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人郑刚不满老罗敷衍股东 “真还传”还有续集?】罗永浩在直播间中不做老赖、不破产的“还债”故事让其成为头部主播。但对于郑刚来

【投资人郑刚不满老罗敷衍股东 “真还传”还有续集?】罗永浩在直播间中不做老赖、不破产的“还债”故事让其成为头部主播。但对于郑刚来说,他2013年个人用1.1亿资金投资锤子科技,随后旗下LP又对锤子科技投资6000万左右,甚至曾经一度把自己房子抵押支持他。最终还是竹篮打水一场空,选择和几十位投资人一起要求回购。 #抽屉IT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罗永浩 回应遭郑刚炮轰 锤子科技每年都开了股东会】针对紫辉创投 #郑刚炮轰罗永浩 一事,7日午间,罗永浩作出回应。罗永浩称,

【#罗永浩 回应遭郑刚炮轰 锤子科技每年都开了股东会】针对紫辉创投 #郑刚炮轰罗永浩 一事,7日午间,罗永浩作出回应。罗永浩称,“郑先生批评我三年没开股东会,其实是他记错了,按照公司法和锤子科技的公司章程,锤子科技每年都开了股东会。” 给到3.5的股份给大家分我理解是契约以外的事,是上次亏了你的钱,这次给你些人情上的补偿。如果正常契约以内的事,利又足够大十几亿,资本早就动手了。 比如3.5个点,按照估值2亿美金,值700万美金 但是这3.5,要按照老公司股份被稀释的, 比如老公司郑刚,有10个点 那郑刚只能拿3.5乘以0.1,也就是0.35 所以郑刚的意思是,我到手里一共就0.0几,嫌太少了… 但是随着新融资进来,顺利的话估值会更高 罗永浩可以不给,但是口碑信誉会受影响,他不得不给,给多了影响新公司,给少了老投资人不满意 还有其他投资人为什么会签字,因为资本不一定都是强势的,大多数,或是有时候都是弱势群体,不签一分没有,签了还可能弥补点损失,但你签了就没办法公开骂罗永浩没良心了。િી投资有风险便是这样如此

封面图片

毫无疑问,罗永浩口中说的这位科技大佬就是小米创始人雷军!雷军可以说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创业经验全部传授给了罗永浩,但老罗当时的心态

毫无疑问,罗永浩口中说的这位科技大佬就是小米创始人雷军!雷军可以说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创业经验全部传授给了罗永浩,但老罗当时的心态没有全盘接受。结果锤子科技一倒闭,他自身的创业执念全治好了。如今,罗永浩也是一个“顺势而为”的坚定践行者了。 #抽屉IT

封面图片

【Mixin Network 2亿美元受攻击,李笑来、罗永浩曾是Mixin关联公司股东】

【Mixin Network 2亿美元受攻击,李笑来、罗永浩曾是Mixin关联公司股东】 安全公司慢雾表示Mixin Network云服务提供商数据库9月23日遭到攻击,所涉资金约为2亿美元,Mixin团队随后发文表示,Mixin Network存取款服务已暂时停止。公开信息显示,Mixin Network和李笑来关系密切,李笑来此前曾自称是Mixin的最早投资人,也曾在微博发文推广Mixin。 金色财经查询天眼查发现,Mixin创始人冯晓东和李笑来均为费格曼(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的股东,目前冯晓东持股94%,李笑来持股5%。费格曼(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官方网站显示为Mixin。此外,2016年2月罗永浩加入费格曼股东,持股4%,2023年2月罗永浩在退出费格曼股东行列。罗永浩此前在2018年发微博称:“曾经投入100多万炒币,此后再也没关心过,而这些币已经涨到了3000多万。” 快讯/广告 联系 @xingkong888885

封面图片

为了还债造车,贾跃亭要学罗永浩做“网红”了?

