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研究员正培植能抗旱的蕃茄

美国研究员正培植能抗旱的蕃茄 #两岸国际 极端天气近年频频出现,影响农作物种植。其中美国加州因为干旱等原因,蕃茄产量持续下降,连带影响蕃茄酱等加工产品,研究人员正培植用较少水就能生长的新品种蕃茄。 (12/4/13:26)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美国研究员正研发药丸 减少奶牛甲烷排放

美国研究员正研发药丸 减少奶牛甲烷排放 一头牛每年会打嗝排出约100公斤的甲烷,美国科学研究员目前研发一种药丸,减少或消除奶牛打嗝时释放出的甲烷。 法新社报道,这个研究项目在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和伯克利分校的创新基因组学研究所进行,目标是开发一种单次剂量的治疗方法,在动物幼年时进行施用,因为大多数奶牛自由放牧,无法每天接受补充。 研究员希望通过改变奶牛肠道中的细菌,引入基因改造的微生物吸收氢气,饿死那些产生甲烷的细菌,从源头上减少甲烷排放。 研究团队十分谨慎地推进这个实验。实验室负责人赫斯(Matthias Hess)说:“我们不能简单地通过去除那些产生甲烷的细菌来减少甲烷的排放,因为氢气可能会在体内积累,最终对动物造成伤害。” 研究员目前在生物反应器中测试不同的配方,这些反应器可以模拟微生物在胃中的生存条件,包括运动和温度等。 研究团队获得7000万美元(约9426万新元)和七年时间展开研究。 虽然化石燃料行业和一些自然资源会排放甲烷,但奶牛的甲烷排放量大,养牛业已成为一个主要的气候问题。 甲烷是继二氧化碳之后第二大气候变化因素,分解速度比二氧化碳快,但破坏力更强。 #美国 #研究 #气候暖化 2024年11月24日 2:01 PM

封面图片

新研究显示泥炭地正在失去抗旱能力

新研究显示泥炭地正在失去抗旱能力 泥炭地受到干旱的影响比以前预计的要大,这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因为泥炭地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长期干旱大大降低了泥炭吸收更多二氧化碳(CO2)的能力。此外,加强生物多样性对提高泥炭抗旱能力的作用微乎其微。拉德布德大学的科学家们在最近发表于《英国皇家学会院刊 B》上的一项研究中报告了这些发现。泥炭是一个巨大的碳汇:每平方米泥炭能够储存的二氧化碳比世界上任何其他生态系统都要多。因此,荷兰以及斯堪的纳维亚和波罗的海国家的泥炭地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泥炭正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并且对气候变化导致的干燥夏季极为敏感。这就是拉德布德生物与环境科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得出的结论。领衔作者比约恩-罗布鲁克解释说:"在我们的实验室里,在受控条件下,我们首先确保大块泥炭经过长时间充分湿润。然后,我们将泥炭慢慢烘干。其中一半受到轻度干旱,水位比泥炭本身低大约五厘米。另一半则处于极端干旱条件下;在这种情况下,水位比泥炭低 20 厘米。这相当于三周没有下雨这在荷兰近年来也越来越常见"。正在拉德布德大学进行测试的泥炭。图片来源:Bjorn Robroek,拉德布德大学这些实验表明,遭受轻度干旱的泥炭仍能吸收一定量的碳。Robroek:然而,在极端干旱的条件下,泥炭几乎无法吸收更多的碳。在长期干旱的情况下,泥炭甚至会反过来释放碳。当然,干旱不仅影响泥炭地。干旱的夏季也使其他生态系统变得更加脆弱。不过,以草地为例,我们现在有办法解决干旱造成的问题。增加这类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通过种植更多不同的植物),如未来堤坝项目,可保持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复原力。不过,罗伯克认为,就泥炭地而言,通过这种方式提高生物多样性对抗旱作用不大。我们在泥炭实验中测试的不同苔藓对抗旱几乎没有任何作用。这并不意味着生物多样性对泥炭不重要:例如,它有助于碳储存。但在抗旱方面,需要采取不同的方法。消费者可以做一些小事来保护泥炭。例如,购买不含泥炭的盆栽基质和堆肥。不过,归根结底,这主要是一个需要从政治层面解决的问题。过去,河流沿岸的缓冲地带通常由泥炭地组成,但如今其中大部分都是用于农业的草地。这些地区经常被割草和犁地,因此几乎不存水。因此,这些洪泛区的水会更快地排入河流,造成洪水泛滥。转而采用自然管理方法需要花费时间和金钱,但在未来将产生巨大效益。泥炭地,即使是低地泥炭区,也将保留更多的水分,从而提供更好的保护。你可以把这比作一块海绵,它会逐渐将水释放回地表。在这些地方,泥炭也是储存碳的最有效选择。编译来源:ScitechDaily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直播!#河南抗旱最新情况#】进入6月以来,河南大部分地区出现持续高温天气,最高气温超40℃,给玉米等农作物的生长带来不利影响。

