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直播带货元年:巨头集体下场,搬运中国模式,分阵营厮杀】过去一年,谷歌、Meta、沃尔玛、Twitter到亚马逊,一大批科技

【硅谷直播带货元年:巨头集体下场,搬运中国模式,分阵营厮杀】过去一年,谷歌、Meta、沃尔玛、Twitter到亚马逊,一大批科技巨头正在投入巨额资金加入直播带货战局。一切做社交的硅谷科技公司都在筹划和电商挂钩,而一切做电商的都在考虑加入社交媒体功能,实现直播带货的可能。 #抽屉IT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亚马逊直播“带不动货”

亚马逊直播“带不动货” 不仅是 TikTok,亚马逊 、Youtube 和Instagram 等视频和社交媒体平台也将直播电商视为购物的未来模式。 但根据目前的市场反应,不清楚欧美消费者是对直播电商的感知落后,还是对此根本不感兴趣。 目前的欧美市场,还看不到支持“直播电商作为未来零售的大趋势”的相关证据。

封面图片

【美国巨头们“抄”都“抄”不会的直播带货:频繁翻车、屡败屡战】如果说Meta在电商领域的失败是没琢磨明白这项业务的真谛,那T

【美国巨头们“抄”都“抄”不会的直播带货:频繁翻车、屡败屡战】如果说Meta在电商直播领域的失败是没琢磨明白这项业务的真谛,那TikTok就更出乎意料了就是把国内抖音那一套搬到欧美,却也仍然水土不服,以失败告终。 #抽屉IT

封面图片

电商巨头患上“流量焦虑症”