为了还债造车,贾跃亭要学罗永浩做“网红”了? 访问:Saily - 使用eSIM实现手机全球数据漫游 安全可靠 源自NordVPN 图源:抖音@贾跃亭从贾跃亭近期视频点赞量来看,拿捏流量没啥问题,但FF汽车可就没那么好过喽。FF汽车最近收到了纳斯达克交易所信函,说是不符合其上市规则,FF将被除名。接到这个消息FF也没闲着,一方面表示将提起上诉,另一方面将申请举行听证会。而作为FF的创始人,贾跃亭终于坐不住,就在昨天他发布一个6分多钟的长视频。小雷细细观摩了一遍,瞅视频里传达出来的意思,贾跃亭接下来怕是要当网红啦?图源:每日经济新闻贾跃亭要当网红了?在这个时长6分5秒的视频里,只见贾跃亭态度诚恳,和观众说着掏心窝子的话。视频内容很长,小雷直接总结一波脱水版:贾跃亭首先回应FF退市传闻,称FF已经在5月1日向纳斯达克提交了通过整改合规维持上市资格的申诉。为了应对FF内部混乱的管理,贾跃亭决定重新出山,考虑和Matthias一块儿出任联席CEO,并和FF管理团队一起努力,确保公司能保持合规的上市地位。图源:微博@贾跃亭该说不说,这话还挺振奋人心,除了和管理团队加油外,贾跃亭自己还想了一招。“我做出了一个和我个人追求不太一致的纠结决定,我将会通过开始我个人的IP商业化,尽量尽快赚些钱。”这些钱一部分会用来偿还之前的债务,另一部分则会用来给FF补贴造车和支持FF基本运营。好家伙,这一条视频看下来,贾跃亭个人形象瞬间高大上起来了呀,然而很快就被FF啪啪打脸。图源:微博@贾跃亭就在贾跃亭这个视频发布后不久,FF就火速进行了一波回应:FF称贾跃亭发这视频没有经过公司批准,并不代表公司立场,虽然很欣赏贾跃亭考虑担任CEO的可能性,但公司董事会目前还没有这个打算。害,原来折腾了大半天,合着这一切都是贾跃亭自己一个人的意思啊。不过除去担任FF CEO不咋靠谱,贾跃亭想要搞个人IP商业化,这块倒是有实现的可能。问题来了,企业家要怎么实现个人IP商业化呢?一般来说,当网红是最快的一条路子。图源:Faraday Future网站想当网红变现并不容易实现“个人IP商业化”说白了,就是利用自己的自媒体账号扩大影响,从而变现收获钱钱的操作。怎么衡量一个个人IP影响力足够大呢?其实从IP账号的粉丝数和流量情况,就能看出个大概。目前,贾跃亭抖音平台有144.4万粉丝,微博平台有1517.3万粉丝,有一说一,粉丝和流量基础是有了。图源:上 抖音@贾跃亭 下 微博@贾跃亭而对于企业家来说,变现套路比较固定,无非是广告植入、付费内容、线上线下活动以及直播带货等等方式。前面几个变现方式需要IP运营细水长流,一般变现速度不怎么快,主打的是放长线慢慢来。然而贾老板在视频里说的可是“尽量尽快赚些钱”,用于还债和造车,靠细水长流变现肯定不大行。So,和很多网友猜测的那样,小雷觉得贾跃亭大概率会搞一搞直播带货,毕竟这玩意儿来钱确实快。比如创业情况有点类似的罗永浩,就在2020年4月开始在抖音直播带货,后续还搞了个“交个朋友直播间”。直播带货仅仅几年的时间,罗永浩就还完了因锤子科技创业受挫而欠下的6亿债务,这事儿还被行业人津津乐道为属于罗永浩的《真还传》。如果贾老板也学罗永浩直播带货,也能成就新一代《真还传》吗?小雷觉得吧,确实悬了点。一来,2018年正是直播带货的黄金发展时期,罗永浩成为大主播除了个人能力外,这个时间点也帮了他不少忙。时间来到2024年,直播带货的大蛋糕基本都分给大中主播,大家想在直播间买啥已经有了固定主播,贾跃亭这时候想下场分一杯羹,真的不容易喽。二来,对于国内很多网友来说,对贾老板的信任级别可不高了,至于原因大家懂的都懂。乐视网经营过程中出现问题,导致股价暴跌,很多投资者损失不是一点半点,贾跃亭也被证监会立案调查,并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FF汽车这个大伙都知道吧?FF造车近10年但只交付11台车,要知道小米造车3年今年4月就已经完成交付7058台,这波对比未免也太惨烈了。而在经历这些事情之后,贾跃亭的回国计划一再被耽搁,“下周回国”也逐渐变成一个专属于他的老梗。也难怪有网友发出灵魂拷问:老罗都还完债雷总车也满地跑了,贾老板一天到底在搞啥?直播带货讲究的就是商品性价比和主播的良好口碑,有一说一,贾老板现在入局直播带货属实有点晚,而且大众对于他本人的口碑还需要重新建立。So,就目前这些情况来看,贾跃亭如果想要效仿老罗当网红直播带货实现个人IP商业变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啊。最后当然了,目前以上这波“直播带货”的操作,只是很多网友的猜测。至于贾跃亭最终会选择直播带货,又或者走多条路线实现变现,都是很有可能的。回头看贾跃亭这些年的职场风云,和很多大佬一样跌宕起伏,但他却没“起”来。天时地利人和,贾老板似乎总差一口气。小雷不知道贾跃亭未来还有什么花活,不过个人IP赚钱这方面,他应该留有大招。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创投回购纠纷四起:伯乐变原告,千里马成老赖