【直播!#河南抗旱最新情况#】进入6月以来,河南大部分地区出现持续高温天气,最高气温超40℃,给玉米等农作物的生长带来不利影响。为缓解旱情,河南各地充分利用喷灌、滴灌、水带等各项设施抗旱灌溉。最新情况如何?关注!(总台记者张芷旖 段清臣) 央视新闻的微博直播 via 央视新闻的微博

封面图片

#本周热读 #观点 “特别竞争研究项目”高级研究员Rick Switzer和新美国安全中心助理高级研究员 David Feith

#本周热读 #观点 “特别竞争研究项目”高级研究员Rick Switzer和新美国安全中心助理高级研究员 David Feith撰文称,无论中国的半导体行业今天遭受了何种令其颜面扫地的失败,出于历史教训和战略上的谨慎,美国都要认真对待北京方面的野心,在为时已晚之前投入资金,予以反击。

封面图片

极端天气几乎席卷了北半球,从欧洲到亚洲,多国遭遇高温、干旱、洪涝等气候挑战。近日,多个国家媒体称,极端气候条件正推高食品价格,增

极端天气几乎席卷了北半球,从欧洲到亚洲,多国遭遇高温、干旱、洪涝等气候挑战。近日,多个国家媒体称,极端气候条件正推高食品价格,增加了全球粮食安全的风险和危机。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气候变化正在对农业和农民构成挑战。未来十年,由于气温升高和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影响收成,世界上一些重要农作物可能出现短缺。大米、大豆、玉米和土豆等主食产量可能大幅下降。

封面图片

研究:全球地下水加速减少 干旱地区更严重

研究:全球地下水加速减少 干旱地区更严重 一项新的国际研究发现,全球地下水正在加速减少,其中干旱地区出于农业用水等原因,地下蓄水层水位下降更明显。 新华社星期四(1月25日)报道,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巴巴拉分校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对40多年来多个国家的约17万个监测井,以及约1700个蓄水层系统的地下水水位监测数据进行最大规模的汇编、分析和评估。这些国家的地下水抽取量约占全球的75%。 研究人员发现,近几十年来,人类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扩大地下水抽取;自1980年以来,全球几乎所有地区的大多数地下蓄水层水位都出现急剧下降。 进入21世纪,地下水加速减少,尤其体现在干旱地区。研究者指出,干旱地区地下水位加速下降的原因之一在于抽取过多地下水来灌溉农作物。 研究人员还说,全球人口增长导致粮食需求增加,以及气候变化等因素,也加剧地下水危机。近几十年来,一些地区变得更加干燥和炎热,这意味着农作物需要更大的灌溉力度、地下水资源消耗更多或恢复速度更慢。 此外,一些地区出现强降雨,但大量的降雨会从地表流走而不渗入地下,这种情况在土壤封闭程度高的地方尤为严重,譬如大城市。 不过,地下水减少的趋势并非不可逆。在实施相关地下水保护政策、通过地表调水缓解地下水需求等情况下,存在一些地下水水位下降速度放缓或逆转的成功案例。这说明枯竭的蓄水层仍然具有恢复潜力,全球保护地下水资源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2024年1月25日 7:00 P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