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振英、#董建华 被揭开设多家离岸公司

#梁振英、#董建华 被揭开设多家离岸公司 详细报道: 「国际调查记者同盟」(ICIJ)发表最新文件,披露了多个国家前任和现任领袖在境外避税天堂收藏巨额资产,部分涉及贪污、洗钱及避税。名单包括了三位中国官员,他们是香港前任行政长官梁振英、董建华,与及中国全国人大河南省代表冯琪雅。其中梁振英的案件备受争议,他本人很快作出回应,指自己没有违规。 今次报道再引起广泛公众关注高官利益申报问题。根据香港行政会议成员申报守则,须登记的利益包括,「公共或私营公司的受薪董事职位」以及「行政会议成员持有公司股份超过 1% 的上市及非上市公司」。 曾任廉署香港总调查主任的执业大律师查锡我向本台指出,事件反映港府利益申报制度存有漏洞,就算港府和梁振英称做法符合现行制度要求,但亦未能符合市民对特首的期望。 采访:李智智 报导: #自由亚洲粤语 @rfacantonese #梁振英 #689 #董建华 #老懵董 #利益申报 #祸港正苦 #港共落地狱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全国政协副主席梁振英在任特首期间,申报持有戴德梁行(DTZ)附属公司的股权,但多次拒绝交代该公司名称及业务。《立场》参与“国际调

全国政协副主席梁振英在任特首期间,申报持有戴德梁行(DTZ)附属公司的股权,但多次拒绝交代该公司名称及业务。《立场》参与“国际调查记者同盟”(ICIJ)最新的“潘多拉文件(Pandora Papers)”泄密文件调查,首次从文件中证实梁振英在任内,透过两间离岸公司,迂回持有一间戴德梁行日本业务公司的三成股权。 泄密文件又首次揭露,该三成股权于 2015 年 12 月以 20 万英镑(约 230 万港元)出售。当时梁在任特首,而廉政公署正调查他与澳洲上市公司 UGL 签订协议,收取 400 万英镑一事。翻查行政会议利益申报,梁从未申报持有该公司股权、也没有申报在任特首期间出售股权,公众无从得知他卖股获益。 梁振英周一( 4 日)中午在 facebook 发声明回应指,申报制度的要求是申报直接持有的公司股权,下面的各级子公司的股权持有及股权变动不必申报;他又称,在制度要求以外主动作出额外安排,将所有股权放入由专业人士管理的信托,本人不行使作为(包括日本公司)股东的决策权。 梁振英指出,各地各公司辞任董事的法律及合约手续不同,提出辞任董事在法律上不一定马上生效,“《立场新闻》的报道有误导成份,我已交给律师处理。”他又形容,报道是“炒作我出任行政长官时的申报情况。” 《立场》上周四(9 月 30 日)透过前任特首办向他查询,截稿前亦未获回复。前廉署总调查主任、执业大律师查锡我指,事件反映官员申报制度有漏洞,如有充足证据证明属故意漏报隐瞒,更有可能触犯公职人员行为失当罪,认为梁及政府均应交代事件。 (立场新闻)

封面图片

梁振英谈北上养老:让老人福利过河

梁振英谈北上养老:让老人福利过河 香港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孙玉菡此前表示,北上安老必须先解决香港的福利政策在大陆是否适用,中国政协副主席梁振英对此认为,让老人福利过河,老人院舍福利问题不必大而化之,并强调两地通“首先是政策通,政策通,首先是思想通”。 孙玉菡此前表示,曾于过去半年两度到访大湾区,与当地部门探讨港人到大湾区安老的方案,北上安老能提升长者生活品质。梁振英星期五(12月29日)在社交专页撰文,表示认同孙玉菡的观察,并指大陆院舍除地方大,也因为工资成本低、人手充裕,服务比香港好。 不过,对于孙玉菡指“必须先解决香港的福利政策在大陆是否适用,以及院舍选择要多”,梁振英抱有疑问,称该言论“真有点旁观者的味道”。 梁振英认为,老人院舍福利问题不必大而化之,上升到“香港的福利政策”这个层次,如孙玉菡让“香港的老人院舍政策在大陆适用”,一年内面向港人的“大陆的院舍就会选择更多”。 他说,“山中七日,世上千年”,在香港的一年时间,大家还在媒体议论,而在“大湾区”的广东城市已经成事,认为决策主动权在特区政府。 梁振英认为,让老人福利过河,香港老人既可用同样价钱享受更好的晚年生活,又释放香港的房屋和人力资源,皆大欢喜,何乐而不为? 梁振英还反问,为何在“两地联通”的问题上,“这么多心魔?这么多红灯黄灯?”强调两地通“首先是政策通,政策通,首先是思想通”。 2023年12月30日 9:19 AM