创投回购纠纷四起:伯乐变原告,千里马成老赖 善战的罗永浩当天即对炮轰事件进行了一一回应,称给投资过锤子科技的老股东们提供了投前5%、投后3.72%的股份,与之相关的条件和协议,股东们自愿选择签署或不签署。并表示,“投资不是借款,投资的企业失败了就是失败了。”双方在回购一事上,表现出了完全相反的立场。以郑刚与罗永浩的回购纠葛为起点,创投圈起诉回购潮拉开帷幕。此前的伯乐与千里马,现在纷纷变成了原告与被告,讨债人与“老赖”。并且,在一年之后的2024年,愈演愈烈。多位投资机构内部人士对Tech星球表示,今年要求执行回购的增多。很多投资机构加强了投后,重点就是退出,起诉回购便是其中一个手段。律师的感知更为明显。一位参与多起案件诉讼的律师张家畅称,去年到现在办理过好几个回购案件,“基金管理人是我们常年法律顾问客户,帮着协商的就更多了。反正挺多的,比较集中。”然而,遗憾的是,投资退出难,将创业者告上法庭,以后可能会成为行业常态。起诉回购纠纷不断白微,目前在投资机构的主要工作内容之一,便是将被投公司告上法庭,起诉创业者并要求回购。据白微讲,每家投资机构排在回购名单上的公司都有几十个。和创业者沟通回购,目前是很多机构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但是否走法律程序还是要看具体沟通情况。所谓回购,是指投资人在投资项目时,大都会与创业者签订一份股权回购协议,保证投资人利益的一种兜底退出方式,也是对创业者的一种约束。如果被投公司或创始人个人发生任何风险,触发回购条款,投资机构有权要求创业者以事先约定好的价格回购投资人所持的股权。回购和对赌不一样,触发回购的情形有很多,譬如,约定时间内未上市,创始人遭到刑事处罚、违法犯罪,严重违约等等,具体回购条件,要看投资人与创业者如何谈判约定。一旦触发回购,回购价格一般是投资本金加一定比例的利息,8%-10%左右。以前,回购协议可能只是一种“程序正义”,正常流程,很少有机构在投资失败后要求被投公司履行回购义务。郑刚此前追讨罗永浩时就表示,投了100多个移动互联网项目,失败了80%,目前为止一个都没有发起回购请求。但现在,回购成了机构保全自己利益的重要手段,起诉回购是机构与创业者谈判失败后,挽回损失的最后一环。投资机构与创业者关系变了,过去互相成就,缔造无数财富神话的时代终结,因而不少声音认为,风险机构性质变了,从高风险高收益,变成了高风险保收益。不少创业者吐槽,投资变成了借贷。但是,站在投资机构的立场,他们认为,起诉回购只是在行使自己的正当权利而已。白微对Tech星球表示,启动回购是最体面的一件事,因为这是当初白纸黑字签了协议,违约了就要付出代价。通常,投资机构是会先跟创业者沟通回购,沟通失败,才会走到起诉这一步。“起诉回购也是给LP(是指投资基金的有限合伙人,也就是投资基金出资人)一个交代,证明基金管理人在认真负责地履行资金管理义务”,白微说道。起诉回购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起诉流程至少半年以上。白微称,前期收集资料就特别耗时耗力,正式起诉了还有起诉成本,退出期机构已经没有了管理费,还要承担起诉成本,费用特别高,一起案子律师费差不多就要十几二十万。5000万的标的,仲裁费也要几十万。即使出了几十万的成本起诉,最后也不一定能要回钱。因为,通常创业项目如果走到被起诉回购的地步,那证明创业公司发展的也不是很好,根本没有能力回购。投资机构作为话语权看似更大的一方,在回购这件事情上,白微表示,“反而是弱势群体,因为创业者会与机构斗智斗勇”。