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灵耀X 13 相较上一代机身,无论是内在的硬件还是外观,都进行了全面的升级。2022 款的灵耀X 13 机身仅重 1kg,

今年的灵耀X 13 相较上一代机身,无论是内在的硬件还是外观,都进行了全面的升级。2022 款的灵耀X 13 机身仅重 1kg,用两只手指就能夹起,在一众轻薄本中属于羽量级选手,轻如鸿毛,极致便携。 但令我吃惊的是,按压机身表面几乎没有任何变形这台机器的刚度表现完全不像是这个重量的机器,built exceptionally well(做工极佳)。 这一切,除了全新设计的高刚度机身结构,还要归功于全新的机身材质和工艺灵耀X 13 整机采用铝镁合金打造。这种材料密度低,抗拉强度高,延伸率强,常被用于航空工业。最大程度上地发挥这种材料轻、韧、高强度的特性,是全新机身设计的核心。 在这种强韧材料和精巧设计的加持下,灵耀X 13 在将整机厚度控制在 14.9mm,且仍通过了严苛的 MIL-STD 810H 军工级品质认证。 A 面采用的是一个 A 形的 monogram,这一徽标是华硕的 30 周年纪念 logo,以向上升起的英语字母 A 融合中文“人”字形,纪念“精彩创新 30 年”。 同样没有缺席的还有灵耀家族设计的同心圆纹理这一设计被放在了转轴的侧面作为装饰,点缀了机器硬朗的、由直线主导的侧面轮廓。 转轴阻尼调教良好,没有多余的晃动,使用单指即可打开屏幕,这个小细节让整机的使用体验优雅了不少。很多时候,这种微小的细节恰恰是旗舰才会关注的领域。 Slim & Sleek,时尚而又优雅,这就是灵耀X 13 给我们的第一印象。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华硕 灵耀X 13 2022 体验

华硕 灵耀X 13 2022 体验 举重若轻,游刃有余。 Incredible comes from lightness. 这是我对华硕灵耀X 13 的评价。 灵耀X 13 拥有性能强劲的 AMD RYZEN 锐龙 6000 系列 APU,深邃夺目 2.8K 分辨率的 OLED 屏幕,而这些优秀的内在,都被浓缩到了一个仅有 14.9mm 厚,1kg 重的镁铝合金一体机身中。 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 LycheeLi 荔枝荔 对它的深度体验。 TLDR 版本: - 1kg 的 13 寸本子,便携性很好 - Ryzen 6800U + 16GB 6400MHz DDR5 - 续航 OJBK,67Wh + Zen 3+ 能不 ok 么 - 屏幕是 2.8K OLED,日常 SDR 亮度也够,细腻度就算把像素排列 debuff 算上也还行

封面图片

作为灵耀家族的成员,灵耀14 2022 这次在家族式的设计语言上,对 A 面进行了重新设计。

作为灵耀家族的成员,灵耀14 2022 这次在家族式的设计语言上,对 A 面进行了重新设计。 本次进行测试的机器,是影青釉版本。 整机采用高品质金属材料打造,相较于传统的黑白配色或者金属本色,华硕灵耀14 2022 甄选了影青釉这种取材于传统瓷器、低调而不失底蕴的颜色,低饱和度配合低明度为整台机器打下了专业、沉稳的基调,而A 面采用凌厉的高光切线对金属材质进行分割,运用几何元素将金缮这种传统技法的精神进行抽象,赋予了它一种令人耳目一新的现代质感。如果你仔细观察这些看似随意的切线,不难看出它构成了一个向上突破设备边界的字母 A,A for ASUS。 打开灵耀14 2022,我们能看到 B 面极窄的边框下容纳的是一块宽高比为 16:10 的镜面屏幕近乎 90% 的面积都由这块屏幕占据,底部用高光字样点缀了 ASUS Zenbook 的系列标志。 这块屏幕可以达到 180 度的开合,并且转轴处也进行了特殊的设计,将 Zenbook 标志性的同心圆以雕刻的方式点缀在此。 整机重量约 1.3kg,非常轻。

