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之音中国电动车企进军欧洲市场,环境和市场监管下如何过关? ||

None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路透社:较低的临时关税不会阻止中国电动车企进军欧盟

路透社:较低的临时关税不会阻止中国电动车企进军欧盟 美国咨询机构荣鼎集团称,在税率低于50%左右的情况下,向欧盟出口产品对许多汽车制造商来说仍将具有商业吸引力。他们要么将成本转嫁给客户,要么自己承担成本导致利润率下滑。但是,对于比亚迪来说,这一负担仅略高于欧盟现有的10%关税。根据欧盟公布的临时关税规定,比亚迪将被额外征收17.4%的关税。即使是上汽集团等公司因为没有配合调查而被欧盟额外征收了高达38.1%的关税,他们也可能有变通的办法。变通方案一些财大气粗的公司将在欧盟内部投资制造业。比亚迪和奇瑞汽车已经分别确认了在匈牙利和西班牙的建厂计划。欧洲国家正在竞相吸引更多中国汽车制造商跟随比亚迪、奇瑞汽车的步伐,发展欧洲当地的供应链并创造就业机会。一家电动汽车工厂通常需要年销量达到10万辆左右才值得冒险。但是,一种被称为“拆装制造”的折中方案(knock-down manufacturing)可能会吸引中国车企。在这种方案中,电池等关键部件可以进口,只需在当地组装。许多公司从中国向欧盟出口电动汽车而且,中国汽车制造商还可以在欧盟以外找到可承受的生产基地。欧盟附近的摩洛哥、土耳其就是个不错的选择。国轩高科等中国电池制造商正在摩洛哥建立工厂。此外,中国还可以利用韩国等更遥远的中转枢纽,这些枢纽允许制造商利用与欧盟达成的自由贸易协定。例如,吉利支持的极星已经同意在雷诺位于韩国的现有工厂生产汽车。极星CEO托马斯·英格拉斯(Thomas Ingenlath)表示,该公司甚至可以从美国南卡罗来纳州的新工厂出口汽车到欧洲。根据欧盟委员会的公告,吉利将被额外征收20%的关税。中国汽车制造商还可能改变战略。与其出口电动汽车,中国车企可以选择尝试在欧洲销售更多的混合动力汽车,甚至内燃机汽车,这两种汽车都不会受到新关税的影响。比亚迪在上个月宣布,其备受欢迎的海豹车型的插电式混合动力版本将很快在欧洲上市。比亚迪这么做是有道理的,因为关税并不是唯一的风险。在上周日举行的欧洲议会选举中,极右翼政党获胜,聚焦环保的政党落败,这可能会在整体上削弱欧洲对电动汽车的支持。事实证明,欧盟各国的政策也可能发生变化。欧洲最大汽车市场德国在去年12月提前结束了电动汽车补贴计划。荣鼎集团表示,中国汽车制造商的一举一动都将受到密切关注。去年,欧盟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已经从2020年的16亿美元跃升至115亿美元,占据了欧盟电动汽车进口总额的37%。欧盟的关税举措要到今年11月才能正式确定,这留下了一些回旋余地。而且,欧盟还要实现一个清洁能源汽车目标:到2035年时,在欧洲登记的所有新车都要实现零排放。最有可能的结果是,欧洲道路上的中国出口电动汽车会减少,但不会减少很多。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面对中国电动车 欧洲车企被迫“压榨”供应商以降成本