电商巨头患上“流量焦虑症” 一个微不足道的流量因子,一笔不到200元的订单,暴露了电商平台的流量焦虑。对用户好,不是平台良心发现了,是流量更值钱了。流量这个词,是互联网行业的高频词汇,每一个触网的人,都可以被抽象为流量。你在微信聊天,就成了腾讯的社交流量,去抖音刷短视频,成了字节的娱乐流量。这些流量被平台拿到手里,最后一定会被“榨干”,变现形态最优的是游戏,其次是广告,然后就是电商。电商是流量黑洞。过去,电商平台喜欢从内容平台给自己导流,阿里、京东、拼多多购买流量的费用都在百亿级别。在抖音自己下场做电商之前,淘宝一年要花费六七十亿元从抖音购买流量。京东、拼多多也在快手上大量投放广告。现在,随着互联网的新增流量急剧减少,抖音、快手做了自有电商,微信视频号发力直播带货,所有电商平台都开始大力做内容。图文种草、直播、短视频、短剧,各种能产生流量的内容形式都被装进了购物APP里。去哪里获取流量,如何“榨干”既有流量,成了摆在电商巨头眼前的一道难题。人从哪里来,钱往何处去电商平台对流量的不安全感,从平台诞生那一刻就存在了。以淘宝为例,它不像小红书、抖音等内容平台,从一开始就自带流量。它需要去站外(淘宝外)找流量,所谓“全网营销,淘宝成交”。很多公司都曾当过淘宝的流量入口。十多年前甚至有一批专职给淘宝导流的平台,如返利网、蘑菇街、美丽说、折800、楚楚街等,它们先用内容资讯、优惠券返利、特卖导购的形式吸引用户,然后把订单引向淘宝。但这些导购平台后来基本都没落了,一旦它们占据淘宝外部流量来源的比例达到一定程度,就会被限制淘宝不想受制于某个单一平台。这种不安全感,用马云的话说:淘宝的流量来源应该是草原,而不是森林。如果某些大树出问题,可能威胁淘宝整体。基于这一指导思想,阿里此前切断了很多外部链接,杜绝扶持单一流量入口,还投资了微博、小红书等自带流量的内容公司。但互联网有个特征,流量总是会向头部平台集中。PC时代的百度、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微信、短视频时代的抖音,这三大超级流量平台,任何一个电商平台都绕不过。电商平台花钱从它们那里采买流量,流量平台也长成了参天大树。这种流量采买关系一直存续至今。今年618期间,有人还在微信订阅号的信息流里,刷到了淘宝的广告。微信订阅号信息流里的淘宝广告对于电商平台而言,巨头的导流有利有弊。当年淘宝从百度采买大量流量,导致用户都在百度进行购物搜索,流量入口和用户数据都落在了百度手里,没多久百度就自己下场搞了电商C2C平台“有啊”。后来淘宝卖家用各种方式从微信进行流量转移,数百万淘宝客像工蜂一样,从微信给阿里导流获利。警惕的淘宝屏蔽了微信,要求所有跳转淘宝的链接都直接提示用户下载手淘APP。阿里一直不希望流量巨头具备电商能力,转身成为自己的竞争对手。电商这事,百度失败了,腾讯也没做成。腾讯用微信的巨大流量池,扶持了两个代理人京东、拼多多。京东和拼多多的崛起,证明了流量巨头的助攻威力巨大。京东在微信九宫格获得了一级流量入口,有很长一段时间,京东超过四分之一的新用户来自微信。腾讯在2016年领投拼多多1.1亿美元融资,拼多多用户量当年突破1亿。短视频时代,流量被快速转移到抖音和快手这两个超级APP里,所有电商平台都开始向它们采购流量。2018年底抖音开放购物车功能,接入第三方电商平台,淘宝跟抖音签订导流年框,金额数十亿元级别。字节跳动跟腾讯不同,腾讯没做成的事,它做成了。2020年,抖音摸清电商门道后,一脚踢开淘宝,切断淘宝外链,自己下场做了抖音电商,此后不断蚕食淘系电商的市场份额。