完了,这个显卡咱就不测了, 4060Ti 这玩意儿现在确实没啥好讲的,差友们感兴趣直接网上搜测评,一抓一大把。最后,这台奇妙电脑能聊的也就差不多了,那么用上了移动端处理器的台式机,价格会便宜一些吗?嗯……貌似没有。托尼手里这个 i9-14900HX 搭配 RTX 4060Ti 的配置,在官网售价是 10499 元。而满血的桌面端 i7-14700K 搭配同样的显卡,价格只贵了 200 块……这个时候问题就来了,好好的台式机,为啥非要用移动端处理器?真就为了清库存吗?嗯……如果是以前的台式机用移动端处理器,那么确实很像清库存,但是这次可能确实有一个理由,让联想不得不这么做……前段时间我们同事反映自己的电脑在玩游戏和干活的时候,软件经常会崩溃,甚至还会蓝屏。托尼遇到这事儿肯定要帮忙,结果查了半天,发现居然是英特尔自己的锅……简单来讲,就是英特尔一开始过于自信,结果主板厂商也跟着膨胀了起来,几乎没怎么给新一代 i9 处理器的超频做限制。但是等正式销售之后才发现,不少 i9 的芯片体质并没有设想的那么好,运行时间一长, CPU 顶不住就干烧了……解决方法也很简单,那就是手动降频或者等主板厂商更新收紧了超频策略的 BIOS 固件……这个事前一阵在装机圈里还闹了一点儿风波,被大家称为 “ i9 缩缸事件 ” 。目前大部分主板厂商都已经推送了 “ 缩缸 BIOS” 更新, i9 集体蓝屏的问题也基本上得到解决了,事情已经算是告一段落了。但是在联想推出这台 “ 笔记本台式机 ” 的五月份,整件事还并没有彻底调查清楚。所以我估计两个月前的联想产品经理是这么想的“ 桌面端的 i9 貌似有坑,但我新品又不能不上…… ”“ 反正笔记本处理器这两年也挺牛批了,不如第一批货就先拿笔记本处理器顶一下吧! ”有点离谱,但是吧……也合理。如果你让我选的话,反正我会选那个用了 i7 桌面端处理器的版本,至少在 Cinebench R23 上面,他们的分数是比较接近的,而且现在应该是也不会蓝屏死机了。但落实到实际日常使用环节,如果你跟我一样只是一个臭打游戏的,除非你对参数和游戏画面细节特别敏感,那么无论是桌面端的 14 代 i7 还是移动端的 14 代 i9 ,都完全能够满足你的需求了。真正成为你游戏体验瓶颈的,其实是显卡…… ... PC版: 手机版: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