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润如玉,君子之风灵耀 14 影青釉体验

温润如玉,君子之风灵耀 14 影青釉体验 玉,是中华文明中独特的审美品味。 所谓温润如玉,以玉喻德,它作为一种宝石,却不似其它石材一般坚硬而又张扬,它是一种内敛、优雅、和谐、美好的材料,对这种材质对追求,正如君子对品行对求索一样,贯穿着整个中国历史。 身边的物件陪伴我们走过,在岁月里,留下痕迹,玉虽然美好,却注定昂贵且珍惜。于是宋代的工匠们研发出了一种如玉一般美好、却又能够大规模生产的瓷器工艺这,就是影青瓷。 这种汉族传统制瓷工艺中具有独特风格的一支,颜色淡雅、釉面澈洁,细腻地对胎面上铺上了草木萌发一般的淡淡青绿色,简约、而又纯粹。 灵耀 14 2022影青釉 的 CMF 设计取材于中华传统文化,古典与现代的碰撞,启发了华硕灵耀 14 2022(Zenbook 14)的外观设计,是不是颇有哲思呢? 太长不看 TLDR 版本: - 2C1A1HDMI,3.5mm,microSD - 1.3kg 很轻 - 屏幕是 2.8K 90Hz E4 OLED - 75Wh 超大电池配 i7-1260P,续航不错 - 转轴可以 180° 开合 - 影青釉在不同光线下会呈现出从棕金色到绿青色的过渡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作为灵耀家族的成员,灵耀14 2022 这次在家族式的设计语言上,对 A 面进行了重新设计。

作为灵耀家族的成员,灵耀14 2022 这次在家族式的设计语言上,对 A 面进行了重新设计。 本次进行测试的机器,是影青釉版本。 整机采用高品质金属材料打造,相较于传统的黑白配色或者金属本色,华硕灵耀14 2022 甄选了影青釉这种取材于传统瓷器、低调而不失底蕴的颜色,低饱和度配合低明度为整台机器打下了专业、沉稳的基调,而A 面采用凌厉的高光切线对金属材质进行分割,运用几何元素将金缮这种传统技法的精神进行抽象,赋予了它一种令人耳目一新的现代质感。如果你仔细观察这些看似随意的切线,不难看出它构成了一个向上突破设备边界的字母 A,A for ASUS。 打开灵耀14 2022,我们能看到 B 面极窄的边框下容纳的是一块宽高比为 16:10 的镜面屏幕近乎 90% 的面积都由这块屏幕占据,底部用高光字样点缀了 ASUS Zenbook 的系列标志。 这块屏幕可以达到 180 度的开合,并且转轴处也进行了特殊的设计,将 Zenbook 标志性的同心圆以雕刻的方式点缀在此。 整机重量约 1.3kg,非常轻。

封面图片

华硕 灵耀X 13 2022 体验

华硕 灵耀X 13 2022 体验 举重若轻,游刃有余。 Incredible comes from lightness. 这是我对华硕灵耀X 13 的评价。 灵耀X 13 拥有性能强劲的 AMD RYZEN 锐龙 6000 系列 APU,深邃夺目 2.8K 分辨率的 OLED 屏幕,而这些优秀的内在,都被浓缩到了一个仅有 14.9mm 厚,1kg 重的镁铝合金一体机身中。 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 LycheeLi 荔枝荔 对它的深度体验。 TLDR 版本: - 1kg 的 13 寸本子,便携性很好 - Ryzen 6800U + 16GB 6400MHz DDR5 - 续航 OJBK,67Wh + Zen 3+ 能不 ok 么 - 屏幕是 2.8K OLED,日常 SDR 亮度也够,细腻度就算把像素排列 debuff 算上也还行

封面图片

作为首批搭载 AlderLake-P 处理器的轻薄全能本,华硕灵耀14 2022的亮点在于较为完备的 I/O 和光彩夺目的 OL

作为首批搭载 AlderLake-P 处理器的轻薄全能本,华硕灵耀14 2022的亮点在于较为完备的 I/O 和光彩夺目的 OLED 屏幕,同时搭载了容量 75Wh 的超大电池。 这块 OLED 屏幕可以称得上是灵耀14 2022的杀手锏,它拥有极佳的色彩表现、和令人侧目的 HDR 性能,配合 12 代 Intel 处理器大幅提升的 CPU 性能和 Xe 核显的助力,让灵耀14 2022成为了一款 6K价位的有力竞争选手。 它适合的是具有移动办公、影音娱乐和轻度游戏的消费者,同时对屏幕、品质都有着较高的要求。