封面图片

23条立法|梁振英:政府应就立法多向外国企业解说

23条立法|梁振英:政府应就立法多向外国企业解说 全国政协副主席梁振英表示,政府应就《基本法》23条立法多向外国企业解说,并说服对方以香港作为基地,进入其他大湾区城市。梁振英接受报章访问时说,由国安法至23条立法、2019年的修例风波到黎智英案,当局的反驳力度不够,又认为当局未有充分利用其他国家的例子,展示香港并非唯一实施国家安全法例的地方。梁振英举例指,近期新加坡政府指港商陈文平受外国势力影响,试图影响新加坡政治。梁振英说,新加坡的做法由政府采取行动,但将来香港23条立法后,疑犯是经法庭程序后被定罪,认为香港的做法更能提供清晰的红线。另外,梁振英说香港应对外宣传英语优势和跨境基建等,争取外国跨国企业来港设立大湾区总部。他又感叹本港部分商会及专业团体,即使憧憬大湾区的发展,但未有充分参与,他点名香港总商会、香港出口商会、香港中华厂商会等,拥有丰富资源及会员,应扩展相关服务及多推广内地政策。 2024-02-16 11:08:15

封面图片

梁振英称香港要探索新路径 重点要具体

梁振英称香港要探索新路径 重点要具体 香港再出发大联盟发表四大中心发展策略建议,包括国际贸易中心、国际航空枢纽、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和区域知识产权贸易中心,认为需要继续大力吸纳人才。身兼大联盟总召集人的,全国政协副主席梁振英说,过去一年香港社会和经济活动全面复常,香港社会固本培元,香港未来要探索新路径和新动能,重点是要具体和具操作性。 2024-05-20 18:22:54

封面图片

香港特首林郑月娥在出席行政会议前被问及相关报道时指,只能总体地谈及现时利益申报制度,指称政府有非常稳健的利益申报制度,并适用于行

香港特首林郑月娥在出席行政会议前被问及相关报道时指,只能总体地谈及现时利益申报制度,指称政府有非常稳健的利益申报制度,并适用于行政会议成员和主要官员,并透过“每年须登记的个人利益”表格,公开予公众检视。而需要申报的“须登记的个人利益”项目已列载在表格上,公众亦可从网上查阅。 她表明,不愿评论个别个案,并重申当局有非常稳健的利益申报制度,但称制度是信任申报人,不会检查、监察或调查每个人的“须登记的个人利益”项目。惟她补充,大家可见现任行政会议成员所作的个人利益申报纪录,已很详细和细致作其个人利益申报。 《立场新闻》记者随后再追问林郑月娥申报制度何谓“实益股份”、梁振英不申报子公司做法是否行会申报制度认可,林郑月娥未有回应查询便即离开。 《立场新闻》在相关报道刊出前,亦曾致函特首办,查询行政会议秘书处及政府是否掌握,梁振英在任特首时有否作出有关申报或向终审法院首席法官申报;梁振英需否作有关申报;现届政府会否跟进事件等。 行政长官办公室昨晚回复查询时未有正面回应,仅表示,根据《基本法》第四十七条,行政长官就任时应向香港特别行政区终审法院首席法官申报财产,记录在案。此外,行政长官自愿跟从《政治委任制度官员守则》订明的申报安排,在上任之初及其后每年申报其投资及利益,并将申报资料上载至行政长官办公室的网页。 而行政会议成员(包括作为行政会议主席的行政长官)亦须在委任之初及其后每年申报须予登记的个人利益,申报资料会上载行政会议的网页。 (立场新闻)

封面图片

23条立法|叶刘淑仪:立法不影响法治 梁振英:政府应多解说

23条立法|叶刘淑仪:立法不影响法治 梁振英:政府应多解说 行政会议召集人、新民党主席叶刘淑仪认为,外国对《基本法》23条立法有错误的观感,以为通过立法香港就变成另一个内地城市,她强调有关立法工作是以普通法进行,完全不影响司法独立、法治及一国两制,她会尽量向外商及外媒解说。全国政协副主席梁振英亦表示,特区政府应就23条立法,多向外国企业解说。 2024-02-16 12:27:59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