另一大流量平台快手,也做了快手电商。有一位业内人士将抖音电商崛起的核心原因,归结为逍遥子做了一个误判,认为抖音跟微信一样只是一个流量入口,但是没想到抖音做得这么好。时间拉回到今天,中国电商江湖形成了两大阵营、五大玩家:古典派的“猫狗拼”,由交易驱动;新兴派的“抖快”,由内容驱动。其中“抖快”既产生流量也掌握交易,在电商这场仗里,它们既是参战方,也是军火商。唯一的变量是视频号。腾讯一直想做自己的电商业务,如今随着视频号步入正轨,成为“全村的希望”,腾讯重燃电商野望,或许会改变行业格局。在这样的背景下,淘系、京东、拼多多面临流量焦虑是必然的。在既有的流量池子里,流量平台的格局已经固化,只剩几个大平台,即马云所谓的“流量森林”,曾经百花齐放的“流量草原”各种中小站、博客、微博、导购网站,要么被大平台收至麾下,要么被巨头消灭了,流量中心化程度越来越高。这个池子也不再扩大了,抖音、快手、小红书之后,互联行业已经很久没有出现超级流量平台。这让电商平台之间的竞争,变成了赤裸裸的存量博弈,也就是文章开头提到的那个案例用户手机里同时安装了淘宝、京东、拼多多、抖音,在哪里下单成交,这是个问题。过去电商竞争激烈,大家还可以去找增量,拼多多的错位竞争、抖音的换道超车,都是在找尚未被充分开发的市场。现在,锅里的肉已被瓜分完毕,再要增长就只能从他人碗里抢了。要转化还是要时长拼多多、京东在两年前就已不再公布用户数据,当时有8.8亿人在一年中至少会在拼多多购物一次,现在这个数据只会更大。对于淘宝、拼多多而言,当绝大多数网民都已注册成为用户,拉新意义不大了。即便是男性用户居多的京东,年度活跃用户也到了6亿级别,快触及天花板了。时不时唤醒这些用户,延长他们的停留时长,让他们多下单,就成了更重要的事情。电商巨头们想到的办法是做内容。图文种草、短视频直播、短剧,这些看起来跟卖货没直接关联的内容形式,都被加进了电商APP里。过去几年,直播和逛逛一直是淘宝APP里最核心的两大内容场,去年合并后,直播和短视频、图文在淘宝打通。淘宝短剧也在发力,定制了很多品牌合作剧。京东今年全力做直播,标志性的事件是,京东把老板刘强东做成了数字人,放到直播间里在线营业。刘强东数字人京东是典型的货架电商。过去用户在京东的购物轨迹是:用户带着明确的购物需求进入京东商城,只需去货架上找到自己想要的货即可,买完即走。这跟内容电商的逻辑完全相反。比如抖音,用户进来是想刷短视频,刷着刷着看到一款不错的商品,就下单了。基于兴趣,被内容吸引,再到成交转化。货架是冰冷的,而内容是有趣的,用户天然愿意留在内容平台上,所以京东也要做直播,留住用户。拼多多同样需要内容。虽然拼多多一直说自己是“货找人”而不是“人找货”,平台通过算法和社交关系链,把商品分发给需要的人,但它同样需要用内容加强用户粘性。去年,“多多视频”成为拼多多APP首页一级入口,今年多多视频上架大量免费微短剧,以增加用户停留时长。拼多多里的短剧截图有业内人士说,拼多多用很低的价格,从外面买了一堆“过气”短剧,虽然内容不是独家也不新,但也够用户看了。从单纯卖货到主动做内容,电商平台的流量分配机制也变了。从图文到视频,从看中成交效率到看中注意力停留,平台表面上不那么功利了,实则是拉长了变现周期,为后续变现埋下了伏笔。电商平台要产生跟抖音快手一样的原生流量并...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月销售额达7亿 贾乃亮当上“带货一哥”,MCN却连年亏损