封面图片

灵耀14 2022的拆机相对来说还是比较简单的,几颗螺丝,然后就能把后盖拆卸下来。

灵耀14 2022的拆机相对来说还是比较简单的,几颗螺丝,然后就能把后盖拆卸下来。 映入眼帘的首先是这块 75Wh 的超大电池,占据了机身内部接近 2/3 的纵向高度。 另一个扎眼的则是那个看起来不像属于这台轻薄本的强力风扇。这个风扇采用的是 12V 的规格,相较普通轻薄本使用的 5V 风扇,其散热表现要强很多。鳍片位于机身右侧,使用一根铜管与 CPU 基座相连,铜管大部分进行了黑化处理。 PCIe 4.0 的 NVMe SSD 位于机身顶部,旁边则是 AX 系列 WiFi 6E 网卡,支持 2x2 的双天线。 灵耀14 2022采用的是 Intel 12 代 AlderLake-P 处理器,我这台测试机搭载的是 i7-1260P,采用 12 核 16 线程(4+8)混合架构设计,具有 18MB 的 L3 缓存,和 96EU 的 Xe 核显,内存方面则是板载的 16GB LPDDR5 内存。 AlderLake-P 是 Intel 定位 28W 级的高性能轻薄本/全能本处理器,其定位介于 15W 的超低压处理器和 45W 的标压处理器之间。华硕灵耀14 2022也是首批搭载 AlderLake-P 的机器之一。

封面图片

今年的灵耀X 13 相较上一代机身,无论是内在的硬件还是外观,都进行了全面的升级。2022 款的灵耀X 13 机身仅重 1kg,

今年的灵耀X 13 相较上一代机身,无论是内在的硬件还是外观,都进行了全面的升级。2022 款的灵耀X 13 机身仅重 1kg,用两只手指就能夹起,在一众轻薄本中属于羽量级选手,轻如鸿毛,极致便携。 但令我吃惊的是,按压机身表面几乎没有任何变形这台机器的刚度表现完全不像是这个重量的机器,built exceptionally well(做工极佳)。 这一切,除了全新设计的高刚度机身结构,还要归功于全新的机身材质和工艺灵耀X 13 整机采用铝镁合金打造。这种材料密度低,抗拉强度高,延伸率强,常被用于航空工业。最大程度上地发挥这种材料轻、韧、高强度的特性,是全新机身设计的核心。 在这种强韧材料和精巧设计的加持下,灵耀X 13 在将整机厚度控制在 14.9mm,且仍通过了严苛的 MIL-STD 810H 军工级品质认证。 A 面采用的是一个 A 形的 monogram,这一徽标是华硕的 30 周年纪念 logo,以向上升起的英语字母 A 融合中文“人”字形,纪念“精彩创新 30 年”。 同样没有缺席的还有灵耀家族设计的同心圆纹理这一设计被放在了转轴的侧面作为装饰,点缀了机器硬朗的、由直线主导的侧面轮廓。 转轴阻尼调教良好,没有多余的晃动,使用单指即可打开屏幕,这个小细节让整机的使用体验优雅了不少。很多时候,这种微小的细节恰恰是旗舰才会关注的领域。 Slim & Sleek,时尚而又优雅,这就是灵耀X 13 给我们的第一印象。

封面图片

华硕灵耀14 2022 的 I/O 选择还是颇为稳重,这可能是考虑到了办公人士使用鼠标、键盘等外设的需要。一方面,机身右侧布置了

华硕灵耀14 2022 的 I/O 选择还是颇为稳重,这可能是考虑到了办公人士使用鼠标、键盘等外设的需要。一方面,机身右侧布置了两个速度达到 40Gbps 的雷电 4 接口,足以满足外接下到扩展坞、上到 NAS 阵列乃至独立显卡的带宽需求。 HDMI 采用 2.0b 速率,可以支持最高到 4K 60Hz 的分辨率,而相较于 2.0a 标准增加了 HLG 的支持。作为办公用途,无论是外接显示器还是投影,这个接口都非常方便,并且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不会过时。但如果你刚好碰巧家里有这么一台 8K 电视,想要用灵耀14 2022接上它,那你就得选择用雷电 4 了。 机身右边还有一个极为先进的 3.5mm 耳机接口,和 micro SD 读卡器受制于机身尺寸可以理解,以后要是能塞进一个全尺寸 SD 就更好了。 左侧只有一个 USB Type-A,支持 USB 3.2 Gen 2 速率,可以兼容你现有的鼠标、键盘、移动硬盘等仍然在使用 USB Type-A 的外设。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