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云海三号02星 起飞重量达530吨

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云海三号02星 起飞重量达530吨 这颗卫星主要承担大气海洋环境探测、空间环境监测、防灾减灾以及科学试验等多项重要任务,将为我国的科研事业和民生福祉作出积极贡献。长六改火箭作为我国新一代固液捆绑中型运载火箭,采用了先进的两级半构型设计。其芯一、二级直径达3.35米,一级装备了两台具备120吨推力的液氧/煤油发动机,而二级则搭载了一台推力达18吨的液氧/煤油发动机。此外,火箭芯级还捆绑了四台直径2米的助推器,这些助推器采用两段式设计,每段都配备了120吨推力的固体发动机。长六改火箭总长度约为50米,起飞重量高达530吨,其700公里太阳同步轨道的运载能力超过4.5吨,充分展示了我国火箭技术的先进性和可靠性。本次发射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514次发射。 ... PC版: 手机版: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一箭四星 长征六号丙运载火箭首飞成功

一箭四星 长征六号丙运载火箭首飞成功 北京时间5月7日11时21分,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长征六号丙运载火箭,搭载发射的海王星01星、智星一号C星、宽幅光学卫星和高分视频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飞行试验任务获得圆满成功。王增何 摄据悉,长征六号丙运载火箭是面向未来商业发射市场打造的新一代无毒、无污染液体运载火箭,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抓总研制,全箭总长约43米,全箭起飞重量约215吨,500公里太阳同步轨道运载能力为2.4吨。长征六号丙运载火箭采用无尾翼单芯级两级最简构型:一子级直径为3.35米,配置两台120吨推力的液氧煤油发动机;二子级直径为2.9米,配置一台推力18吨的液氧煤油发动机;可适配3.35米、3.8米直径整流罩,满足不同任务需求,实现可靠、经济、好用。此次发射的海王星01星是海王星座的试验卫星,由上海航天空间技术有限公司抓总研制。该项目由1颗试验卫星及12颗业务星组成,致力于建设并运营低轨实时成像观测卫星星座,在全球提供基于卫星的实时成像服务。海王星01星运行于507公里高度太阳同步轨道,总重239千克。卫星主载荷是X波段合成孔径雷达(SAR),可在测绘、国土、减灾、海洋、林草、交通、水利等领域提供定量化的SAR卫星数据。此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520次飞行。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中国运载火箭首次应用“智能驾驶”系统

中国运载火箭首次应用“智能驾驶”系统 中国长征六号丙运载火箭星期二(5月7日)成功首飞,该火箭在中国运载火箭领域首次创新采用自适应增广控制(AAC)技术。 中新社报道,长征六号丙运载火箭(简称长征六号丙)的控制系统采用自适应增广控制技术,这是该项技术在中国运载火箭上的首次应用飞行。长征六号丙也成为国际上继美国太空发射系统之后,第二个应用该技术的火箭。 报道引述长征六号丙控制主任设计师胡存明说:“可以把火箭的AAC技术简单理解为汽车的智能驾驶技术,它通过判断‘道路’状态、乘客的舒适体验等因素,自动调整方向盘和油门,实现对车速和方向的自动控制,确保安全稳定行驶,兼顾乘车体验。” 根据新华社,长征六号丙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抓总研制,是一款面向未来商业发射市场的新一代液体运载火箭。火箭采用单芯级两级构型,一子级直径为3.35米,采用两台120吨推力的液氧煤油发动机,二子级直径为2.9米,采用一台推力18吨的液氧煤油发动机。 全箭总长约43米,全箭起飞重量约215吨,500公里太阳同步轨道运载能力约2.4吨,可根据不同任务适配多规格的卫星整流罩。 2024年5月7日 10:01 PM

封面图片

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天绘五号02组卫星 北京时间今天6时49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天绘五

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天绘五号02组卫星 北京时间今天6时49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天绘五号02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该卫星主要开展地理信息测绘、国土资源普查和科学试验研究等任务。此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527次飞行 #中国 #航天

封面图片

民营天龙三号大型可回收火箭7月首飞

民营天龙三号大型可回收火箭7月首飞 天龙三号直接瞄准我国卫星互联网星座建设的核心需求,产品性能对标SpaceX的猎鹰九9号,具备强大推力、可复用等显著优势,有望成为国内首个实现一箭30星以上群打能力的大型液体火箭。资料显示,天龙三号直径3.8米,起飞质量590吨,SSO太阳同步轨道运力14吨,LEO低地轨道运力17吨。它采用大推力的可复用液体火箭发动机“天火十二”(TH-12),液氧煤油燃料,设计推力110吨,推重比163,国内第一。值得一提的是,天龙二号已经首飞整整一年了!2023年4月2日,天龙二号遥一运载火箭首战告捷,成功将“爱太空科学号”遥感卫星精准送入预定轨道。作为我国商业航天首款成功入轨的液体运载火箭,天龙二号一口气创造了八项新的纪录:1、全球私营航天首家液体运载火箭首次成功入轨,且入轨精度全球领先;2、全球首款应用煤基航天煤油飞行的运载火箭首飞成功;3、我国首款不依托发射工位的液体运载火箭首飞成功;4、我国首款采用3D打印高压补燃发动机的首飞火箭;5、我国首款采用3机并联发动机技术的运载火箭首飞成功;6、我国首款采用全铝合金表面张力贮箱姿轨控系统的运载火箭首飞成功;7、我国首款实现箭体结构重复使用的运载火箭首飞成功。8、我国首次应用末级主动力快速受控离轨再入技术的运载火箭。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周五凌晨1时51分,长征七号改遥二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将试验九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圆满成功。有民众在发

周五凌晨1时51分,长征七号改遥二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将试验九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圆满成功。有民众在发射地点周围搭帐篷熬夜观看发射。 据了解,作为长征火箭家族的新成员,航天六院为承担此次发射任务的长七A提供了助推、一级、二级、三级发动机及辅助动力系统,推力涵盖40N至1200kN。此次发射是2021年中国新一代运载火箭的首次飞行任务,也是新一代运载火箭6年来的第15次发射。 (中新社)

封面图片

深蓝航天:明年择机完成“星云-1”运载火箭的第一次入轨发射回收任务

深蓝航天:明年择机完成“星云-1”运载火箭的第一次入轨发射回收任务 江苏深蓝航天有限公司(简称“深蓝航天”)近日参加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官方透露了“星云-1”运载火箭的后续计划。 深蓝航天表示,下一步公司将按计划执行“星云-1”运载火箭一子级垂直回收飞行验证,将于 2024 年择机完成“星云-1”运载火箭的第一次入轨发射-回收任务。 深蓝航天“星云-1”运载火箭直径 3.35 米、整流罩长度 4 米、运载能力 1000 公斤 500 公里太阳同步轨道 ,支持火箭一子级回收复用技术、多台发动机并联技术。 该火箭搭载的“雷霆-R1”液氧煤油发动机号称是“国内首个针栓技术煤油发动机”,真空推力达 75-265kR。该发动机 85% 重量为 3D 打印制造,采用泵后摇摆。 消息来源: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