封面图片

拆下后盖,我们就能看到灵耀X 13 采用了单热管单风扇的设计,而赋能它的,是一枚能效比极高的 SoCAMD Ryzen 7 68

拆下后盖,我们就能看到灵耀X 13 采用了单热管单风扇的设计,而赋能它的,是一枚能效比极高的 SoCAMD Ryzen 7 6800U。 SSD 为 PCIe 4.0 x 4 速率,容量 1TB。 机身下方则是一块硕大的 67Wh 电池,属于同级别中少有的大电池。

封面图片

华硕灵耀16 Air/ProArt创系列实拍 新一代锐龙AI PC处理器加持

华硕灵耀16 Air/ProArt创系列实拍 新一代锐龙AI PC处理器加持 下面来看华硕灵耀16 Air/ProArt创系列的现场实拍:灵耀16 Air机身由高强度铝合金打造,专属外观工艺赋予其陶瓷般的质感。灵耀16 Air搭载了AMD锐龙 AI PC处理器,带来高达28W的功耗释放与50 TOPS超高算力。内部拥有先进的3D均温板辅助散热,且能实现小于25dB的噪音表现。新型几何格栅设计确保了最大的气流进入量,同时可大幅减少尘埃堆积。同时,其搭载16英寸2.8K 16:10 OLED华硕好屏,具有120Hz刷新率、NanoEdge边框和90%的屏占比。ProArt创13则拥有13英寸的机身设计,整机轻约1.38kg,并且配备360°铰链,可在笔记本电脑、帐篷、支架或平板电脑模式之间无缝切换。其高分辨率2.8K OLED华硕好屏都能带来栩栩如生的视觉效果。ProArt 创13搭载了新一代锐龙 AI PC处理器,至高可选配备GeForce RTX 4060笔记本电脑GPU,其支持Wi-Fi 7网络连接,拥有双40 Gbps USB4、HDMI 2.1 FRL和UHS-II MicroSD等丰富接口。华硕ProArt创16 2024保持了创16系列笔记本一贯的轻薄设计,机身厚度薄至14.9 mm,轻约1.85 kg。屏幕方面,ProArt创16 2024搭载一块16寸4K 16:10 OLED触控屏,覆盖100% DCI-P3色域,平均Delta E<1,支持最高4096级MPP 2.0压感。华硕ProArt创16 2024搭载锐龙AI 300系列处理器及RTX 4070 笔记本电脑GPU。CPU中的NPU集成模块带来50TOPS算力支持,GPU可提供高达321的AI TOPS算力,为精细化AI工作流程提供助力。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作为首批搭载 Ryzen 6000 系低压 APU 的极致便携本,轻如鸿毛的 1kg 的机身重量和不到 15mm 的厚度,让灵耀

作为首批搭载 Ryzen 6000 系低压 APU 的极致便携本,轻如鸿毛的 1kg 的机身重量和不到 15mm 的厚度,让灵耀X 13 拥有了傲视群雄的资本。 在这个超轻薄的时尚身体下,隐藏着的是拥有耀眼 HDR 性能的 2.8K OLED 屏幕,野兽性能的 Zen 3+ x RDNA 2 的 6000 系 Ryzen APU,和容量高达 67Wh 的电池,这些硬件的精妙配合,让灵耀X 13 在都市办公场景中能够在保证流畅运行的同时拥有极佳的续航表现。 它适合使用烈度较轻、追求极致轻薄、拥有大量出行需求、对品质有追求的消费者。

封面图片

接口方面,相较于上一代有所调整。

接口方面,相较于上一代有所调整。 机身右侧采用的是一个 USB Type-C(3.2 Gen 2 速率),一枚 USB Type-A(3.2 Gen 1 速率),以及一枚同级别罕见的,支持 UHS-II 速度的全尺寸 SD 卡读卡器。 机身左侧则是一枚 USB Type-C(3.2 Gen 2),HDMI 以及极为先进的 3.5mm 耳机接口。 相较于上一代,减少了一个速率较慢的 USB Type-A(2.0 速率)接口,增加了一个 SD 卡读卡器。我觉得这个取舍是值得的,一般只有高端创意笔记本才会搭载这种速率的读卡器,很多给个 UHS-I 或者 Class 10 的,因为性能太差,我不得不外接 UHS-II 读卡器,还得额外占掉我一个接口。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