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宇航产业化基地 年产最多30支固体运载火箭

中科宇航产业化基地 年产最多30支固体运载火箭 #港闻 位于广州南沙的中科宇航产业化基地,是全国首个一条龙生产商业运载火箭的基地,每年可生产最多30支固体运载火箭,日后还计划与香港高校合作。 (11/6/19:22)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韩国国防部30日表示,自研固体燃料运载火箭试射取得成功。

韩国国防部30日表示,韩国自研固体燃料运载火箭试射取得成功。 固体燃料发动机用于能够将小型卫星和超小型卫星送入低地轨道的运载火箭,价格比液体燃料发动机便宜,结构也较为简单,易于生产。和液体燃料不同,固体燃料可提前注入,因此固体燃料运载火箭具有可迅速发射的优点。 在国防部公布消息之前,各地有不少民众举报称看到了不明飞行物体,网民们也纷纷晒出拍到的飞行物图片。国防部表示,火箭试射前采取了领空和海上安全相关措施,但鉴于军事安全问题,无法向全体国民事先公开信息。 这距离今年3月固体燃料运载火箭助推试验成功仅9个月。今年3月的试射检验了大型固体助推器、整流罩分离、级间分离、上面级姿态控制等技术,据了解,当天的试验则检验了其他新技术。 (韩联社)

封面图片

韩国试射自研固体燃料运载火箭

韩国试射自研固体燃料运载火箭 韩国国防科学研究所星期一(12月4日)在济州岛附近海域成功试射自研固体燃料火箭,并将一颗民用商业卫星送入太空。 综合韩联社和路透社报道,该运载火箭在距离济州道中文海岸4公里外的驳船上,搭载韩华Systems研制的合成孔径雷达(SAR)卫星发射升空。该卫星将在入轨后与地面站通信,以执行对地球的观测任务。 这是继去年3月、12月后,该固体燃料火箭进行的第三次试射。前两次试射均搭载模拟卫星,此次是首次发射实体卫星。韩国国防部称赞这次发射火箭是一个里程碑,将加速该国的情报、监视和侦察能力。 韩国与朝鲜的太空竞赛日益激烈。朝鲜于11月21日发射了首颗军事侦察卫星,领导人金正恩收到了美国白宫、五角大楼和诺福克海军基地的美国航母的照片。韩国也于上星期五(1日)在美国加州将首颗侦察卫星送入太空。 一颗正常运转的侦察卫星可以让朝鲜首次获得远程监视美国、韩国和日本军队的能力。韩国的卫星将减少其对美国情报系统的依赖。 然而,朝鲜尚未发布任何图像,这让分析人士和外国政府就这颗新卫星的能力展开争论。平壤为其发射卫星辩护,认为这是主权权利的一部分。 2023年12月4日 3:48 PM

封面图片

韩国周一使用固体燃料太空运载火箭在济州岛附近成功发射“商业卫星”

韩国周一使用固体燃料太空运载火箭在济州岛附近成功发射“商业卫星” 韩联社消息;韩国国防部12月4日表示,韩国国防科学研究所(ADD)自研固体燃料火箭当天在济州道中文海岸4公里外的驳船上载星发射升空,将搭载有小型合成孔径雷达(SAR)卫星送入轨道。

封面图片

俄罗斯成功发射“安加拉-A5”重型运载火箭

俄罗斯成功发射“安加拉-A5”重型运载火箭 俄罗斯航天国家集团公司11日发布消息,“安加拉-A5”重型运载火箭从位于阿穆尔州的东方航天发射场1A工位发射升空。“安加拉-A5”重型运载火箭第三级与载有有效试验载荷的助推器预计将在升空后12分26秒进行分离。此次发射是“安加拉-A5”重型运载火箭在东方航天发射场的成功首飞。此前,“安加拉-A5”乃至“安加拉”系列火箭全部在位于俄罗斯西北部阿尔汉格尔斯克州的普列谢茨克航天发射中心实施发射。“安加拉”是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研制的首个运载火箭系列。它包括轻、中、重型3个级别,可将2吨到40吨的有效载荷送入近地轨道,将最多约7吨有效载荷送入地球同步轨道。 、

封面图片

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云海三号02星 起飞重量达530吨

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云海三号02星 起飞重量达530吨 这颗卫星主要承担大气海洋环境探测、空间环境监测、防灾减灾以及科学试验等多项重要任务,将为我国的科研事业和民生福祉作出积极贡献。长六改火箭作为我国新一代固液捆绑中型运载火箭,采用了先进的两级半构型设计。其芯一、二级直径达3.35米,一级装备了两台具备120吨推力的液氧/煤油发动机,而二级则搭载了一台推力达18吨的液氧/煤油发动机。此外,火箭芯级还捆绑了四台直径2米的助推器,这些助推器采用两段式设计,每段都配备了120吨推力的固体发动机。长六改火箭总长度约为50米,起飞重量高达530吨,其700公里太阳同步轨道的运载能力超过4.5吨,充分展示了我国火箭技术的先进性和可靠性。本次发射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514次发射。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中国试射天龙三号航天火箭发生灾难性故障,运载火箭在飞行过程中冒出黑烟,随后坠落地面并发生大爆炸

中国试射天龙三号航天火箭发生灾难性故障,运载火箭在飞行过程中冒出黑烟,随后坠落地面并发生大爆炸 天龙三号是中国民营航天制造商 "航天先锋 "研制的中运载轨道运载火箭.它的设计是部分可重复使用,第一级可进行自主垂直着陆,最多可重复使用 10 次 偷马斯克的技术又砸了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