她举例称,有些人为了转移资产,选择技术性离婚,这样的操作她已经看到过很多次;还有些人索性拒绝沟通,机构根本联系不上人。一位美元VC(风险投资)机构投资人称,前两天听到的一个案例是,创业者拒绝回购,然后投资机构合伙人去那位创业者办公室坐了两天施压,不回购就不走。最后,创业者“缴械投降”回购。“资本助推你,最后还得还回去”去年,同样因回购纠葛在创投圈引发热议是,纽诺教育创始人王荣辉的发声:《创业者,该死吗?》,那篇文章在业内流传、讨论范围特别广。2022年,王荣辉第一次发声时曾透露,创业12年,卖了4套房,如今欠债1亿,无家可归。自称是“一个失败的创业者,一个负债累累的Loser,一个被人唾骂卷款跑路的骗子”。到了2023年,她的创业处境更为艰难,因创业失败,她背负了几千万的回购债务,被投资人执行了限高,不能乘坐高铁、飞机,被冻结银行卡、支付宝、微信零钱,甚至医保卡也被冻结。王荣辉并非个例。因业绩亏损及行情影响,“全球同性社交第一股”蓝城兄弟触发对赌条款,创始人耿乐被投资机构要求按照事先约定的价格回购股权。耿乐为了筹资还钱,选择出售和质押公司股份,最终他辞任公司董事长、CEO。因对赌、回购被淘汰出局。“资本助推你,最后还得还回去”,王荣辉、耿乐们创业付出的真实代价,未来有可能是每一位拿了融资但创业失败,跟资本关系决裂的创业者的共同宿命。律师张家畅印象比较深刻的一个案件是,某酒业公司的股权回购。他代表投资人发起了回购诉讼,要求实际控制人、公司履行回购义务,价格是投资本金+每年8%单利的资金利息。该酒业公司创始人拿出全部积蓄创业,投资人基于对创始人的信任,投资了数百万元,约定的回购触发条件是,2022年12月31日前上市。然而,疫情等黑天鹅事件让该公司上市计划泡汤,公司营收甚至无法实现收支平衡。回购触发,投资人便委托律师与创始人进行了多次沟通,也就回购事项签署了明确的协议,约定了回购价款支付的时间表。创始人爽快签了协议,但后来并没有如约支付款项。律师只好启动了诉讼,查封了创始人的房产,现在该案仍在二审过程中,但对方的妻子却丝毫不知道丈夫的诉讼,更不知道他们居住的房产早已被法院查封。一次创业导致双输的结局,投资人的投资血本无归,创业者背负巨额债务,甚至还连累家人被迫搬离居住多年房产。现在,无论是投资人还是创业者,大家对待回购的态度都有所转变。创业者们经过了无数轮回购纠纷的教育,普遍达成的一个共识是,回购协议可以签,但个人无限责任连带无论如何不能签。创业者李齐对Tech星球表示,如果想拿到融资,得到投资机构背书,回购都是要签的。创业者在话语权上是弱势一方,没有太多办法,热钱变少,钱不是那么好拿,拿来后也不是可以随便花的,要拼命干活创造价值。投资协议也不能什么条款都签。回购协议是投资机构拟定的,李奇称,自己又找了律师仔细过审修改。机构方的律师拟定的回购条款里,有一条是:创始人个人签连带责任回购,但是被李奇拒绝了。最后他签订的回购协议仅限于公司。触发回购的条件是,当公司经营不下去或者公司与创始人违反了什么条款,要首先保证投资机构的利益(卖公司),如果没钱还,就以公司股权来抵。不随便签回购协议,不随便拿融资,创业者几乎都拥有了自觉意识,“创业风险把控是第一位的,要有足够的预期,清楚自己的能力,不要存任何侥幸心理”,创业者张志如此说道。在投资机构端,投资经理文静表示,机构拿LP的钱,好多基金还都要清算了,尤其是拿了国资的,协商退出不行就启动起诉流程,起码... PC版: 手机版: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