月销售额达7亿 贾乃亮当上“带货一哥”,MCN却连年亏损 在淘宝挖角大发明星招募令、小红书打造出董洁和章小蕙等标杆案例的背景下,抖音不仅需要扩大以贾乃亮为首的明星生态的影响力,还要借助明星的破圈和大额补贴机制,顺势打造自身的低价优势。值得一提的是,虽然贾乃亮在大促期间的带货表现亮眼,但依然带不动其MCN遥望科技的股价和业绩。近年来,遥望科技连年亏损,2023年巨亏10.5亿元,股价也是一路下行,最近一个交易日收盘价已较近年来的股价高位下跌超八成。当上“带货一哥”,MCN却连年亏损根据飞瓜数据显示,在5月抖音带货达人榜中,贾乃亮以7.07亿元销售额拿下第一,即便此前连续霸榜多月的“与辉同行”也卖出了5.33亿元,但还是被贾乃亮挤到了第二名。进入6月,贾乃亮依然以碾压式的姿态领跑,6月1日16日,其带货销售额约4.41亿元,排名第二的“与辉同行”为3.4亿元。新浪科技发现,最近一年,贾乃亮曾3次冲进抖音带货达人月榜,带货销售额基本在3.5亿-5亿元。如今贾乃亮一举超越董宇辉和疯狂小杨哥,可以说是坐稳了抖音“带货一哥”的位置。这个结果或让人感到意外,但实际上则在情理之中。5月21日,贾乃亮直播间以一场“国际大牌美妆嘉年华”直播活动,通过现货开卖的方式打响618大促。当天,贾乃亮开播仅用三小时就实现了GMV破亿,全天销售额达到去年618整体的双倍。自2020年开始,不少明星陆续成为直播大军中的一员,贾乃亮也在此时入局。最开始,贾乃亮只以“苏宁直播主理人”的身份亮相苏宁易购在抖音的直播间带货,直至2021年,贾乃亮才以个人名义开启直播带货首秀,并且一举拿下1.1亿元的销售额,相比起当时从快手转入抖音的华少、黄圣依成绩亮眼不少。同年,贾乃亮与MCN遥望科技签约。作为业内较早完成资本化运作,以及抖快淘全域布局的MCN,遥望科技无疑给予了贾乃亮直播、供应链、数字营销等多方面的巨大支持,此外遥望科技也是抖音直播生态中最具影响力的机构之一,因此往往能在各大营销节点为平台与明星主播的无间合作搭建桥梁。数据显示,去年贾乃亮开启的双11直播活动中单场带货的销售额就突破了5亿元,刷新2023年抖音单场销售额纪录。截至发稿,贾乃亮的抖音账号粉丝达4190万。不过尽管贾乃亮在大促期间的带货表现亮眼,但依然带不动遥望科技的股价和业绩。财报数据显示,20212023年,遥望科技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亿元、-2.65亿元和-10.5亿元,2024年第一季度为-9424万元。此外,过去3年,遥望科技的股价也是一路下行。2021年9月的股价一度高达26.08元,不过截至6月17日收盘,遥望科技股价已跌至4.68元,距近年来的高点下跌超八成。抖音大额补贴,低价迎战新浪科技发现,在前述贾乃亮618的直播中,几乎每款产品都有巨额补贴,尤其是大牌产品。有消费者在社交平台晒单称:“抖音到底给贾乃亮补贴了多少,买兰蔻竟然便宜了600,买娇兰1000块的东西便宜了220。”也有人称,“原价565元的雅诗兰黛小棕瓶眼霜只需445元,还要赠送超正装量的小样和5ml的胶原霜。”在直播电商的上半场,哪怕竞争再激烈,背靠超7亿日活跃用户和超强算法推荐能力的抖音,仍可以在不做大额补贴的情况下快速扩大GMV。然而,轰轰烈烈多年,如今直播电商迈入存量阶段,平台和主播都亟待破局之举。而此次抖音与贾乃亮在618大促期间的联手,正正瞄准了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度,通过促成贾乃亮直播间的大额补贴机制,辅之以贾乃亮直播间的口碑和流量,抖音电商也顺势打造出自身的价格力优势,培养了用户对平台低价的认知。这无疑与现阶段各大电商平台所贯彻的低价竞争策略是一脉相承的。根据媒体报道,抖音电商将“价格力”设定为2024年优先级最高的任务,这也是继拼多多、阿里与京东后,又一个在内部明确将“低价”提升为核心战略的电商平台。有接近抖音电商人士还表示,抖音电商的低价策略要扩展至内容场,商城与短视频将大力推荐低价商品,直播间则继续承载以品牌为主的高客单价商品。此外近日,抖音电商还在小规模内测“自动改价”功能,支持商家委托平台根据市场情况,参考平台的建议价,在商家设定的条件范围内实现改价,为消费者提供更有价格竞争力的商品。2024年以来,在抖音电商内部,所有商品都会被打上价格标签,比如同款低价、同款高价、全网低价等。直播电商仍然是抖音现阶段押注的增量业务。根据官方披露数据,2022年5月1日2023年4月30日,抖音电商GMV增长80%,货架场景GMV增长140%,动销商品数量增长44%。对标拼多多后,抖音电商距离成为中国第三大电商平台仅一步之遥。在阿里、京东的GMV增速放缓的背景下,抖音电商的GMV仍在冲击新的目标。据媒体报道,抖音电商2023年GMV超过2.2万亿元,增幅接近40%,2024年则定下超3万亿元GMV的目标。淘宝高调招募,明星还是香饽饽在“人货场”的电商比拼中,低价是平台竞争的底层逻辑,而人则是其中最大的变量。在直播带货上半场,明星带货的风起是平台和明星的双向奔赴。抖快淘以明星作为引流的筹码,完成直播电商原始积累,明星则通过直播带货捞钱,也可以在疫情期间维持曝光度。明星带货一度撑起抖音电商的半边天,有媒体统计过2021年8月11日的数据,按销售额排名,抖音达人直播前10名有3位为明星,如果将范围扩大到前50,明星占比近1/2。不过随着影视行业在疫情后恢复,明星带货潮也逐渐降温,不少曾经火热一时的明星主播相继停播。在运营策略上,抖音主打去中心化,在自身流量分发机制之下,抖音流量倾斜的对象不断更迭,头部主播的梯队从未定型,但是随着明星的出走,如今还能扛起大旗的明星主播只剩贾乃亮一人。在互联网产业分析师张书乐看来,贾乃亮之于抖音,好比董洁、章小蕙之于小红书。“抖音需要有轮流坐庄的头部主播,尤其是去年大批明星主播撤出直播间后,树立一个明星带货高手的人设,可以形成不一样的出位效果。”另一方面,2022年开始,淘宝大量挖角“淘外主播”,贾乃亮背后的MCN遥望科技也带着自家旗下的多位艺人“入淘”。今年2月,淘天集团宣布设立全新的淘宝直播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并同步启动“明星江湖招募令”,意在吸引想加入淘宝直播的明星、KOL以及MCN机构,并为其提供全托管服务。这或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抖音的危机感。张书乐表示,“贾乃亮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而是背靠遥望科技这个MCN,这个公司在MCN中属于整体孵化链条较为专业的存在,抖音适时地树立一个对MCN倾斜的风向标,可以让正在从抖音转战淘宝、京东和小红书的MCN暂停脚步或者回流。”目前看来,尽管明星带货有所退潮,但明星依然是各大平台电商主播生态上的一股重要力量,对于平台在存量时代找寻增量具有其他素人主播不可比拟的影响和作用。文  |  新浪科技 徐苑蕾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Mr_XieXie:

