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杂志》征集纪念澳门申遗成功20周年稿件

《文化杂志》征集纪念澳门申遗成功20周年稿件 #文化局 为纪念“澳门历史城区”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周年,由文化局出版的学术期刊《文化杂志》现正征集关于澳门文化遗产和历史研究的学术论文,诚邀各界学者专家踊跃投稿。 “澳门历史城区”于 2005年7月15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31处世界遗产。2025年为“申遗”成功20周年,为进一步推动澳门文化遗产和相关历史的研究,《文化杂志》现公开征集稿件...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柬埔寨庆祝“国戈寺”古迹申遗成功

柬埔寨庆祝“国戈寺”古迹申遗成功 柬埔寨星期三(9月20日)晚上在金边国家奥林匹克体育场主持盛大庆典,庆祝柬“国戈寺”古迹群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柬埔寨首相洪马内在讲话中指出,“国戈寺”(Koh Ker temple)古迹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足以证明柬埔寨祖先的智慧,他们为后代留下丰富的艺术瑰宝。柬政府始终将文化领域置于重要地位,鼓励广大民众参与保护祖先遗留下来的文化遗产。 中国新闻社报道,当天早些时候,柬埔寨全国各地举行大规模庆祝活动,人们在寺庙和公共场所敲锣打鼓,庆祝“国戈寺”申遗成功。 本月17日,在沙特阿拉伯利雅得召开的联合国教育、科学与文化组织第45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柬埔寨“国戈寺”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这是继吴哥窟、柏威夏寺和三博波雷古寺后,柬埔寨第四个申遗成功的古遗址。 国戈寺位于柏威夏省,距离著名的国际旅游城市暹粒70余公里,是柬埔寨最神奇的古寺庙之一。资料显示,历史上它曾是柬埔寨古代王国首都。 下一步柬埔寨还计划将为水布申请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封面图片

柏威夏寺列入世遗16周年,洪玛耐发文祝贺

柏威夏寺列入世遗16周年,洪玛耐发文祝贺 柬埔寨首相洪玛耐7日在官方脸书发帖,热烈庆祝柏威夏寺列入世界遗产名录16周年。 据介绍,柏威夏寺位于柬埔寨西部柏威夏省扁担山上。 柬埔寨首相洪玛耐7日在官方脸书发帖,热烈庆祝柏威夏寺列入世界遗产名录16周年。 据介绍,柏威夏寺位于柬埔寨西部柏威夏省扁担山上。 柏威夏寺的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公元9世纪,是高棉帝国的君主下令建造的,分布在长800米,宽400米,高550米的峭壁上,俯瞰整个柬埔寨平原。由于地处偏远,地形险要,柏威夏寺保存得相当完好。 由于柏威夏寺与泰国接壤,因此两国在历史上都宣称对该寺所属区域拥有主权。 2008年7月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柏威夏寺为世界文化遗产,由此引发两国对该地区的主权争议升级。 频道合作赞助方 8⃣博彩巨擘斥资1亿美元全资收购KK国际 点击订阅今日聚焦曝光频道   t.me/+ajf9Ctn9TapiMTI1 投稿爆料:@jx586

封面图片

澳门文化局线上参与2021年海丝申遗城市联盟联席会议

澳门文化局线上参与2021年海丝申遗城市联盟联席会议 #文化局 2021年海上丝绸之路保护和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城市联盟联席线上会议日前(11月12日)召开,来自国家文物局、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的领导和专家,广东、浙江、上海等9省(直辖市、自治区)和香港、澳门、广州、宁波、南京等28个海丝保护和申遗城市联盟成员代表于线上对话交流。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由文化局代表文化遗产厅厅长蔡健龙、研究及计划处处长苏建明线上参与会议...

封面图片

文化局出版《澳门非物质文化遗产》图书 推广本澳非遗项目

文化局出版《澳门非物质文化遗产》图书 推广本澳非遗项目 #文化局 为进一步宣传本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强公众对本澳非遗的认识和了解,文化局出版《澳门非物质文化遗产》图书,以插画呈现本澳共70个非物质文化遗产清单项目的内涵,欢迎市民大众到文化局辖下各公共图书馆或政府资讯中心免费索取阅览。 《澳门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本推广本澳非物质文化遗产清单项目的普及性读物。书中以插画呈现为主、文字说明为辅,插画由澳门插画师协会参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表现形式...

封面图片

【转存了解!#大运河里的古人智慧有多绝#】#文化中国行看穿越千年的大运河# 2014年6月22日,中国大运河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转存了解!#大运河里的古人智慧有多绝#】#文化中国行看穿越千年的大运河# 2014年6月22日,中国大运河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穿越2500多年历史,蜿蜒近3200公里,大运河是中华民族最具代表性的文化标识之一,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大运河申遗成功10周年,一组#中华文化学习笔记#了解流动的文化↓↓ via 人民日报的微博

封面图片

中国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中国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大会星期天(9月17日)通过决议,将中国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据中国央视新闻报道,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位于云南省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是公元10世纪以来,布朗族先民发现和认识野生茶树,利用森林生态系统,与傣族等世居民族一起,探索出“林下茶”种植技术,历经千年的保护与发展,“形成林茶共生、人地和谐的独特文化景观”。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是保存最完整、内涵最丰富的人工栽培古茶林典型代表,由五片古茶林,九个布朗族、傣族村寨以及三片分隔防护林共同构成。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历时13年。中国国家文物局在2010年首倡景迈山古茶林申遗,并于2012年将之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随着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国世界遗产数量已增至57项。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