面对中国电动车 欧洲车企被迫“压榨”供应商以降成本 然而,一个重大挑战是,过去两年供应链的问题已经对许多小型公司造成了严重影响,令人质疑欧洲的汽车制造商还能从开始裁员的供应商那里节省出多少成本。经过四年的中断,本周日内瓦车展回归,届时欧洲的传统汽车制造商与更加专注于电动汽车的中国制造商之间的差异将在展会上得到鲜明体现。比亚迪等中国汽车制造商纷纷瞄准了欧洲市场。参加此次展会并举办媒体活动的只有法国雷诺、中国上汽集团以及比亚迪这三家大型汽车制造商。雷诺将发布其电动汽车R5,而上汽集团旗下的名爵将推出M3混合动力汽车。同时,比亚迪的海豹纯电动汽车被提名为展会的年度汽车大奖之一。如果获奖,这将是第一款获此殊荣的中国车型。“它们确实截然不同,”咨询公司艾睿铂(AlixPartners)合伙人兼董事总经理尼克·帕克(Nick Parker)在谈及欧洲传统汽车制造商与中国的竞争对手时表示。欧洲汽车制造商的燃油车和电动汽车供应链彼此独立。与依赖外部供应商的欧洲汽车制造商不同,中国汽车厂商拥有高度垂直整合的供应链,几乎所有产品都在企业内部生产,这大大降低了成本。这有助于中国制造商削弱欧洲对手的竞争力。在英国市场,比亚迪海豚的起售价为25,490英镑(约合23.2万元人民币),比大众汽车同级车型ID.3便宜约27%。特斯拉的情况也是如此。艾睿铂的帕克表示,追赶这些竞争对手意味着欧洲汽车制造商的利润率可能面临“严峻挑战”,因为他们能从外部供应商那里削减的成本是有限的。由于向电动汽车的转型速度低于预期,当地不少传统汽车制造商陷入了双重供应链的困境。本周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欧洲市场的纯电动汽车销量较去年12月下降了42.3%。雷诺和Stellantis本月都强调了他们在削减电动汽车成本方面的努力,而梅赛德斯则下调了对电动汽车需求的预期,并表示将在未来十年逐步更新其传统产品线。Stellantis首席执行官卡洛斯·塔瓦雷斯(Carlos Tavares)采取了更为激进的态度。他告诉供应商,85%的电动汽车成本与采购材料有关,供应商需要承担降低成本的相应责任。塔瓦雷斯表示:“我正在向我的合作伙伴传达这一现实:如果你不履行自己的份内事,那就等于自动淘汰出局。”最近,镍和铝的价格也开始上涨,这凸显了汽车原材料价格面临的风险仍然存在。许多传统供应商已经感受到了来自汽车制造商的削减成本压力。Forvia、Continental和博世最近都宣布了裁员或发出了警告,业界预计还会有更多裁员。为了维持利润,此前在芯片供应短缺期间,汽车制造商将生产重点放在了利润率更高的车型上,但这意味着营收减少,供应商的利润空间也随之减小。如今,业内专家表示,资金充足的大型供应商能够适应新的现实。但他们警告称,许多规模较小的供应商正处于破产的边缘,例如德国的Allgaier在去年7月就申请了破产。这意味着欧洲汽车制造商面临着一种微妙的局面:一方面要削减成本以应对来自中国汽车制造商的竞争,另一方面又要避免给供应商带来过大的压力。经销商服务公司Cox Automotive数据分析总监菲利普·诺瑟德(Philip Nothard)表示,汽车制造商甚至可能不得不出手救助陷入困境的供应商。他说:“风险在于,如果欧洲汽车制造商试图对这些供应商施加过大的压力,可能会导致供应商破产,或迫使他们寻求其他市场。”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美国之音中国电动车抢占欧洲市场,欧盟启动反补贴调查 ||

封面图片

中央社中国电动车大军压境专家:将分食欧洲市场大饼 ||

封面图片

中央社中国电动车企调整布局投资海外换取市场准入 ||

封面图片

中国电动车企威马汽车申请破产审查

中国电动车企威马汽车申请破产审查 中国电动车市场价格战日益白热化之际,中国电动汽车初创企业威马汽车申请破产审查。 综合第一财经和路透社报道,中国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网显示,威马汽车星期一(10月9日)被申请破产重整,申请人是威马汽车。上海一家法院正处理这起破产申请案。 在此之前,威马汽车已有21条被执行信息,被执行总金额超1亿元(人民币,下同,约1900万新元),其中威马汽车最近一条被执行信息立案日期是10月8日,执行标的仅5216元。 此外,威马汽车还存在多条股权冻结信息。不久前,苏州威马智慧出行科技有限公司持有该公司的60亿股权也被冻结,冻结期限为2023年9月27日至2026年9月26日。 威马汽车是中国第一批实现量产交付的造车新势力企业之一,曾与蔚来汽车和小鹏汽车并称为“新势力三巨头”。威马汽车2019年共交付1万6900辆电动汽车,仅次于蔚来汽车的2万零600辆。威马汽车旗下的EX-5车型曾连续多月成为造车新势力车企单一车型销冠。 但此后威马汽车连连失速,销量增幅缩小。从2022年下半年开始,威马汽车就频频传出降薪、停产、总部大楼拖欠租金、经销商大面积退网等负面消息。 互联网此前流传一份文件显示,威马汽车被指无故拖欠248名员工2023年2月至5月期间工资报酬共计约1339万元,已由上海市青浦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作出行政处理决定。 乘联会数据显示,2022年,威马汽车累计交付量不到3万辆,到今年,该数值已归零。根据威马汽车去年6月发布的招股说明书,在截至2021年的三年里,威马汽车的年度亏损翻了一番,达到82亿元。 威马汽车去年曾尝试在香港上市,但宣告失败;今年1月,威马汽车再尝试通过反向收购港股上市公司Apollo出行登陆港交所,但八个月后再宣告失败。 今年9月,美股上市公司开心汽车宣布与威马汽车签署非约束性并购意向书,计划增发一定数量的新股,并购买威马汽车股东所持有的100%股权。但一个月后,威马汽车选择进入破产审查程序。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