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接触的早期四核时代(32位时代)华为基本只有 P6 这一款机型,那个年代主流的四核 SoC 还基本是高通(骁龙 S4/600)
我接触的早期四核时代(32位时代)华为基本只有 P6 这一款机型,那个年代主流的四核 SoC 还基本是高通(骁龙 S4/600)和猎户座(4412),即便是当时的联发科 MT6589T 四核也难敌诸如小米 2A 用的骁龙双核 S4。而就在这个时候,用着海思(注意,那个时间点还没有麒麟这条产品线)K3v2 的华为 P6 诞生了。虽然说这颗 SoC 的前身海思 K3 只是一颗 ARM9 SoC,但是它使用的四核 A9 架构也可以算是遥遥领先了。在当时,一颗骁龙 600 在安兔兔上可以跑到接近 20000 分,而一颗 MT6589T 的极限跑分也才 14000 分,跟现在动不动就上百万的旗舰次旗舰来说,这分数还是微不足道。华为 P6 最初的起售价大概是 2600 块钱左右,在这个价格面前,感觉 nova 11 SE 好像都变得如此有性价比了。比较有转折的是,华为宣称这台手机用的是 K3v2 的增强版K3v2E,但是落后的制程(骁龙600和 MT6589 都是 28nm 制程,而 K3v2 是 40nm)导致它即便在跑分上能追的上诸如 MT6589T 这样的入门四核,实际体验也远不如 799 的红米初代(各位可以想象一下,799 的手机卡了和 2699 的手机卡了分别是什么感受?),更何况华为当时各种奇葩设计,比如双卡机型的两张 SIM 卡分别放在两个独立卡槽里,比如奇葩的 microUSB 位置和 3.5mm 耳机孔位置。
在Telegram中查看相关推荐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