Mr_XieXie: OO: 647 XX: 46 小土泥蛋蛋: 老实人,没买过任何直播的东西 OO: 182, XX: 0 晚上冲浪: 和90年代的电视导购一模一样,现在的年轻人和那时候的一样好忽悠 OO: 122, XX: 0 隔壁老蟑: 从来不买直播带的货 OO: 43, XX: 0 Ade: 没在直播带货买过东西,主要是不理解为什么要以这种形式购物,产品介绍不清不楚,一切信息的获取全凭售货员(哦不对应该是主播)一张嘴,还不如传统电商的商品介绍页面清晰明了。 OO: 34, XX: 0

封面图片

电商巨头加码AI 知名专家再进“大厂”

电商巨头加码AI 知名专家再进“大厂” 知名AI专家再进“大厂”在加入亚马逊前,吴恩达担任人工智能创业投资机构AI Fund的管理合伙人。他曾于2014-2017年担任百度公司首席科学家,也是在线教育平台Coursera的联合创始人、DeepLearning.AI创始人,并在谷歌、斯坦福大学等多家企业和机构从事AI方面工作。亚马逊在公告中称,吴恩达是人工智能和教育领域的全球领导者,在高校和企业等不同岗位都从事过AI相关工作,这些经历将有助于亚马逊董事会形成对“AI带来的机遇、挑战,及其变革性社会和商业潜力”的看法。吴恩达还参与撰写过200多篇关于机器学习、机器人和其他相关领域的论文,对一系列新兴技术有着深刻见解。此前,吴恩达曾在其个人社交账号上发布对“人工智能的机遇”的看法。他表示,生成式人工智能浪潮催生了来自亚马逊AWS、谷歌云、Hugging Face,Langchain、微软、OpenAI等公司的工具。并认为,“一些公司将成为这一领域的大赢家”。“对于迫切希望在AI领域有所建树的亚马逊来说,吴恩达的加入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达观数据副总裁王文广认为,整个科技界、投资界都将AI视为当下最热门的领域,国外几乎所有科技企业都在积极争夺AI领域的人才,找到一个领军人物组建团队显得尤为重要。“相较于其他巨头,亚马逊的在AI上的积累相对较少,危机感更强,吴恩达能否凭借自身威望帮助亚马逊建立起一支团队,值得关注。”王文广说。一个月内两出手 加强布局避免掉队当前,包括亚马逊在内的众多科技企业均加大了对生成式AI和大模型的投入,积累技术优势的同时寻找新的增长空间。3月28日,亚马逊宣布已向Claude大模型母公司Anthropic追加27.5亿美元投资,此次注资完成后,亚马逊对Anthropic的总投资达到40亿美元。该公司推出的Claude大模型,被认为是另一家AI公司OpenAI的最大竞争对手。在公布这项任命的前一天,亚马逊公司CEO安迪·贾西发布了亚马逊的2023年度股东信,提到2023年亚马逊在AWS和AI领域投资显著,其中AWS云服务营收从800亿美元增加到910亿美元,同比增长13%。同时,还先后推出了Graviton 4通用CPU芯片和AWS Trainium 2 AI芯片。在生成式AI方面,公司推出的新功能也获得了客户认可,表现出对公司前景的乐观预期。王文广表示,人工智能正迎来发展的“黄金十年”。包括微软、Meta、苹果在内的硅谷巨头都在积极布局和投入AI大模型的研发,但行业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当下,企业更多考虑的是“不要被抛下”,因此大规模的投入仍将持续。“如果将对AI的投入比作攀登珠峰,当前所有企业的投入也仅仅是到了海拔3000米的水平,距离顶峰还有很长一段距离。”他说。 ... PC版: 手机版: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