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论那一项数据,都可以看出有两个趋势:一是输入的人材大多是「内地人」;二是不论内地和海外的输入数字也有明显下跌的趋势。
// 无论那一项数据,都可以看出有两个趋势:一是输入的人材大多是「内地人」;二是不论内地和海外的输入数字也有明显下跌的趋势。 来源地单一化,很可能造成相关企业投资和文化也出现单一化的趋势,而且这些内地人会否长期居港,还是把香港作为「跳板」出国,也成问题。 最重要的是,李家超今日发表「抢人才」的报告时,提到「过去两年香港劳动人口流失约 14 万人」及政府会「积极培养和留住本地人才」。 这些输入人材的数目完全无法弥补流失的劳动人口数目,也没有提供任何诱因留住本地人才,及重点培养本地人材。相反,政府的北都会及大湾区计划更多是把香港人材送到内地。 根据《彭博》 8 月份的报导,这四年来香港的劳动力下降了约 6%,流失了 20 多万劳动力,为近十年最低水平。香港亦正急速老龄化及少子化,近四年,29 岁或以下港人由 27.8% 跌至 24.1%,65 岁或以上港人则由 17% 上升到 20.9%,而且这两项数字预计会逐年持续恶化。 《彭博》引述经济学家称,「劳动力和工作岗位是保持香港活力及金融中心地位的主要原因」。现时这些计划可能填补到香港的劳动力吗?显然不能。// 全文: Posted by @hkreaderxwriter #施政报告 #抢人才 #输入人材计划 #人口流失 #人才荒 #支共揽炒香港 #经济清零
在Telegram中查看相关推荐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